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寫給前端的Docker實戰教程

寫給前端的Docker實戰教程

本篇文章詳細而又簡短的介紹了:一名完全不瞭解 Docker 前端程序員,將全站 Docker 化的過程。

作者:花生PeA來源:segmentfault|2019-09-27 14:33

收藏

分享

寫給前端的Docker實戰教程


本篇文章詳細而又簡短的介紹了:一名完全不瞭解 Docker 前端程序員,將全站 Docker 化的過程。內容主要包含:

  • Docker 基本概念
  • 真實站點遷移過程:
  1. 靜態站點
  2. Nodejs 站點(Express)
  3. WordPress(PHP)
  • 一些必備技巧:開機啟動、常用Shell

文章會講解使用 Docker 過程中用到的全部技術棧(Github CI、Nginx 反向代理、docker-compose),絕不會出現“詳見:http://xxx”甩鏈接的情況

無需再查閱其他文檔,看著一篇就夠了!

當前有哪些問題

手動部署成本太高

筆者維護了諸多網站,其中包含:

  • 我的簡歷:pea3nut.info,使用 Vuejs 構建的SPA單頁應用,純靜態
  • 我的博客:pea3nut.blog,使用著名的 WordPress 搭建(PHP+Apache+MySQL)
  • 一個開源項目——Pxer:pxer.pea3nut.org,官網使用 Nodejs + Express SSR 搭建

而每次我想修改某個網站內容是十分麻煩的。拿大家熟悉的純靜態站點來說,修改過程如下:

  • 下載:從Github下載代碼,然後本地npm install
  • 開發:npm run dev本地修改代碼,測試
  • 編譯:npm run build使用 Webpack 進行編譯,產出靜態資源
  • 上傳:打開FTP軟件,上傳替換文件
  • 測試:看看網站是否在線上工作正常
  • 提交:將代碼提交到 Github

哪怕我只是修改個錯別字,都要十幾分鍾

網站太多,改動太頻繁,而每次不管多小的改動都很麻煩。簡直讓我感覺自己在維護一個萬級QPS的大型項目

某個服務掛了,我不懂 Linux 無法排查

最近我發現我的 MySQL 進程總是掛掉,導致所有依賴於 MySQL 的站點都掛了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之前還是好好的

我嘗試了重啟進程、重啟服務器、撈報錯日誌百度,均未奏效

好吧,其實我不太懂 Linux,也不太懂 MySQL,我只是想用下他們搭建 WordPress 站點。而最近總出問題,讓我意識到:

我不僅要維護站點,我還要維護環境

這個對於一名前端來說太難了,裝個 nvm 就已經是我的極限了。MySQL無緣無故掛掉,我根本沒有能力查出個一二三四,然後解決它

我不僅要保證站點本地能跑通,還必須要部署在遠程VPS穩定運行。。。

重啟不行。。。那就只能重裝系統了

可是,由於搭建了許多站點,VPS服務器環境相當複雜(或許這就是 MySQL 掛掉的原因),光 Apache 配置文件都幾百行了。重做系統的遷移成本,光是想一想就耗光了我所有的勇氣

新的技術方案——Docker

總結一下有如下問題:

  • 手動部署成本太高,改錯別字都很麻煩
  • 一臺服務器由於時間累積導致環境變得“髒亂差”
  • 重裝系統成本太高,難以遷移

而 Docker,正是我解決所有問題SCP-500萬能藥!

那麼 Docker 是如何做的呢?

鏡像與容器

Docker 中有兩個重要概念。

一個是容器(Container):容器特別像一個虛擬機,容器中運行著一個完整的操作系統。可以在容器中裝 Nodejs,可以執行npm install,可以做一切你當前操作系統能做的事情

另一個是鏡像(Image):鏡像是一個文件,它是用來創建容器的。如果你有裝過 Windows 操作系統,那麼 Docker 鏡像特別像“Win7純淨版.rar”文件

上邊就是你所需要了解的 Docker 全部基礎知識。就這麼簡單

順便一提,在 Docker 中,我們通常稱你當前使用的真實操作系統為“宿主機”(Host)

