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汉阴:“四式”分类管理 激发党组织活力

汉阴:“四式”分类管理 激发党组织活力

汉阴积极探索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对在职党员、无职党员、流动党员、困难党员实行“四式”分类管理,进一步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力。

1

“目标式”管理在职党员。以支部为单位与每名在职党员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在职党员的任职承诺、扶贫帮困、新农村建设等列入目标考核。建立在职党员工作情况“季度汇报、半年考核、年终总评”制度,根据目标完成情况予以奖惩,调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要求基层党组织一个月至少组织一次学习,每月座谈布置工作任务,使党员及时掌握上级的方针政策,准确把握大局,增强能谋善断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理论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在职党员发挥“五带头”,即带头传播先进文化、带头服务人民大众、带头化解内部矛盾、带头激发创造活力、带头维护社会稳定。并设立213个“高效服务窗口”和“便捷服务窗口”,党员干部全部挂牌上岗。

汉阴:“四式”分类管理 激发党组织活力

2

“设岗式”管理无职党员。合理设置岗位,让无职党员“有职”。根据村情和党员队伍实际,设立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科技扶贫等近10个岗位,通过个人选岗、党员议岗、支部定岗、群众评岗等方式,为1500余名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让他们“有责、有位、有为”。采取党员自愿报名与组织安排相结合,根据党员特长,将“合适”的人分配到“合适”的岗位,年终对党员履岗情况进行评议、奖惩,调整、交流。并将每个岗位的职责、认岗党员姓名、服务承诺、联系方式等进行公开,加强群众对上岗党员的监督,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切实解决了农村党员干部人手不足、党员管理难问题。

3

“服务式”管理流动党员。健全管理制度,构建流动党员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完善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和信息“月报告”制度、联系制度、学习活动制度、党员发展制度、加强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管理。开展“双向带动”行动,通过流动党员带出务工人数达2000人以上,提供招商信息近200条。开展好流动党员“三教育”:一是行前教育。党员外出前,由所在支部派专人进行谈话教育,重点强化党员的宗旨观念和党性意识;二是经常性教育。每月至少联系1次本村流动党员,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就业和生活等情况。每季度至少走访1次流动党员家属,帮其家属解决实际困难;三是返乡教育,利用流动党员返乡时机,举办流动党员培训班、召开座谈会、开展党员民主评议等活动,对流动党员进行集中教育。

汉阴:“四式”分类管理 激发党组织活力

4

“帮扶式”管理困难党员。健全完善党员领导干部结对联系困难党员制度,对486名困难党员建立爱心档案。对有劳动能力但缺乏致富门路的党员,通过技能培训、提供致富信息、联系帮扶资金、引导外出务工等形式提高发展生产和脱贫致富的能力。同时建立城镇和农村困难党员“二帮一”制度,即2名机关党员帮扶1名困难党员或党员困难户;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困难党员和老党员,积极协调组织、民政部门采取“三个一点”的方式,(即政府补助一点、党员捐赠一点、社会支持一点)多渠道筹集党员关爱资金,对于符合低保条件的生活困难党员纳入低保范围。在春节、七一等节日,组织专门人员到家中走访慰问,了解情况,解决生活难题。先后为5名流动党员子女协调解决在居住地就近上学问题,帮助7名流动党员办理流动人口计生证明,让广大流动党员真正感受到了“离家不离党”的荣誉感,党员意识、先进意识、责任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