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柳公權《玄祕塔碑》“情”字少寫了一個點?

羽觴齋


我是一人。這是個問題有一個非常容易忽視的點。

拓片(拓本)是保存碑刻最好的方式,但是損壞原碑最多的就是“拓”。

說拓和碑刻之前,說一說柳公權,我個人最喜歡的楷書就是柳體。

柳公權是唐朝著名書法家,也是後世尊稱的“楷書四大家”其中之一。

柳體是一個非常“有戲”的字體,或者“矯揉造作”的字體。我最喜歡的楷書就是柳體,並不是貶低柳體。柳公權把楷書寫成這樣,他的控筆能力實在是太驚人了。

只要一討論柳公權的字,第一反應《玄秘塔碑》中的“臣”字。紅色框中的“豎”實在是讓人震驚,原來漢字可以這樣寫。

柳公權的楷書是最見稜見角見方的,可是同時又有最多的圓弧最多的不可預測。

雖然柳公權的字,很難預測,但是他也不會寫出一個一定是錯字的字。

注意這個拓本,“情”字筆畫和結構和其他字對比,這個原本柳公權寫的“情”字肯定是和現在一樣的寫法。“情”字在《玄秘塔碑》確實有少一點的如上圖的拓本,也有如下圖。

那麼為什麼拓本有,有些沒有呢?

因為拓是會損壞原始碑刻:1、自然損壞;2、人為惡意損壞。

1、自然損壞。

這一點很好理解,“拓”是一套比較複雜的“工藝”,需要專業的學習練習,才會“拓”。有很多步驟很多細節,而且每次“拓”對原碑刻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磨損。

2、人為惡意損壞。

這個是人的貪念,不只是中國會這樣,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情況。

如果我的拓本是最好的最接近原碑刻的,那麼我的拓本就是最有價值的,最值得收藏的,最權威的。那麼這個拓本就有可能會惡意損壞原碑刻。

有人拓完之後,為了各種目的損壞原碑刻,那麼之後的拓本拓片有些錯漏是非常常見的。

一人有感

毫無疑問損壞原碑刻的人非常的糟糕,懂得碑刻價值並且還拓下來之後故意損壞碑刻的人是存在的,這樣的人也是無恥的。


雖然絕大多數流傳至今的“拓本”都是有殘缺的,甚至有些還有明顯的錯誤,但都是很珍貴的,都是書法學習中重要的教材。

鑑別修正拓本上的錯漏,也是書法學習的一部分。

以我僅有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

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捨。如有補充,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


一人筆記


大家都知道,柳公權是唐朝書壇一位熠熠生輝的楷書大家,而其代表作《玄秘塔》以其挺撥險勁、風度超邁、瘦硬通神,成為書壇照耀千古、後世頂禮膜拜的法帖。

而如此重要的書法寶典,怎麼就出現了其“情”字的豎心旁左邊,破天荒地少了一點呢?

有的猜想:間或是柳大師在書寫時點了個盹,或是什麼事打攪了一下,就把左邊點給忘了。低級!你當柳大師是腦殘啊?連皇帝都祭拜的佛學大師,這麼重要的碑文,七步成三詩的柳公權能失手嗎?

有的揣測:可能是拓碑人在拓摹時把“情”左邊的點漏拓了。淺顯!拓碑人是要掙錢的,他弄了個缺胳膊少腿的碑拓,別說人不要,官府知道了,還不追究他的刑事責任!

有的臆想:柳公權可能被大達法師的精神感動,佛的禪意瀰漫了整個身心,於是對“情"字有了靈感的認識:人間的貪慾之情少一點吧!於是把已寫完整的左邊一點給抹去…錯誤!柳大師背後還有當朝宰相、撰寫《玄秘塔》碑文的裴休在監督呢!裴休肯定不會給柳大師這個機會的!

但是,什麼事情都會有反轉的一面!因為日本的三井本和啟功的藏本《柳公權玄秘塔碑》,“情”字就是全的,筆劃沒有少一點!

這隻能說明《玄秘塔》世上有很多拓本,不免魚龍混雜、菽稗同存。然而為什麼題主提供的拓本,“情”字就少了這麼一點呢?

面對惑蹤迷案,多少人據經引典極力想挖出原因;又有多少人對月浩嘆,竭心去追尋其發端!但都是徒勞,因為現在還沒有一個確鑿證據,能說明它有真正的答案!

