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歐洲很少有皇帝?都是國王?

黑包子趣歷史


中國從秦始皇當了皇帝以後,但凡割劇亂世之時,各個割劇政權的首領無一例外都自稱為皇帝,沒有一個是稱王的,或者稱公的。歐洲則跟中國不同,大部分政權的元首都是國王、大公之類的,很少有皇帝,那麼原因何在呢?

歐洲在羅馬帝國誕生以前,跟中國一樣,國家的最高元首都是國王,某個王國扶持起來的國家則是公國。這些王國與公國如果一直傳承下來,那麼他們就習慣稱自己的元首為國王或者大公。比如希臘各城邦的元首都是國王,雅典、斯巴達城邦的最高領導都稱國王。希臘至到1974年仍為君主制國家,國家最高元首是國王,那時希臘稱為希臘王國。

羅馬帝國誕生後,他的境內還有許多小王國,為了顯示羅馬帝國的無上權威,羅馬的最高首領稱自己為皇帝,在皇帝之下,自然還有王、公等國!法國的前身高盧是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英國的前身英格蘭也是羅馬的一個行省,法國與英國成立後,受西羅馬皇帝冊封,故都成了王國;如英法這樣的受西羅馬帝國冊封的國家還有瑞典、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國,故他們都是王國。

羅馬帝國分裂成東西羅馬後,就有了兩個皇帝,這兩個帝國先後滅亡,其中俄羅斯繼承了東羅馬帝國,德國繼承了西羅馬帝國,因此俄國與德國的最高元首自稱皇帝。俄國的前身是莫斯科公國,因與東羅馬帝國聯姻,故自稱皇帝。1453年東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婭·帕列奧羅格和俄羅斯大公伊凡三世結婚成為伊凡三世第二任妻子。索菲婭·帕列奧羅格和俄羅斯大公伊凡三世的兒子繼承公位成為瓦西里三世,從此以後,俄羅斯公室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皇室的血脈,俄國以第三羅馬帝國自居。

德意志帝國的前身是普魯士,普魯士的前身是神聖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的前身是西羅馬帝國。普魯士與奧地利都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奧匈帝國與德國的元首都自稱皇帝。拿破崙建立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包括了普魯士與奧地利,故拿破崙被教皇庇護七世授予皇帝稱號。當然法蘭西第一帝國滅亡後,法國也就不再自稱皇帝了。


大秦鐵鷹劍士


文|小河對岸

自大航海時代開啟,歐洲列國便次第而起,而掀起了殖民全球的浪潮。一個歐洲二、三流的小國,就能輕鬆地據有幾十倍、上百倍於本國領土的殖民地。直到一戰以前,世界政治話語權都完全掌握在歐洲列強的手中。但為何歐洲強國林立,其君主的稱號卻多稱國王或女王,很少稱皇帝或女皇呢?

其實,這源於歐洲的政治文化。歐洲“皇帝”的稱謂(羅馬皇帝,均使用“奧古斯都”或“凱撒”這稱謂。而俄語中的沙皇(царь)、德語中的皇帝(Kaiser),也皆源於“凱撒”),在實際上也跟我國古代比較相似,象徵著某區域內獨享的尊號。在古代東亞的政治體系中,只有我國的最高統治者,才有資格稱皇帝,其他國家的君主只能稱國王。

在西方的政治體系中,也是同樣的道理,“皇帝”象徵著區域內的霸權,按理來說也應該只有一位。但是,歐洲長期分裂,又使得這個問題稍微比較複雜。在歐洲人的觀念中,也只有羅馬(帝國)的最高統治者,才有資格稱皇帝(“奧古斯都”或“凱撒”),其他國家的君主只能稱國王或大公等。這也是自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蠻族”君主若想獲得皇帝的尊號,就必須前去羅馬,並由教皇加冕,才算是合法的原因所在。

而能前去羅馬,並獲得教皇加冕,其本身就意味已獲得區域內的霸權。故而,歐洲的“皇帝”稱號,也就不會氾濫。但為何後來又衍生出三個國家,擁有“皇帝”的稱號呢?

