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冷历史会说话》第四期 省油灯:让大咖痴迷的节能神器

每天5分钟,听遍锦官城。过往前朝事,历史也新鲜。这里是四川新闻网特别节目《冷历史会说话:你不知道的老成都》。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依然是文物篇:让大咖痴迷的节能神器——省油灯。

四川新闻网策划团队出品

统 筹: 楚 彦

播讲者: 吴舒媛

编 辑: 王雪意

制 作: 王雪意

北有唐三彩,南有邛三彩。

著名学者朱清时曾评价邛窑瓷器 :"沉睡上千年 , 一醒惊天下 !"这是一种在古籍中没有任何记载的神秘瓷器。在很长的时间里 , 它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里 , 籍籍无名。而邛三彩中以省油灯最为出名。


《冷历史会说话》第四期 省油灯:让大咖痴迷的节能神器

邛窑省油灯

省油灯的走红离不开陆游的实力代言,陆游曾说过 : 点灯的灯碗不要用铜做的那种,用瓷器最省油,四川有种瓷碗,拿来点灯可以省一半的油。陆游对四川“省油灯”的高度赞誉和推崇,对于“省油灯”工艺技术的广泛传播是功不可没的。换一句话说:是陆游最早给蜀地的省油灯打广告,并充分发挥其“明星效应”,才使得省油灯誉满全国。

省油灯,可以说是“节能减排”的最早范例,而由省油灯引申出来的“不是省油的灯”这句俗语,早已广泛流行于我国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声像作品和民间口语之中了,并且是全国东西南北中使用频率很高,使用面很广的俗语。那这句俗语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冷历史会说话》第四期 省油灯:让大咖痴迷的节能神器

邛窑黄釉瓷省油灯

相传,隋炀帝一生骄奢淫逸,在他当上皇帝以后,为了炫富,铺张浪费,不久国库就被掏空了。正值中原秋季大旱的时候,百姓都快揭不开锅了,隋炀帝却远征高丽,行军途中油料告急,到了晚上快没有油料用来点灯了。随军参军想了一个计策,他告诉隋炀帝:皇上你只需要下令全国上下征收油料,同时命令百姓掌灯必须用特制的省油灯,而且规定照明时间只允许到晚上九点半左右,否则就征收很高的税,这样就可省下大量的油料。

但这一做法令百姓们很不乐意。

这个时候,冀州(今河北)有一个叫孟海石的勇士,实在忍受不了隋炀帝拖沓的杀敌节奏,于是便带着700家丁起义。起义军打着:“为皇帝献上省油灯”的旗号,混入隋炀帝大军中,英勇杀敌。与此同时,由于隋炀帝远征高丽,花了大把的银子,老百姓心想,这个皇帝一点都不省事。于是,民间便流行起一句话来:“杨广小阿糜,不点省油灯”。但由于在隋代至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省油灯的考古发现,因此这一起源并不能说服人。


《冷历史会说话》第四期 省油灯:让大咖痴迷的节能神器

邛窑绿釉五足香炉

另一种说法是蜀地省油灯开始大规模制造后,通过陆游这位形象代言人的推崇和宣传,从而风靡全国,进而使人们普遍有了“省油灯”和“不省油的灯”的概念,再后来才产生和逐步流行"不是省油的灯"这句俗语。

近千年来,唐宋蜀地“省油灯”的光辉伴随陆游的名气撒向了全国各地。今天,人们生活在用电灯照明的时代,却仍然还在使用“不是省油的灯”这一俗语。可见唐宋时期蜀地创造发明并大量生产的“省油灯”对人们和社会的影响是何等的广泛和深远。

《冷历史会说话》第四期 省油灯:让大咖痴迷的节能神器

邛窑黄釉瓷省油灯

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4500岁老成都,我想讲给你听,明天我们将为你讲述古代练就盖世神功不可缺少的神器——经穴髹漆人。

想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欢迎关注"西蜀草堂"或"成都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我们每期节目的文字版,还有很多珍贵的文物图片和小视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哦!pick一下吧!(图片由成都博物馆提供)

注:喜马拉雅搜索专辑“冷历史会说话:你不知道的老成都”即可收听节目,关注“西蜀草堂”和“成都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可了解更多历史文化知识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