少一點就少一點吧!但願學書者在臨習《玄秘塔》脫帖後,能成竹在胸,準確地把少一點的“情”字復原。

能復原,也意味著你在學書之路上走向了第一個成功!

🌟🌟🌟🌟🌟🌟🌟🌟🌟

我是晉風。願與大家在書法藝術,詩詞楹聯及人文知識等方面,同學習、互交流、共進步!




晉風


有幸受邀回答,你提供的版本是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宋拓本《玄秘塔碑》,其中“夫將欲伐株杌於情田”一句中,“情”字缺筆,這是一個特殊的避諱問題。原因詳見下文:

(注:下圖為筆者臨摹的《玄秘塔碑》)

1、首先聲明一下,雖然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宋拓本中情字缺筆,但還有很多版本並未缺筆,由於我沒有專門研究過各個時期玄秘塔碑拓本中,情字缺筆的先後時間,所以結論可能不準確。

(注:下圖為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宋拓本中,情字缺筆的圖片)

2、“情田”一詞,出自《禮記》,《禮記禮運篇》曰:“故人情者聖王之田也,修禮以耕之,陳義以種之,講學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樂以安之。”既然“情田”是聖王之物,這裡運用缺筆敬諱,無論是柳公權本人書碑時缺筆,還是收藏者在此宋拓本上填墨避諱,都可以說得通。

3、我曾聽說玄秘塔碑刻工極為精湛,為了長久保留字的原貌,刻工刻完筆畫線條後,會把線條底部打平(橫截面為“凹”形),我觀察了西安碑林的原碑“情”字大部分筆畫,均可看出打底的情況,但情字的那個點好像斜著刻完,並沒有打底(橫截面為“V”形)。所以“情”字缺筆很可能最初在原碑上就沒有刻,現在西安碑林的原碑“情”字未缺筆,是後人補刻的。說句題外話,這還要西安的書友幫忙,仔細看看原碑,如果確實像我發現的樣子,這一點補刻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注:下圖為西安碑林的原碑圖片,顯示並未缺筆。)

(注:西安碑林中《玄秘塔碑》情字未缺筆拓片)

4、西安碑林原碑,情字雖然未缺筆,但這一點形態有些奇怪,據我多年書寫經驗,總感覺不自然而且寫倒了,好象是一位不太懂柳字的人後補上去的。請參看神策軍碑的“情”字。

(注:下圖為柳公權《神策軍碑》中的“情”字。)

綜上所述,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宋拓本《玄秘塔碑》中情字缺筆,原因應為避諱所致,並且原碑缺筆補刻比拓本填墨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雅趣輯


柳公權的楷書《玄秘塔碑》“情”字少了一點,我認為是石刻工匠在刻碑時無意之中漏刻了一點,而不是柳公權少寫了一點。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是《玄秘塔碑》因年深已久,“情”字的一點被大自然腐蝕掉了。

柳公權是晚唐時期的書法大家,他創作書法作品的態度一向是極為嚴謹的,怎麼會把“情”字少寫少一點呢?這從邏輯推理上也是說不過去的啊!

在臨帖時,遇到像少一點的“情”字這樣的字時,把缺失的一點補上就可以了,因為缺失點畫的字是不規範的字,而不是書法藝術,把缺失的點畫補上了,字就完整了。有的人學書法喜歡死搬硬套,對帖子上缺失點畫的字照樣臨,我認為這不是尊重原帖,而是學書不嚴謹的表現。

學書法之人要善於動腦筋,要學會“悟”,大腦要靈活,要學會隨機應變,死板,呆板的做法不可取!另外,在臨帖練字時,遇到吃不準的字時,一定要查閱工具書。

以上為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如果各位網友對此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和評論!


中州耕牛堂主


拓的時候粗心,丟了。寫的必定有,這字不存在避諱。也不會是刻丟了,因為補刻很容易


鍾陵安平


告知後人,別愛太滿(純屬自己想法)


不願蹉跎



茶韻書齋


從拓本上看,沒有清晰痕跡,似乎不是因歲月較久而風化,但本人沒看過碑,不能妄下斷論。


六一居士書法工作室


三井本和啟功藏本上並無小編說的情況!


99竹葉青


書者不會寫錯的,應該雕刻大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