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奧地利能享有皇帝的稱號,得追溯到“神聖羅馬帝國”的歷史。962年,東法蘭克國王奧托一世(奧托大帝),在羅馬由教皇約翰十二世加冕稱帝,而成為天主教世界的世俗最高統治者。此即,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第一帝國)的開端。

而神聖羅馬帝國的大部分統治時期,都是鬆散的邦聯,皇帝由選舉產生,此即“選帝侯”制度。法國思想家伏爾泰,就曾對此評價道:既不神聖,也非羅馬,更非帝國。奧地利(其統屬的波希米亞王國,具有選帝侯資格)卻憑藉實力,而在德意志邦聯(神聖羅馬帝國)的支配地位,長期獲得“皇帝”的頭銜(1273年—1291年,1298年—1308年,1438年—1742年,1745年—1806年)。

1806年,拿破崙逼迫教皇庇護七世,前往巴黎為自己加冕。而待加冕之時,又自己搶奪了皇冠,即是對政治傳統的遵循,也有所打破(按傳統,拿破崙應該前往羅馬,由教皇加冕,意味著教權高於皇權)。拿破崙稱帝,意味著已獲得歐洲大陸的霸權,當然就不能再允許另一個霸權象徵(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存在。

於是,拿破崙就逼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放棄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稱號,而神聖羅馬帝國也至此壽終正寢。但是,奧地利仍是歐洲強國之一,並有無與倫比的家族史,連拿破崙也都迫切與哈布斯堡家族聯姻,也作了一定程度的妥協(相當於說:奧地利的皇帝頭銜,已經不是正統)。

哈布斯堡家族便重組家族領地,改稱奧地利帝國,繼續享有“皇帝”的頭銜。1867年,奧地利又在匈牙利(為奧地利帝國內的第一大民族)愈演愈烈的離心力下,被迫提升匈牙利的地位,而採用“二元君主制”,並改稱為奧匈帝國。

德國:德國與奧地利同源,稱神聖羅馬帝國為德國曆史上的“第一帝國”。1806年,拿破崙稱帝,德意志第一帝國終結,皇帝的頭銜被法國搶奪。1870年,普魯士擊敗了法國,拿破崙之侄拿破崙三世建立的法蘭西第二帝國也隨之告終。1871年,普魯士統一德國(小德意志),普魯士王威廉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稱帝,史稱“德意志第二帝國”。

德國之所以選在法國的凡爾賽宮加冕稱帝,一是為了炫耀武力。另一潛在的目的也是為了表明,德國又從法國人(拿破崙之侄)手中,搶回了屬於自己國家的皇帝頭銜。而此時的德國已經是新教國家,羅馬教廷的權威更是大不如昔,自然就不會有教皇加冕之事。

俄羅斯:俄羅斯的最高統治者稱沙皇,而沙皇這稱謂就源於凱撒。俄羅斯的皇帝頭銜,與德國、奧地利並不是一個統系,而是來自於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與西羅馬帝國雖同源,卻互相敵視,並在宗教上也最終分道揚鑣。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而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了拜占庭帝國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亞·帕列奧羅格公主。

自此,莫斯科公國便以拜占庭帝國的繼承者自居,而稱自己為“第三羅馬”,並將索菲亞公主帶來的拜占庭象徵--雙頭鷹奉為國徽。伊凡三世去世後,其子伊凡四世嗣位,莫斯科公國更是日益強盛,並正式採用“沙皇”的頭銜,成為了俄羅斯歷史上的第一位沙皇,別稱伊凡大帝或伊凡雷帝。

而歐洲其他國家,也曾有通過廣大的殖民地,而獲得“皇帝”頭銜的,但其本身並不屬於歐洲“皇帝”稱謂系統。英國通過殖民印度,而獲得了印度皇帝的頭銜,但西方的頭銜是彼此獨立的,就歐洲君主而言,英國君主的最高頭銜始終是國王。而印度獨立之後,英國也就失去了印度皇帝的頭銜。

