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有人说医院越建越多、病房越盖越高、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但病人却越来越多,你怎么看?

朱昱龙医生


题主在对问题的进一步说明中,充分肯定了最近一些年医疗方面取得的进步,包括能得到医疗服务的人越来越多(病人越来越多),这和以前那个离开大城市就陷入缺医少药境地的时候比,无疑是很大的成绩了。

中国医疗行业的进步,是整个中国崛起的一部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飞冲天,在大约短短四十年里,从温饱都没解决一跃而起,到今天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了。中国的经济成就有目共睹,世人皆知,但如果我们问一句,有没有对这些成绩视而不见,甚至很不满意的?

很显然,答案是“有啊!”,端起碗吃肉,碗没放下就骂娘的人多了去了。一样的,现代医学和中国医疗界在最近几十年的发展可谓成就巨大,但妖魔化医生医院医疗,甚至伤医杀医的一样不少见。更进一步的说,现代医学是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科技有多重要本来不必多说,但在现实生活中,包括网上,对科技不满,批判现代科学有种种不是的也一样有,事实上,可以说,自从现代工业文明自身诞生以来,很快就被扣上了所谓“血淋淋”的帽子,反科学,甚至反理智的思想和事例从来就没断绝过。这很正常,人性使然,没什么好奇怪的。

说完了这个时代大背景,我们还得简单说一些关于“人对医学服务的需求有多大?”这个问题的知识。这个问题很多人没思考过,没注意过,所以就有了许多误解,故而我们再说一下这个问题还是很有必要的。

限于篇幅,我们长话短说。我们以前说过,维持一个具体的社会人处于健康状态,需要的社会成本(不是一个具体的单一一个人的成本,而是这个人在“社会”中的成本,也就是说包括了连带成本和隐性成本,但不包括也不考虑公平意义上的机会成本)大约和维护一首航空母舰的费用差不多。或者说,要想让(社会上每)一个人持续处于健康状态,那么这个人每年需要的费用大概在十亿美元左右。

一个人一年需要十亿美元,中国至少有十三亿人,这样每年也就需要一百三十“亿亿”美元的医疗投入,才能在真正和真实的意义上彻底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对医疗服务的需要。

一百三十亿亿美元,这么大的投入需要,会不会让你惊讶的下巴掉在地上?有人可能会说:你疯了吧?你真敢想也真能编!你识数么?你知道一百三十亿亿美元是个多大的数么?你就敢胡说?!

但是,可惜的是这是事实!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这个事实,请大家想一想这样一个问题;制造一艘福特级航母容易呢,还是人工制造一个人体容易?

大家都知道福特航母有多贵,但不管多贵,终究还是能制造出来的,对不对?但人工制造一个人体呢?其实不要说一个人体,就说一个细胞吧。到现在,人类也没有办法(不依赖大自然创造的核糖体)靠着纯粹人工的技术来制造一个细胞。

我们说这个事情,是说人体比福特级航母复杂多了。大家要知道,人体比福特级航母复杂,而且复杂的太多太多了!虽然靠着大自然和进化的神奇力量,我们经常忽略了这一点,但毫无疑问,维护一个人体处于理想状态的难度和费用,远比维护一艘福特级航母大多了。

这也正是有人说“医疗是个无底洞”的原因。这也正是美国的医疗支出比军费高得多,但美国人的预期寿命并不是特别高的原因。如果题主和大家能理解这个“130亿亿美元”,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医学快速发展,而病人却越来越多了。

事实上,直到今天,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疾病都是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之中的,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在生了百分之九十五的疾病的时候,是不去医院看病,而是“多喝点水”的。真正去看病的人,只是有病的人中的很少一部分。大家要知道,有很多危害健康的疾病,其患病者在中国都有数以千万,甚至是数以亿计,比如说“近视和相关低视力”,全中国近视人数肯定远远超过一个亿了,比如说龋齿(所谓虫吃牙),这个未得到有效治疗的龋齿患者数量,保守估计也在上亿的水平上,至于像失眠症,全国有多少失眠症患者,又有多少去医院看过?这就不用多说了吧?

题主提到了像糖尿病这样的生活方式病,以及像癌症这样的年龄相关性疾病,这个其实还涉及到“进步的代价”这个问题。很显然,如果现在的人,还停留在一百五十年前,预期寿命还只是不到四十岁,那从糖尿病到癌症之类的问题都不算问题了。或者说这些问题还来不及暴露就到了寿命极限,所以就像我们说过的,“那都是人在(死后到)天堂里的问题”了。不过这个方面的内容,限于篇幅,我们就不展开讲了。

总而言之,现代医学和中国医疗事业,在过去的一段时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和进步,而与此同时,因为人类社会还不够发达,所以还有大量的对医疗和健康的需求被压抑着没有释放出来,为了应对这些潜在的需求,下一步医学和医疗还要有更大的发展。

就说这些吧,希望我说明白相关问题了。供题主和大家参考,抛砖引玉,欢迎斧正,期待在交流中共同进步!


