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原解放軍藝術學院院長鬍可逝世,任內向軍委獻言獻策保留軍藝

原解放軍藝術學院院長鬍可逝世,任內向軍委獻言獻策保留軍藝

1945年,為紀念抗戰勝利,胡可在張家口拍照留念。胡可提供

澎湃新聞記者從胡可同志治喪辦公室獲悉,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原解放軍藝術學院院長鬍可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12月0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胡可同志送別儀式定於2019年12月10日(週二)上午10時,在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

公開資料顯示,胡可1921年生於山東省益都縣(今山東省青州市),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長期從事文藝宣傳工作。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胡可先後創作了多幕兒童劇《清明節》、多幕話劇《戎冠秀》、獨幕話劇《喜相逢》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胡可創作了《戰鬥裡成長》《英雄的陣地》《戰線南移》《槐樹莊》等反映部隊和農村生活的劇本。胡可出版有《胡可劇作選》和論文集《習劇筆記》《胡可論劇》《胡可戲劇雜文》等,以及散文集《敵後紀事》(與胡朋合作)、《走過硝煙》《烽煙 戲劇 人生——胡可自述》《老兵記憶》等。

中國作家網12月5日刊文《戲劇界懷念中國文聯榮譽委員、中國劇協顧問、劇作家胡可——“他的書沒有走,戲沒有走”》悼念胡可。

原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胡可逝世,任内向军委献言献策保留军艺

94歲的“文藝戰士”胡可在書房接受採訪。馬頔 攝

文章透露:2018年,胡可先生97歲高齡,推出文集《老兵記憶》,以一名老兵的責任感關注中國戲劇、回憶文藝界戰友,記錄中國戲劇的前行。他在文集自序中寫道:“由於對我軍文藝工作歷史的關注,曾對紅軍時期我軍文藝史料的大量流失深感痛惜,並對戰爭年代各解放區文藝工作者情況的互無交流,多年來不見一份綜述而為之憂慮……乃把近十幾年來寫的幾篇回憶文章輯為一冊,以供關心我國文藝史料的同志們參閱……近十幾年,因為身體原因,我已難以外出參加文藝活動,看戲離不開輪椅,耳聾聽不到臺詞,卻又不甘寂寞,乃將個人記得的幾件往事敷衍成篇備查。”

原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胡可逝世,任内向军委献言献策保留军艺

94歲的“文藝戰士”胡可

2019年5月,胡可先生98歲高齡,在接受採訪時,他清晰地回憶了第一次參加全國文代會的情景和自1982年起參與的全國優秀劇本評獎工作,並表示,“文藝發展一方面是創作,一方面是評論,以評論促進創作,評論和創作是不能分開的。而文藝批評則是討論交流,真理越辯越明,不是一家說了算”。對於當代戲劇創作評論,胡可先生也表達了看法,他表示,以劇本為依據來判斷作品優劣,和僅憑看戲來評判一部劇作是有區別的,“有些劇本寫得好,但演員、導演、舞美不足,劇本會受到連累;有些劇本寫得不太好,但演員、導演、舞美很用心,劇本就沾了光”。胡可先生說,看戲是作出判斷的重要一環,但看劇作本身是必不可少的。他表示,戲劇是一門綜合藝術,包括文學、表演、導演、舞美等多個層次,但劇本是文學作品,劇作家尤其是話劇作家更是文學工作者,一方面劇作家應當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學修養,另一方面,應將培養青年劇作家納入作家培養的範疇,著力加強對劇作家文學素質的培養,在提高劇作的文學性上作出努力。

《濰坊晚報》2015年1月曾刊文講述了胡可在解放軍藝術學院院長任內的工作經歷。文章透露:胡可於1983年9月被任命為解放軍藝術學院院長,1986年6月離職。他任院長期間,除了處理日常事務外,對部隊文藝、文化工作的發展作出了不小的貢獻。

增設文學系。這是根據總政文化部部長劉白羽的建議作出的決定,由軍藝具體落實。1983年10月籌備,經胡可等領導的兩次造訪,原昆明軍區文化部副部長、老作家徐懷中擔任系主任。文學系在徐懷中的主持下辦得有聲有色。

軍藝得到保留。文學系開課不久,在全軍精簡整編的大環境下,全軍117所院校減至97所,軍藝在撤銷之列。1986年2月,軍委在京西賓館召開了落實編制的全軍院校會議,胡可代表學院在會上作了帶有申辯色彩的發言,講了軍藝應該保留的五點理由。接著,有五所軍校的領導發了言,表示應該保留軍藝。

承接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史料的選編工作,把建國以來散見於報刊的具有史料價值的回憶文章彙集起來,有重點地進行調查訪問。胡可和其他幾位院領導負責審稿並關注這一工作。在兩年多的時間裡,完成了《紅軍時期文藝史料選編》兩冊、《抗日戰爭時期文藝史料選編》四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