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紅網行動丨探訪諸暨“紅色之源”傳承革命精神

提示信息

红网行动丨探访诸暨“红色之源”传承革命精神

中共諸暨縣第一次代表大會舊址位於諸暨市城南滴水道院,又名滴水禪院。現存的中共諸暨“一大”陳列室就是當年會議的舊址,是20世紀90年代按照原貌重建的。陳列室位於滴水禪院東側的滴水巖下,東面依壁而建,三面圍牆,面積約20來個平方米,西面的地基高5米。南面的牆上並排掛著10個鏡框,分別為“前言”、“中國共產黨諸暨縣第一次代表大會簡介”和“宣俠父、張以民、金城、汪維恆、駱子釗、楊鍾堯、陳兆龍等7名中共諸暨縣第一屆委員會的簡介”。東面的巖壁上掛著一面鮮豔的黨旗。中共諸暨縣第一次代表大會紀念碑,位於滴水禪院前300餘米的山坡邊,由中共諸暨市委於1997年9月建造。

红网行动丨探访诸暨“红色之源”传承革命精神

暨陽街道郭家塢村黨支部書記郭一均曾跟參加過會議的金樹望瞭解過當年的故事,郭一均為我們轉述當年發生在這裡的故事。

四二一反革命政變後,諸暨的共產黨人沒有被反革命的屠刀嚇倒,繼續從事革命活動,一大批進步青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中共浙江省委根據諸暨黨組織發展比較快的這一情況,派中共紹興縣委工運部長陳兆龍來諸暨整理黨務。宣俠父提議召開一次全縣黨員代表大會,並建立中共諸暨縣委。會議原定於在西施故里後面的泰山廟,後來由於會議前一天,城內國民政府軍警活動異常,宣俠父懷疑是秘密被出賣了,或者是走漏了風聲,就臨時更換了會議日期。

“日期定好了,地點沒有定。”有了前車之鑑,這一次宣俠父他們就更加地小心了。

红网行动丨探访诸暨“红色之源”传承革命精神

從郭一均的轉述中,我們瞭解到,會議於1927年9月下旬召開,天氣很炎熱,金樹望的母親給他們兄弟倆準備了兩個紅薯放在口袋裡,他們帶了紅薯就去開會了。金樹望兄弟倆從諸暨城西到了偏僻的滴水道院滴水巖下的一間小屋,到的時候差不多是中午,那個時候沒有手錶,看著日頭,應該是中午。

會議從下午開始,夜幕降臨後結束。由馬村黨支部負責保衛,警戎縣城方向。20多名黨員代表全縣30多名黨員參加了會議。會上傳達了浙江省委關於建立中共諸暨縣委的指示和當前工作的方針,並公推宣俠父作形勢報告。

大會經過討論,通過了四項議程:第一、選舉產生中國諸暨縣第一屆委員會,有委員7名,縣委書記陳兆龍、組織部長汪維恆、宣傳部長張以民、軍事部長宣俠父、民運部長駱子釗、青運部長楊宗堯、職工部長金樹棟。第二、秘密發展黨員,鞏固和擴大全縣黨組織。第三、發動罷市罷課、減租減息鬥爭。第四、秘密進行革命宣傳教育工作。

從此,諸暨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黨帶領諸暨人民走上了謀求民族解放、國家獨立、人民幸福的偉大征程。

答題專區

1.中共諸暨縣第一次代表大會,______召開。

A.1925年 B.1926年 C.1927年 D.1928年

2.會議原定於在西施故里後面的_____。

A.泰山廟 B.山泰廟 C.它山廟 D.滴水禪院

3.大會經過討論,選舉產生中國諸暨縣第一屆委員會,有委員___名。

A.5 B.6 C.7 D.8

4.大會經過討論,選舉____為諸暨縣軍事部長。

A.金樹棟 B.金樹望 C.張以民 D.宣俠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