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爲什麼會口碑爆棚?哪些地方打動了你?

《我不是藥神》為什麼會口碑爆棚?哪些地方打動了你?

《我不是藥神》這部來自現實題材的作品能瞬間爆紅,是因為它講述了慢粒白血病病人們的無奈、痛苦以及在痛苦中尋找希望的心酸。

影片之所以能戳中觀眾的淚點,是因為它赤裸裸地揭露出人性的善與惡、貪與痴。電影中那些揪心的片段,觸碰了當下熱門影片的“盲點”和當今社會的“痛點”。

電影中打動我的場景有很多,但最觸動我的是以下三點:

01

假藥販子“張長林”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選擇勒索程勇,他走的時候對程勇說:

“我賣了這麼多年藥,這世上只有一種病,窮病,這個病沒法治,你也治不過來。”

這句話映射出社會最底層民眾的無奈,也揭露了社會的陰暗面。在小編看來,生病不可怕,窮人吃不起藥也不可怕 ,可怕的是在重大疾病面前,人人都是窮人。

《我不是藥神》為什麼會口碑爆棚?哪些地方打動了你?

人類的悲歡或許並不相通,但窮人的痛苦卻都是一個味道:社會在進步,醫保在改革,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得起病。

02

呂受益帶著程勇第一次回家,蹲在嬰兒床前,看著睡得香甜的兒子,一臉幸福地告訴程勇說:“剛開始查出慢粒白血病時,天天想死,但看到兒子第一眼後,就不想死了,就想聽他喊一聲爸爸。”

呂受益不過是我們芸芸眾生的一個代表,他是一個丈夫,也是一個父親,他有他的責任,也有他的精神寄託。一個想死的人,突然不想死了,是因為新生命的到來喚醒了他活下去的希望。

現實很殘酷:窮,吃不起藥,就得死。孩子的到來,並沒有阻止呂受益離開的腳步。沒錢,對於慢粒白血病患者來說,活下去就是奢望!

03

程勇的賣藥行為被警方盯上後,面對警察的詢問,一位老人顫顫巍巍地站出來,用期盼、無助地眼神哀求著:

“我生病三年,吃掉了家裡的房子,吃垮了全家,但我想活,不想死。”

那是對生命的渴求,對現實無力的抗爭。在觀眾心靈受到震撼時,她又加了一句:“你就能保證自己這輩子不得病?”

說出這句話的是影片中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角色,但是這一句話卻是那麼的震撼人心,緊緊揪住每個人的心。

那一刻每個人都被生命的無常和不安全感緊緊抓住,都感同身受地體會著一種恐懼:在疾病面前,生命是如此的渺小,我們的世界很可能因為疾病而發生不可預知的改變!

《我不是藥神》為什麼會口碑爆棚?哪些地方打動了你?

《我不是藥神》是一部有現實意義的電影。一場大病就能把一個人,甚至一個家庭擊垮。如果病痛和貧窮掛鉤,剩下的就只有深深的絕望。

僅上映幾天的《我不是藥神》票房已經蹭蹭上升,得到大家的熱烈追捧。這部影片雖然在商業上獲得了巨大成功,但還是希望今後此類案例越來越少。

畢竟當生命需要緊急救助,而我們只能選擇通過灰色地帶採取行動時,這難道不是一個社會的悲哀嗎?


也許你還會喜歡以下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