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閩南28個縣市的名字都有大來頭,武則天敕建的兩個,一個在這裡

閩南28個縣市的名字都有大來頭,武則天敕建的兩個,一個在這裡

封建王朝,除了秦以外,皇權不下縣自古以來是個公開的規則,而縣作為帝國的行政基礎又不能離開皇帝的手掌,這真是個兩難的問題。

於是,作為形式上的皇權雨露均霑,縣的新設及取名由皇帝欽賜便成了歷來的慣例。

大的不說,單單閩南三地的縣市便是中國封建王朝的縮影,或亂或治,都是一部活生生的大百科全書。

一.漳州

漳州,以“州”為名,在國內無數的州中,實在太過於普通,但提到漳州的建立,則甚是特殊。

唐垂拱二年,雖是唐睿宗的年號,但實則是武則天操縱朝政的開始,故而一般認為垂拱年便是武則天的年號。

在這一年,陳元光向武則天奏請在泉潮兩州(泉指福州)之間新設州郡,武則天接受請求,以州治在漳江之畔,賜名“漳州”,從此唐朝時代的中國東南方便全部被納入帝國的完全統治之中。

漳州的成立,也宣告了閩南這個區域文化體正式形成,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開始。

閩南28個縣市的名字都有大來頭,武則天敕建的兩個,一個在這裡

漳州文廟

<1>漳浦

漳州成立的同時,漳浦也成立了,同樣源自陳元光的同一份奏請,武則天以漳州定名原則,擬在州治所在地新設一縣,因作為附郭縣也同樣以漳江為鄰,故直接命名為漳浦。

只是後來漳州遷治至鹿溪,漳浦縣治才離開漳江成了今天的漳浦縣。

但不管怎樣漳浦的名字還是和漳江息息相關的。

<2>龍海

龍海算是一個失敗的名字,沒有底蘊和傳統,但卻很受青睞,與之類似的還有福州的閩侯、南平的建甌。

龍海之名,誕生於解放後,是由千年古縣龍溪和明代走私大港海澄合併而成,其平庸的名字背後是漳州光輝的沉澱,可惜,都不在了。

龍溪縣的建立,是一段精彩紛呈的經歷。

魏晉南北朝混亂的年代,中原人不堪戰亂紛紛南遷,其中九龍江流域便聚集了不少這樣的子民。

到了南朝梁代,梁武帝開發七閩,派了軍士各處鎮守,梁武帝到了晚年極度信奉佛教,各處倡建寺廟,百姓也多迎合其喜好。

九龍江流域的軍民便上演了這麼一出好戲:他們上報梁武帝,說是在這邊的江內出現了九龍戲水的吉兆,於是梁武帝接受了這種天降祥瑞,為這條江賜名為“九龍江”,並在此敕建“龍溪縣”。

而海澄縣的建立,卻是刻苦銘心。

龍溪縣的八都、九都從北宋開始不斷地興修水利,到了明代竟一發不可收拾成了魚米之鄉,特別是發展對外走私業務後,一時風光無兩,成了遠近聞名的“月港”。

到了嘉靖年間,倭寇佔據龍溪縣外海的浯嶼為窟穴,各種對龍溪進行侵擾,而八都、九都附近的頑民也藉機造反,自稱“二十四將”佔地為王。

反正整個嘉靖朝,龍溪縣沿海,就一個字“亂”。

待到嘉靖末年戚繼光平定倭寇後,嘉靖皇帝才批准在月港設縣,以穩住沿海的百姓不要動不動就造反,並批示“海氛澄清”,以“海澄”為名。

閩南28個縣市的名字都有大來頭,武則天敕建的兩個,一個在這裡

漳州文廟

<3>長泰

長泰縣,位於九龍江北溪的支流龍津溪上,雖是典型的九龍江流域,但最早卻是屬於泉州陣營。

唐貞元十九年(803年),在泉州南安縣靠近漳州的邊界設置了大同場,場下轄有四鄉:永豐、明盛、綏德、武德,武德鄉便是長泰縣的原型。

唐乾符三年(876年),武德鄉升級為武德場,後來更名為武勝場、武安場。

進入五代後,隨著南唐滅閩,福建進入三足鼎立時期,留從效佔據漳泉兩地,名義上聽命於南唐,實則割據一方。

在泉州升為清源軍後一段時間的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留從效也同步擴大轄地內各區域的級別,升武安場為長泰縣,寓意“長久安泰”。

