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吴三桂究竟为了什么引清军入关?

叁牛不读书


清军入关又称入关战争,是指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中国东北以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政权清朝的军队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攻占京师(今中国北京)开始成为统治中国的中央政府的历史事件。

广义上是指1644年清军入关后镇压农民军、消灭南明诸政权等汉族反抗武装的一系列由北至南的统一中国的战争。它标志着清朝在全中国统治的开始。

对于清军入关的性质,那种以“大一统”观念来看待明清之际历史,看待后金兼并女真各部以及清对明朝及南明的战争,认为“清进行的战争就是为中国统一的战争”的观点,实际上是将汉族传统观念强加于满族历史,难现代标准栽量古代历史,用后来结果倒套此前过程的结果,民族平等原则不是这样贯彻的。

那么为什么吴三桂要引清兵入关呢?

吴三桂是江苏高邮人,凭借着多年的军功得以不断高升。当李自成向北京进发时,崇祯帝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他放弃关外的宁远城守备,入京“勤王”。 吴三桂接到命令之后,带领关内外几十万军民西向,可是他逡寻再三,犹豫不决,走得很慢。终于等到京师陷落、崇祯殉难的消息传来,吴三桂遂调转马头返回山海关。为了要保全其身为一个军阀的既得利益,吴三桂不是归降李自成,就是投靠清军,这是他原本就举棋不定的事。其实,举棋不定的不只是吴三桂,还有理自成,还有多尔衮。

多尔衮搞不定的是怎么打?毕竟山海关位于从东北进入华北的咽喉。正因为山海关居显扼要,一向以来,清军无法长驱直入,要打,只有绕道蒙古过长城,以游击围点的战略南进。皇太极所谓:“取北京如伐大树,先从两边砍,则大树自仆。”不过,崇祯十六年仆倒的大树是皇太极自己,他死在沈阳,幼子福临即位,是为顺治。对多尔衮来说,不只是怎么打,还有打谁的问题。此际,陕西流寇终于从居庸关长驱直入,一举攻下北京。崇祯帝吊死在煤山,明朝灭亡。

此前不多时,多尔衮刚接受了明降臣范文程的建议南向推进。当他率领十四万大军过辽河时,才知道李自成已于前一月攻占北京,明朝亡了。多尔衮转念一想,并不认为他能够从山海关西下,直迫京畿,所以也举棋不定起来。为了整体的战局着想,应该绕道蒙古、迅速出兵?还是保存实力、缓兵徐图?这更是一个两难。最后,另一个明降将洪承畴坚决主战,且以为事不宜迟。多尔衮才决定:准备攻打北京。



唐僧说古今




吴三桂为什么放清军入关?

吴三桂放清军入关,是他“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多尔衮”的结果。

高估了自己,是他错误地以为,凭借清军的帮忙,只要能干掉李自成,他就可以成为中原王朝的霸主,和清军共治天下。

这就让他产生了“投机心理”。他先后两封书信写给多尔衮,投石问路,自以为“瞒天过海”。

如何才能瞒天过海呢?

那就是,以“借师助剿”为名,完成他的“三步走”计划。


这个计划概括起来就是:

第一步,打着“为崇祯帝复仇”的旗号,师出有名,借助于清军的力量,消灭大顺军等一切农民军力量。

第二步,在消灭所有农民军后,凭借消灭农民军的功劳,形成号令南明势力的口碑。

第三步,与清军画地为牢,自己称王,兑现承诺,与清军井水不犯河水,以山海关为界,承认清军在关外的既成事实,再赠送部分中原领土作为酬谢。

然而,这个如意算盘虽然打得好,却最终失败了。

为了完成这个计划,吴三桂主动向多尔衮献出了一个消灭闯军的完美计划。

他在给多尔衮的信里全盘托出了整个“灭闯计划”。



在信里,吴三桂以“亡国孤臣”的身份,向多尔衮借兵,设“计”从三个方向夹击合围京城的闯军。

即,他们联手,分别从古北口、喜峰口和山海关同时杀入北京城。

吴三桂承诺,事成之后,“裂地以酬”。与清军形成“南北朝”局面共存。

此时,他还幻想着,多尔衮和李自成两败俱伤,自己坐收渔翁之利的春秋大梦。


但该计划被多尔衮“将计就计”,不能不说,吴三桂在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决胜”时刻,遇到了一个比他更狠的角色——多尔衮。


(吴三桂:帮兄弟一把,事成,割地以报。多尔衮:好说。你速速剃发表归顺决心,先帮你打败大顺军。)——好一个,计中计!

