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楊家將祖先是弘農楊氏?避唐末戰亂遷徙陝西,憑武力崛起佔據麟州

天下楊氏出弘農

楚漢相爭,項羽被困垓下,幾番衝殺士卒盡散,心灰意冷之下自刎烏江。

追殺他的幾員漢將為爭搶功勞,把堂堂西楚霸王項羽的屍體就給分了。

其中有一位將軍叫楊喜,分到了項羽的左腿,因此在戰後論功,官封赤泉侯。


楊家將祖先是弘農楊氏?避唐末戰亂遷徙陝西,憑武力崛起佔據麟州

烏江自刎

楊喜出身於弘農楊氏,是跟著父親楊碩和七位兄弟一起投奔的劉邦。

楊碩後來擔任漢朝的太史,其他七個兒子也都被晉升為將軍。

追溯弘農楊氏的歷史,《氏族略。楊氏》:

"叔向生伯石,字食我,以邑為氏曰楊石。黨於祁盈,盈得罪於晉,並滅羊舌氏。叔向子孫逃於華山仙谷,遂居華陰。"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亦載:

"魏獻子為政。分祁氏之田為七縣,分羊舌氏之田以為三縣。"

《通志·氏族略》,《史記·晉世家》及《新唐書·宰相世系》對此也有詳細的記載。

遷徙到弘農之後的楊氏,十幾代人都是周王室的官員。


楊家將祖先是弘農楊氏?避唐末戰亂遷徙陝西,憑武力崛起佔據麟州

周朝春秋

楊喜的四代孫楊敞,娶了司馬遷的女兒,生活美滿仕途也順利,當上了宰相。

楊家在西漢是職位高:列卿,爵位也高:通侯!

出門的時候能乘坐朱輪馬車的楊家就有過十位,史稱"西漢十輪"


楊家將祖先是弘農楊氏?避唐末戰亂遷徙陝西,憑武力崛起佔據麟州

漢代安車車輪

光武中興,楊敞的玄孫楊震桃李滿天下,自己學問高深還開門授課教學生,被稱為“關西孔子",官至司徒、太尉,剛正清廉,史稱"清白吏"。

著名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這個典故說的就是楊震,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人物。

楊震的兒子楊秉、孫子楊賜、重孫子楊彪,都官至太尉,史稱“四世三公"。

楊家的四世三公,比袁紹家的四世三公更為士大夫認可。

三國時期,楊彪的兒子楊修跟隨曹操,以聰慧過人聞名,由於“雞肋”事件被殺,也算名垂青史。


楊家將祖先是弘農楊氏?避唐末戰亂遷徙陝西,憑武力崛起佔據麟州

楊修

西晉建國之後,晉武帝司馬炎兩任皇后都出自弘農楊氏,外戚“西晉三楊”一度掌控朝政。

北魏時期的楊播兄弟,隋朝皇帝楊堅,楊廣,隋朝的越國公楊素和他的兒子楊玄感等人,也都出身弘農楊氏。


楊家將祖先是弘農楊氏?避唐末戰亂遷徙陝西,憑武力崛起佔據麟州

楊廣和楊素



唐末風雲遷麟州

整個唐代,弘農楊氏是“五姓七望”之一,先後有11位擔任尚書級別的高官,這些人全部都是漢代楊震的後裔。

唐穆宗時期,弘農郡公楊於陵擔任戶部尚書,他的次子楊嗣復則擔任唐文宗和唐武宗的吏部尚書,

楊嗣復長子楊損任青州刺史,御史大夫,淄青節度使,又檢校刑部尚書,死在了山東。


楊家將祖先是弘農楊氏?避唐末戰亂遷徙陝西,憑武力崛起佔據麟州

唐代尚書

唐末黃巢起義爆發,楊損的兒子楊溥把家遷移到了陝西延州(延安),將楊於陵,楊嗣復,楊損的墳墓也遷移了過來,安葬在延安楊家嶺(這地方現在很有名)。

楊溥有兩個兒子,次子楊安吉留在了延州,延安的楊氏就以楊安吉為始祖。

長子楊安貞則經過今天子長縣的楊家園子、米脂縣的楊家溝,來到了陝西麟州(神木縣)。

楊安貞在麟州勤於耕讀,憑農業起家,和自己的兒子建立起了麟州楊氏家族。

楊安貞孫子楊弘信則在亂世之中為保衛家寨,建立起自己的武裝,成為麟州當地的土豪。


楊家將祖先是弘農楊氏?避唐末戰亂遷徙陝西,憑武力崛起佔據麟州

麟州楊家城遺址

唐末天下動盪,麟州民族勢力混雜。鮮卑後裔折氏,環州慕容家勢力都很大。

晉王李克用任命折嗣倫為麟州刺史(《舊唐書·折從阮傳》),折嗣倫這個人正直清廉,治理麟州很有成效。

但是在他病故後,兒子折從阮卻被李克用東調,出任府州刺史。

折家從此世代割據府州,鎮守邊疆,後代名將輩出,子孫以戰死為榮耀!

