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標準化+品牌化,雙輪驅動崇州農業高質量發展

2017年,崇州市獲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創建“國家農業綜合標準化示範市”,崇州以“標準化+品牌化”雙輪驅動,加快創建農業綜合標準化示範市.

標準化+品牌化,雙輪驅動崇州農業高質量發展

近三年時間裡,崇州市以“標準培育—品牌孵化—崇耕推廣”為實施路徑,從工作機制、標準架構、意識培育、標準實施、效益提升等五個方面著手,探索形成崇州獨有的“五雙”標準化工作模式,讓標準化工作在崇州落地落實,培育了“崇耕”這一經得起檢驗的區域品牌,推動崇州農業朝著標準提檔、品牌增效、產業升級闊步邁進。

標準化+品牌化,雙輪驅動崇州農業高質量發展

2019年9月,在“國家農業綜合標準化示範市”項目驗收中,崇州市以99.3+10分的高分通過國標委驗收,還創下此類項目創新加分的最高分。

建立“五雙”標準工作模式

聯動運行“四大平臺”服務機制

雙重機制是“五雙”工作模式的起點和根基。以崇州市政府分管副市長為組長,有關部門分管領導、各鄉鎮(街道)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國家農業綜合標準化示範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統籌創建工作,為創建工作提供支撐和保障。同時,創新性地建立了“四大平臺”聯動工作的服務機制,即以標準化服務平臺配套標準制定、實施、現場改善等標準化專業服務;以農業專家平臺配套農業技術服務;以信息公開平臺配套標準化公共信息服務;以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配套政府監督、企業管理、消費者查詢的農產品質量監管服務。

標準化+品牌化,雙輪驅動崇州農業高質量發展

農產品價值提升

雙向標準是引導農業生產的重要架構。結合本地農業特色和產業方向,崇州市構建起了“雙向四節點”標準架構。一方面,從產業內涵角度,突出標準設計上“標準+全域產業”“標準+特色產業”的產業架構。另一方面,從實施主體角度,突出標準實施上“標準+行業協會”“標準+核心企業”的主體架構。“雙向四節點”標準架構囊括了現有的國家、行業、地方標準284項,新制定企業標準和縣域項目內控標準235項、團體標準2項、成都市地方標準立項9項,更為40家核心企業搭建企業標準綜合體。這些標準覆蓋了農業生產標準、產品標準和服務標準,有效保障了崇州全域農業標準化建設生產有標可依、產品有標可檢、執法有標可判。

標準化+品牌化,雙輪驅動崇州農業高質量發展

品牌農產品引人關注

標準意識和技術知識的“雙識培育”為農業經營生產築牢根基。三年時間,崇州市結合特定農時、節慶和展會,開展主題論壇、知識競賽、標準下鄉進企業等各類活動50餘次;圍繞農業生產技術、農業生產質量安全管理、農產品包裝設計、品牌定位諮詢等各類主題,聘請專家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培訓100餘次,培訓農業職業經理人2000餘人次,印發各類農業標準化知識宣傳單、解讀手冊、技術手冊5萬餘冊,累計受眾達30餘萬人次。農民的標準化生產意識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不斷提高,規範化生產、高質量發展的理念也逐步樹立起來。

標準化+品牌化,雙輪驅動崇州農業高質量發展

農業職業經理人田間實訓

雙線實施路徑促進全域農業標準化水平的提升。首創的“農業標準化示範點培育庫”制度通過為入庫示範點提供產業發展規劃、企業標準綜合體搭建、一對一技術指導、農產品包裝設計、農業品牌建設諮詢等集約式標準化服務,打造內外兼修的標準化樣板。目前,崇州市成功培育標準化核心樣板50個,首批“農業標準化示範點培育庫”入庫72家生產經營主體,輻射帶動了全域農業標準化水平提升。首創“標準化SAS模式”,通過標準制定——標準應用——標準監督的閉環模式,將核心標準的重點實施主體納入標準起草單位,有針對性地讓農業生產經營者參與標準制修訂全過程,使標準在運行中完善、在實踐中提升。“標準化SAS模式”的落實,顯著提高了生產經營主體的用標率,實現了崇州市農業標準化92%的覆蓋率。

