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一个“课时包”收费超11万元 分期贷款成教育机构规避政策新手段

未来网北京9月18日电(记者 谢深森)日前,未来网记者在调查培训机构收费情况时,意外发现,在线教育领域多家K12在线一对一教育机构收费高昂。在记者获取的一份“课程价目表”中,学习周期两年、320课时、面向高中生的一个“课时包”收费高达115200元。

这种课时包的收费形式,一次售卖大多不低于100课时,费用动辄上万元,而且这些培训机构大多只接受两种付款方式:一次性付全款或者分期付款。

一个“课时包”收费超11万元 分期贷款成教育机构规避政策新手段

在线教育。视觉中国/资料图

不能付全款的家长,机构的售课人员会耐心介绍分期付款的模式,打出先上课后付费的宣传,宣称分期贷款10分钟就能操作完成。

分期贷款普遍要求申请者年满18周岁,因此此前关于教育分期贷款的纠纷集中发生在职业技能培训领域以及成人语言培训领域。但是近年来,教育分期贷款的模式也开始通过家长贷款的方式渗入K12在线教育领域。

在面向K12群体提供教育服务的领域,一对一赛道竞争激烈,或许是为了进一步“圈地跑马”,培训机构引进教育分期贷款的模式,给暂时无法全款支付的家庭提供一个“报名通道”。

听起来是件好事,但在家长通过分期贷款形式支付课程费用的实际情况中,却遭遇问题重重。

教育分期贷成在线教育机构规避政策、超收费温床?

8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规范收费管理,要求培训机构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

但是显然,如果培训机构说服家长通过分期付款,每月支付一次课时费可完全避开《意见》的相关规范。

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意见》主要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外培训机构,而且从明确生均校舍面积等具体规范来看,《意见》主要针对的是线下培训机构。

线上就成了“避风港”吗?

“K12在线教育机构无疑属于虚拟化的校外培训机构。”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南华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副教授欧阳爱辉表示,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今年8月印发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对于校外培训机构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课程质量监管,工商等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收费监管,而K12属于线上教育,相应的网信、文化、工业和信息化、广电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配合教育部门做好线上教育监管工作。

对于K12在线教育机构以“课时包”形式规避《意见》中所规定的问题,欧阳爱辉认为:由于实际授课时间远远超出了3个月,线上培训机构理当受《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规制。

对于培训机构超收费的问题,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曹兴权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同样肯定了国务院办公厅的监管举措。他认为在目前培训市场和培训消费市场尚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国务院办公厅的监管举措很有必要。

同时,曹兴权也指出,“既然(培训)机构可以规避,说明监管措施本身有漏洞,有必要完善该文件。”

监管与监管规避始终存在,这说明监管本身有内在缺陷。曹兴权建议可以换个思路,“加强对消费者的引导,加强培训机构信用信息管理,并且在此基础上,贯彻消费者自己对消费行为负责的原则。”

超收费、高收费的课程,质量问题谁来保障?

另一方面,拿钱购买“课时”自然是“一寸光阴一寸金”,购买的时间越长,费用自然就越高。从这个角度来说,超收费可能会带来一次性收费过高问题。

但是,课程服务费用上去了,服务质量如何呢?高昂的课程收费是否与服务质量相匹配成了家长难以辨别的问题。体验课程的是孩子,购买服务的是家长,即便可以从孩子的成绩提升角度分辨课程质量,也需要不短的时间来验证。所以,比起各大机构打出的课程宣传,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家长们更加相信朋友圈的来自同是家长的朋友分享。

不过,随着各大线上培训机构推出的“转介绍赠送课程”、“转介绍课程费用打折”等优惠活动,朋友介绍的课程对于家长来说也未必可靠了。

对于校外培训机构收费价格规范问题,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夏学民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建议,可以由政府定期公布校外培训服务指导价,防止个别培训机构价格虚标。

夏学民表示,“由教育、物价、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开展执法检查,对培训机构进行成本核算,检查其是否明码标价、是否违规赚取超额利润、是否存在价格欺诈。总之,物价部门要真正管起来。”

