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对996工作制是怎么看的?

南方遗梦的回眸


996工作制,即早9点到晚9点,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在说996真相之前先说一下,马云因说了句996是员工的福气,其实已经暴露了其资本家的嘴脸。

996是资本家的套路,也是一群自作聪明的人被资本家所套路的一种自我剥削现象。

经济学里有一个效应,叫踮脚效应,大意如下:

一群人坐着观看表演,如果前面的人为了视角好一点点就站起来,那么后面的人视角就会受影响,那么后面的人也就跟着站起来,后面的后面也得跟着站起来,最后所有人都站起来了,然后他们发现站着跟坐着看的视觉效果没什么两样,而且站着比坐着看还累一些,但没有一个愿意先坐下,因为你坐下就看不到了。 如果大家都规规矩矩坐着看,和站起来看的利益是一样的,1:1=2:2,即整体的利益影响着个人的利益,也会因个人利益牵动整体利益,如果强制都坐着看,也就没什么事了。也就是说,人人955跟人人996工作制其利益也是一样的,怕的就是一群自作聪明的一些人先打破规则。

这种效应的产生都是资本家利用一些自作聪明的人掉入自我剥削的陷阱,资本家最擅长的就是给员工下各种套,不要不服,有些人被卖了还感激涕零。

典型的套路:底薪很低,加班费很高,你加还是不加?只要有人加了就不怕没人加,后面的还不得乖乖的去加班啊,明知是坑也得跳,因为你发现,即使跳槽了,老板们都用这种类似套路模式了,不管加不加,都是从这个坑跳入另一个坑而已。

所以,怕的就是马云刘强东这样的,披上企业家的外衣说着冠冕堂皇的话,却干着资本家的事。真正的企业家是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那么,在最基础的就业方面,这些企业就应该站出来回馈社会,做一下贡献,即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让本不该加班的员工把活让出来给他们做,无非就是老板们少赚一点而已。

可以说,这些套路的鼻祖应该是台企和港企,最后大陆企业纷纷效仿。好在争取的8小时表面还在,总比没有要好。千万别被马云、刘强东等资本家的几句洗脑式的所谓奋斗精神的言论假象所迷惑。只要8小时表面还在,那么其它时间算加班,如同看表演时用的凳子,累了可以放弃观看坐一坐,但是一旦被出名的公司开了先河撕开口子,偷偷把你的凳子拿掉,到时候连坐的机会都没有,于是996就成了常态化,慢慢地属于正常班,连加班都不算,这才是损害大家的利益。

不得不提一下,电商也是类似套路损害实体利益的,10万个实体店在街道或商场,拥有各自地方的平均流量,此流量不可人为控制。而在网上,流量变得可控,间接的流量就被洗劫了,成了他一个人的流量,然后商家给钱后才分发流量。原来10万个体户平均每人年入5万,网购一上来,大家转战到网上,但大卖家有实力,拥有更多的流量,盈利的是电商和大卖家,其余的小卖家都死了。全国实体店产生的就业岗位远远大于电商产生的就业岗位。

马云总喜欢拿红旗法案来说事,马车到汽车那是技术革命,效率不一样,产生的就业岗位远远大于马车,而且生产总值是猛烈增加的。而实体店跟电商则不是技术革命,而是购物方式场景不同,并没有提高效率,因为实体店马上就能试穿提货,电商要等,前期因为法律漏洞没有税收才觉得便宜,现在看看,便宜吗?同样是晨光或得力的文具,买个百把块钱的东西,发现实体店还要便宜几块钱,类似的情况好多好多,不信可以对比一下。

所以啊,资本家就是资本家,说万恶一点儿也没错,人都是自私的,别指望他们发善心,还得靠政府和工会强有力的执行才能都让大家坐下。不过目前的形式,不太可能,因为咱们还是发展中国家,工作时间短了,创造的价值就少了,就很难赶超他国,但是不赶超又不行,因为落后就要挨打,历史上有着血淋淋的教训。只有等国家一切好起来了,权利部门才会慢慢地发挥作用一点一点减少加班,直到走上正规,不过好像80后90后们指定赶不上好时代了,注定是最悲催的一代,不过换个角度看,也算是为国家做了巨大贡献的一代,文艺一点的话,称为尴尬的一代。