標準化+品牌化,雙輪驅動崇州農業高質量發展

雙效提升,提升的是品質與品牌,提升的是效益。崇州市搭建了涵蓋國家級、省級、成都市級和本地的四級追溯體系,通過自建的“崇州市AI農業雲平臺”,向上級追溯平臺輸送基礎數據,保證了生產環境檢測、農業投入品管控、生產環節管理、產品品質檢測等農業全產業鏈的標準化服務。截至今年7月,入駐的農資店有94家,覆蓋崇州市所有農資經營主體,入駐平臺生產經營主體涵蓋核心企業150家,預計到2020年,實現崇州市核心企業入駐500家以上。

標準化+品牌化,雙輪驅動崇州農業高質量發展

標準化+品牌化,雙輪驅動崇州農業高質量發展

標準化+品牌化,雙輪驅動崇州農業高質量發展

崇州市突出標準對品牌的託舉功能,制定了《崇州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崇耕”品牌的提升計劃》。通過研製“崇耕”“稻蝦藕遇”團體標準,執行品牌准入準出動態監管;從品牌定位、產品目錄梳理、品牌視覺識別系統、產品包裝設計等多個維度塑造品牌的優質形象;藉助本地綜合電商平臺“馬馬優鮮”實現農產品本地化消費,引導企業開發微商城、電商小程序,拓展品牌多級電商營銷矩陣。

標準化+品牌化,雙輪驅動崇州農業高質量發展

“標準化+品牌化”賦能鄉村振興

助力品牌效益強勢凸顯

2018年,崇州市農業增加值增長4.5%,增幅列成都市第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1435元,比上年增加1895元,增幅列成都市第一;農產品品牌化銷售收入增長40%。崇州市土地適度規模化經營37.8萬畝,佔比75%,較2016年增加25%;農機化率達89.58%,較2016年增加12%;食用農產品註冊商標數增長31.9%。以糧油為主的傳統產業由粗放式向標準化、品牌化發展;以崇慶枇杷茶和崇州油菜蜜為代表的特色產業向多元化、精品化發展;鄉村旅遊業從單一的農業觀光遊轉變為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標準化+品牌化”賦能鄉村振興的效應初步顯現,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鄉村新畫卷逐步展開。

標準化+品牌化,雙輪驅動崇州農業高質量發展

​通過一系列的標準化品牌化宣傳活動,崇州市農業經營者的標準化意識快速提升。三年來,崇州市舉辦兩屆農業標準化知識競賽,上百家生產主體經營者參與答題;農業標準化的廣泛推廣和傳播,帶動經營者主動提出產品標準制定、認證認可服務、品牌包裝設計等服務需求,用標準化技術手段保障優質農產品生產的意識顯著提升。

標準化+品牌化,雙輪驅動崇州農業高質量發展

“崇州市AI農業雲平臺”的建立,首次實現從農業投入品開始的標準化生產全產業鏈追溯;微信小程序的推廣,創新性地讓農戶更加便利地進行農事操作記錄;生產檢測系統的提升,讓崇州上市的農產品質量防線更加牢固。而這些措施的本質,都是用標準化來精心呵護“崇耕”這一品牌。2018年,崇州市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99.8%,“放心農產品”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標準化+品牌化,雙輪驅動崇州農業高質量發展

標準化+品牌化,雙輪驅動崇州農業高質量發展

標準化+品牌化,雙輪驅動崇州農業高質量發展

三年來,崇州市成功申報“中國油菜蜜之鄉”“中國牛尾筍之鄉”;“隆興大米”“崇州重樓”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成功,三品一標產品認證數高達79個,品牌農產品標準化生產覆蓋率達100%;“崇慶枇杷茶”連續兩年在四川茶博會中獲金獎;“健生堂”等6個企業品牌率先准入成都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天府源”;參加各類質量認證的農業經營主體已達28家,較2016年增長21.7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