葡萄牙的王子佩德羅,曾加冕為巴西帝國的皇帝,也同樣不屬於歐洲皇室。西班牙通過與哈布斯堡家族聯姻,曾與奧地利共享過皇帝頭銜(奧地利的查理五世,為西班牙卡洛斯一世,被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法國在西法蘭克王國時期,曾與東法蘭克王國(神聖羅馬帝國前身)輪流擁有過皇帝頭銜,但至神聖羅馬帝國成立就徹底失去了皇帝頭銜。直到拿破崙稱帝,法國才明確有了皇帝頭銜,而這段時期也被稱為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崙三世的皇帝頭銜,在法理上是繼承他伯父這一系的。至於保加利亞的君主,在歷史上也曾稱沙皇,但能獨立自主的時期都不太長,很有自娛自樂的成分,影響力並不大。


有知社


皇帝和國王是有區別的吧。

拿中國來比例,歷代中原王朝稱皇帝,而周邊的各國實際上都是稱國王的,安南國王,高麗國王,雖然他們在內也自稱皇帝,但是在與中國交往的時候,要比中國的皇帝低一個等級。

歐洲為什麼看起來國王多,而皇帝少,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歐洲在羅馬帝國之後,基本就沒有大一統的帝國,法蘭克帝國,神聖羅馬帝國,這些國家的實際上也是稱皇帝的,但是這些國家首先並沒有統一歐洲,所以其皇帝的稱謂並不是那麼獲得普遍的承認,其次這些國家並不是中央集權的國家,國家下面大大小小的領主一大堆,我們書本上看到的很多國王,其實都是這些領主的稱呼,比如普魯士國王,奧地利國王,巴伐利亞國王,都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下面的封建領主,類似於周天子下的各諸侯國。我們看周天子稱王,諸侯國有公侯伯子男各個爵位,春秋爭霸,也不是王的爭霸,其實是公候等下屬諸侯國的爭霸。歐洲也類似,看起來叫做一個國家,似乎也有皇帝,但是真正強大的,其實很多時候都是下屬的封建領主,封建領主都稱國王,名氣比皇帝還大,給我們的錯覺就是好像歐洲國王比較多,皇帝沒有的樣子。其實是有的,只不過許多時候和周天子一般,沒人在乎罷了,也沒有什麼特別牛逼的,歷史書也不怎麼寫,大家也就不知道了。反而是普魯士,奧地利,等封建領主的名氣比較大,大家聽的多了,就誤以為歐洲沒有皇帝,只有國王了。