安裝 Docker

安裝 Docker 在你的電腦上就像安裝 VS Code 一樣簡單

如果你使用的是Windows電腦,需要購買支持虛擬化的版本。如Win10專業版,Win10家庭版是不行的

  • Mac:https://download.docker.com/mac/stable/Docker.dmg
  • Windows:https://download.docker.com/win/stable/Docker%20for%20Windows%20Installer.exe
  • Linux:https://get.docker.com/

安裝完Docker後,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可以打開一個漂亮的 Docker 窗口。其實這個窗口沒什麼用處,通常我們都是通過CLI命令行的方式操作 Docker的,就像 Git 一樣

運行 Docker

接下來我們搭建一個能夠託管靜態文件的 Nginx 服務器

容器運行程序,而容器哪來的呢?容器是鏡像創建出來的。那鏡像又是哪來的呢?

鏡像是通過一個 Dockerfile 打包來的,它非常像我們前端的package.json文件

所以創建關係為:

Dockerfile: 類似於“package.json” 
|
V
Image: 類似於“Win7純淨版.rar”
|
V
Container: 一個完整操作系統

創建文件

我們創建一個目錄hello-docker,在目錄中創建一個index.html文件,內容為:

Hello docker


然後再在目錄中創建一個Dockerfile文件,內容為:

FROM nginx 

COPY ./index.html /usr/share/nginx/html/index.html

EXPOSE 80

此時,你的文件結構應該是:

hello-docker 
|____index.html
|____Dockerfile

打包鏡像

文件創建好了,現在我們就可以根據Dockerfile創建鏡像了!

在命令行中(Windows優先使用PowerShell)鍵入:

cd hello-docker/ # 進入剛剛的目錄 
docker image build ./ -t hello-docker:1.0.0 # 打包鏡像
注意!Docker 中的選項(Options)放的位置非常有講究,docker —help image和docker image —help是完全不同的命令

docker image build ./ -t hello-docker:1.0.0的意思是:基於路徑./(當前路徑)打包一個鏡像,鏡像的名字是hello-docker,版本號是1.0.0。該命令會自動尋找Dockerfile來打包出一個鏡像

Tips: 你可以使用docker images來查看本機已有的鏡像 

不出意外,你應該能得到如下輸出:

Sending build context to Docker daemon 3.072kB 
Step 1/3 : FROM nginx
---> 5a3221f0137b
Step 2/3 : COPY ./index.html /usr/share/nginx/html/index.html
---> 1c433edd5891
Step 3/3 : EXPOSE 80
---> Running in c2ff9ec2e945
Removing intermediate container c2ff9ec2e945
---> f6a472c1b0a0
Successfully built f6a472c1b0a0
Successfully tagged hello-docker:1.0.0

可以看到其運行了 Dockerfile 中的內容,現在我們簡單拆解下:

  • FROM nginx:基於哪個鏡像
  • COPY ./index.html /usr/share/nginx/html/index.html:將宿主機中的./index.html文件複製進容器裡的/usr/share/nginx/html/index.html
  • EXPOSE 80:容器對外暴露80端口

運行容器

我們剛剛使用 Dockerfile 創建了一個鏡像。現在有鏡像了,接下來要根據鏡像創建容器:

docker container create -p 2333:80 hello-docker:1.0.0 
docker container start xxx # xxx 為上一條命令運行得到的結果

然後在瀏覽器打開127.0.0.1:2333,你應該能看到剛剛自己寫的index.html內容

在上邊第一個命令中,我們使用docker container create來創建基於hello-docker:1.0.0鏡像的一個容器,使用-p來指定端口綁定——將容器中的80端口綁定在宿主機的2333端口。執行完該命令,會返回一個容器ID

而第二個命令,則是啟動這個容器

啟動後,就能通過訪問本機的2333端口來達到訪問容器內80端口的效果了

Tips: 你可以使用docker containers ls來查看當前運行的容器 

當容器運行後,可以通過如下命令進入容器內部:

docker container exec -it xxx /bin/bash # xxx 為容器ID 

原理實際上是啟動了容器內的/bin/bash,此時你就可以通過bash shell與容器內交互了。就像遠程連接了SSH一樣

發生了什麼

我們總結下都發生了什麼:

  1. 寫一個 Dockerfile
  2. 使用docker image build來將Dockerfile打包成鏡像
  3. 使用docker container create來根據鏡像創建一個容器
  4. 使用docker container start來啟動一個創建好的容器


寫給前端的Docker實戰教程


雖然很簡單,但是也沒有感覺到“廣闊天地,大有可為,為所欲為”呢?

