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你知道嗎?北京故宮匾額上有一根箭頭,為何200多年來無人敢動?

北京故宮匾額上有一根箭,歷經200餘年無人敢摘,背後隱藏著一個秘密

眾所周知,在中國古代長達兩千多年的時間裡面,一直都是處在一種極為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統治之中。而在這種統治之下,君權神授,君主獨裁就成了一種司空見慣的事情,而這些皇帝為了能夠顯示出一種神秘感,就會居住在與世隔絕的深宮大院之中,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皇宮”。

你知道嗎?北京故宮匾額上有一根箭頭,為何200多年來無人敢動?


這些皇宮可以說是中國曆朝歷代王朝最為神秘的地方,而如今依舊保存完好的只有“北京故宮”了,這座明朝、清朝兩代皇室的皇家宮殿,也就成為了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的代表。

據有關部門統計,故宮佔地面積達72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就有15萬平方米,包含了大大小小的宮殿近70餘座。堪稱是當今世界上僅存的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代建築之一。同時,也讓法國的凡爾賽宮、英國的白金漢宮,俄羅斯的克里姆林宮相形見絀,自愧不如。

你知道嗎?北京故宮匾額上有一根箭頭,為何200多年來無人敢動?


然而,當我們在為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而歎為觀止的時候,很少有人會注意到在這座“明朝、清朝”都視為“禁地”的皇宮之中,一個叫做“隆宗門”的匾額上,竟然有一支生了鏽的箭頭。而且據說,這個箭頭距今已有長達200多年的歷史。

那麼問題來了,在這塊被視為禁地的宮闈之地,怎麼會有一支箭頭呢?又為什麼時隔數百年都沒有人將這個有礙觀瞻的箭頭給拔掉呢?其中有什麼故事?還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可言呢?為此,小編翻閱了大量的史料,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讓小編找到了一些端倪。

你知道嗎?北京故宮匾額上有一根箭頭,為何200多年來無人敢動?


說起這個箭頭,還要從一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影子部隊說起,我們知道,明朝末年清軍入關一直都存在有很多的歷史爭議。尤其是當時的很多老百姓都十分痛恨後金人,紛紛加入反清復明的農民起義之中,不過,後來這些農民起義被清朝打壓的十分厲害,由地上轉入到了地下。

在這些反抗清朝統治的地下部隊之中,有一支“影子部隊”叫做“白蓮教”,白蓮教在反抗清朝統治的過程中,一直都是走在最前線。據史料記載,在1813年的時候,明朝嘉慶皇帝效仿自己的先祖,要前往河北承德的木蘭圍場舉行大規模的狩獵活動。

你知道嗎?北京故宮匾額上有一根箭頭,為何200多年來無人敢動?


而此時白蓮教在北京的管事林清感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便決定等滿清皇帝的車隊離開北京之後,離開舉兵攻打“紫禁城”,從而實現白蓮教數百年來的“反清復明”的夢想。然而,讓林清沒有想到的是,起義當天林清卻發現願意跟隨自己攻打紫禁城的還不到200餘人。

可是,此時的林清已經被勝利的渴望衝昏了頭腦,帶領著這200多人的敢死隊,浩浩蕩蕩的衝向了紫禁城,期初在一些內應太監的幫助之下,林清攻陷了紫禁城的幾座城門,可是當她們到了內廷的時候,卻死活攻不進去,等他們到了隆宗門的時候,就和護衛紫禁城的護衛隊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你知道嗎?北京故宮匾額上有一根箭頭,為何200多年來無人敢動?


這個在北京故宮隆宗門上長達200多年的箭頭,就是在那次白蓮教衝擊紫禁城的時候留下的,據說當時負責清掃衛生的士兵原本打算拔掉箭頭,最終被嘉慶皇帝給拒絕了,嘉慶皇帝明確告訴他們,留下這箭頭,從而對自己以及後代的君王達到一個警示作用。

就這樣,這個箭頭一直就流傳到了今天,不過,小編在此想要說一句,嘉慶皇帝還是作秀的成分大一些,畢竟他沒有拔掉的這個箭頭,還是沒能夠阻擋大清王朝在歷史的長河中銷聲匿跡。自古有言“得民心者得天下”,那些妄圖以一兩場作秀就自以為能夠糊弄老百姓的人終究將自食惡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