点动传媒


26岁那年,加入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台资食品企业,没有人要求我,也不是出于经济压力(一线城市中等家庭独生女),只是出于兴趣和好胜心,自发的996,甚至比996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更多,最疯狂的一次,半夜三点,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没做完,打车到公司去完成,公司所有保安都恨我,因为加班晚他们不能休息。在这个企业里待了五年,从普通的分公司文员升级到总部的经理,是作为大陆人第一突破职级天花板的,作为年轻人,是升职速度最快的一个,

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段时期是我个人能力成长积累和成长的巅峰时期,能力模型,知识结构,和基本功都是那时候的底子,一次次的走出舒适区突破瓶颈。还有就是在行业里积累了人脉,树立了口碑。

之后,我遭遇过很多困境,在跳槽的新公司,被不怀好意的男上司骚扰,遭拒后号召整个团队孤立我,诋毁我。作为空降兵,被整个团队视为透明,没有人配合你工作,根本无从下手……

……

但是一次次我都能应付化解,其实都是靠之前996打下的基本功,以及继续996的那股拼劲!

十年前,我觉得累了,不想再拼了,辞职在家歇了一段时间,想找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却在此时遭遇家庭变故,父亲和前夫同时离开家庭,我突然从大小姐变成家里顶梁柱,那时候儿子初二,我妈天天哭,做着做着饭就哭,我感觉到压力巨大,天天吃吃吃,让自己胖到140斤。当时刚刚提前全额还了房贷,我只有2000元的存款。

我迅速的找到了一份5000月薪的工作,开始自救奋斗的职场下半场,上次我在回答头条上一个问题的时候,提起这段经历,很多人质疑,一个35岁,140的女人,在十年前凭什么找到5000的工作?就凭在这之前长达10年的996,在没有辞职之前我的月薪就达到一万,如果当时我没有心生懈怠,辞职在家,情况根本不会那么糟糕,但是如果不是之前的积累,也不能这么快走出来!

如今又是十年过去了,我还在996,一路跌跌撞撞如屡薄冰,转行,北漂,创业,被无良老板骗过,被合伙人背叛过,被客户整过,有一年350天住酒店,飞行72次,身心疲惫,一关关的过,靠的也是996.

现在我开着自己的公司,不大,儿子已经清华毕业,妈妈身体还好,我又恢复了苗条,很多人说我成功,我不觉得。论财富,比我成功的人多了去了。

但是有一点,我觉得我在渐渐走向成功,我开始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我喜欢的辩手黄执中说的,拥有更多的选择权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比如说我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作为事业去发展,而不是被生活所迫去工作,

我不喜欢的应酬,我越来越有权利拒绝,我已经一年没喝酒了,我现在已经拥有选择拒绝的权利,

现在的我可以选择996,也可以选择退休,或者云游四海,这都是我可以拥有的选择!

现在回头看,无数次的后怕,感谢当年那个傻傻的996的自己,如果没有那时候的拼,35岁那年,我可能就已经沦为超市理货员大妈了。我也供不起儿子到清华,今天可能还在为生活所迫别无他选。

作为一个创业公司,我很喜欢欣赏996的员工,我也从不吝啬给认真工作努力奋斗的年轻人分钱和成长的机会,

但是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更多的人觉得比起挣更多的钱,他们宁愿在最好的年华享受生活,安逸度日。这也无可非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谁让他们天生就比父辈们多了选择人生的权利,

不过,有时间我都会跟我的员工沟通,不是鸡汤不是洗脑,不是忽悠,我只是想告诉他们每种生活方式的选择都有机会成本,选择996人生可能会很精彩,但是可能失去看电影,旅行,谈恋爱,甚至陪伴家人的时间和乐趣,你会焦虑会倍感压力会无数次面临奔溃,选择岁月安好,你可能一辈子不知道什么是成就感,面临变故时,没有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能随心所欲的买口红旅行,你的下一代可能平庸而平庸。而当他们明确告诉我选择的时候,我会尊重他们的选择,并确定不同的对待他们的方式,愿意奋斗的我给出更多的机会和钱,手把手的教会他们技能,选择安逸的,就给出一些相对不需要成长的岗位,当然匹配的也是相应的收入,做好当下岗位的事情,对得起工资就可以了,没有更高的要求,

大多数人会选择安逸,也因此选择勤奋的人更容易脱颖而出。

总之,跟马云说的一样,不为996辩护,向奋斗者致敬!