事实上,吴三桂献关“借师助剿”的书信一来,立刻让多尔衮敏锐地捕捉到了入主中原的最佳时机,从此改变了东亚历史的发展进程。

原来,多尔衮巧妙地把一次“帮忙”助剿的顺水人情,变成了一场精心筹划的“大阴谋”,并最终得逞。

他把吴三桂的“突袭合围北京”计划变成了在山海关外择机决战,吴三桂与闯军决战,两败俱伤后,清军渔翁得利,轻易取胜。

骑虎难下的吴三桂,进退两难。他已经没有了选择“筹码”。在首次与闯军交锋后,部属损失惨重,他已经无力打败闯军。

思前想后,吴三桂剃发归顺了!

吴三桂棋高一着?“将计就计”,多尔衮技高一筹!

随后,山海关一片石大战,清吴联合大军轻易取胜,并重创了闯军的精锐。

这一战,彻底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战役的胜利,也让吴三桂对清军的“慷慨相助”感恩戴德。

只是,多尔衮入关后,顺势控制了吴三桂,逼其就范,彻底让吴的“关宁军”沦为其麾下的一枚棋子。

吴三桂的军队,一路高歌猛进,他想为自己杀出一条血路,功高盖主,平分天下。主动与阿济格清军南北夹击农民军,并让南明势力,风声鹤唳,望风而逃。肃清了外围的抵抗势力,有利支援了阿济格在潼关,打败李自成的大顺军。

伴随着打击大顺军的军事进展,战况捷报频传,多尔衮在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进占北京城,并在数月内把顺治帝接入北京祭天。


至此,原本以为可以“瞒天过海,暗度成仓,一箭双雕”的吴三桂“三步棋”计划,剧本被多尔衮修改,剧情反转,让他属实变成了“骑虎难下,身不由己,助纣为虐”的帮凶,平定农民军的急先锋,成了最终寄希望于“偏安一隅”当“平西王”,这种“侥幸心理”下的“三步走、狐假虎威的“汉奸”计划。

对此,著名清史学家纪连海,分析认为,吴三桂本想“坐山观虎斗”,自己趁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本不想投降的吴三桂,最后反被多尔衮将了一军。

他索性一条道走到黑,不再回头。

阴谋诡计落空,被迫同流合污?

吴三桂的“三步走”美梦落空,化作了臭名昭著的“杀人三步曲”。



其一,剃发易服,归顺当带路党。

吴三桂献关后,和洪承畴一起,一文一武,为明朝各地抵抗势力投降归顺做示范。让八旗军以最小的代价获得了最大的回报,南明势力被不断压缩,空间越来越狭小。

同时,李自成、张献忠势力一败再败,抵抗力越来越弱。

其二,“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

失去了机会的吴三桂,选择了隐忍和伺机而动。以李定国为首的张献忠农民军残余势力,以及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军势力在和清军的战斗中都逐渐处于弱势。本以为可以凭借“流寇力量”至少可以将八旗军主力消耗殆尽,他趁着浑水从中渔利。

相反,清军攻势凌厉,顺风顺水,攻城拔寨,势如破竹,战力不但没有被消耗掉,反而因归顺的明军补充大量兵员,不但战力强劲,还让打着“为崇祯复仇”的旗号,摇身一变成了“正义之师”。

其三,绞杀永历皇帝,自绝退路。

献出山海关之初,他本以为以八旗军六万人的“家底”根本占领不了偌大的中原。他是抱着看戏的心态,演戏的套路,剃发易服,做足了汉奸卖国贼的表演,可谓,戏演得足够好,戏码足,让人相信,他的归顺是诚心诚意的,对得起多尔衮的信任,“平西王”是为他量身打造,他本可以继续把一出好戏演下去。

但在“分进合击”——夹击李自成的作战计划中,他被阿济格抢了头功。为了不被清廷怀疑,眼看着各路明朝势力归顺者,趋之若鹜,让他不再有非分之想,更不敢轻举妄动。

而追杀永历皇帝,让他相信,可以重拾局面,挣回面子,重新获得清廷信任。

当他成功抓获永历皇帝并用弓弦勒死南明末代皇帝后,这绝世之功劳,他吴三桂捞足了!

