11.13 孩子被骂后依旧想让妈妈抱,这种行为隐藏的“委屈”,家长要懂得

家里有孩子的家长们应该都知道,孩子在作闹闯祸后,总是以可怜巴巴的表情来求原谅。大人们对于孩子的这种求原谅行为,总是持有不同态度。

孩子哭求抱抱,妈妈到底该不该抱?

小英的儿子浩然今年4岁了,活泼好动,机灵得很,特别会看人眼色。唯一不足的一点,就是特别能作闹。

孩子被骂后依旧想让妈妈抱,这种行为隐藏的“委屈”,家长要懂得

前段时间小英家庭聚会,七大姑八大姨齐聚一堂。孩子看有这么多人,一下子乐开了花儿,一个劲儿地在屋里跑,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翻翻那个,一刻也闲不下来。

小英看着作闹的孩子,训斥了他很多次,可浩然丝毫没有吧妈妈的话放在眼里,依旧跑来跑去。终于,在打碎了一个花瓶的时刻,小英爆发了。

小英逮着孩子就是几巴掌,可怜的宝宝委屈地一下子就哭了出来,赶紧要求妈妈抱抱。面对孩子求抱抱的行为,小英无动于衷,理都不理他。

身边的长辈们见了,对孩子又是心疼又是无奈。孩子闯祸哭闹求抱抱,妈妈到底该不该抱?这里面也是有不少的学问。

孩子被骂后依旧想让妈妈抱,这种行为隐藏的“委屈”,家长要懂得

孩子闯祸受责备,为何要求妈妈抱?

有些孩子在被大马猴

1)害怕情绪导致,想在妈妈的怀抱中寻求安全感

当孩子闯祸、犯错的情况下,都会受到妈妈的责备。这个时候的宝宝,是极缺乏安全感的。

妈妈的怀抱,会给予孩子最大的安全感,会让宝宝意识到,妈妈不会离开自己

这个时候,如果家长不予理睬,孩子的情绪波动会更大,害怕妈妈对因为自己犯错而抛弃自己。

2)本能反应,寻求安全介质

宝宝从小与妈妈相处的方式就是肌肤上的接触,在缺少安全感时,妈妈的拥抱是安全系数最高的地方。

当孩子感到伤心、难过,或者遭遇指责、训斥时,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妈妈的拥抱。

孩子通过与妈妈肌肤相亲来获取安全感,这是宝宝在寻找保护、安全的一种方式。

孩子被骂后依旧想让妈妈抱,这种行为隐藏的“委屈”,家长要懂得

孩子哭闹求“抱抱”,妈妈应该怎样做?

★ 不能对孩子采用“冷暴力”

对于孩子的犯错,妈妈可以指责,和孩子讲道理,但是不能对孩子使用冷暴力。

长期对孩子使用冷暴力,会让孩子增强恐惧感,对自身的认同感降低,使孩子的情绪长期处于波动状态,

如果没有有效的处理,可能会对孩子的性格、情感等造成严重伤害。

★ 正确掌握“抱”的时机

很多妈妈在训斥完孩子后,在看到孩子哭诉求原谅时,都忍不住去抱孩子。这种拥抱的行为是完全错误的!

当孩子犯错误时,可以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不能采取吼叫式教育。

很多的妈妈都在吼叫式教育后,又忍不住去哄孩子、抱孩子。

孩子被骂后依旧想让妈妈抱,这种行为隐藏的“委屈”,家长要懂得

这样长此以往下去,孩子就会摸清妈妈的套路,认为只要自己哭闹就能得到妈妈的原谅;只要卖惨,妈妈就会给予爱的抱抱。

如果妈妈们能在孩子犯错指责前给予拥抱,以此来平复孩子情绪,

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这个时候和孩子沟通,孩子接受和理解的程度会更深。

这种教育方式,其成效远高于吼叫式教育。

如果每一位家长都对孩子采用这样的教育方式,那孩子还会一如既往的知错犯错吗?妈妈拥抱的时机很重要。

掌握正确的拥抱时机,不仅会让妈妈越来越省心,更能让孩子乖巧懂事又听话!

你家的宝宝也存在这种闯祸哭闹求抱抱的情况吗?欢迎大家前来分享!


我是雪莉妈妈,是一名全职宝妈。宝妈们的烦恼我感同身受,欢迎大家私信给我,分享你的故事,交流育儿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