香水口红控


记得我之前去面试,当时面试官问我,你能不能接受每天加班到晚上9点?我当时的回答是,有加班费吗?只要钱到位了,一切都好说。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也又和朋友说,只要能给我华为那样的高工资,一个月四五万,别说是996了,就算是全年无休都没关系。

归根到底,我不反对加班,但我反对的是,没有工资,没有加班费的加班。

是的,像华为,阿里,百度等国内一流的互联网公司,大多实行996,有的时候工作时间更长。当然了,华为,阿里,百度他们,也给予了加班员工们的高工资。

说到底,高工资,有加班费,那没关系,天天加班都可以。

但是现在很多公司,给不了员工那么高的工资,也给不会给加班费,但依旧要求员工996,这就是,呵呵。

我一直认为,只要我们付出了劳动,创造出了相应的价值,那就得得到相应的回报。如果996的工作,还只拿着五六千块的工资,那这就是有问题的。


狼群讲历史


  • 刚开始实习的时候,项目在长沙,早上七点,到晚上十点半,中午无休息,没有固定的休息,就盼下大雨,下大雪,过年,其他时候不是在上班都是在上班的路上,吃饭住宿工作都在一个地方,又能说什么呢,工资2500。

  • 16年,保障房项目,早八晚六,晚上不加班,中午可以休息两个小时,每月能轮休四五天,晚上自己看书考证,工资5000。

  • 去年,一个扶贫工程项目,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六点,中午能咪个半小时,吃完晚饭开会,再加班到凌晨一两点都是常事,做各种方案,日报月报,汇报材料,无固定休息,压力山大,工资8000。

  • 现在商品房项目,早八晚六,中午休息两个小时,晚上不加班,无固定休息时间,一个月下来可以休个四五天,工资暂时8000。



总之,我想说的是,工作环境需要靠自己改变,前期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和能力,辅助考证,自己选择将会增多,抱怨就会越少,996工作制有些公司是改变不了的,不是针对某个人,你做不了,有的人做,不安于现状就去努力吧,多寻找自己的出路。

  • 个人经历,纯手打,有不同观点欢迎留言评论,喜欢点个赞,加波关注。

天天开心cg


细细想想,人为什么而工作,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人是为活着而工作,还是为工作而活着。人到底需要些什么,需要什么样的生活?人都在矛盾中、取舍中选择自己的生活。

人都应该努力的去工作,也应该热爱和珍惜美好的生活。人活着最大的幸福就是快乐,都想在奋斗拼搏中寻找收获的快乐。人都是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人,都有骨肉之情。都离不开友情、爱情、亲情生活的快乐。

除了工作,还有许多事情需要自己去做,还有自身应有的义务和责任。总有做不完的事,自己想做的事,应该做的事和必须去做的事情,生活就是这样的无情。有些事不是自己想做或非要去做,而被生活推着去做,也许只能说,理解万岁。谁不想多点时间,多点空闲去享受蓝天白云下的美好生活。


真真石石


我赞成有朋友说,企业追求不一样,个人追求不一样。如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包括网络科技,游戏,电信终端企业,这些企业都是日新月异,研发,市场都是要与时俱进的,按照常规对劳动者的要求是无法适应的。

对劳动者来说,如果就想平稳安逸,切实这种996要求高了。我们之前在泰康做事的时候要求是5+2,白加黑的工作,出差新疆都当天往返。这样泰康在十几年进入世界五百强。很多人也得到自己想要的,职位及财务自由。后来到现在都企业,也是在很短时间高速发展,整个去年,我经常一天一个省会城市出差,白天办事,晚上赶路。13年时间,成为深圳百强之一。

所以,劳动者和企业都要区别。


李先生啊87237663


996算什么?哥2017年7月11日,凌晨4点到达一家公司报道,当时老板住院没有见到老板,到达公司后,当天连续工作到晚上12点回到住处,第二天开始一直持续到18年的1月份,每天早上8点一直工作到晚上十二点左右,没有周六周日,没有法定假日,完全是自己自愿的工作,还好没有被累死,腰也不疼了,腿也不酸了,半年把业绩做到8000万,哥那时的年纪是51岁。


男神啊


我认为只要让人们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就好。

我初中学历,无特长,家中有上有下,如果正儿八经地让我找一份955的工作,大公司国企公务员轮不到我,我只能找到小公司的955月薪4000,但如果我愿意996的话,我月薪可以有10K。现阶段,我愿意996去赚10K,你总不能这个选择的自由都不给我吧?

