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觀後感,論人性的偉大,賣神油小販到英雄的成長史

最近《我不是藥神》火得一塌糊塗,票房刷新了《戰狼》的紀錄。小編也跟風去看了下,看完後深有感觸。不得不點個贊,確實拍得很好。見證了人性的偉大,賣神油的小販如何成為人們心中的英雄。今天就來說一說《我不是藥神》觀後感。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論人性的偉大,賣神油小販到英雄的成長史

電影開頭程勇是個賣印度深油的小販,因為生意不好,店租都交不起,老婆跟人跑了,父親病了沒錢治病,只有個孩子還算聽話,但是老婆還想帶兒子去移民,可謂是一個很慘的人物形象。飽守生活的摧殘,鬍子拉碴,特別是動手打老婆的那個場景,讓很多人在心裡大罵他渣男吧。如果沒有後續發生的事情,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呂受益是個很關鍵的人物,他自己身受滿粒白血病的折磨,也是他改變了程勇的命運。他不知道從哪裡得知,印度的格列寧與正版的格列寧藥效完全一樣,價格卻是天囊之別。在國內需要四萬塊一瓶,印度只需要幾百。劇中有個讓很人心酸的場景。得白血病老太太被抓後,跟警察說的一段話:“四萬塊一瓶的藥,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沒了,家人都吃怕了,我只想活命,藥假不假,我吃過還不知道嗎?”呂受益通過程勇的鄰居聯繫上了程勇,剛開始程勇因為走私藥物要判刑而沒有答應。後來父親的病急需要錢,深深刺激到了他,決定鋌而走險。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論人性的偉大,賣神油小販到英雄的成長史

親自去印度帶了格列寧回來,併成為中國唯一的一個代理商,開始了走私格列寧之路。本以為能夠暢銷一番,但是現實很殘酷,根本就沒有人願意相信他那便宜的藥有效果。這時呂受益想到了在夜店上班的劉思慧,劉思慧因為女兒是慢粒白血病患者而特別關注這方面的信息,還是病友群的群主。她是個關鍵性人物,沒有她的推薦,程勇的第一批藥只能爛在手裡。出於對她的信任,和價格要便宜很多,大家都買了一些回家試用,發現效果確實很好,程勇的藥也賣得順風順水,狠狠大賺了一筆。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論人性的偉大,賣神油小販到英雄的成長史

劇中有個場景,喝完酒後,程勇送劉思慧回家的時候本想跟她發生點什麼,劉思慧也因為他的幫助而打算獻身。但是看到劉思慧患病的女兒突然醒了後,他想到了自己的兒子。他良心過意不去,劉思慧一而再再而三的主動,他都忍住了,從這點可以看出他是個合格的父親。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論人性的偉大,賣神油小販到英雄的成長史

一年後發現藥突然不好賣了,原來是有個醫院的院長,賣比他價格還低的假藥。因為有拖,所以賣得也很好。就此也是一個轉折點,他們去攪局,被張長林發現了,原來從印度的藥是被程勇控制了。張長林想要談合作,程勇剛開始不答應,但是後來迫於張長林的勢力,他怕了,不得不停止賣藥。把渠道轉給了張長林,賺點中介費。

張長林本來是個唯利是圖的人,但最後都被程勇感動了。被抓後,警察審訊時,硬是沒有說出程勇。是程勇讓他良心發現了,不想病友的藥被斷。程勇打算收手後,叫大夥吃了個散夥飯,大家都對他特別失望。特別是黃毛,這個農村出身因為得白血病而被父母遺棄跑到城裡來討生活的小夥子,雖然生活很艱苦,但他很仗義。特別的看不起程勇,因為程勇不做,有成千上萬向他一樣的病友會得不到治療,覺得程勇是賺夠了然後拋下大家。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論人性的偉大,賣神油小販到英雄的成長史

散夥後,程勇也開起了製衣廠,生意不錯,也算是小有成就的商人,跟以前的幾個夥伴也沒有聯繫。但是當呂受益的妻子找上他的時候,他的良知又被喚醒了。聽說呂受益因為病痛而自殺去了醫院看望,曾經的小夥伴已經不成人樣。特別是護士換藥時,他在病房外聽著呂受益那撕心裂肺的叫喊聲和看著呂受益妻子那絕望的表情,心裡特別不是滋味。內心經過一番爭鬥後,重新開始去了印度拿藥,但是回來的時候,呂受益已經因為再次自殺而離世。在祭奠呂受益的時候,從他家出來看到屋外站著一大堆來看望的白血病病友,他的良心真正覺醒。不再為了利益而賣藥,以前賣5000的藥賣五百,根本就沒有利潤可言。

《我不是藥神》觀後感,論人性的偉大,賣神油小販到英雄的成長史

黃毛為了幫他頂罪,開車逃逸,最後被車撞死,死時才二十歲。口袋裡還裝著回家的車票和爸媽的合照。黃毛的死,讓他更加堅定,為了救人而不在乎自己要付出的後果。後期因為印度藥廠停產,每瓶藥虧損幾千,去藥店購買零售藥。並決定擴大銷售範圍。由省變為全國,每個月損失幾十萬也要賣藥,只為了救人,他的人生真真得到了昇華。被抓前,為了盡最後一點力,自己開車橫堵著警車,看到拿藥走的同夥被警察追回後,他死死的在地上掙扎,可以看出他的靈魂已經在一個很高的高度。審判的時候,法官問他有沒有什麼要辯解的,他說沒有,只需要國家能夠早點讓這些藥,造福廣大的病友。去監獄的路上,病友只發的在路邊送他,讓他感動的哭了起來。英雄不怕苦,不怕累,但也有眼淚。這些經歷讓他從一個賣神油的小販,成為了人們心中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