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成吉思汗子孫在抗擊希特勒中的表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蒙古全力支援蘇聯的衛國戰爭,僅在1941年就捐獻了140節火車車廂的價值6500萬圖格里克的物資,還通過對外貿易銀行捐贈了250萬圖格里克、10萬美元及300千克黃金。蘇聯利用這些資金購置了52輛坦克和一個航空大隊形飛機。蒙古標號的坦克編入蘇軍近衛坦克地一百一十二旅,從莫斯科一直打到柏林;“蒙古牧民”航空兵大隊在蘇空軍近衛航空兵第二團的編制內,在整個戰爭過程中取得了不少勝利。1941——1942年,蒙古人民還送給蘇軍35000匹馬,補充了蘇軍騎兵部隊。

成吉思汗子孫在抗擊希特勒中的表現

在德軍進抵莫斯科城郊,蘇聯軍民英勇保衛首都的危急情況下,蒙古人民軍牌出兩個騎兵團直接參加了保衛莫斯科的戰役。兩個團總共兵力一萬多人,配備了最好的馬匹和精良的馬刀及自動步槍,於1942年2月日,乘坐一列專用火車向蘇聯腹地飛馳。

這時,蘇聯紅軍一轉入了局部反擊比,並籌劃著向德軍發起總攻。蒙古兩個騎兵團團長到達蘇軍總參謀部,見到了朱可夫大將。朱可夫熱情地接待了他們,決定將這兩個團編入西方面軍科涅夫上將指揮的部隊。他們到達前線,正值總攻將要開始,科涅夫給他們的任務是利用騎兵機動、靈活,繞過敵人的炮兵和坦克陣地,從側面楔入敵人後方,配合正面部隊發起猛攻。

成吉思汗子孫在抗擊希特勒中的表現

總攻開始,蒙古兩個騎兵團猶如猛虎下山,騎著駿馬,揮舞著馬刀,踏著厚厚的積雪,繞過了德軍正在運動的坦克和炮兵,從測背衝向敵陣。蒙古騎兵團的兵力雖小,但使正在後退的德軍一時陷於混亂,正面的蘇軍得以迅速推進。到4月20日莫斯科會戰結束,騎兵團出色地完成了十餘次衝鋒任務,科涅夫上將高興地稱讚他們為“馬背上的英雄”。

蒙古騎兵更為輝煌的戰績,是在1945年對日軍的最後一戰。1945年8月9日,蘇聯對日宣戰,蒙古政府也同時宣佈對日開戰。百萬蘇軍從西、北、東三個方向發起對日本關東軍的進攻。其中主攻方向的後貝加爾方面軍以蒙古東部塔木察格布拉克突出部為中心,向兩翼扇形展開,齊頭並進。蒙古軍隊 第五、六、七、八總共四個騎兵師,被編在方面軍右翼的第十七集團軍的右側,越過蒙古東部的無水草原和部分沙漠戈壁,向中國境內多倫到張北一線的日軍和內蒙古德王的偽軍發起進攻。

成吉思汗子孫在抗擊希特勒中的表現

蒙古經過戰時動員,軍事力量增長到八萬至十萬人,動員能力已達到其總人口的近十分之一,就是說只要能上前線的青年人都參軍了。雖然武器裝備都是蘇聯供應,但吃穿用對蒙古國民經濟來講也是沉重的負擔。好在進攻發展神速,只用了八天就佔領了張北、多倫和赤峰。蒙軍的英勇作戰,得到蘇聯領導人的高度評價。當時擔任後貝加爾方面軍的參謀長、戰後曾任蘇聯國防部第一副部長兼武裝力量總參謀長的扎哈羅夫元帥,在其主編的《結局》一書中這樣寫到:蒙古軍在後貝加爾方面軍的右翼實施的進攻,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他切斷了日本在滿洲的重兵集團。敵人無論如何也未料到,蘇、蒙軍隊會從察哈爾沙漠實施如此沉重和迅猛的突擊,致使關東軍指揮部陷於混亂境地。可是,蘇、蒙騎兵(蘇軍在這個方向上只有一個第五十九騎兵師)卻越過了無水的沙漠和鹽鹼地實施了這樣的突擊。這次沿沙漠草原實施的機動,打亂了日軍指揮部的計劃,使其無法在這裡組織可靠的防禦。

成吉思汗子孫在抗擊希特勒中的表現

蒙軍官兵是天生的騎兵,他們從小就養成了愛騎馬的習慣,並代代相傳。入伍後,他們不需要進行騎馬訓練,就可以實施長距離的行軍。一週馳騁六七百公里,對蒙古戰士來說是很普通的現象。

扎哈羅夫接著描寫蒙古騎兵前赴後繼餓強度山洪滾滾的河流的動人情況。如果不是代代禁忌,扎哈羅夫說不定會稱讚蒙古騎兵戰士不愧為成吉思汗的英雄後代。

1945年9月14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為了表彰蒙古軍隊在遠東戰役中的重大貢獻,授予蒙古人民軍二十一名軍官蘇聯勳章。這批軍官後來都成為蒙軍的中上層骨幹。一直到七十年代初,蒙軍領導人還是這些參加過“哈拉哈河戰役”和“遠東戰役”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