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養的觀音蓮不生根,怎麼辦?

centurybobo


觀音蓮生根困難怎麼辦?

觀音蓮在生長期的時候生長會比較快,但是休眠期的時候生長非常慢,觀音蓮不生根。

觀音蓮的生長最佳的溫度在20-30度之間,這段時間生長比較快的,觀音蓮整體的活力也比較的強。觀音蓮在溫度低於15度,高於30度的時候,就停止生長了。在休眠期的時候,首先注意溫度,溫度低於5度容易出現凍傷,高於30度的時候容易出現悶根的現象,所以環境制約著觀音蓮生命力,觀音蓮在休眠期根系也會被抑制,生長慢,甚至不長。

為了觀音蓮在生長期能比較快的生長,觀音蓮的盆土最好是疏鬆透氣的土。觀音蓮根系長得快慢,跟盆土有直接的關係。給觀音蓮配良好的土壤對於觀音蓮的生長和髮根都有直接的關係,我自己喜歡這樣配土,用園土,腐殖土,火山岩顆粒,同比混配,再加一把生物有機肥。這樣配土,營養成分比較的全面,而且透水性特別的好,加生物有機肥,可以促進根系的發育和生長,只要在合適的溫度,觀音蓮生根發芽是很明顯的。

觀音蓮生根需要水分,盆土透氣透水,對於根系的發育有很大的幫助。給觀音蓮澆水得當也是促使觀音蓮生根的必要條件。有了疏鬆透氣的土,澆水的時候就比較的簡單了,因為盆土不會淤積,根系就方便呼吸,盆土內含氧量就增高了,觀音蓮就能很快的生根。

觀音蓮養護時需要的光照不多,最好是養在光線明亮,光照不直射的位置,這樣的光線可以增加觀音蓮的健康度,增強植株內的養分的循環。只要注意這幾點,觀音蓮生根快,長勢旺。

喜歡養花的朋友,點個關注,有養花的問題在下面留言,如果方便的話,轉發一下,支持一下,謝謝大家!


陽臺園藝師


開始養觀音蓮的時候,我還是個剛上班的小夥子。那會兒市面上多肉品種還不太多,一棵觀音蓮,足以吸引全單位的目光。

觀音蓮後,買了白光龍,後來神刀,然後有了琉璃殿、雷神。。。。。。一眾花友都覺得這小夥子總養些奇形怪狀的東西。

20多年了,早就移情月季的我,唯有琉璃殿和雷神還一直陪伴在身邊。

感慨完了,回來說觀音蓮生根的問題。

觀音蓮在蘇州是可以全年露養的,所以不必像寶貝一樣藏著掖著。如果你發現他病了,那就是你過度溺愛他了。

養觀音蓮,唯一需要控制的要點只有一個,土!其實,觀音蓮對土質不挑剔,什麼性質的土都能養好,那為啥我說土還是唯一需要控制的要點呢?關鍵在,你的土可能用的太多了。

地栽?不行,土太多了。盆栽?不行,盆太大了,土還是多。換小盆,不行,土還是多。那怎麼辦?找一堆石子來,不是沙子,是石子,起碼黃豆大,在裡面摻三分之一的土,可以了,拿來種觀音蓮吧。盆子面積大點兒不要緊,千萬不能深,超過5公分的深度就不要了。

栽好了放哪裡呢?如果是戶外的話,只要不是風口,那就隨意了。地上,牆上,假山上,最好是你夠不到的地方。為啥?因為夠到了你就情不自禁的會去給他澆水。

每年你能想起來他兩三次就夠了。比如夏季連續30天沒下雨了,記得去看看他。冬天寒流來了,記得去看看他。每次看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因為他已經從一棵變成了一大片。


這是去年從朋友那裡折來的枝條,竟然出了很多頭。是不是很漂亮?不過他可不叫觀音蓮,你知道他的名字嗎?


