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在深圳两年,我终究没有抵得过这两件事,离开了

在深圳两年,我终究没有抵得过这两件事,离开了

深圳远眺

深圳是我离开故乡兰州之后第一个去到的城市。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到深圳的情形。

那时候在我心里,深圳是开放发达、高速现代化的城市代表,是年青人的天堂。

从兰州坐火车去深圳,要两天一夜。

火车开了一路,第一次走出黄土高原的我贪婪的望着车窗外的各种风景目不暇接,走马观花般掠过的乡村、田野、城市给了我极大的冲击,脑袋里一直浑浑噩噩,不知道在想什么。

火车经过广州白云山的时候是一个上午。蔚蓝的天空下,一朵白云漂浮在青翠的白云山巅,如梦似幻。我在火车里看到这幅景象吃惊得跳了起来,差点叫出声。

那时的我,记忆中从来没有过白云落在山巅上的景象。我所看到的云,都在高天上随风流动,飘忽不定。那里像白云山上的云,似乎和山上青翠的森林融为一体,难舍难分。

在深圳两年,我终究没有抵得过这两件事,离开了

白云山山巅

好像从那一刻起,我才明白自己已经离开了家乡,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甚至说是充满异域风情的地方。在这里,女孩子娇小精致,男孩子干净阳光,空气中一片南国热辣的气息。

由于我是事先找好了一份杂志编辑的工作才去的深圳,所以心态相对从容一些,也更有时间和心情去打量这座崭新的城市。

首先,对于一个从雨天一身泥,刮风一身沙的地方来到深圳的人来说,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太干净了。

最初的几个周末,我喜欢带上一把伞,穿着皮鞋走在深圳的街头。从一座绿化带走到另一座绿化带,从一条街走到另一条街,乐此不疲。

夏天傍晚的风,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带来一阵雨,这是我最喜欢的时候。我撑开伞慢慢走在微倾的人行道上,看着清澈的雨水从旁边绿化带里流出来,流过人行道上刻意的水槽,流进自行车道旁的下水井里。

在南方长大的朋友,从来不会理解一个缺水的西北人对水的感情。尤其是看到地面上流过的干净清澈的水。心中那莫名的激动。

在深圳两年,我终究没有抵得过这两件事,离开了

深圳街景

后来,在习惯了深圳的雨水之后,我对深圳的第二个印象是热和黏腻。

深圳的空气里总是饱含着水分。那种将要下雨却又不下雨湿意,能让一个习惯了干燥的西北人抓狂。

夏天闷热的天气里,我总有一种要出汗却又出不来的感觉。原本在兰州两三天洗一次澡的我,变成了在深圳一天洗两三次澡。原本从头到脚都要用洗发水沐浴液的我,也学会了什么都不放,就是冲一冲,只为了冲干净身上那让人烦躁的粘腻感觉。

在深圳两年,我终究没有抵得过这两件事,离开了

深圳夏日

第三个对深圳深刻的印象,就是冷,湿冷。

深圳的冬天没有暖气。有时候你会觉得屋内比屋外还要冷,而且是一种深入到骨髓里面没处躲没处藏的冷。

对我来说,办公室里的空调始终都不够强。虽然上半身能感觉到温暖,但仍有一些寒冷会从脚底升上来,慢慢占领我的所有身体。有段时间,我禁不住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上了风湿病。

你看窗外的树叶仍是绿的,墙角甚至还有不知名的野花在开放,但湿冷却让我在冬日的周末只愿意缩在家里,因为我不知道如何将它驱散,只能哆哆嗦嗦地窝在被窝里,屁股底下铺着电褥子,怀里抱着暖水袋。

在深圳两年,我终究没有抵得过这两件事,离开了

也许后来我离开深圳,就是因为它的热和冷吧。两年后,我终究没有抵过潮湿的气候对我的进攻,在大病了一场后离开了深圳。不过,除了湿冷和潮热,我其实对深圳的印象非常之好,毕竟那里也曾留下我一些美好的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