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5 《我不是藥神》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是什麼?1年30萬?

剛邁入7月,一部電影剛上映,就已經被捧成了國產電影暑期檔的神藥,這部電影就是《我不是藥神》。

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影片講述了神油店老闆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的首家代理商,起因是一位患者找到程勇,希望它能代購”格列寧“這種藥物,程勇抱著試試的心態去代購了藥物,卻發現,這裡面有著巨大的商機和市場,因為對於那些買不起救命藥的患者來說——命,就是錢。

如果你也對即將上映的《我不是藥神》感興趣的話,那可要好好看看今天科普的內容,能讓你提前瞭解一下什麼是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否則看的時候總感覺少知道點什麼,到時一頭霧水。

《我不是藥神》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是什麼?1年30萬?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 ,也稱作慢性髓系白血病,屬於慢性白血病的一種常見亞型。CML是一種造血幹細胞克隆性增殖所致的骨髓增殖性疾病,臨床常簡稱慢粒。

臨床特徵為進行性外周血白細胞增多,可見到各階段的不成熟粒細胞,嗜鹼及嗜酸性粒細胞增多,骨髓有核細胞極度增多,以粒細胞係為主,幼稚中性粒細胞及成熟粒細胞明顯增多,骨髓細胞具有CML 的標記染色體———Ph 染色體[t( 9; 22) ]或( 和) BCR/ABL 融合基因。慢粒的中位生存期3 ~ 4 年。

《我不是藥神》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是什麼?1年30萬?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慢性期外周血塗片

患者會有哪些具體症狀?

因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進展比較緩慢,所以很多病人沒有症狀,尤其在早期的病人,隨著疾病的進展,白血病破壞骨髓正常造血功能,浸潤器官,引起了明顯但非特異的症狀。包含有:

1.貧血:表現為乏力、頭暈、面色蒼白或活動後氣促等;

2.反覆感染且不易治好:主要由於缺少正常的白細胞,尤其是中性粒細胞;

3.出血傾向:容易出血、出血不止、牙齦出血、大便出血及月經不規則出血等,由於血小板減少引起;

4.脾大、不明原因的消瘦及盜汗等。

《我不是藥神》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是什麼?1年30萬?

除了造血幹細胞移植可以成功治癒該病外,其他治療方法不能治癒本病,但是找到能配型成功幹細胞捐贈者是不容易的。

除一部分幸運患者能找到配型以外,絕大多數患者需要使用藥物治療或者藥療結合化療的方法來延長生存期。

基本原則是減少瘋狂增殖的“壞細胞”,並將健康的血細胞恢復到正常水平。

臨床上會使用的藥物有:

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最佳推薦)使用藥物酪氨酸酶抑制劑可以達成這個效果,它能減慢體內“壞細胞”的生長速度,延長生存期。

伊馬替尼 400mg 口服 1/日。(格列衛,即為電影化名“格列寧”的藥物)

尼羅替尼 300mg 口服 2/日③達沙替尼 100mg 口服 1/日。

《我不是藥神》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是什麼?1年30萬?

“格列寧”,1年30萬,這個命還續不續!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服用格列寧確實可以穩定病情、正常生活,但需要不間斷服用。

2002年,該電影的原型人物陸勇接受採訪時表示,這種藥品的售價是 23500 元一盒,一名慢粒白血病患者每個月需要服用一盒,藥費加治療費用幾乎掏空了他的家底,這樣算下來一年需要花費30萬元。這樣的花銷是普通家庭不能承受的。

而印度的仿製藥,可以理解為“盜版藥”價格僅為200元每盒,是正版藥的百分之一,一年的花銷也降到了3萬左右,對於大多數患者來講,是件救命的事兒。

《我不是藥神》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是什麼?1年30萬?

引用韓寒的話“在《我不是藥神》裡,為了戲劇衝突需要,唯一的反面角色是那家研發出新藥的藥企。事實上,一些藥企,為了研發新藥,時間投入都是數年十數年,資金投入數億十多億,甚至一無所獲。本質上是因為有了他們的研發,很多絕症才有了希望。”

如果“盜版藥”猖獗,那麼又有哪個藥企願意投入大量資金在新藥的研發上呢?進而療效好、副作用更低的藥品還會有哪家藥企會研發生產呢?

這個問題市場解決不了,政策能解決嗎?

大家可以帶著這些問題去看《我不是藥神》,相信你能從影片中找到你想要的答案,歡迎有想法的小夥伴在評論區進行互動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