灌園種花大叔


觀音蓮屬於冬型種,有夏季休眠的特性。夏季栽種或者扦插側芽,如果不放在陰涼通風處,不採取降溫措施,確實是很難生根的。建議大家等到秋季,觀音蓮的生長期再繁殖。現在已經立秋,休眠的觀音蓮很快就會重新進入生長期。



觀音蓮為什麼不生根?

1、休眠期的觀音蓮,基本停止了生長,沒有合適的環境溫度和溼度,是很難生根的。繁殖多肉植物,要遵循自然規律。

2、用於扦插的側芽不生根是因為側芽修剪的時候沒有保留部分枝幹,側芽過嫩。剪取側芽的時候儘量不要挨著觀音蓮底座剪,將側芽貼著泥土栽種,底層葉片易化水,不利於生根。


觀音蓮的基本習性:

養任何一種多肉植物,都必須對其基本習性有大致的瞭解,盲目養殖是難有好狀態的。觀音蓮喜陽光充足、涼爽乾燥的生長環境,夏季高溫時期進入休眠期,主要生長期在春秋兩季。盛夏季節,要進行遮陽、加強通風、節制澆水。底層乾枯的葉片,需要及時用鑷子清除,通風不暢容易藏匿蚧殼蟲、黴變,最後導致根莖腐爛。生長期需要多曬太陽,少澆水,不然會導致植株徒長、株型鬆散、葉片下垂如同"穿裙子"。

如何正確繁殖觀音蓮?

繁殖觀音蓮最簡單快捷的方式就是用側芽繁殖,一般春秋兩季進行。取成熟的側芽,保留2釐米左右枝幹,晾乾傷口,再用於扦插。觀音蓮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以疏鬆透氣、兼具營養全面為原則,用一般的腐殖土、園土、再搭配一些泥炭、珍珠岩、河沙、煤球渣就行了。扦插初期,放在有散射光的通風處,保持土壤微潮即可。

待植株長到3-5釐米左右,長勢良好之時,即可進行分盆移栽。如果此時正處於夏季或者嚴寒時節,可以採取帶土移栽的方式,成活率更有保障。


希望我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歡迎大家有養綠植、養多肉植物方面的困擾,向我提問或給我留言!感謝閱讀。


園藝印象


題主所說不生根與倆個原因有關。多肉植物5月後植株生長停止,進入夏季休眠。邵生理系統全部滯長,因而此季節很難生出新根。

偏溼土壤易髮根,我的觀音蓮小崽子只接扔溼盆裡照樣長



現可放在室內無直射光通風良好雨淋不到地方養護,並控水停肥,以免因悶熱、潮溼、土壤積水腐爛。

2,觀音一送生長期在較為涼爽的春秋季節,生長期需要充足光照,能使葉片肥厚飽滿,葉色靚麗,株型緊湊。若光照不足會使株型鬆散,影響觀賞。


3,澆水掌握不幹不澆,澆則必透,避免積水,以防爛根。但也不能過旱,否則生長緩慢至死。夏季高溫葉片水分蒸發量大,缺水過多,葉片萎蔫,徑向葉面噴水,保持環境溼潤。忌噴水時水流向葉心時,及時用衛生紙擦掉,防腐爛。

二,觀音蓮生根前題是土壤必須疏鬆肥沃,具有良好排水透氣性,可用腐葉士或粗沙、蛭石各一半,摻入少量骨粉混勻後使用。

喜溫暖溼潤半陰生長環境,觀音蓮不耐熱,夏季須放陰涼通風明亮地方。

觀音蓮在偏溼土壤裡易髮根(潮土)。可用噴壺。將土壤噴溼,不可成泥。

喜歡落雨說花點關注,有不解文章下留言互動。


閉花落雨


你好,我是晨曦,一個多肉繁殖者,也是頭條的作者,分享多肉養護經驗與知識,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晨曦。很高興為你解答。