137亿年前的氢二氧一


首先这说明中国真的富了。因为我们终于和富国人患同样的病了。

在一个平均寿命只有四十多岁的社会中,人们压根用不着操心自己会死于高血压、糖尿病和癌症,这些病要么根本不值得去治,因为它们对生活的影响根本就没有表现出来,要么压根就没有机会患上这些病。所以简单的说,这些病都属于富贵病和老年病。


你要问我怎么看,那就是中国真的已经是富国了,从疾病谱的变化就能察觉,跟本不可能遮掩。二十年前的中国人的前十大死因和二十年后的中国人的前十大死因,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伴随着死因改变的是,中国人平均寿命的提高,古人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而今天中国人的平均寿命都到78.6岁了。


我为祖国的发展感到由衷的自豪。

中国人死因的变化。

二十五年前,中国人的前十大死因中与身体疾病相关的有七种,其它是道路交通事故、自杀等:

呼吸道感染;卒中(中风);慢性阻塞性肺病;先天性疾病;新生儿期大脑疾病;心脏病(缺血导致心脏停跳);早产


您不妨猜猜二十多年后,现在中国人的前十大死因中,是哪些疾病,并且排序上有何变化?

首先,曾经排名第一的呼吸道感染排到了第九,马上就要掉出十大死因排行榜,然后最重要的是癌症开始出现在排行榜上,三种癌症,肺癌、肝癌和胃癌。


让我们看一下完整的与疾病相关的新死因清单吧。

卒中(中风);心脏病(缺血导致的心脏停跳);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肝癌;胃癌;先天性疾病;呼吸道感染;肝硬化。


死因的变化与平均寿命的增加是密切相关的,当然中国现在很不平衡,有巨大的城乡差异。

在某些贫困地区,也许二十多年前的死因,依然是当地人的主要死因。

这些没机会患上糖尿病、高血压和癌症的人 ,生活得非常糟糕和痛苦。


从前在死亡清单上排不上号的癌症能进入十大死因。原因其实很简单。

平均寿命大幅度增长。

癌症是老年病,是衰老的象征。二十多年前,国人平均寿命不到70岁,但现在则是78.6岁。不要小看这几年的差别,六十岁后,每多活一年,你患癌症的概率是翻倍增长的,非常夸张。实际上,60岁后发病的癌症患者的数量是不到六十岁就发病的癌症患者数量的10倍。


不过,这里我还想多说两句,如何防癌的事情。

当平均寿命低的时候,你不需要为年轻时的放纵买单。

但当社会发展,你越来越不容易死于别的急性病的时候,随着年龄增长,你就会因为年轻时候的放纵,在老年时饱尝苦果。


我要说的就是烟和酒。许多慢性病都和这两者相关,比如慢阻肺、心脏病和肺癌,以及呼吸道容易感染和肝硬化和肝癌。这些都是十大死因排行榜上的疾病,烟和酒就至少和六大死因关联,能不警惕吗?

除此之外,某些地区的饮食习惯,也会让人在年老后为此买单,比如槟榔、咸鱼、腌菜这些已经被证明具有较强致癌性的食品,长达数十年的一直吃,就容易导致相应的疾病。另外,就是老生常谈的运动运动运动,劳动不是运动!


死得早的时候,你就没法“活久见”,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需要很长时间积累,现在就是危害爆发的时代。因为,如今的中老年人大多数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又没有及时死去。所以,他们现在疾病缠身。中国人自古就期望长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但不健康的长寿,无异于是一种折磨,甚至是一种惩罚。


所以,年轻人要从现在就为未来的长寿做好准备,除非你真的自暴自弃不打算活太长时间。


裸猿的故事


一群被电话,杂志,广告,专家欺骗的主。远的不说就说2000年我国平均寿命是多少?现在是多少?

人不管活了多少岁,最后都是病死。伤风感冒死不了就只有癌症了……

八十年代之前广大农村基本病死在家里,现在呢?

讲讲我小时候真实的故事。81年我姑姑得肝癌,最远到了我们镇上医治,那个年代的张医生是分配来的,医术不错。就劝我爷爷说:周总理就是得这病去世的全世界都看不好,最后痛死在家里。我姑姑死后半年,我妈做梦见到我三姑说,我奶奶只能活半年。不久我奶奶头痛,实在忍不住了又到我们镇上检查,说是脑瘤。奶奶住院每次都找人抬(滑竿),二十多里的山路,三十里的公路(没车可坐),全程都是两班人送。帮忙的人当天是回来不了的,到县医院一天未必能到,更不用说到省会城市成都了。现在得大病的有谁没有到过成都?

