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2018下半年廣東公辦教師招聘:小學語文說課示範

針對今年下半年廣東公辦學校教師招聘考試,為了讓各位考生能夠對咱們面試說課環節有所瞭解,小編給大家大家帶來面說課示範視頻以及說課稿,今天給大家介紹應聘小學語文老師,在面試中應該注意哪些內容,點擊文末【瞭解更多】可以查看其它學科學段面試示範視頻。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鞠躬)我是語文組*號考生。

下面我將與各位分享一下我對課文《落花生》的教學設想。

一、說教材

《落花生》是人教版5年級上冊第4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個單元的主題是生活中的啟示,這個單元的課文都包含著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情節性比較強,語言質樸簡潔,含義深刻。《落花生》是兩篇精讀課文當中的一篇,課文主要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的情節,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二、說學情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我所面對的學生是這樣的,五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樂於表達,願意交流,他們已不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想法開始更加獨特,對生活有所體驗和感悟,思想也逐步的走向成熟。正是引導他們明事理,知是非,培養人文素養,提高語文能力的關鍵時期。在學習上,他們也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語文學習方法,但是就這篇課文而言,需要老師進一步的循循善誘,關注學生的個性體驗,用文本架起學生學習跟生活之間的橋樑,讓學生們在閱讀課文的同時,學會體會生活當中蘊含的哲理。

三、說教學目標

因此,基於教材和學情,我從課程標準中“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設計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賞析文中重點字詞,掌握本詞的煉字藝術。

2.過程與方法:通過誦讀,品味關鍵詞語,把握詞中描繪的意象,分析景中寓情、情中顯志的特點;提高鑑賞詩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這首詞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澤東博大的情懷和“以天下為己任”的偉大抱負。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體會花生的可貴之處,感悟課文蘊含的道理為我的教學重點,體會文章詳略分明,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則為我本堂課的教學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我採用品讀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

那麼接下來我將著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節。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基於此我的導入設計為:出示有關花生的謎語,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提問:花生有什麼樣的作用?激發起學生的興趣。之後播放花生生長過程的視頻,引導學生理解本文問題為“落花生”的原因。之後以作者筆名設疑,旨在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本篇課文。

(二)誦讀訓練,初步感知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誦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加強誦讀習慣的培養,對領悟作者感情,品味文章語言,增強文章語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課伊始我將從指導誦讀入手引導學生初步感知課文。首先我會進行示範朗讀,然後通過自讀、齊讀、指名讀、競賽讀等各種手段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進行朗讀。在學生聽和讀之前,我會給學生設置以下問題:1.課文圍繞花生講了幾件事情?分別是什麼?2.四件事情分配筆墨是同樣的麼?看看這四件事情分別在哪些段落?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帶著問題去聽和讀,既提高了學生聽和讀的能力,又為理解本文作者想表明的道理做鋪墊。

(那麼又整體感知環節瞭解到本文著重描寫的是議花生的部分,所以引導學生重點學習議花生的段落。)

(三)合作學習,重點感悟

從某種意義上講,教與學的過程就是面對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些問題可能是不被瞭解的現象,可能是前後認知的矛盾,還可能是需要挑戰的困境。提出的好的問題具有雙重意義,第一,問題解決的過程是學生學有所獲的過程,是教學目標實現的標誌;第二,問題本身就是教學的線索,它是牽引,它是驅動教學的重要力量。為此,在這一環節,我將用大屏幕展示出這樣幾個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問題放手給學生,學生分組討論、合作探究,力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1.學生分角色讀文,指名彙報:談到花生的好處,兄妹們是怎樣認為的?(並在大屏幕上出示姐姐、哥哥、“我”談花生的畫面)2.父親認為花生最可貴的是什麼?談花生,為什麼要說到桃子、石榴、蘋果上去呢?

(這兩個問題設置,能夠鍛鍊學生歸納概括信息的能力,併為下文體會做人的道理做鋪墊。)

接下來我會自然的過渡說:課文讀到這,同學們,父親僅僅是在談花生嗎?哪句話明確告訴我們?說說你們是怎樣理解的?

(通過這一問題的設置,引導學生體會做花生一樣的人,領悟做人的道理)

為了回扣導入時懸而未決的問題,我會繼續追問學生:少年許地山是否理解了父親所說的話呢?哪句話能體現出來呢?此時學生們是否理解許地山為何要起這樣一個筆名了?通過一堂課的學習,學生能夠理解許地山起“落花生”筆名的緣由。

並縱覽全文發現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完成本堂課的教學難點部分。

(四)小結作業,鞏固提高

課堂小結是對本堂課所學知識的鞏固,我會提問學生本堂課都有哪些收穫,瞭解學生對於本堂課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課後作業是教與學的交匯點,是與課堂學習內容的對話。我希望通過作業的佈置,強化學生對本文的理解,並能夠實現知識的遷移。

基於此,我設計了開放式的作業:試著以你周圍的一種事物來說明一種道理。達到“課雖下,味還在,趣仍濃”的目的。

六、說板書設計

這堂課的板書設計直觀簡潔,突出了本堂課的教學重點,結構清晰。

2018下半年廣東公辦教師招聘:小學語文說課示範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如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再次感謝各位評委老師。(鞠躬擦黑板)

2018下半年廣東公辦教師招聘:小學語文說課示範

點擊文末【瞭解更多】可以查看其它學科學段面試示範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