遷移靜態站點

接下來我們實戰遷移一個由 Vuejs 寫的純靜態 SPA 單頁站點:

  • 網址:pea3nut.info
  • 源碼:github/pea3nut-info

我打算怎麼做

在沒遷移 Docker 之前,若我想更新線上網站中內容時,需要:

  1. 本地npm run build打包產出靜態文件
  2. 手動通過 FTP 上傳到服務器
  3. git push更新 Github 源碼

稍微有點麻煩,因此我打算這樣改:

  1. 執行git push
  2. 自動檢測到 github 有代碼更新,自動打包出一個 Docker 鏡像
  3. CI 編譯完成後,SSH 登錄 VPS,刪掉現有容器,用新鏡像創建一個新容器

而這樣做的好處是:

  1. 不必再手動 FTP 上傳文件
  2. 當我進行修改錯別字這樣的簡單操作時,可以免測。改完直接git push,而不必本地npm run build

Github中的CI

首先是讓 Github 在我每次更新代碼時打包出一個鏡像

在 Github,可以有免費的 CI 資源用,它就是 Travis CI

在項目中根目錄中添加.travis.yml文件,內容如下:

language: node_js 
node_js:
- "12"
services:
- docker

before_install:
- npm install

script:
- npm run build
- echo "$DOCKER_PASSWORD" | docker login -u "$DOCKER_USERNAME" --password-stdin
- docker build -t pea3nut/pea3nut-info:latest .
- docker push pea3nut/pea3nut-info:latest

文件內容非常簡單,就是使用npm run build編譯靜態產出後,打包一個鏡像並且 push 到遠程。有幾點需要詳細說一下:

  • 為了能夠讓鏡像上傳到服務器,你需要在hub.docker.com中註冊一個賬號,然後替換代碼中的pea3nut/pea3nut-info:latest為用戶名/包名:latest即可
  • 使用 Github 登錄 Travis CI 後,在左邊點擊+加號添加自己的 Github 倉庫後,需要移步到 Setting 為項目添加DOCKER_USERNAME和DOCKER_PASSWORD環境變量。這樣保證我們可以秘密的登錄 Docker Hub 而不被其他人看到自己的密碼。如下圖


寫給前端的Docker實戰教程


然後需要添加 Dockerfile 文件來描述如何打包 Docker 鏡像。

按照.travis.yml的命令次序,在打包鏡像時,npm run build已經執行過了,項目產出已經有了。不必在 Docker 容器中運行npm install和npm run build之類的,直接複製文件即可:

FROM nginx 

COPY ./dist/ /usr/share/nginx/html/

EXPOSE 80
Note: 過程雖然簡單但是線條很長,建議本地多測試測試再進行git push

若你編譯出的靜態站點也是一個 SPA 單頁應用,需要增加額外的 Nginx 配置來保證請求都能打到index.html。下邊是我寫的vhost.nginx.conf Nginx 配置文件,將不訪問文件的請求全部重定向到/index.html: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localhost;
location / {
root /usr/share/nginx/html;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if (!-f $request_filename) {
rewrite ^.*$ /index.html break;
}

}

error_page 500 502 503 504 /50x.html;
location = /50x.html {
root /usr/share/nginx/html;

}
}

然後在 Dockerfile 中新加一行,將本機的vhost.nginx.conf文件複製到容器的/etc/nginx/conf.d/pea3nut-info.conf,讓 Nginx 能夠讀取該配置文件:

 FROM nginx 

COPY ./dist/ /usr/share/nginx/html/
+ COPY ./vhost.nginx.conf /etc/nginx/conf.d/pea3nut-info.conf

EXPOSE 80

然後執行git push後,你可以在 Travis CI 看到 CI 的編譯結果。如果編譯沒問題,遠程實際上就有了pea3nut/pea3nut-info:latest這個鏡像。本地可以試試看該鏡像工作是否正常:

docker image pull pea3nut/pea3nut-info:latest 
docker container create -p 8082:80 pea3nut/pea3nut-info:latest
docker container start xxx # xxx 為上一條命令執行的返回值

運行完成後,瀏覽器訪問127.0.0.1:8082應該就能看到效果了!