觀音蓮:景天科長生草屬多肉植物,也叫‘佛座蓮’。是最常見的多肉植物之一。原產於歐洲高山地區。葉片薄且扁平,葉尖銳利且帶毛刺。觀音蓮在光照充足的情況下葉尖呈咖啡色或者紫紅色。光照不足整體為綠色。

觀音蓮喜陽光充足乾燥涼爽的環境,喜疏鬆透氣的沙質土壤。夏季休眠。且休眠特徵明顯。觀音蓮不可澆水太多,澆水太多葉片會下翻,影響美觀。觀音蓮春秋季易爆崽,側芽一般從主頭下面的莖幹生長。


題主的觀音蓮不髮根有可能是以下幾個原因

①高溫,休眠期

長生草屬多肉植物最佳生長溫度為15-25度,氣溫高於25度生長速度就會變慢。30度以上就會休眠。休眠期的多肉植物停止生長。所以根系也會停止生長。一般夏季晨曦不建議購買多肉植物就是因為休眠期多肉不好服盆。這個是植物本身的特徵,髮根要等天氣涼爽氣溫下降之後了。


②土壤過於潮溼

不知道你買回來上盆是不是澆水了,一般多肉植物上盆是最好不要澆水的。因為脫土晾根後多肉植物毛細根死亡。不具備吸收水分的能力。澆水也起不了太大作用。反而會增加負擔。

③沒有修根

網購回來的多肉最好修根,因為乾枯老化死亡的毛細根不但沒有任何作用,反而會阻礙新的毛細根生長。所以網購多肉回來要把乾枯老化的毛細根修剪掉,留下主根就可以。讓主根衍生毛細根。只有毛細根才具有吸收水分和營養的功能。

觀音蓮夏季休眠,所以不髮根其實比較正常,秋季天氣涼爽以後就會發根,暫時放在散光通風處養著就可以。不要經常拔出來看,到了合適的時候它自己會發根的。


晨曦植物


你好,我是老唐,一個養多肉植物5年以上的80後,分享多肉植物葉插、播種及養護經驗,歡迎點擊文章右上角“關注”長期獲取養護知識,亦可點擊頭像直接諮詢。

觀音蓮,景天科長生草屬多肉植物,原產地歐洲,又稱為觀音座蓮、佛座蓮等,現在普及到我國大江南北,堪稱普貨之王。觀音蓮肉如其名,葉片如蓮座狀環生,葉形扁平狹長,前端急尖,葉緣有細微的絨毛,在光照充分且有適當溫差的環境下,葉尖和葉緣會變成咖啡色或紫紅色。

觀音蓮非常容易群生,每年春秋兩季都會爆無數的側芽,這些側芽可以留下來,讓它們圍繞主頭生長,長成壯觀的群生大蓮座,也可以取下來扦插,繁殖成新的植株。

觀音蓮不生根怎麼辦?我覺得先要找到原因,才能進一步找到應對的方法,下面我們先來找找觀音蓮不生根的原因。

1.氣溫太高,不利於觀音蓮生根。一般多肉植物髮根最適宜的溫度是20-28度,超出這個溫度區間,多肉植物的髮根就會受到影響,會延長髮根時間甚至暫時不髮根。觀音蓮雖然是普貨之王,非常皮實,但是也要遵循生長規律,現在正是三伏天,溫度比較高,所以不管題主的觀音蓮是新入手的成株還是扦插的幼株,在這種氣溫下,一時半會不髮根是非常正常的。解決方法:將觀音蓮移到通風陰涼的地方,保持土壤微潮,然後耐心等待,時間到了自然就會發根成活。

2.髮根介質不合適。觀音蓮春秋兩季栽種或者扦插對土壤要求不嚴,一是因為皮實,二是因為春秋兩季是生長季節,髮根非常容易。想在夏季溫度比較高的時候讓觀音蓮成功髮根,就必須得在髮根介質上動一下心思,建議使用純蛭石或者粗河沙來發根,這樣髮根的成功率就會高一些,如果隨便挖一點園土就種上了,夏季因為氣溫高介質又不透氣,觀音蓮不但不容易髮根,根系還容易腐爛發黴。解決方法:換純蛭石顆粒或者粗河沙來給觀音蓮髮根,並且在使用之前用高錳酸鉀把介質浸泡一下,髮根成功以後再移盆重栽即可。