去年我远房的爷爷快八十了得肺癌,长期住医院,化疗,放疗。我十一回老家到医院看望他,此情此景潸然泪下。他们以为我对他悲伤,其实我想到我三姑去世19岁,当年没有“享受”这样的医治。如今就是自己家里再穷也能东拉西借二十来万看病,何况还有合作医疗报销一部份。而当年大家都穷,农村还有借盐吃的。而当年也没有听说过化疗,放疗,就是止痛药都没有。我现在还记得我三姑常常痛得叫奶奶给她拿把剪刀她自杀。三姑在家痛死,奶奶在家痛死……

每年都要回去给三姑理坟,三姑太悲惨了。

小时候周围的人死了,一问多少岁?说六十多了,一般都说六十多有法死了。而今我老家有人六十多死大家都在唉声叹气说:现在生活好,这样幸福咋不多活几年。而今六十来岁的根本不咋显老,干活蛮行的,(我妈说小时候看到:王奶奶六十多老的得很)而且死的人很少。男的七十多死的就多点,女的还长寿点。

所以不要说现在疾病等问题。现在是以前任何时代都赶不上的。太有钱吃,穿,看病了。特别是广告吹虚的肝病,把小三阳的人是骗惨了的。


本世纪中页


设备越来越先进了,很多过去不是病的都检查出来是病了,病人就增多了。况且过去有些小病,人们是不需要去医院的,现在身体一不舒服就马上去医院了,又增加了病人。当然也有一些本来看一次医生就行了,现在要十个疗程,要看十天八天,这样又增加了病人了。最后还有一大批的人每年要到医院的,就是体检了,体检一次还不够,还要复检。你说建更多的医院,特别是大医院够不够?几十年前,在农村,赤脚医院可以解决小病小痛,感冒发烧等根本不需要去城里医院,在工厂企业也有医疗室、卫生所,也解决了一大批病者的看病问题,现在几乎都没有了,就算还保留着,也没人去,全都一窝蜂跑到大医院。


储能量


现实的情况的确是:医院越建越多,病房越盖越高,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但病人却越来越多。出现这些情况都是有原因的。

①我国的人口基数太大。我国有13亿人口基数,加上每年新增的人数,这对于医疗系统来说,是压力巨大。加之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来临,对医院的的病床需求非常大。就拿老年人来说,老人本身就是免疫力低,各种疾病和病毒趁虚而入,以致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各种风湿关节疾病等慢性疾病高发,同时又没有特效药,只能靠养,因此总体来看,病床数还是不够充足的。

②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富有。 在改革开放前,人们主要是为吃饱穿暖而奋斗,多发生一些营养不良方面的疾病,对于疾病的防、治来说相对容易些。 在改革开放后,老百姓渐渐富裕起来,当然因营养缺乏方面的疾病也少了很多,与此同时,胖子多了起来,各种因营养过剩而引起的疾病也多了起来,如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等也相应的多了起来。而这些慢性病的治疗和调理,又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相应的占用了相当多的医疗资源,从而凸显医院床位的不足。


③各种病毒也在进化,但各种抗病毒的药物研制远远赶不上病毒的进化。由于各种疾病和病毒感染了人,就会慢慢变异而适应人体的各种内环境,同时有的也会具有超级传播能力,如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就具有超级传播性,又由于一次次传播而为了适应个体而变异。 与此同时,对于各种抗病毒的药物的研发明显赶不上。就造成了一个现象,大量的人感染,而无特效药,从而引起医院床位的紧张。

④由于经济的发展,让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由于工业的发展,同时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而污染了环境。另一方面农业过度依赖化肥农药,也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了污染。不知不觉之间,人们就呼吸了污染的空气,污染的食物和水,进而引起人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 ,因此病人的总数是在逐年增加的,相应的就引起医院床位的不足。



总之,由于全世界或者我国人数的不断增加,加之药物的研发周期较长,赶不上疾病的爆发,都会觉得医院越建越大,越来越多,但病人也在增多,既使各种检测设备越来越先进,但在疾病与病毒面前,始终赶不上,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由于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冬种减肥及运动中心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是病来如山到,病去如抽丝这一规律始终没有改变。现在人们注重预防为主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健康生活也渐渐被人们接受,但这都需要一个过程。


健康生活经营人


先问问,有多少医生昧着良心开大剂量的药。完全可以不用住院的开住院。小病大治……不排除有好的医生 但劣币驱良币。


新鲜De大叔


我真希望我们国家能像国外的医生给开去学太极拳的处方,医保掏钱,药物和锻炼相结合。总是有很多人砸锅卖铁地去医院治病,特别是小孩子的慢性病,以前都有送有病的孩子练武,现在怎么样少之又少了。咱们祖宗给咱们留下了那么多好的东西,咱们却一直在诋毁。我想人人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医院就能少很多。


太极健身


没钱人看不起,120就是城里人的出祖车。因为有钱,农村人一般不去医院,去医院的都是重病,不象城里人喝醉了酒也会叫120,120就是城里人的出祖车。


正大光明王树华


医院商业化运作,以盈利为目的,虽然不乏智者仁医,但面对汹涌而来的众多病患,医生和护士是很辛苦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的涌入,有限的医疗资源日显不足,病患在痛苦中漫长等待,伴随着家属的焦躁不安,而医院更有许多繁琐的手续,这样日积月累有出现了不少的医患矛盾!医院坐收渔翁之利,赚的盆满锅满,盖的大楼迷宫一般,进来出去停车费,各种费用又是患者家庭苦不堪言!这样辛苦了大夫护士,更苦了病患家庭!


冷雪14大千人生


一个小学生视力不好,根源是身体不好!医院确利用视力不好,检查费赚钱,配眼镜赚钱!而不是从根源上找问题解决。啥医院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