但我很清楚像我这样的人并不少,而且我也清楚只有有我这样的人群在,那些希望955能赚10K的就是做梦。


风不动明王


年轻人不怕996,就怕自己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已经很努力了!


近期996在网上已经炒的很火热了,每个人都有个人的看法,无关乎对错,只有合不合适,咱们做的对于这个问题其实也更多的是在于谈论,而非结论。



刚毕业那年,我就加入一家做在线教育的互联网企业,规模也有两三千号人,之前就听前辈说,互联网企业节奏快,变化快,压力大!一点都没错,我在那边一年多就经历了四次业务调整,当然也跟公司处于创业期有关。刚进去工作时间还算正常早九晚六晚上偶尔加班,不到半个月就调整到下午一点到晚上十点,随便加会班再开会就十一点二点了。如果这样倒也还好,后期基本每天就是凌晨一两点,三四点都是家常便饭。我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熬过来的,因为公司的文化? 还是因为穷? 在那里没有让我暴富,当然我也不指望通过简单的工作就暴富。但是确实学到了许多,也得到了许多锻炼。因为当时年轻什么都可以去接受和面对,就算是再苦再累觉得也是一种学习和成长,说实话我还是挺感谢那段拼命工作的时间,因为让我可以相对比较轻松地面对后面的工作,再面对后面的工作强度和压力,其实还真没有什么感觉,也显得更加游刃有余!


我依稀的记得那是八月的一天,凌晨三点从公司出来,没打到车,找了辆共享单车骑回家,路上路灯依旧很亮,只是少了些来往的行人,偶尔会驶过一两辆汽车,我微笑地对自己说:“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加油”



有时我就在想,像我这样普普通通的人,除了不断地学习和提升通过努力工作先解决生存问题还有什么其他的更好的渠道吗?955也好996也罢,都是要生活,如果996能给你想要的生活,不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吗?



“人那么悲伤,但,天那么蓝......”我们都不愿被迫谋生,但是生活还是要向前。没有伞的孩子,必须要学会奔跑! 加油~


风口的猪猪男


讲个自己的故事

大学毕业后来到一家公司上班,老板对我非常器重,工作任务经常交给我处理,导致我加班是常态,老板也非常认可我的加班状态。后来因为人事调动老板娘也来公司上班了,结果发现我经常见加班给我很批了一顿,说我为什么天天加班,难道不浪费公司电费么?

很费解对么?

今天马云谈“996”是年轻人的福分,很多人,很多公司想996还没有机会呢,还不快珍惜我给你的“996”工作。

可是结果却导致舆论的一致讨伐,为什么会这样?马云的成功学演讲呢?为什么这次就不灵了呢?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去讨论

1,立场问题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一直写在马云的身份证上,这无可厚非,因为他确实造福了很多中小企业,我们这里不做讨论。这时候的的马云站在创业者的立场帮助他人改变生活改变自己,但是“996”的言论他站在了谁的角度?员工?华为鼓励加班那是人家给了加班费,你阿里给的确是“大饼”。马云为什么四天三谈996,看996最大的受益者是谁就可以了。

我老板为什么希望我加班,因为我的剩余价值能给他赚到钱。老板娘为什么批评我加班,因为我多用了她的水电费。

2,视角问题

当年马云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当英语老师时,单位没有给他洗脑“996”,在学校里“混日子”的马云从1988年到1995年辞职成立“中国黄页”这一段时间,又是忙着“英语角”,又是成立“翻译社”,还背着大麻袋到广州倒卖鲜花、药品,很多老师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教育事业,而最终反而是“混日子”的马云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但是这些年马云站的位置太高了,高到几乎都是国家层面的东西,高到他听不到底层的声音。刘强东讨论“996”都还是兄弟这兄弟那的,到马云这就成了虚无缥缈的“福分”了。

我老板看到了我的剩余价值远超过水电费,他不会计较。我老板娘在乎的是你明明可以给我省这些水电费,还加个毛线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