而在课程的培训质量评价方面,夏学民提出可以参考大学教学体系中普遍采用的“学生评教师”的做法,“由教育部门主持,允许被培训者(消费者)给培训机构打分,评价其价格是否公道、教学质量是否有保证、教师师德好坏等,并以此为依据,结合教育部门的评价,形成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考核评价体系。”同时采用黑名单制度 ,对违规违法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惩戒。

高收费催生分期贷 引发退款难问题

在记者获取的“课程价目表”中,学习周期两年、320课时、面向高中生的一个“课时包”收费高达115200元,这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显然是沉重的负担。

然而以此“课时包”为例,采取分期付款的形式,家长每月支付将近5000元的课程费用,看起来似乎并非不能承担。在当前的教育焦虑下,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赶潮流”报了各种培训班,家长很难不动心。

但是在分期贷款的模式下,教育培训机构、贷款平台和家长之间,却存在着“三角关系”。

简单来说,分期贷款大多是培训机构与第三方借贷平台达成合作,家长申请贷款购买课程后,贷款平台一次性支付全款给培训机构,随后,培训机构提供课程服务。

若是家长对培训机构提供的课程服务不满意,想要申请退款,则需要培训机构方同意后,退还剩余款项给贷款平台,平台才会同意停止贷款项目。也就是说,分期贷款购卖的课程不是家长想退就能退的。

未来网记者曾在调查培训机构收费情况时,就“退费”问题咨询客服人员,客服人员表示,可以先试听课程,试听之后再进行购买。记者继续追问,如果试听时满意,后来却因为其他问题希望退费呢?客服人员表示可以暂停课程,保留剩余课时,方便时再继续上课。始终不曾正面回复是否能够退费以及如何退费的问题。

在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公布的2018年1至8月教育培训类投诉分析中提及,教育培训一次性预付高昂费用滋生贷款“骗局”,恶意包装、审核宽松、资金风险等贷款隐患凸显。

分析中还强调了为消除消费者支付顾虑,有些培训机构通过“引导推荐”或“涉嫌强制”等方式,要求消费者向与其合作的金融机构进行贷款,使消费者以信用风险换取资金保障。有的机构把贷款包装成“免息”、“分期付款”等福利,对贷款限制性条款及风险却只字不提,迷惑性较大。

有家长描述了自己的退款经历,首先是课程“班主任”让提交退款申请,培训机构方面确认退款申请后,并没有处理分期付款的还款问题,而是表达了希望家长继续还款的意见,表示之后会一并退还。僵持之下,家长通过投诉平台进行了投诉,培训机构才退费,整个退费过程持续了将近一个月时间。

还有部分家长表示,在申请退费时,培训机构方除课程费用外,还会扣除管理费。这与申请分期贷款时的“简易快捷”“十分钟内完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在线教育分期贷问题如何规范?

家长们该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在线教育分期贷款退款难的问题又该如何规范?

“首先教育行政部门等必须依据《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做好相应监管,减少高收费,尤其是“课时包”等规避形态的出现。”欧阳爱辉表示,另外他也在关注分期贷款时,家长即消费者的意愿问题。

“如果购买了相应教育服务的消费者,若系不知情被K12在线教育机构强行办理了分期贷款,消费者知情权、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权等受到侵犯,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维权;若消费者系知情情况下自愿办理分期贷款的,则存在和在线教育机构的教育培训法律关系、和借贷平台的借贷法律关系两大法律关系。”欧阳爱辉进一步强调,借贷平台对教育机构资质、课程质量等必须予以审查,若借贷平台自身有过错,平台自身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曹兴权认为,分期贷款支付费用却遇退款难的问题,涉及对预付式消费行为的监管,应该关注收款机构是否存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情况,以及部门是否对预收帐款进行了监管。

学费退款难问题如何解决?预付式消费具体应该如何监管?夏学民建议设立校外培训机构质量保障基金,要求所有培训机构上交一笔资金,专款专户,由教育部门监管。一旦发生纠纷,可从该基金中应急支出赔偿金,先行赔付学生。

另外,禁止学生培训费直接一次性到达培训机构账户。夏学民进一步举例,应在两者之间设立类似支付宝网购付款方式的“缓冲资金池”,以三个月培训费为单位逐一到账,发现教学质量打折或产生纠纷矛盾,可及时冻结资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