至此,吴三桂意图“借师助剿”,却骑虎难下,被迫当了开路先锋,并在追剿农民军和南明势力中为清廷立下赫赫战功。

当清军越来越强大,到最后,他已经预感到,回天无力,明朝气数已尽,留给他的也不再是东山再起的机会,而只能看做是一次成功的投机。


凭借这次剿杀农民军和消灭南明势力,他以平西王的铁帽子王的身份坐镇云南,直到康熙撤藩,逼他造反,虽占据半壁江山,最终病逝而兵败。

这正应了那句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冲冠一怒为红颜”,尽管增加了他投降清军的传奇色彩,但永远洗刷不了他丧失气节当汉奸的耻辱历史。

PS:应友友邀请,对吴三桂用弓弦绞杀永历皇帝,再做个补充深入分析。

最主要还是为了向新朝表“忠心”,为了让多疑的清廷对他信任有加,他意在用永历皇帝之死掩盖他潜意识里的“二心”。

面子上,他用杀永历皇帝的“弑君”这种大逆不道的可耻行径,表明了和前朝决裂的决绝,和对清朝的忠心——没有退路的死忠。

这也表明,在吴三桂眼里,南明压根儿成不了气候!清军入关,入主中原已成既定事实,他不但要当带路党,还要当急先锋。这就是后世清史专家说的,促进了融合,开清之功!但归根结底,两害相权取其轻,为了保住既得利益,清军虽然黑了他,但是实力摆在那里,他顺势而为,这就是专家们说的审时度势,他当了聪明人!但这种聪明,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摒弃甚至鄙视的!是不符合我们的精神信仰的!


卓尔艾米


一般说到吴三桂,大伙都会想到什么“大汉奸”、“冲冠一怒为红颜”,清粉对他的反复无常感到不屑,明粉对他的背叛行为恨得咬牙切齿,就是这么一个里外不讨好的人却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1644年,天下风云莫测,身为平西伯的吴三桂是崇祯、李自成、多尔衮中唯一一个难以为自己的命运做出抉择的人,到底吴三桂其人如何,为什么要开关放清军,下面听我细细道来。

奉命勤王

说书的不说废话,写文的直点主题。1644年这一年,大明天下分崩离析,即将灭亡。面对李自成的大军,崇祯皇帝欲迁都南京,然而朝中大臣反对,无奈之下,选择了招在关外宁远孤城的吴三桂领仅存的三万关宁军进京勤王。行军就需要军饷,而此时的大明国库已经是空空如也,无奈之下,崇祯帝搞了一个募捐,但结果是闹剧收场。于是乎关宁军便以龟速开往北京。在崇祯帝错过了一个个机会之后,命运的终结到来了。北京城破,自缢煤山,对崇祯而言,一切都已经结束了。而刚刚走到玉田(今唐山)的吴三桂得到了这个消息,皇帝死了,勤王失去了意义,继续前往北京无疑是送死。于是乎,吴三桂调头开往山海关。

曲折多变

对于吴三桂,李自成同学并不想打,第一是他很清楚关宁军的实力,第二是崇祯死了,吴三桂没了主,手握重兵却没有后方,那士兵都得饿死,时间一长,他肯定要投降。因此在起初招降吴三桂时,李自成是信心满满的。面对李自成的招降,吴三桂曾高姿态表示:“都城失守,先帝宾天,三桂受国厚恩,益以死报国。”但他最后故意要问手下将领,“然非藉将士力不能以破敌,今将若之何?”在所有人都不敢表态的情况下,他不得不逼问下属,“今闯王使至,其斩之乎,抑迎之乎?”当诸将在他带着暗示和压力的迫问下终于回答“今日死生惟将军命”时,吴三桂终于决定“报使于自成,卷甲入朝”。就这样,吴三桂接受了招降,在他看来,自己已经为大明尽力了,当年舅舅祖大寿劝他降清,出于对大明的忠诚,他拒绝了。今天如果不投降,那身后这三万多人就得崩溃。于是乎在和大顺军交接防线后,吴三桂带着大军到北京受降去了。然而,此时的北京发生了一场政治变动——因为大顺军不纳粮,所以闯军军粮告竭,士兵开始疯狂的抢夺百姓的粮食财物,为了发军饷,大顺的军官们开始搜刮大明官员的财产,称为拷掠助饷。这一下子就收到了吴三桂父亲吴襄的家,带头军官刘宗敏不但收了吴三桂的家产,抢了人家的小妾,还抓了他老爸,将吴襄下狱。听闻这一出,吴三桂慌了,此时自己要是进京,非得被李自成弄吧死,反叛的念头由此而生,于是吴三桂调转马头,领着大军杀回了山海关,继续奉大明国号。