3.觀音蓮根系腐爛。夏季本來就不是適合多肉繁殖和新栽的季節,所以在種植的過程中總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問題而導致根系腐爛,比如說新入手的觀音蓮沒有修根,直接上盆以後乾枯的根系就會在土壤裡腐爛,這種情況不但無法正常髮根,還可能直接導致植株死亡。另外新栽或者扦插過程中操作不當,比如說還沒成功髮根就澆大水,也會導致根系或走莖腐爛,這種情況下觀音蓮自然也是無法髮根的。解決方法:把觀音蓮拔出來重新修根,把腐爛的部分全部清理乾淨,然後抹上多菌靈晾5天左右,待傷口完全癒合以後再重新上盆髮根,髮根期間保持介質微潮,千萬不可澆大水。

言盡於此!以上謹代表個人觀點,作為肉友實際處理問題之參考所用,路過的肉友覺得有道理請點個贊;如有更佳處理之方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以討論,謝謝。(原創內容,歡迎轉發,但勿抄襲搬運。)


唐長老多肉札記


歡迎關注多肉植物花園,品鑑最漂亮的多肉植物,學習最全的多肉養護常識,也能買到最便宜的多肉植物


觀音蓮 景天科長生草屬多肉植物,也叫做長生草、觀音座蓮、佛座蓮。算是多肉中最常見的品種之一。葉片扁長呈蓮座狀,前端帶尖,葉尖和邊緣成咖啡色或紫紅色。整個外形呈蓮座狀,故得此名。

觀音蓮夏季有休眠期

看題主說未生根,應該是正處於休眠期的觀音蓮還未甦醒過來,夏季高溫,長勢十分緩慢,自然生不出根。只要植株還健壯,等到真正涼爽的秋季到來,自然也就逐漸恢復長勢,慢慢生根。


再者,題主剛買回來的觀音蓮,是否沒有進行修根。

一般賣家會將多肉提前離土,毛細根離開土不久便會死亡,所以買回家中,要先進行修根,將枯死的毛細根系修剪乾淨,留著只會阻礙根系的生長。


題主剛買回來是否澆水過多

剛上盆的多肉不可多澆水,再加上夏季高溫潮溼,多餘水分揮發不出去,難免影響根系呼吸,這是不僅是不生根,還可能爛根。多放到通風處晾一下,加強環境空氣流動


以上內容都可能導致觀音蓮生不出根,希望對花友們有所幫助。相信大家悉心養護,都能養出自己健壯可愛的小多肉。


多肉植物花園


觀音蓮屬於景天科的多肉植物,又叫做長生草,觀音座蓮,葉子長得像蓮花的形狀,是非常普通的一種多肉植物,之前我也在露臺上種了許多,第一年是幾棵,第二年已經繁殖出幾十棵了,太多了只好送親戚朋友。觀音蓮不生根,怎麼辦?

那其實如果觀音蓮小苗,或者剛剛拿回來的觀音蓮可能根系比較少,或者沒有根,只要葉片健康沒有問題,就沒關係的。是可以種活的,後期會自己慢慢長出很多根。



只是盆土保持略微溼潤,但是不積水的狀態,其實觀音蓮不挑土,就算最普通的園土都可以種,但是如果用營養土腐葉土或者泥炭土加上顆粒土,長勢會更快一些。


把沒有根的觀音蓮放在土面上,稍微按壓一下,更貼近土面,它會漸漸冒出根來,尤其春秋,長根特別快。夏季溫度高,多肉植物很多都進入了休眠半休眠的狀態,所以長根就慢一些。但是隻要保持生命力,不求狀態多好,秋天也會漸漸長出根來的。


關注小雅在陽臺,教你養花,教你種菜,為您解答養花問題!


