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中国县域研究:福建惠安县南方北戴河

中国县域研究:福建惠安县南方北戴河

引言:惠安拥有长达200多公里的海岸线,自北向南拥有湄洲湾、大港湾、泉州湾,有净峰斗尾港、崇武港、秀涂港和辋川港等天然良港,净峰斗尾港地处惠安东海岸,可建30万吨级码头泊位10多个,长年不淤不冻、深水岸线长、水域面积宽、工程水质好、环境容量大,是中国国内罕见、国际少有的深水良港,被交通部规划为中国四大中转港口之一;崇武港是国家中心渔港。还有“南方北戴河”、“八闽第一金滩”的半月湾、青山湾、净峰惠女湾竞秀争艳,崇武海岸则被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

惠安县是闽南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素有“海滨邹鲁”、“雕艺之乡”、“建筑之乡”、“渔业强县”、“食品工业强县”之美誉。这里有中国唯一穿着奇特服饰的汉族女性群体,也有南派石雕之都的美誉。惠安女服饰、惠安雕艺是国家民族民间保护工程,也是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全国百强县排名35的惠安县。

中国县域研究:福建惠安县南方北戴河

惠安县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突出部,介于泉州湾与湄洲湾之间,东濒台湾海峡;东南隔泉州湾与石狮市相望;西接洛阳江,西北与仙游县毗连;南临泉州湾海域,与泉州台商投资区接壤;北邻泉港区。东西 宽42公里,南北长37公里。全县行政区域总面积489.42平方公里(不含泉州台商投资区)。县人民政府驻螺城镇,距泉州市中心24.5公里。截止2017年底,惠安县辖螺城、螺阳、黄塘、紫山、崇武、山霞、涂寨、东岭、东桥、净峰、小岞、辋川等12个镇(包括207个行政村和11个社区),以及张坂、东园、洛阳、百崎等4个乡镇(委托泉州市台商投资区管理)。2017年,惠安县总人口809226人。

中国县域研究:福建惠安县南方北戴河


01

建制沿革

惠安是千年历史古县。汉属会稽。唐属武荣州,开元八年(720年)属晋江县。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 年)析晋江县(今晋江市)东乡十六里置惠安县,取“以惠安民”之义称惠安。置县时,设崇武、 崇善、 城山等 3 个乡, 下辖 16 个里, 共 66 个铺。1949 年 8 月 23 日惠安县解放,9 月 5 日惠安县人民政府成立,全县设 8 个区,下辖 191 个乡。至 1997 年, 惠安县境内陆地面积 972.9 平方公里,人口 119 万,辖 19 个乡镇。2000 年,析山腰镇、后龙镇、南埔镇、涂岭镇、埭港镇等 5 个镇置泉州市泉港区(县级) 。同年,撤销小岞乡,设立小岞镇。2010 年,洛阳、东园、张坂、百崎等 4 个乡镇委托泉州市台商投资区(县级)管理 。至 2017 年,全县除台商投资区管理的4个乡镇外,其余12个镇人口 80.92 万人。

中国县域研究:福建惠安县南方北戴河


02

地理环境

惠安县一面依山,三面环海,地质构造位置处于闽东火山断坳带中段。地貌属于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马蹄形层状倾斜,即由西北的低山过渡到东南的丘陵和台地,而以丘陵地为主。西南西北山丘绵连,峰峦起伏,大小山头千余座,海拔在500~800米之间,大雾山为最高峰,海拔797.6米,间有河谷冲积地和台地,为林辋溪、黄塘溪、菱溪、坝头溪等四大溪流的发源地。溪水循山势自西北向东南,注入台湾海峡,总长120公里,流域面积500多平方公里。中部和东南部开阔平坦,海拔在15~50米之间,大都是海积沙土平原和台地,为地瓜、花生、大豆主产区。

惠安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常青,光热充沛。2017年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崇武站)21.2度,属显著偏高年份,其中春季、夏季平均气 温属偏高,秋季、冬季平均气温属异常偏高。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3.6℃,出现在9月15日;年极端最低气温为7.4℃,出现在2月24日。年降水量(崇武站)841.1mm,与常年平均值 1132.0mm比较,属显著偏少。降水各季分布不均,冬季降水144.4mm,属正常;春季降水242.9mm,属偏少;夏季降水392.4mm,属正常;秋季降水61.4mm,属显著偏少。全年日照(崇武站) 2343.2小时,异常度为2.7,属异常偏多。从月份上看,2月份日照时数偏多,4、5、7、8月份显著偏多,9月异常偏多,11月显著偏少,其余月份正常。

中国县域研究:福建惠安县南方北戴河


03

自然资源

惠安县矿产资源主要有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境内金属矿产较为稀少,仅有零星矿化点(如粪箕湖矿化点);非金属矿产以花岗石为主,资源分布广泛,花色品种较多,开发利用较早,估算全县花岗石资源总储量在1亿立方米以上。