挣扎与抉择

北京的巨变不仅仅影响了关内,远在关外的清军得到消息后,也展开了行动。趁着大明大顺的乱局,多尔衮原计划是打算入关掠夺一番,然而刚刚到了宁远,便得知大明亡了。历史给了多尔衮选择,是留在宁远以观时变还是绕道蒙古从山西进军。政治敏感度极高的多尔衮选择了后者,或许他冥冥之中感觉自己的这个决定能给大清带来最大的利益。

在得知了吴三桂杀回山海关之后,李自成对刘宗敏很是恼火,但毕竟自己兄弟,不好说什么(由此可见,李自成妇人之仁,败得活该)。事到如今,只能武力解决了。然而此时的大顺军已经不再是两个月前的闯军了,在北京花天酒地之后,这帮没文化的土包子堕落到了极点,对于征战山海关,实在没有兴趣,奈何拗不过李自成,大伙只得起身出发。六万大军浩浩汤汤的从北京出发,却是带满了金银珠宝。面对李自成的大军,吴三桂内心是十分恐惧的,他很清楚,自己手上这三万人是撑不住李自成的六万人的。而自己已经是被大明抛弃在北方边界线的一支孤军,为了生存,吴三桂把自己的目光放到了关外,自己曾经的敌人——大清。

1644年4月15日,清摄政王多尔衮接到吴三桂的书信,信中请求“乞念亡国孤臣忠义之言,速选精兵,直入中胁、西胁,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门,灭流寇于宫廷,示大义于中国,则我朝之报北朝者,岂惟财帛?将裂土以酬,不敢食言。”作为曾经的敌人,吴三桂是不愿意投降大清的,而自己又已经和父亲写了决裂书,誓做大明忠臣。因此,信中吴三桂仍以“亡国孤臣”的身份自称,并注明了是向多尔衮借兵。对此,多尔衮的回复是;“今伯若率众来归,必封以故土,晋为藩王,一则国仇得报,一则身家可保,世世子孙长享福贵,如河山之永也。”事后,吴三桂不接受降清,此时的吴三桂内心依然是对汉家天下有一丝坚定的。

终于,李自成的大军到了,经过了一天的恶战,吴三桂勉强支撑了下来,但是他很清楚,自己已经撑不住了。于是绝望的吴三桂再一次向多尔衮发出了请求,信中提到:“毋伤百姓,毋犯陵寝。访东宫(明太子)及二王所在,立之南京,黄河为界,通南北好”。而多尔衮已经看出了吴三桂的心思和情形,他知道,吴三桂最终会屈服于自己,除非他不想活了。于是回复:“汝必剃发归降”。黎明,绝望的吴三桂心中的最后一丝稻草也被压倒了,他同意了多尔衮的条件,剃发降清,随后多尔衮令吴三桂出关迎敌,领命后,吴三桂带着两万多关宁军发起了冲锋,在和李自成杀到双双损失惨重时,多尔衮的八旗军冲下山坡,击败了李自成。败逃的李自成一下子撤出了北京。此时,吴三桂的关宁军基本损失殆尽,但他仍想为大明做最后一搏,然而多尔衮实在是棋高一着,一进北京,便大肆宣传吴三桂投降了。吴三桂此时真的可以说是既生气又无奈了,受到如此打击,吴三桂放弃了之前所有的信仰,除了权力和活着。此后在针对南明时,吴三桂彻彻底底的变成了一个小人,一个可怜又可恨的小人,一个被命运逼上了绝路的小人。


火器工坊


吴三桂降清 从目前的相关史料分析,很可能中多尔衮的反间计,所谓陈圆圆被刘宗敏掳走,吴三桂在北京的家被抄,其父吴襄被追赃,满清在北京的间谍一手导演的,是故意妖魔化李自成。根据是:1、陈圆圆没有自杀,重新回到吴三桂身边。尽管陈圆圆是歌姬出身,但当时的妇女“一女不可嫁二夫”的贞洁观还是有的,如果真的被刘宗敏霸占过,就算陈圆圆无所谓,吴三桂也能爱之如初?据野史称,陈圆圆后来出家为尼,是因为不愿易服,还有点民族气节。吴三桂后来反清也许与陈圆圆出家有关。2、吴襄是武将出身,人家也带过兵打过仗,而且打的就是满清。吴襄写信给其儿子吴三桂,或许有逼迫的成分,但吴襄谢信劝儿子投降李自成,未必全是被迫的,因为明朝摧枯拉朽地轰然倒地是吴襄亲眼所见,区区吴三桂能抵挡了吗?李自成获悉吴三桂叛,把吴襄带上,也在于利用吴家父子之情,让吴三桂回心转意。3、李自成脑子再糊涂,再缺乏战略眼光,眼面前吴三桂手握重兵总该知道吧,他可以给唐通这样的人高官厚禄,凭什么就不能给吴三桂,非要自毁将吴三桂的家人赶尽杀绝?所以李自成抄吴三桂家,刘宗敏霸占陈圆圆以及吴襄被追赃迫害,都是不真实的。吴三桂叛李自成 降清,最大的可能是,吴三桂中了反间计,使他相信觉他无法在李自成那里生存,所以不惜以其父亲和家人数十口为代价,与满清联手打垮李自成,等吴三桂搞清楚事情原委,为时已晚。


