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孫中山三大保鏢,第一軍委主席,第二陸軍總司令,第三無人不知

孫中山作為我國近代史上的國父,推翻了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建立了和平民主自由的國家,崇尚三民主義,即民族,民權,民生,為中華民族的崛起開闢了道路。少年時期的孫中山就以洪秀全為榜樣,立志要做“洪秀全第二”,1905年成立同盟會之後,一直為這一目標而奮鬥,終於在1911年發動辛亥革命,順利推翻封建的清政府,之後也一直在為革命事業而奮鬥,在孫中山的一生中,有三個人對其非常重要,堪稱孫中山的保鏢,同時也為革命事業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孫中山三大保鏢,第一軍委主席,第二陸軍總司令,第三無人不知


楊殷,與孫中山是同鄉,兩人的家相隔不遠,出身名門,香山市的大戶人家,楊殷的叔叔楊鶴齡也是跟著孫中山一起革命,所以年少時期的楊殷對孫中山很是崇拜,立志要跟著孫中山反清到底,19歲的他從廣州聖心書院學成畢業之後就加入了同盟會,從事地下聯絡工作,1913年,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派鄭汝成將宋教仁暗殺,時年22歲的楊殷聽說之後,深感憤怒,隻身前往將兇手鄭汝成暗殺,從此名震天下,另外在楊殷的影響下,眾多洪門弟子都加入了同盟會。

孫中山三大保鏢,第一軍委主席,第二陸軍總司令,第三無人不知


1917年,孫中山準備討伐北洋軍閥,為確保安全,任命楊殷為自己的衛隊副官兼元帥府參軍出參謀,由於楊殷小時候在少林寺學過武,這個保鏢的任務楊殷完成的非常出色,一般人近不了他的身。一年後,孫中山護法運動失敗,被迫前往上海,楊殷迷茫之中接觸到了共產黨的先進思想,讓其豁然開朗,機緣巧合之下,楊殷加入了共產黨,由於楊殷出色的工作能力,先後建立了廣東的特供機構,又發動廣州起義,1928年,中共六大會議上,當選軍事部部長,類似於後來的軍委主席,但是後來楊殷被叛徒出賣,拒絕投降,選擇英勇就義。

孫中山三大保鏢,第一軍委主席,第二陸軍總司令,第三無人不知


張發奎,同樣與孫中山是老鄉,廣東韶關人,年少時期的張發奎聰明伶俐,1912年,年僅16歲的張發奎加入同盟會,後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武昌第三陸軍中學,學成歸來之後即在粵軍擔任旅長,孫中山發動護法運動時,張發奎擔任其侍衛,保衛孫中山安全,護法運動失敗後,張發奎無奈,只好前往漳州,後有參加討伐陳炯明的戰爭,北伐戰爭,升任第四軍軍長,號稱鐵軍,解放戰爭後期,被推舉為國民政府陸軍總司令,後前往香港隱居,1980年病逝。

孫中山三大保鏢,第一軍委主席,第二陸軍總司令,第三無人不知


薛嶽,廣東韶關人,保定陸軍學校畢業後,加入中華革命黨,有孫中山成立,1918年,孫中山組織援閩粵軍,薛嶽為司令部參謀,1921年,孫中山擔任非常大總統後,薛嶽為總統府警衛團營長,被譽為“三劍客”第一,同年北伐時,薛嶽又是孫中山的貼身侍衛,由於陳炯明叛變,孫中山被迫出走,之後薛嶽隨蔣介石討伐陳炯明,第二次北伐,二十年戎馬一生,功成名就,二十萬日軍命喪其手,奈何晚年因小人迫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