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飙升了两年的涪陵榨菜还会继续涨吗?

近日,公司发布了2018上半年业绩公告,营业收入达到10.6亿元,同比增长34.11%。扣非净利润达到了3.04亿,同比增长81.89%,仅半年时间达到了去年全年业绩的77%。

业绩提升的直接原因一方面是变相涨价,2017年底,公司在单价不变的情况下把主力小包装榨菜重量由88g降为80g,变相提价10%;另一方面原材料青菜头供应充足,采购价回落15%。两方面的原因助力了主力大单品的业绩迸发,主力榨菜毛利率提升至56%。

财务分析

财务上,公司无任何银行贷款,货币资金达到了3.23亿,理财资金8.79亿,现金流充足。流动比率接近4,资产负债率只有20%。这充分说明了,公司财务相当稳健,没有任何流动性风险。

飙升了两年的涪陵榨菜还会继续涨吗?

飙升了两年的涪陵榨菜还会继续涨吗?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销售费用达到2.09亿,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40.72%,主要是市场推广费的上升。公告揭示,2018年公司在销售上采取了激进策略,通过开展“大水漫灌”等活动,采取高成本+高价格+高毛利+精品的运行模式,有效挤占竞品市场份额。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泡菜和下饭菜分支业务在没有提价的情况下,营业收入增长大幅领先主力大单品。

核心竞争力

$涪陵榨菜(SZ002507)$ 是行业唯一的寡头,乌江牌榨菜市场占有率常年第一,口碑良好,品牌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

渠道方面,公司的销售网络已经铺满了34个省市自治区,从大商场到便利店,都能看到公司的产品,公司的渠道在调味行业是首屈一指的,堪比海天味业。

榨菜的价格在2~3元之间,消费者对价格并不敏感。从2.5元提价5毛至3元,尤其是在当前货币超发,物价飞涨的背景下,吃顿饭都要50元,消费者会在意5毛钱的涨幅吗?这也是涪陵榨菜这些年一直在提价,销量不降反增的原因,公司继续提价的基础是存在的。

稳健的财务、强大的品牌、全覆盖的渠道、市场特许定价权,如果一个快消品公司有这四个特点,那么,它就是一家好公司。

公司是家好公司,那价格是不是好价格呢?38倍市盈率,200亿市值的涪陵榨菜值不值得现在买入?

目前股价贵吗

支撑涪陵榨菜38倍市盈率股价的唯一因素就是利润能不能持续高增长。除主力榨菜依然有提价预期之外,“惠通牌”泡菜增速超过主力榨菜,这也与公司今年的多目标平衡策略有关。今年的营销费主要砸在了泡菜上,公司要逐步减少主力榨菜占营收的比重。今年泡菜营收有望达到2亿元,未来三年,泡菜营收有望冲击5亿元,按照30%净利率,3年后,泡菜有望贡献1.5亿的利润。

手握13亿现金,涪陵榨菜不会停止并购的步伐,并购也是一个预期。鉴于过去三年的平均利润增长率近50%,加上泡菜的爆发,并购的预期,未来三年,涪陵榨菜仍然给予50%的增长率。如果在当前200亿市值买入,市值不变的情况下,三年后PE仅为18,这对于一个几十年如一日稳定产生利润的大白马来说,估值已经相当低了。

飙升了两年的涪陵榨菜还会继续涨吗?

当前40倍PE是高了,毫无疑问,当前的价格不适合买入。但是2018年已经过了一半了,当前的高估值,半年后就会被消化了,但是,那个时候还能不能以现在的价格买入,这就难说了。

投资是反人性的,这句话是真理,当大部分人认为已经到高点的时候,或许才是行情开始的时候。哪怕股价过去几年涨了好几倍,因为投资投的是未来。

价值投资的视角一定是在公司的基本面上而不是股价上,关注公司的股价波动,这就是最难突破的心理屏障。

如果沉在2块钱的差价中,以日为单位来盯着公司,那么基本赚不到钱。如果能以季,年甚至更长时间来看一家公司,那么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望眼欲穿。

大股东减持

关于大股东和管理层减持的问题,我认为大可不必担心,价值投资者一定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如果你的投资依据是管理层减不减持,那么你一定亏钱。涪陵榨菜的薪资水平并不高,董事长税前工资才40万,管理层也是投资者,也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人家赚了钱,为什么不能取出来改善生活?为什么就非得过着干巴日子买自家股票?比如说我在一支股票上赚了好几倍,我一定会取来啊,这是常识,毕竟股票是虚的,钱才是实的。而且股票交易是基于分歧,有人看多,有人看空。管理层作为一个投资者,跟普通投资一样,也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人家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做出交易,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作者:小砝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