饮马湖边


 

网友2:首先吴三桂必须投靠一方,他没有割据的实力,清、顺他一个也打不赢。而山海关防区兵虽多,粮草却不多,明末战乱时间太长,山海关根本没有积蓄,而由南到北分别是明、顺、吴、清的地盘,吴三桂和明朝南方领土隔开了,他不能击败李自成,断了南方的运输之后眼看就得饿死。吴三桂选择清朝,主要还是更认可清军的战斗力,毕竟之前打了那么多年的仗了,对多尔衮也是知根知底。山海关的部队很大一部分都是松锦大战的败兵,其中就有原先孙传庭的秦军,当年杀高迎祥、把李自成打得只有十七个人逃入商洛山,可能会因此认为清比顺更能打。

 

网友3表示:吴三桂的根据地是宁远,在这里不仅有坚固的防御工事,还有多年的军资储备和军民开辟的屯田。如果吴三桂仍然控制宁远,那么他转圜的余地会比较大。然而,早在1644年3月,吴三桂就根据崇祯的命令放弃了宁远,带着20万军民撤到了山海关。而山海关只是一座关城,缺乏储备物资,也没有屯田,使得吴军上下为生计必须在清和顺之间做出选择。因此,投靠谁,不是吴三桂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关宁军全体官兵和家属的存亡大计。李自成进北京后,由于种种问题,导致吴三桂家被抄,小妾被抢。那么在关宁军广大官兵看来,他们的最高长官都能遭受如此境遇,他们的下场会好吗?何况关宁军此前多次被抽调入关镇压农民军,他们之间是有深仇大恨的。因此,投靠农民军,下场大概率不会好,那也就只剩下投降清一条路了,毕竟清对此前投降的明军还算可以。

对于网友1的说法,我觉得这既是赤果果的满奸后代说的,如果当时吴三桂真有救大明之心,那么在接到崇祯让他回援北京的调令时候,就不会从山海关出来整整走了十几天还在半路溜达,山海关到北京有多远,大家可以看看地图,说句夸张的话,十几天,半身不遂的人也从山海关爬到了北京城。

在收到北京沦陷的消息后,第一时间跑回了山海关,半天都没用,跑的就是这么快,你觉得他是好人?

对于网友2的说法,我想发表如下想法:当时明朝的所有精兵几乎都在吴三桂手里,山海关守不住,他大可以带着部队向南撤,打到江南一带,护着南明,如果他这样做了,清兵未必能占领整个中国。南方也不是无险可守,软弱的宋朝在南方抗击强大的蒙古军团,硬生生的抗了多久,最后实在没办法才跳海而亡,而不是投降,这是气节问题。

对于网友3我想说,吴三桂完全可以不在李自成和满清之间选择,因为他是大明的将领,明朝当时只是崇祯死了,但皇子逃出去好几个啊。李自成已经搞死了他全家,现在咱们是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但在当时不是啊,当时的满汉是死敌,这是种族之间的战争。就比如现代的日本打近南京,中国就亡了?汪精卫之流也是喊着曲线救国的口号,心安理得的投降了日本人,成为了汉奸。他俩一丘之貉罢了。

最后一句:呸,汉奸,神气什么?