<4>南靖

南靖之名,得名最正也最貼切,因為這個地方歷來山高地遠,匪亂不斷,是該綏靖一番。

南靖最早曾有一縣,稱“蘭水”,隋文帝時期併入龍溪後便不復存在。

宋元時期,北人南遷進入閩西漸漸成為客家,南靖正當閩客交界,民亂不止,歷朝歷代甚是頭疼。

從宋景炎二年(1277年)文天祥入漳州起,到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漳汀一帶陳吊眼、陳桂龍、許夫人、陳機察、邱大老、江羅等漢畲民眾紛紛起兵抗元,擾的漳州山區不得安寧。

於是,元至治二年(1322年),元英宗便在龍溪、漳浦和龍巖三縣交界處新設一縣,名為“南勝”,以示蒙元在南方戰無不勝之意。

這個南勝縣,成立後也是各種周折,不是縣治被攻破就是瘴氣太盛,幾番遷移最終勉強在靖城穩住,蒙元大概是已經沒轍了,於是在至正十六年(1356年)將南勝改為“南靖”,意為“南方之靖”,這一改還真有點效果了。

閩南28個縣市的名字都有大來頭,武則天敕建的兩個,一個在這裡

南靖土樓

<5>平和

平和縣建縣前的歷史其實是和南靖縣重合的,南靖早期的兩個縣治都在今平和境內,一在南勝鎮,一在小溪鎮。

別看現在平和縣周邊挺安定祥和的,回在宋元明三朝時,這裡簡直是賊窟,亂的很,以至於說“平和”、“永定”和“南靖”等名字是適得其所。

從宋代起,大量北方人進入閩西汀州,而這時山中的畲民也開始慢慢出山,他們由免賦稅到納土歸順,經歷了從被動漢化到主動漢化的全過程,在這過程中又遇到蠻不講理的蒙元百年統治,卻是讓他們很不自在。

於是在漳汀潮贛一帶的民眾便開始了此起彼伏的起義、被鎮壓、再起義的死循環。

而其終結者便是一代名儒王陽明,亦稱王守仁。

他成功壓制了畲民起義,並在起義的地方奏請正德皇帝在此邊區設立三個縣,其一便有“平和縣”,寓意“寇平民和”、“平定咸和”。

閩南28個縣市的名字都有大來頭,武則天敕建的兩個,一個在這裡

平和蜜柚

<6>詔安

詔安,號稱福建南大門,地點不錯,人口、地盤也是可圈可點,就是建置不太延續,有點可惜。

詔安早在陳元光開漳時便是大唐將士四處巡防點之一,當時稱“南詔堡”,從那時起,詔安縣城就已經是當地的中心了。

後來,隨著漳州的建立,南詔轉身一變成為“懷恩縣”,只可惜,她沒能撐太久便又併入漳浦了,直到明嘉靖九年(1590年)才得以重新立縣,以“南詔安靖”之意取名為“詔安”。

詔安的設縣,其實並沒有太多的言正名順,倒是有點“走後門”的感覺。

詔安先是以軍事要地的身份存世,在正德海禁解除時,梅嶺港海上貿易造就了當地一批有錢人,他們急需政治地位的提升以保障其貿易的持續性。

截止嘉靖八年,詔安人許仲遠已經第三次向朝廷申請建縣,他拜託督察院經歷葉亹協助寫奏章並在北京疏通關係。

算是老天不負苦心人,第二年,詔安便被批准設縣了,當年詔安海上的海市蜃樓算是一劑催化劑,讓求仙的嘉靖帝勉強點了頭。

閩南28個縣市的名字都有大來頭,武則天敕建的兩個,一個在這裡

詔安青梅

<7>雲霄

雲霄,本應是漳州市中心的,漳州之名的源頭漳江便在雲霄境內,漳州最早的建置縣綏安縣也在雲霄縣域內,怎奈綏安消亡,漳浦和漳州均已遷出,只留下一江春水和一片紅樹林。

雲霄縣,一直到民國初年才得以立縣,當時失去了皇權的洗禮,名字都是比較隨意,以雲霄山為縣名,簡單易懂。

然而,如果真的這麼想就錯了。

雲霄的出現由來久矣。陳元光的祖母魏媽,號雲霄;漳州府城南門曾名“雲霄門”;這一切都指向了雲霄縣曾經的存在,以至於元代在此設雲霄驛,明有云霄鎮,清有云霄巡檢司、雲霄撫民廳等,於是雲霄縣的出世也就順理成章了。

