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2020,市場會特別容易受到衝擊?


2020,市場會特別容易受到衝擊?

Photo by Juan Ramos on Unsplash


聖誕將至,新年不遠。按照慣例,市場上的大師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喋喋不休,“預測2020”也佔據了全球媒體的醒目位置。

從波斯灣到朝鮮半島,從美國大選到中美俄博弈,地緣政治因素依舊主導了對於2020年的預測。

當今的地緣政治,基本都與危機聯繫在了一起,因此不免令預測多了些許悲觀色彩。

但不要忘了丘吉爾的名言,“樂觀主義者會在每一個困難中看到機會”。

站在全球市場的角度,即便地緣政治風險如影隨形,但仍有6大樂觀因素,足以影響人們對於2020年的判斷。


1.全球的繁榮度,事實上一直在上升


在人類發展的每一個階段,如果你去調查當時人們對於繁榮度的感受,大量的回答都是:“我們過得不好。”

因為人心是不會滿足的。但自工業革命以來,進步從未停止。事實上,我們從來沒有過得這麼好過。

最新發布的Legatum繁榮指數顯示,“全球福祉”(Global well-being)已達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

在過去的十年中,Legatum調查的167個國家/地區中,有148個國家/地區的繁榮狀況獲得了提供,只有19個國家/地區的繁榮狀況有所下降。

世界人口中的99%,都獲得了更高的生活水平。

這種改善,來自醫療保健系統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基本生活服務和金融安全的保障。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自1990年以來,已有超過10億人擺脫了極端貧困。目前處於極端貧困的全球人口比例約為10%,儘管仍令人不安,但已經是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

2020,市場會特別容易受到衝擊?

Photo by Saulo Mohana on Unsplash


2.最糟糕的那些地方,正持續改良


《經濟學人》每年12月都會評出一個“年度國家”,今年的主角是烏茲別克斯坦。這是一個近年來大幅改良的國家。

人們看到的是,自從前領導人卡里莫夫於2016年去世後,現任總統米爾齊約耶夫領導下的國家出現了勃勃生機。

《經濟學人》寫道,烏茲別克斯坦曾是“一個封閉的社會”, 如今米爾齊約耶夫結束了強迫勞動的問題,關閉了臭名昭著的監獄,並阻止官僚欺壓民營企業。

《經濟學人》今年評出的亞軍是蘇丹。國際社會本月已經接納了蘇丹總理阿卜杜拉·漢道克,因為他實現了權力分享,未來的經濟改革可期。

當然,從《經濟學人》的一貫立場來看,其推崇的改良國家,往往具備所謂民主化改革的特徵。但即便不考慮意識形態的動機,至少這些改良國家出現的市場化改革跡象,對於人民福祉而言,還是至關重要的。

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解放市場,全人類的福祉還將繼續提高。


3.全球中產階層持續壯大


某種程度上,當今的全球輿論都被西方主流媒體“綁架”了,因此主要關注的是“不平等”。

但事實上,這種不平等和貧富差距主要體現在發達國家內部(不少發展中國家內部也有這個問題),但國家之間的收入不平等現象,卻得到了持續緩解。

在19世紀末,除了歐洲列強和美國外,世界上大部分地區的人口都無法享受現代生活。1978年,中國的人均GDP還不到美國的1/60。

可如今,根據不少國際組織的標準,全球人口中大約一半都可被視作中產階層。而中國的經濟成就,只需通過兩三代人的簡單對比就能看出。

亞里士多德在古希臘城邦衰落時期,提出讓中產階層執政從而挽救城邦,首次引入所謂的“中產階層社會穩定器”理論。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及現代民主政治的演變,人們越發意識到中產文化對於政治和社會穩定的意義。

越來越多的人類進入中產序列,一方面意味著人類福祉的大幅提高,也反過來為日後的繁榮提供了堅實的土壤。

2020,市場會特別容易受到衝擊?