有趣的历史牛


吴三桂,字长伯,祖籍江南高邮,后世居辽东。父吴襄,明崇祯初年任锦州总兵,驻守宁远。吴三桂臂力过人,少年勇冠三军,以武举和靠父亲的关系,于崇祯十二年(1639)升任山海关总兵,团练宁远和山海关人马。
他的舅舅祖大寿是明辽东祖氏的主要人物。松锦之战明朝兵败后,吴三桂受命独以四万精锐铁骑兵驻守宁远有功,被明廷封为山海关总兵,亦称平西伯。 吴三桂画像 山海关在今抚宁附近,四周土地空旷,无险可据,明国公徐达北伐残元势力,率军来到此处,见其东三十里处枕山襟海,实辽蓟咽喉,非常险要,便把关城移到那里,使其成为万里长城东部的一个重要关隘,由于它倚山临海,所以人们称它为山海关,被誉为“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此关系土筑砖包,城高约十二米,厚七米,周长八华里多。整个城池与万里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形成锁关金锁接长城之势。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东称镇东门,西;迎恩门,南为望洋门,北是威远门。东、西两门外延伸出去用以加强防御的城圈,分称东、西罗城。城的四周有护城河环绕,有吊桥横于河上。 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初一日,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国号“大顺”,建元“永昌”,以该年为永昌元年,造《甲申历》,追尊先祖谥号,拜宋献策为军师,牛金星为天佑殿大学士,增定六部为六政府,置各部尚书、侍部。设弘文馆、文谕院、尚契司、验马寺、书写房、谏议使、直指使、知政使等官职。分封功臣,颁布新政。 甲申年(1644)正月初三,李自成在西安誓师讨明,统二十万大军,自玉门东渡黄河北上,发兵进攻北京。在明朝统治者为行将灭亡乱作一团之时,关外的清政权相对来说却相当安静,一切都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仿佛未受到什么连天烽火的影响。只是有一件事比较重要,那就是摄政王济尔哈朗召集内三院、六部、都察院、理藩院的堂上官传谕:“以后凡各衙门办事,有应该报告我们两位王的,或是应该记档的,都先报睿亲王多尔衮,档子上写名字也应先写睿亲王的大名,坐立班次以及行礼仪注也都按此办理。”这说明此时多尔衮不仅有摄政掌握国柄之实,而且又有其大名。显然,他们对关内农民军或明廷的一阵阵紧锣密鼓还不知晓。 正月二十六日,终于有消息传来,蒙古鄂尔多斯向多尔衮报告,说农民军已攻取陕西全境,又派兵攻取了明三边。多尔衮对农民军缺乏深入了解,对于这一消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没有注意到农民军攻取三边、威胁京畿,已成为他入主中原的最大威胁,于是仍然试图与农民军建立联系,准备联合农民军协同攻明。多尔衮与朝中谋臣啇议之后,给农民军写了如下一封信: 大清国皇帝致书于西据明地诸帅院 朕与公等山河远离,但闻战胜攻取之名,不能悉知称号,故书中不及,幸毋以此而介意也。兹者致书,欲与诸公协谋同力,并取中原,倘混一区宇,富贵共之矣,不知尊意如何耳。惟速驰书,使倾怀以告,是诚至愿也。 顺治元年正月二十六日 次日便派迟起龙和缪尚义及蒙古旗二人前去下书。三月初三日他们到达榆林,将信交给榆林农民军守将王良智,王良智阅信后,亦写了一封回信,并将原信退回,说:“信上有‘众帅’二字,又有给主上的意思,信拆了就不好再向上呈了,所以把信退还,只把信上的话奏知主上。” 在迟起龙等人的回报到达之前,多尔衮无法安排统一的战略,只在朝中加强自己的地位。甲辰,防守锦州的镇国公艾度礼庄解回的逃人声称,清军攻下前屯卫城后,宁远一带人心恐慌,闻风而逃。因此多尔衮下令修整军械,储粮秣马,等四月初大举攻明。三月二十九日,迟起龙的回信终于到了,得知大同已被农民军攻下,明朝京师的陷落已指日可待了。但他哪里料得到,此时明崇祯帝朱由检已吊死煤山,北京城换了主人已十天了! 顺治元年(1644)四月初四日,内书院大学士范文程给皇上和摄政王多尔衮上了一份非常关键的意见书,直接促成了清军的第五次入关。书;: “乃者有明,流寇距于西土,水陆诸寇,环于南服,兵民煽乱于北陲,我师燮伐其东鄙,四面受敌,其君若臣,安能相保耶钥顾虽天数使然,良有我先皇帝忧勤肇造,诸王大臣祗承先帝成业,夹辅冲主,忠孝格于苍穹,上帝潜为启佑,此正欲摄政诸王建功立业之会也。窃惟成丕业以垂休万祀者此时,失机会而贻悔将来者亦此时。何以言之钥中原百姓蹇罹丧乱,荼苦已极,黔首无依,思择令主,以图乐业,虽间有一二婴城负固者,不过自为身家计,非为君效死也。是则明之受病种种,已不可治,河北一带,定属他人,其土地人民,不患不得,患得而不为我有耳。盖明之劲敌,惟在我国,而流寇复蹂躏中原,正如秦失其鹿,楚汉逐之,我国虽与明争天下,实与流寇角也。为今日计,我当以任贤以抚众,使近悦远来,蠢兹流孽,亦将进而臣属于我。彼明之君,知我规模非复往昔,言归于好,亦未可知。傥不此之务,是徒劳我国之力,反为流寇驱民也。夫举已成之局而置之,后乃与流寇争,非长策也。曩者弃遵化、署永平,而径深入而返,彼地官民,必以我为无大志,纵来归附,未必抚恤,困怀携贰,盖有之矣。然而已服者,有未服宣抚者,是当申严纪律,秋毫勿犯,复宜谕以昔日不守内地之由,及今取中原之意。而官仍其职,