惠安海岸线曲折,海域面积广阔,惠安素有“渔业强县”之称,海洋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40米等深线以内,海域面积1725平方千米,潮间带滩涂面积78.06平方千米,现有养殖面积3619公顷,其中浅海养殖2328公顷,主要养殖品种有牡蛎、紫菜、海带、江蓠、花蛤、缢蛏、鲍鱼等。惠安水产资源丰富,水生生物种类172科369种。其中海洋鱼类59科115种,常见鱼类有带鱼、黄鱼、鳗鱼、鲨鱼、鲳鱼、马鲛鱼等。软体动物足类有曼氏无针乌贼等3科13种;节肢动物甲壳类有毛虾等13科34种;浅海滩涂有缢蛏、牡蛎、锯缘青蟹、对虾、海带和紫菜,淡水有鲤、鲫、鲢、草等30种鱼类以及河蟹、蛙、河蚬和田螺。

惠安海上风能资源十分丰富,沿海年平均风速7米/秒,有效风能大于2500千瓦时,其中崇武年有效风能达7521千瓦时,年能量达2468千瓦时/平方米。风速利用率可达85%以上。沿海潮汐能蕴藏量1.59亿千瓦时,可装机容量166万千瓦时,年发电量可达5200万千瓦时。

惠安县野生动物有鹿、野猪、野山羊、穿山甲及各种鸟类。珍贵动物有鹁鸟、鹧鸪和水獭等。植物有乔灌木109种336种(其中古树名木88株,包含6科7属7种,以榕树居多,有82株,此外的6株分别是马尾松、油松、罗汉松、秋枫、黄莲木、山茶花,分属不同树种,且各仅有一株,珍贵无比),蕨类和草本23科。水生植物有莲、菱、细绿萍、水葫芦和水茭白。全县林业用地23.517万亩,森林总蓄积量61.285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9.31%,绿化率为83.3%,是全省四个绿化县之一。

中国县域研究:福建惠安县南方北戴河

04

历史文化

惠安依山临海,钟灵毓秀,是泉州“东亚文化之都”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丰厚的海洋文化底蕴。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惠安人在这块热土上辛勤耕耘,创造出辉 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精美绝伦的惠安雕艺和建筑技艺蜚声海内外,形成独具一格的惠安女、惠安雕艺、惠安建筑技艺等民俗文化。惠安雕艺传承千年,源远流长,技术精湛,享誉天下。2003年,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惠安县“中国雕艺之都”荣誉称号。2006年惠安石雕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名录,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雕刻艺术(石雕)之乡”称号

惠安境内拥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00处,古城、滨海 、雕艺、惠女、生态既是惠安璀璨的人文遗产,又是令人流连忘返的特色旅游景观,南音、惠安女服饰、掌中木偶、高甲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享誉海外。历代以来,惠安英才辈出,自宋至清 有举人421人,进士183人。先后涌现出政治家张岳、戴一俊、王约;抗倭志士李恺;杰出诗人黄宗旦、卢琦、黄吾野;石雕工艺宗师李周;爱国侨领刘玉水、黄长水。新中国成立后,有中科 院院士“U介原子”的发现者、高能物理学家张文裕,化学家张乾二,物理学家黄荣辉、医学专家李温仁等数以百计的著名专家学者。先进文化魅力还集中体现于“艰苦奋斗 、尊重科学、无私奉献、拼搏创业”的“惠女精神”,这是惠安人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年来,惠安县致力于文化品牌建设,开展以“惠安女”为主题的惠安特 色文化建设,就是以“惠女精神”激励人们投入“二次创业”,推进惠安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让惠安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和感知惠安。

同时,惠安也是是福建省著名侨乡,又是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早在宋元时期,已有邑人迁居海外,清末至民国时期,惠安人大批外迁,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主要移居东 南亚各国以及日本、欧洲、澳大利亚等地,至今祖籍惠安的华侨华人达85万多人;归侨侨眷属37.08多万人,旅居港澳同胞近8.2万人。有菲律宾惠安公会总会、马来西亚惠安总会、新加坡惠 安公会等30多个华侨社团。广大华侨身在异国他乡,心系桑梓,为家乡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惠安籍华侨捐资于文教卫生事业达5亿多元。惠安与台湾 隔海相望,崇武镇距台湾仅97海里。据旧志记载,惠台两地人民往来,已有500多年历史。现有惠籍台胞9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台北、高雄、基隆、台中、金门等地区。

中国县域研究:福建惠安县南方北戴河


05

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前,惠安是个典型的农业县,地瓜是群众果腹的主要农产品,被称为“地瓜县”。改革开放后,惠安人凭精巧的雕艺,石雕石材业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20世纪八九十年代,惠泉啤酒、达利食品等异军突起,食品饮料业成为新兴产业。

201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不含泉州台商投资区,下同)688.76亿元,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5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52.0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11.14亿元,三次产业比例3.7:65.5:30.7。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67.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29亿元、增长3.6%。县域经济居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第35位、连续24年进入福建“十强”县行列。

中国县域研究:福建惠安县南方北戴河


中国县域研究:福建惠安县南方北戴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