閩南28個縣市的名字都有大來頭,武則天敕建的兩個,一個在這裡

雲霄枇杷

<8>東山、廈門、金門

此三地本是風馬牛不相及,但因其名字的源頭都來自一處,應該一起敘述。

三處的建城,不在於民事,而在於防倭。

明初,倭寇偶有侵擾沿海,朱元璋下令將日本列入永不征討之國,於是派江夏侯到福建沿海擇要害之地建城守禦,而所建之城在周德興眼裡大多固若金湯,於是一一予以命名。

在嘉禾者名曰“廈門城”,在烈嶼者曰“金門城”,在詔安外海者曰“銅山城”,隨著這三個地方在後來的海洋歷程中逐漸壯大,他們的名號也因此衍生。

銅山雅化為“東山”,民國初年獨立設縣,名為“東山”;廈門,民國初脫離同安成立為“思明縣”,不久便升級為“廈門特別市”;金門也是民國初年脫離思明縣獨立設縣,名為“金門縣”。

閩南28個縣市的名字都有大來頭,武則天敕建的兩個,一個在這裡

江東橋

<9>華安

華安是年輕的,也是民國時期的新產物。

如今的漳州,人口排省內第三,GDP第四,看似挺一般,但在民國初年卻非常牛,省內排個第二不成問題。

漳州的很多縣都是民國時出現的,而在這之前,大多已經升級為副縣級。

如龍溪縣,沿海地區設石碼廳,山區則將龍溪縣丞移駐華豐,後來華豐成為華安,石碼成為龍海市駐地,而龍溪縣城則分出漳州市區,後來的薌城,龍溪步文等鎮成了龍文區,角美成了臺投區,整得龍溪縣分身乏術。

閩南28個縣市的名字都有大來頭,武則天敕建的兩個,一個在這裡

華安土樓

二、泉州

泉州,擅長刷經驗,在福建乃至國內都有一定名氣,但說到泉州之名,卻遠沒有城市那般鋒芒。

泉州之名落到泉州身上始於唐景雲二年(711年),泉州之前的名字為“武榮州”,很多人認為泉州之名源於市區北部的清源山,當時也稱“泉山”。

“泉州”源自“泉山”是對的,但是否是清源山便值得深究了。

同樣是景雲二年,福州也有了變化,她由“泉州”改稱“閩州”,而福州自古便是溫泉之城,在這之前福州的名字竟是“泉州”,看似有點不可思議。

而事實或許便是如此,福州由“泉州”升級為閩州都督府,於是泉州之名便取代了武榮州,使得泉州一用就一千多年。

<10>南安

南安,從地理上看,長條形,坑坑窪窪的,顯得有些突兀,然而正是這種突兀,才顯得南安對得起如此深厚的份量。

南安是整個福建南部市縣的鼻祖,古老的可怕,可以說整個廈漳泉莆龍都是直接或間接從南安分割出來的。

南安的出現,得從三國說起,三國鼎立之時,誰也吃不下誰,於是魏北征烏丸,蜀討南蠻,而東吳則破百越,各自做起了開疆擴土的勾當來。

孫權派賀齊入閩,再一次肅清了閩越殘餘勢力,使得中原百姓和勢力深入閩地,待到吳景帝永安三年,孫休大分閩地為縣,在其理解中的最東邊設置了東安縣,也就是今日南安的起始。

東安縣,進入晉代更名為晉安,進入梁代為梁安,最後在陳代定名為南安。

<11>晉江

晉江的得名和設置可以說是水到渠成。

因南安的古老,以至於早期的泉州州治一直與南安縣同城而設。

或許是風水問題,以南安為基礎的州郡級總是沒能延續,分分立立沒個頭緒,從梁安郡、南安郡,到豐州、武榮州都是如此,甚是煩人。

直到唐久視元年(700年),復甦的武榮州放棄了豐州故地,改在了更下游的江邊重建,這下總算能夠延綿下去了。

18年後的開元六年(718年),站穩了腳跟的泉州,開始籌劃永久基業。泉州刺史馮仁智以州治無縣為由,向唐明皇奏請置縣,得到的批覆是直接以比鄰的“晉江”為名,自此,泉州附郭縣便由南安改為晉江。