Photo by rupixen.com on Unsplash


4.暴力衝突持續減少


隨著英國即將離開歐盟,歐洲大陸的悲觀論者似乎又要捲土重來了。

但30年戰爭的滿目瘡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鋼鐵碎片,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生化危機,不過都是歷史書上的晦暗圖片。不要忘記,西歐已有大約三代人沒有經歷戰爭或衝突了。

歐洲的安詳,在很大程度上都要歸功於歐盟的成立,以及法德兩大國的和解與交好。即便在英國國內,對於歐洲和解的意義基本也持正面評價,民粹主義更多停留在了經濟意義上。

隨著老歐洲的淡出,世界秩序主要圍繞中美兩國展開。儘管近來人們對中美之間日益緊張的關係感到擔憂,但這兩個超級大國都不想發生戰爭。全球戰略界的普遍共識是,經濟才是未來大國博弈的主要戰場。

人類進入核子時代後,超級大國之間的戰爭可能日益降低。相反,在防止核擴散、應對氣候變化、遏制恐怖主義等領域,中美兩國又有著廣泛的合作基礎。

而由於世界秩序始終有其主導力量,全球其他角落很難爆發大規模的暴力衝突。即便很多人不喜歡美國長久以來扮演的“世界警察”角色,但仍有許多人將其視為安全與穩定的維護者。

二戰結束後,人類的暴力衝突事實上是持續減少的。歷史上第一次,戰爭不再是造成人類大規模死亡的主因。它已經讓位於各種意外事故了。


5.我們正變得更加聰明和寬容


比爾·蓋茨引用史蒂文·平克(Steven Pinker)的著作《當下的啟蒙》稱,全球平均智商得分每十年就會上升約3點。

他寫道:“得益於營養的改善和環境的清潔,孩子們的大腦得以更加充分發育。”

“考慮一下每次查看手機主屏幕或查看地鐵地圖時會解釋多少個符號。”蓋茨寫道,“當今世界鼓勵年輕人的抽象思維,這使我們變得更加聰明。”

蓋茨同時指出,一個世紀前只有20個國家的同性戀是合法的,而今天已經擴大到了100多個國家。Legatum的調查顯示,許多國家的居民比十年前表現出了更大的寬容,尤其體現在對LGBT群體(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者和跨性別者)的態度上。

同時,婦女正在突飛猛進地獲得政治權力,目前已經佔到各國議會成員人數的1/5以上。當婦女更加大膽地揭露歧視和性侵時,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傾聽。

2020,市場會特別容易受到衝擊?

Photo by Warren Wong on Unsplash


6.技術正在拯救地球


應當承認,關於人工智能的很多事情都會令人恐懼。它會增強暴君的權力,威脅工作機會並強化人類偏見。

但大多數科學家認為,歷史上已有許多案例,表明技術變革帶來了遠比危險更大的進步。先進的技術可以改善醫療保健,甚至解決氣候變化問題。

我們每個人都是技術進步的受益者。想象一下古代至高無上的皇帝們,他們的生活也遠沒有我們便利。

氣候變化領域的權威學者傑里米·奧布賴恩(Jeremy O’Brien)在為世界經濟論壇撰稿時稱,量子計算可以通過模擬來幫助應對氣候變化,這種模擬可以發現比當前模型更便宜、更高效的機制。

他寫道:“直接從大氣中‘清除’二氧化碳,可能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有力工具。”

由於技術的發展,人類再也不會坐以待斃。


在這篇文章中,寫下一些更加平衡的觀點,似乎更誘人。

但已經有很多人預測過了,2020年將是特別容易受到衝擊的年份。地緣政治危機、經濟衰退預警、民粹主義蔓延...沒錯,這些都是市場應該擔心的。

可從更長遠的觀點來看,人類已經獲得了持續進步的力量。用市場的語言翻譯,那麼只要看看幾十年來的股指變化圖,就能明確這一點。

我們一直在變好。在聖誕和新年即將來臨之際,我們更需要的是樂觀,並以更宏大的視角看待市場。

畢竟,只有樂觀主義者,最有能力為全球性問題找到解決方案,因為只有他們相信,自己能夠做到。

聖誕&新年快樂!


- The End -


撰文 AC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