不要紧的老实人


总有人在重复着“三姓家奴”的丑剧,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吴三桂降清叛清也可以称得上是“大势所逼”!

这样讨论问题,就得避开他个人对于权力游戏的痴迷和反复的性情了。吴三桂是作为驻守边疆的统兵大将,在国破家亡的情境中,做出了助清军入关的决定。

一.边疆士兵的粮饷是大明王朝的财税出的,可是北京陷落,最底层的士兵既失去了效忠的对象,又失去了粮饷来源,一支军队的基本保障没有了。而吴三桂要遏制的是军队哗变,在时间跨度上就不能有太多时间去考虑。



二.冲冠一怒为红颜,不过是巧立名目,或者只是后代文学中对于吴三桂的一个评判吧!作为半个政治家的吴三桂,在这个生存的当口,李自成既然囚禁他的家人,那么他自身一定难保。所谓的为大明皇帝复仇,也就可以以此为明目投降清廷,鼓动士兵。
三.他的处境是被李自成和满清两面夹击,而自身实力弱小,也没有太强大的经济来源,只有投靠双方中的一方来换取生存空间。李自成是前主的叛逆,又对自己的生存空间有威胁,而清朝对于投降的汉人相反重用的多,至少不会有生命威胁。所以,吴三桂降清,助大清入关。


六耳执笔


吴三桂降清主要原因是李自成政策失当,他也没把吴三桂太当回事,低估吴三桂占据山海关的重要性和降清的危险性。因为明朝的总兵官降李自成的也不少,唐通,白广恩,刘永福等也都是明王朝能征,惯战的总兵官,所以对吴三桂没有采取更为有力的拉拢措施,如:保护府邸,不受侵犯。拜访三桂之父,礼待吴家等。相反,却拘押吴三桂父亲吴襄,占吴三桂爱妾陈圆圆,是对吴三桂莫大的污辱。虽然这些事都是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干的,但是李自成也脱不了干系,他们太不懂政略了,失败是必然!吴三桂是有血性明朝高级将领,拘父夺妾之恨岂能容忍?说三桂为冲冠一怒为红颜,虽然有些浪漫,却也有几分道理。如果后面没有满清这棵大树,三桂也会面临艰难的选择。时佑满清,吴三桂投降了!三桂降清是必然选择,不只是为红颜冲冠一怒。即然李自成,刘宗敏欺负吴三桂,吴三桂又怎么可投降欺负自已的人?不是吴三桂,换别人,也可能降清。三桂与清对恃,对清了如指掌,明大将降清早有先例,况且三舅舅祖大寿,老上级洪承畴,过去同僚耿仲明,孔有德,尚可喜都已经降清,受到礼遇。自已有五万精兵,又据有山海之险地,必然深受欢迎和优待,后来清封吴三桂为平西王,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三桂降清打着为崇祯报仇的晃子,欺骗不少明朝官员和民众,使投清成为风潮。他剃发换装,对部将讲:大丈夫不能垂名青史,还不能遗万年臭吗?!果然他在云南起兵反清失败,被清帝乾隆打入巜叛臣传》,而先他降清的洪承畴,祖大寿,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也被打入《贰臣传》。乾隆帝对他们背叛国家的行为盖官定论。


东方钺


大家好,欢迎大家的阅读,明末的吴三桂,将门虎子,曾是一个声名赫赫的人,镇守山海关。也因为一个女人,被人骂成“三姓家奴”,先是明朝大将,后来约好投降李自成,再后来对向清朝称臣,再后来和清朝人划定了界限,也想反清。如此看来实在是四姓家奴,当然也有人骂他汉奸。