直到靖康之亂金兵入侵,折家才失去了府州的統治權,折家是北宋唯一的軍閥世家。

為不使麟州城被外人佔據,折家與楊家達成了一致。

楊弘信在麟州出現空白的時候,佔據了麟州城,自立為麟州刺史。

作為小軍閥,楊弘信先依附於北漢,後來又接受了後周的任命。


楊家將祖先是弘農楊氏?避唐末戰亂遷徙陝西,憑武力崛起佔據麟州

楊家城遺址

《資治通鑑》第二九一卷記:

“初,麟州土豪楊(弘)信自為刺史,受命於周。”

《歐陽永敘集》卷二中《供備庫副使楊君【琪】墓誌銘》內,歐陽修提到“楊氏麟州新秦人”,“新秦近胡”,“楊氏世以武力雄起一方”

。“楊氏初微自河西,彎弓馳馬躍邊陲。”



忠烈楊家名千秋

楊弘信自立為麟州刺史後,在亂世之中首先依附於北漢。

他的兒子楊重貴就是歷史上楊家將中的老令公楊業。

楊重貴從小灑脫有俠氣,善於騎馬射箭,喜歡打獵,少有大志,渴望著憑藉武藝獲得功名。

18歲的楊重貴在父親依附北漢之後,來到太原成為人質。

北漢國主劉崇見到英姿勃發,人才出眾的楊重貴非常喜愛,收為義孫,改名劉繼業。

《宋史。楊業傳》記載:

“楊業幷州太原人”

“弱冠事劉崇,為保衛指揮使”

劉繼業在北漢先擔任保衛指揮使,後升遷為建雄軍節度使,多次立下戰功,幾乎每次出征都能取勝,被稱為“無敵”。

楊家後來歸附後周也沒有影響劉繼業在北漢的地位,感念恩德的劉繼業更加奮勇作戰。

北漢滅亡後仍然堅持抵抗,寧死不降。趙光義敬佩他忠勇,派北漢國主劉繼元去勸降。

劉繼業奉命降宋,恢復本姓,去掉北漢劉氏子孫排行中的繼字,名字就變成了大家所熟悉的楊業。


楊家將祖先是弘農楊氏?避唐末戰亂遷徙陝西,憑武力崛起佔據麟州

忠烈楊家將

楊業的父親楊弘信,弟弟楊重訓,侄子楊光扆三代都擔任麟州刺史,按這個勢頭髮展下去的話,楊家很有可能和折家一樣,成為宋朝北方的獨立軍閥。

楊家與折家,慕容家多年來互為婚姻,延續數代,三大家族唇齒相依榮辱與共。

如楊業的夫人是出自於折家,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佘老太君。

而楊文廣和楊琪的夫人則都出於慕容家,是穆桂英的原型人物。

可惜楊光扆31歲就去世了,兒子楊琪當時只有7歲,無法繼承祖輩的基業,麟州就此由北宋王朝直接管轄了。

楊琪長大後初補殿侍,後為三班奉職,累遷供備庫副使,授銀青光祿大夫,封武原縣伯。

大文豪歐陽修親筆為他撰寫了《供備庫副使楊君【琪】墓誌銘》:

“君之伯祖繼業,太宗時為雲州觀察使,與契丹戰歿,贈太師中書令。繼業有子延昭,真宗時為莫州防禦使。父子皆為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於裡兒野豎,皆能道之。”

這一句話成為了歷史學家確定楊家將出身來歷的重要歷史依據。


楊家將祖先是弘農楊氏?避唐末戰亂遷徙陝西,憑武力崛起佔據麟州

歐陽修

楊業兒子很多,除了楊延玉和楊業一起戰死之外,都在楊業戰死後受到朝廷的蔭封,子孫繁衍不息。

大家所熟悉的主要是楊延昭和楊文廣這一支系,民間傳說中的楊宗保實際並無此人。

楊弘信的子孫都是宋臣良將,他們的後輩因此大多離開了麟州家鄉。

有的散佈在山西代州的崞縣,河南的洛陽,及後來分散於江南各地。

而楊弘信的弟弟楊弘榮則世代居住麟州,楊氏莊園的位置在今天神木縣南沙峁鎮東北部山樑上。

麟州楊氏家族《前川楊氏家譜》中,明代楊棲鳳留記:

公諱弘榮,為我麟州楊氏家族元(爚)祖次子。大唐昭宗乾寧二年(895)出生。宋真宗鹹平二年(999)壽終(在世104歲)歷七朝(唐·五代·宋)春秋,與七代同堂。胞兄弘信公,曾為州主。

侄繼業領楊家將忠勇顯世,名震朝野。

麟州楊氏歷經遼,西夏,金,元的洗劫,至今仍有後代生活在神木縣,楊姓是神木縣大姓之一。



結語:

縱觀整個史料,證據鏈十分清晰,基本上都有正史記載。

可以確認楊業所出身的麟州楊氏絕非外族歸化,而是純正的漢民族後裔,祖上是十分顯赫的弘農楊氏。

麟州楊氏:源於弘農,起於秦末。興盛於漢唐,遷徙於麟州。處胡漢之間不折青雲之志,虎踞一地而不忘其根。遂有子孫以英烈之名聞於海內,歷千年而仍為後人傳頌!

弘農楊氏,英才輩出,家風傳承,延綿不絕,每一代弘農子弟的遷徙,帶走的都是弘農楊氏的家風,在新的地方發揚光大。

正是這種奮發昂揚,這種忠誠勇烈,浸入每一代弘農楊氏子孫的心中,才會產生如楊家將這樣忠誠勇敢的後人。

其實,哪一個漢民族的子孫不是如此呢?哪一個漢文化浸潤的家族不是這樣呢?

所以每當國家危急存亡的時刻,我們的民族總是會有人挽天傾,補天裂。捨死忘生捍衛國家民族的領土與尊嚴!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作者刪除)

《氏族略》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舊唐書·折從阮傳》

《資治通鑑》

《歐陽永敘集》

《供備庫副使楊君【琪】墓誌銘》

《前川楊氏家譜》

《宋史。楊業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