<12>惠安

惠安與南安、晉江,合成泉州三邑,算是泉州下屬的扛霸子之一,歷來也是不得了的縣。

五代後期,陳洪進據有漳泉兩地,待宋太宗接下趙匡胤的天下後,審時度勢的陳洪進便立即納土稱臣。

經過閩國和留從效、陳洪進的有效治理後,宋初的泉州經濟人口大繁榮,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宋太宗為顯示自己的仁德寬厚,析晉江東部沿海新設一縣,“以惠安民”,定名為“惠安縣”。

閩南28個縣市的名字都有大來頭,武則天敕建的兩個,一個在這裡

惠安石雕

<13>安溪

唐鹹德五年(864年),南安縣西界的兩個鄉被新設了小溪場,到了留從效當政的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與長泰縣的設置同一年,小溪場監詹敦仁向清源軍節度使留從效申請建縣獲准,縣名為“清溪縣”。

這是一個留從效大刀闊斧改革的好年。

宋宣和三年(1121年),方臘起義被徹底鎮壓,清溪人對於方臘的籍貫睦州青溪與清溪同音甚是感冒,於是向宋徽宗請示擬改縣名。

宋徽宗照顧到清溪縣的實際情況,仿照泉州其他縣的安字特色同意更名其為“安溪縣”。

閩南28個縣市的名字都有大來頭,武則天敕建的兩個,一個在這裡

安溪茶園

<14>同安、德化、永春

此三縣,過去在泉州算是苦命三兄弟,遠沒有三邑來的風光,之所以放一起說,是因為他們的立縣都來自一次恩賜。

同安始設縣的年代極早,只是不長久。

傳說早在漢武帝時期就有許督在大同駐紮,故當地很早就以大同稱呼。

晉太康三年(282年),司馬炎統一東吳大分天下,在福建新設晉安郡的同時,也析出東安縣西南方新設一縣,為“同安縣”,只是不知何緣故,同安縣很快就被廢了。

直到貞元十九年(803年),才又以大同場的身份出世。

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借閩王王延鈞稱帝重新劃分州縣的春風,同安縣才又復甦成縣。

德化,地處閩江流域,本是福州勢力範圍,後來被納入泉州府,才漸漸閩南化,它大概是閩南各縣中比較特殊的來源。

與大同場出現的年代相仿,德化最早也是以永泰縣歸德場的身份現世的。

更神奇的是,同樣在閩王王延鈞稱帝的那年,德化縣也升級了,這個時間點出現的縣都是在場的名字上增加些功成名就的字眼。

永春,誠如其名,是個世外桃源,也是閩南各縣中最早設場的地方,歷來便以山水優勢成為北人優先考量的避居地。

在隋文帝時期,福建被縮編至五個縣,永春那時便是南安縣北側的桃林場。

這種狀況維持了相當長的時間,直到閩王稱帝,才升為“桃源縣”,以其眾水會於桃溪一源之故得名。

閩通文三年(938年),因與湖南桃源縣重名,遂以境內草木繁盛,四季如春,改名永春縣。

閩南28個縣市的名字都有大來頭,武則天敕建的兩個,一個在這裡

德化瓷窯

<15>石獅、鯉城、豐澤、洛江

此四地,號稱晉江四大金剛,是脫胎於晉江縣的四個新生力量,年代都不遠,甚至很近。

1987年,為了更好地發展經濟、吸收和利用泉州華僑力量,國務院批准將晉江沿海的數鎮單獨劃出,作為福建省綜合改革試驗區,以其中的石獅鎮為名,定名“石獅市”。

至於鯉城,及從鯉城衍生的豐澤和洛江,其名字則是在原地斷章取義蒐集而成,鯉城以泉州城形似鯉魚的古稱,豐澤取自宋代水利豐澤斗門,洛江則以洛陽江得名,這些相對沒有典故就不必深究。

閩南28個縣市的名字都有大來頭,武則天敕建的兩個,一個在這裡

石獅服裝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