然後你可以登錄遠程 VPS 服務器,安裝 Docker,執行同樣的命令。然後訪問遠程 VPS 服務器的公網 IP + 8082 端口號,應該能看到和本地相同的效果

Tips: 忘了如何在 VPS 上安裝 Docker?在上文“安裝 Docker”一節,你可能需要的是 Linux 的安裝方式

curl https://get.docker.com/ > install-docker.sh # 下載安裝腳本 
sh install-docker.sh # 執行安裝腳本

Nginx 反向代理

Note: 接下來的操作都是在你的遠程 VPS 服務器上操作,並非本地電腦,或者容器中

目前我們將容器掛到了 8082 端口,但是線上不可能讓用戶手動輸入 8082 端口進行訪問。而如果將容器直接掛到 80 端口,雖然這樣用戶可以直接不加端口直接訪問,但是如果有第二個容器,或者更多容器呢?

這時候就需要在宿主機跑一個 Nginx,由它來獨佔 80 端口,然後根據域名來講請求分發給響應的容器。如下圖:


寫給前端的Docker實戰教程


這種方案叫做“反向代理”

登錄VPS服務器,安裝 Nginx。因為我是 Ubuntu,所以可以用apt安裝。其他 Linux 發行版可以百度下安裝方法,通常2行內可以搞定:

apt update # 更新軟件包 
apt-get install nginx # 安裝 Nginx
systemctl status nginx # 查看 Nginx 狀態

此時本地通過瀏覽器訪問 VPS 的公網 IP 可用看到 Nginx 的歡迎頁面


寫給前端的Docker實戰教程


然後在 VPS 服務器的/etc/nginx/conf.d/中建立一個vhost.conf文件,配置如下內容: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pea3nut.info;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127.0.0.1:8082;
}
}

配置的意思是,監聽來自 80 端口的流量,若訪問域名是pea3nut.info(替換為你自己的域名),則全部轉發到http://127.0.0.1:8082中

配置完成後,重啟 Nginx 服務器。若是 Ubuntu 可以使用systemctl restart nginx命令,不同 Linux 發行版稍有不同

配置成功後,訪問pea3nut.info會看到和VPS公網IP:8082相同的效果

更新站點

而遷移完成 Docker 後,我想改一個錯別字的流程變為:

  • 本地修改完成,執行git push
  • 等待 CI 編譯完成
  • 登錄 VPS 服務器,執行:
docker image pull pea3nut/pea3nut-info:latest 
docker container create -p 8082:80 pea3nut/pea3nut-info:latest # 得到 yyy
docker container stop xxx # xxx 為當前運行的容器ID,可用 docker container ls 查看
docker container start yyy # yyy 第二條命令返回值

命令還是有些長?我們在下面會進一步優化它

遷移 Nodejs 站點(Express)

接下來我們實戰遷移一個由 Nodejs 寫的 Express SSR 站點

  • 網址:pxer.pea3nut.org
  • 源碼:github/pxer-homepage

我打算怎麼做

網站使用 Ejs 模板渲染頁面。在沒遷移 Docker 之前,若我想更新線上網站中內容時,需要:

  1. 本地修改好 Ejs 或者其他文件
  2. 手動通過 FTP 上傳到服務器
  3. 在服務器端重啟 Nodejs 進程。若有 npm 包依賴改動,需要在VPS服務器上手動執行npm install
  4. git push更新 Github 源碼

稍微有點麻煩,因此我打算這樣改:

  1. 執行git push
  2. 自動檢測到 github 有代碼更新,自動打包出一個 Docker 鏡像
  3. CI 編譯完成後,SSH 登錄 VPS,刪掉現有容器,用新鏡像創建一個新容器

而這樣做的好處是:

  1. 不必再手動 FTP 上傳文件
  2. 不必手動維護服務器的 Nodejs 運行環境

實施

具體的過程和處理靜態站點沒有什麼特別的區別,無非是:

  1. 編寫 Dockerfile 文件
  2. 在 CI 時自動打包鏡像
  3. 在VPS增加一個 Nginx 反向代理

這次就不重複講了,具體的配置可以參考項目中的相關文件

Tips: 你可能發現了 Dockerfile 中的ENTRYPOINT命令必須指定一個前臺進程。若你的 Nodejs 應用是使用 PM2 進行保活的,你需要替換pm2 start app.js為pm2-docker app.js

docker-compose

當將 Nodejs 站點遷移完成,我們的 VPS 服務器上已經運行了2個容器。每次鏡像更新都要手動的docker container create帶一堆參數是比較麻煩的,尤其是當日後容器日益增多的時候。而這時,就輪到docker-compose登場了~

docker-compose 是 Docker 官方提供的一個 Docker 管理工具。若你是通過桌面端的 Docker 安裝包安裝的 Docker,它是會默認為你安裝 docker-compose 的。可以試試如下命令:

docker-compose --help 

如果是在 Linux,可以通過如下命令安裝 docker-compose:

curl -L "https://github.com/docker/compose/releases/download/1.23.2/docker-compose-$(uname -s)-$(uname -m)" -o /usr/local/bin/docker-compose 
chmode +x /usr/local/bin/docker-compose

docker-compose 和 Docker 差不多,也是隻要一份文件就能跑起來。docker-compose 主要的作用就是能夠讓你不必手敲那麼多 Docker 命令

建立一個目錄,然後在目錄中建立docker-compose.yml,內容如下:

version: "3.7" # 這個是配置文件的版本,不同的版本號聲明方式會有細微的不同 
services:
info:
container_name: pea3nut-info
image: pea3nut/pea3nut-info:latest
ports:
- "8082:80"
restart: on-failure

然後在目錄中鍵入如下命令就能將服務跑起來:

docker-compose up info 

docker-compose 會幫我們自動去拉鏡像,創建容器,將容器中的80端口映射為宿主機的8082端口。restart字段還要求 docker-compose 當發現容器意外掛掉時重新啟動容器,類似於 pm2,所以你不必再在容器內使用 pm2

如果想要更新一個鏡像創建新容器,只需要:

docker-compose pull info 
docker-compose stop info
docker-compose rm info
docker-compose up -d info # -d 代表後臺運行

筆者已將自己網站部署方式開源,可參考github/pea3nut-hub

遷移 WordPress 站點(Apache + PHP + MySQL)

接下來我們實戰遷移一個 WordPress 站點

  • 網址:pea3nut.blog
  • 源碼:非公開

可能你也發現了這個站點和其他站點的一個非常大的不同——他的源碼和數據是不能公開的

之前我們打包鏡像時,都是直接將代碼打進鏡像內的。這條方案用在這裡顯然是不行的,有兩個問題:

  1. 我不想公開 MySQL 數據文件和網站內容(如圖片)。若將這些打包進鏡像,任何人都能docker image pull下載到鏡像,然後取得鏡像內的文件
  2. 當容器被刪掉,存儲的 MySQL 數據都將丟失

Volume

Docker 提供了一個叫做 Volume 的東西,可以將容器內和宿主機的某個文件夾進行”綁定“,任何文件改動都會得到同步。所以,我可以將整個站點目錄和 MySQL 目錄都掛載為 Volume。這樣,當容器刪除時,所有數據文件和源碼都會保留。

在本地建立./blog/mysql-data目錄存儲 MySQL 數據,建立./blog/wordpress目錄存儲 WordPress 源碼。然後修改docker-compose.yml如下:

version: "3.7" 
services:
info:
container_name: pea3nut-info
image: pea3nut/pea3nut-info:latest
ports:
- "8082:80"
restart: on-failure
+ blog:
+ container_name: pea3nut-blog
+ image: tutum/lamp:latest
+ ports:

+ - "8081:80"
+ volumes:
+ - ./blog/mysql-data:/var/lib/mysql
+ - ./blog/wordpress:/app
+ restart: on-failure

可以看到這次根本沒有打包鏡像,而是直接使用tutum/lamp鏡像提供的 LAMP 環境(Linux + Apache + MySQL + PHP),然後將 MySQL 數據目錄/var/lib/mysql和源碼目錄/app都掛載出來就可以了

Tips: 通過 Volume 我們只是解決了部署問題,而如何本地開發然後將源碼同步到服務器呢?用 FTP 當然是可以的,但是稍微有點麻煩。其實你可以自建一個 Git 服務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