小雅在陽臺


觀音蓮不生根,咋辦?

觀音蓮是普貨中的戰鬥機,是最最好養的多肉植物了,當然,炎炎夏日,不要澆水過頻,不要長時間淋雨,更不它就會黑腐化水給我們看。

鶴座標青島膠州,它是冬天能耐零下十三四度的低溫,戶外溫度,夏天能耐零上三十多度的高溫。可以常年戶外養護,所以,鶴的觀音蓮長勢強健,狀態非常好。

如果題主的長時間不長根,那就要看看是不是澆水過多了?把觀音蓮左右搖晃一下,看看能搖動不?如果不小心搖出來,那就拔出來,重新栽植。

現在的這種情況下,咱的配土要奢侈一下吧,畢竟是治病救肉肉。鶴的觀音蓮配土用的是疏鬆透氣的田園土,因為這貨太好養了是屬於給它陽光就燦爛的主。


配土比例是:泥炭4份,煤渣4份,珍珠岩1份,赤玉土1份。挖出來的觀音蓮先要在陰涼通風透氣的的地方晾幾天。看看它根部有問題沒有,如果一切正常,那就把土壤上面用噴壺噴水後,咱溼土幹栽,然後呢就把觀音蓮直接戳進去。

如果根部有問題,有爛根的傾向,那就用手指甲把腐爛的地方慢慢刮一下,之所以用指甲是可以掌握好力度,用別的害怕不小心刮斷,大家可以酌情處理。刮完後用多菌靈泡一下,晾一下然後栽植。



好了,咱就放在陰涼通風透氣的地方等它慢慢長出根來吧,這期間十天半個月不要澆水,過了十天半個月後,可以在花盆周圍用彎嘴壺轉著圈澆水,不要靠近根部,十天半個月後還要這樣澆。


我是愛多肉的雨中白鶴,如果喜歡我的養護知識,那麼請關注我,如果想問一些有關於養花問題,我們可以一起探討。祝天下盜文者尿頻尿急尿不盡,腎虛尿糖脂肪肝。


愛多肉的雨中白鶴


觀音蓮我自己也有,養肉三年,給出一些建議,希望給題主一些啟發。

觀音蓮也是多肉的一種,冬種型,雖然和其他景天科不一樣,但是到了秋後溫差拉大,各種形態各種美,但是觀音蓮確是抗凍不耐熱。

現在天熱,處於半休眠狀態,不生根或生根慢,很讓人頭疼,我自己也有化水的幾株多肉,沒辦法只好砍頭,等待生根中。

配土:

有時配土不合理也會影響生根,推薦蛭石+泥炭土+椰糠,3:4:3,淺口花盆,或任何帶底孔的花盆,土裡撒點多菌靈或百菌清,再噴水稍有潮溼即可,攪拌均勻。以土捏在手裡不成團為宜。

如何生根:

用生根粉還有美*露(怕有打廣告嫌疑,隱去一個字,去網上搜下就有)兌水,1:200,蓮座底部浸於此溶液中,20分鐘後拿起來即可上盆,土裡因為撒些過多菌靈,可防止黴菌感染。

接下來過隔幾天就用水壺給花盆四周空氣及花盆底部噴霧,為的是增加空氣溼度,讓根自己找水,陰雨天不必做這個動作。

還有個方法就是每週浸一次盆,用比花盆大的容器放些水,將花盆放置到水位線不超過花盆高度1/3,放置幾秒就好,拿出來還是放置在你家散光通風最好的地方,我一般是放東窗臺,不要暴曬,接著就是等待吧~

注意噴水時,不要讓水珠沾溼葉片,如果不小心沾到,儘快用紙巾吸乾水珠!

如果這些方法還不奏效,那把整個植株連盆放在涼爽通風處,整株不要碰水,包括根部,等天氣涼爽些,自然就會發根了。

我是“愛肉的小秋”,有不同意見或疑問,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