 按理说吴三桂的山海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却因为一个女人,而让世人彻底颠覆了自己的形象,这正如吴梅村所书:“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也就因为这首诗,让吴三桂臭名远扬。要知道做了汉奸,那可是丢他祖宗十八代的人。




崇祯上吊,明朝灭亡后,当时明朝还剩余50万军队,吴三桂手下25万都是最精锐的东辽骑兵和火器部队。其实以满清独自的力量是难以击败李自成甚至吴三桂的。

而且吴三桂已经接受了李自成的招降,他个人也是一个十分厌恶和敌视满清政权的人,但就是因为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霸占,吴三桂一气之下掉头归顺了满清。之后李自成去打山海关,然后满清派他去攻打李自成,在两边打到僵持的时候,满清才出兵介入。这时候李自成还是吴三桂都没有力量再左右战局了,也就是这一战让吴三桂降清成了无法更改的事实(时候他又反清正说明吴三桂不是一个一心降清的人)。



吴三桂投降清军后,其父吴襄以及三十多口人全部被杀,而陈圆圆侥幸逃脱,后来又回到了吴三桂的身边。关于陈圆圆最终的结局目前已经无法考证。



之后吴三桂献出山海关,并且和洪承畴一起率领明朝的旧部反推李自成和南明,连克了七十多座城,帮助满清鼎力中原。

感谢大家的阅读,大家有需要补充的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了解更多历史,掌握更多咨询,点击关注,第一时间知道历史迷案!

学仔说历史


吴三桂同学并不想当汉奸,他也是有些文化滴人,知道礼义廉耻,但是在1644年大明灭亡的风云际会之下,实力弱小的他一步步被李自成和多尔衮逼到了历史的墙角,终成千古骂名。



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统兵约四万余人,其中包括能征善战的猛人军团“关宁铁骑”6000余人,日常主要工作是镇守天下第①关防线,阻挡满清军队入关,而这个雄关,满清八旗凡七十余年从来就没有攻破过,之前皇太极去京畿一带晃悠,也是走的另外一边古北口。

李自成大顺军逼近北京百里的时候,崇祯皇帝仍然不想调用吴三桂的兵马勤王,他知道这样做就会前门拒虎而后门进狼,及至密云城破,崇祯才惊慌失措派人传旨吴三桂援京,那会也没个电话手机什么的,吴三桂接到圣旨刚要点兵出征,那边消息传来,北京陷落,皇帝自杀。

崇祯是真不行,做事拖泥带水。



这下吴三桂就尴尬了,他是大明山海关总兵,奉旨抵御满清,现在大明说没就没了,他可怎么办呢?在大顺军和满洲八旗的南北虎视下,自立门户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本钱也不足。

思来想去,吴三桂决定还是降李自成,好歹同族同宗吧,于是上表称臣,于是李自成命令他带队入京跸见。可是走到半路,大顺军残害前明官吏和搜刮钱财的消息传来,连他的老爹都挨了揍,吴三桂愤怒了,拔马回头。

他是对农民军不信任了,害怕自己跟那些前明大吏一个下场,什么老爹,什么圆圆,都是次要因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由此看来,李自成也真成不了大事,这么重要的山海关军区部队不笼络好,搞什么搞。吴三桂犹豫了,你倒是马上哄啊,嗯,李自成带了20万大军来哄了,卧槽。

满清摄政王多尔衮一直密切注意关内动向,十万大军已经前移至松锦一线,以备不时,大批侦骑前往山海关。

第一天接战,吴三桂力战平手。

第二天再战,兵力绝对优势的大顺军击败吴三桂,撤进关的吴三桂立即派人前往清军大营面见多尔衮,要求借兵,胜利后以土地金银为谢,注意,吴三桂开始只想借兵而已。



多尔衮不允,就一个条件,剃发称臣。

吴三桂也不敢答应,借兵是军事问题,剃发那是政治问题,于是咬牙继续与大顺军再战,又败,李自成就快直接攻城了,吴总兵将死无葬身之地,要么降清,要么等死,他怎么选?

万般无奈,吴三桂亲赴清营,叩拜称臣。

李自成居然一点都不知道这些事情,眼见吴三桂要完蛋了,只管督师猛攻,一片石大战,双方杀的天昏地暗,就在大顺军力战得优时:

无数辨子兵突然出现在战场上,满洲八旗倾巢出动,大顺军土崩瓦解,李自成一路逃回北京,吴三桂再也没有了回头之路,衔尾急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