憑記憶寫的,有錯誤大家多多諒解。


張子曰


國內很多朋友都分不清歐洲國王和皇帝的區別,這兩個詞用得比較混亂,比如很多文章都提到大英帝國,腓特烈大帝,阿爾弗雷德大帝,其實都是錯誤的稱呼,英國雖然曾經是日不落帝國,但它的領土都是海外的,在歐洲它從沒資格稱帝國,而只是王國,英國國王自稱皇帝也不是英國皇帝,而是印度皇帝,不算是歐洲的皇帝。而霍亨索倫家族的腓特烈二世則是普魯士國王,可能是因為翻譯成大王比較搞笑,所以寫成了大帝了吧,英格蘭國王阿爾弗雷德可能也是這個原因,但他們絕不是真正的皇帝。
另外就是足壇裡綽號凱撒大帝的貝肯鮑爾,其實也是容易誤導讀者的翻譯,讓讀者認為這個綽號是將貝肯鮑爾比作羅馬的凱撒這個人,其實凱撒從來沒做過皇帝,但是後來的羅馬皇帝以凱撒這個詞作為皇帝的稱號,以表示對凱撒的崇拜,德語裡的皇帝就是凱撒這個詞,所以貝肯鮑爾的綽號翻譯過來就應該叫皇帝,翻譯成凱撒大帝的話,國內的讀者都會把凱撒大帝當作是叫凱撒的那個皇帝。翻譯者不該誤導國內讀者。不過雷哈格爾的綽號倒是名副其實,奧托大帝確實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看到有篇文章寫得很好,這裡可以從頭到尾很清楚的解釋歐洲國王和皇帝區別:
“皇帝”(Empror)和“國王”(King)兩個詞,在歐洲歷史上有著截然不同的定義。“國王”從一開始就指世襲專制君主,而“皇帝”在拉丁文中最早是“將軍”“軍事統帥”的意思。因此,羅馬帝國的君主可以自稱“皇帝”,但絕不能自稱“國王”——因為從理論上,羅馬皇帝的權威來自人民和元老院,是元老院授權的首席元老、執政官、軍事統帥、護民官和大祭司,並不是“世襲專制君主”。事實上,早期羅馬帝國很少使用“皇帝”一詞來稱呼君主,而一般稱之為“愷撒”或“奧古斯都”(到了哈德良時期,“愷撒”又被用來稱呼皇帝的繼承人),直到現在,德語、俄語中的“皇帝”和“愷撒”還是一個詞根(“沙皇”就是“愷撒”的意思)。到了戴克裡先執政之後,拉丁文的“皇帝”一詞才普及起來,成為羅馬君主比較常用的稱呼。歐洲的第一個皇帝是羅馬元老院“第一公民”屋大維(雖然當時“皇帝”的稱呼並不普及),理論上講,此後的歐洲各國的所有皇帝,繼承的都是屋大維傳下的羅馬皇冠,否則就是不合法。那麼,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從屋大維開始的帝國皇冠,後來究竟傳給了誰?有多少個家族、多少個帝國,曾經有幸擁有“皇帝”這個至高無上的稱號?從屋大維到戴克裡先,雖然帝國的中心向東轉移,但羅馬在名義上還是帝國的首都。戴克裡先即位後,實行“四帝共治”,帝國的四個首都中根本不包括羅馬,這標誌著羅馬帝國開始喪失向心力、喪失統一的政治基礎。公元4世紀末,羅馬帝國正式分裂為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和西羅馬帝國(狹義的羅馬帝國),象徵分裂的“雙頭鷹”從此成為帝國徽章。這樣,歐洲就有了兩個合法的皇帝系統。其中西羅馬帝國很快於公元5世紀滅亡,皇冠無人繼承;而東羅馬的皇帝系統則一直維持下去,直到1453年被土耳其人滅亡。西羅馬帝國覆滅後,西歐經歷了一段“沒有皇冠的”時代。雖然法蘭克王國的勢力非常強大,也誕生了克洛維、丕平這樣的強大君主,但他們畢竟是“國王”,是繼承蠻族法統的地方君主,不是繼承羅馬法統的“歐洲共主”。直到公元800年,法蘭克國王查理在羅馬大教堂接受了教皇的加冕,教皇宣佈他為“羅馬人皇帝”“奧古斯都”,這才結束了西歐300多年沒有皇帝的歷史。“羅馬人皇帝”可不僅僅是一個榮譽稱號,它意味著查理是羅馬帝國的合法繼承人,羅馬帝國的權利和義務都轉移到了查理及其繼承人的身上,早已滅亡的西羅馬皇帝系統,現在由查理重新接續。但是查理的帝國很快分裂,皇帝頭銜由查理的孫子、中法蘭克國王“禿頭查理”繼承。中法蘭克王國繼續分裂,帝國皇冠落到了意大利北部的一群小王公手中,喪失了它的神聖性。直到公元11世紀,出身東法蘭克(今天的德意志)貴族的奧托從羅馬教皇手中再次接過了皇冠,宣佈建立“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從此直到19世紀初,“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一直是名義上的歐洲共主,一切其他國家君主都沒有資格稱帝,在名義上都必須服從神聖羅馬帝國管轄。神聖羅馬帝國的疆土,包括今天的德國、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意大利北部和法國東部、荷蘭、比利時等地區,但這個帝國是由許多封建領地構成的,很不穩定,皇帝根本沒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到了13世紀以後,皇帝不再世襲,而是由波希米亞(捷克)國王、科隆大主教、薩克森公爵、勃蘭登堡邊地侯等“七大選侯”選舉產生。從16世紀開始,來自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又逐漸把持了皇帝位置,“選舉”成為走過場。由於東羅馬帝國已經於1453年滅亡,因此歐洲只剩下一個合法的皇帝,那就是來自哈布斯堡家族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東羅馬帝國的滅亡,給了同為東正教的俄羅斯以可趁之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在東正教教士的強烈建議下,決定以“東羅馬帝國繼承人”的姿態出現,將莫斯科稱為“第三羅馬”,自稱“沙皇”(愷撒),到了彼得大帝時期又改為“皇帝”(但一般習慣上仍稱“沙皇”),這也是歐洲歷史上誕生的第四個帝國(前三個分別是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俄羅斯帝國。俄羅斯帝國雖然在名字上與“羅馬”沒有什麼關係,但歷代沙皇都稱莫斯科為“第三羅馬”,並聲稱自己繼承的是東羅馬的東正教傳統,因此從法統上來說,沙皇的皇冠仍然是來自羅馬帝國。從以上的歷史事件,我們可以看到,直到18世紀,“皇帝”這個稱號都是與羅馬帝國分不開的,只有羅馬帝國精神的繼承人,才有資格稱為“皇帝”。18世紀歐洲最強大的君主是“太陽王”路易十四,但他也從來沒有想到過自稱“皇帝”,因為法國王位與羅馬帝國並沒有什麼聯繫,而且西歐當時還存在唯一合法的皇帝——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但是到了19世紀初拿破崙掌權時,形勢就大不一樣了。拿破崙將教皇召到巴黎,要求其為自己加冕,稱自己為“法蘭西人的皇帝”——這也是近2000年來,皇帝的稱號第一次脫離“羅馬”二字。但是,拿破崙此後又迅速解散了神聖羅馬帝國,取消了哈布斯堡家的“皇帝”稱號,事實上也是想造成一種“法蘭西皇帝是歐洲正統”的印象,而這個“正統”與羅馬也是分不開的,否則拿破崙又何苦一定要羅馬教皇為自己加冕,且封自己的兒子為“羅馬王”呢?拿破崙帝國只存在了短暫的十多年,但拿破崙卻開闢了一個稱帝的先例,那些和羅馬皇位沒有任何關係的君主也都蠢蠢欲動,準備稱帝。拿破崙覆滅後,哈布斯堡家族迫不及待地再次自稱“皇帝”,但這時神聖羅馬帝國已經滅亡,哈布斯堡家族只好改稱“奧地利皇帝”。英國本來與羅馬皇位沒有任何關係,而且英國的民主傳統也不允許其君主自稱“皇帝”,但既然印度已經成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君主也就改稱“英國國王兼印度皇帝”,和哈布斯堡、羅曼諾夫家族平起平坐。1849年,拿破崙的侄子路易·波拿巴篡奪了法國政權,建立“法蘭西第二帝國”,自稱繼承拿破崙帝國的法統。這樣,在歐洲就同時存在三個半皇帝——奧地利皇帝,法蘭西皇帝,俄羅斯皇帝和英國國王兼印度皇帝(算半個),是有史以來最多的一次。1871年建立的德意志帝國,是歐洲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帝國。普魯士王國連續戰勝了丹麥、奧地利和法國,成為歐洲大陸最強大的國家,威廉一世在巴黎的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雖然德意志帝國是在奧地利、法蘭西兩個帝國的廢墟之上建立起來的,但普魯士人並不認為自己的皇位是從奧地利或法蘭西“奪取”的,而是高傲地宣稱自己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因此這個帝國也被稱為“第二帝國”,與後來希特勒的“第三帝國”遙相呼應。雖然德意志帝國認為自己才是正宗的羅馬帝國繼承人,但他們也並沒有取消奧地利人的皇位,只是法蘭西帝國被革命推翻而已,歐洲仍然維持“三個半皇帝”的狀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三個帝國紛紛被推翻。(注:國內翻譯往往稱阿拉伯、奧斯曼乃至英國為“帝國”,這是不太準確的。阿拉伯的君主自稱“哈里發”,即“先知的繼承人”;奧斯曼的君主自稱“蘇丹”,即“軍事長官”;英國雖然也偶爾自稱“帝國”,但英國國王只擔任印度皇帝,而不擔任整個大不列顛的皇帝,他們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