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 《中药学》童子尿

童子尿,中医称“童便”,10岁以下男童的尿(分干性和湿性),满月前一天的男孩清晨的第一泡尿最佳。它是作为药引之用,以增加药的疗效。

中文名

童子尿

外文名

The lad urine

别称

童便

定义

10岁以下的尿(分干性和湿性)

作用

作为药引之用,以增加药的疗效。

古代医书记述

10岁以下男童的尿(分干性和湿性),才称为童子尿;童子尿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如果男孩子已经能产生精子,或手淫排精(或只是没有和女孩做过爱),就不再叫童子尿,只能说:“其只是一个处男!”

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人尿(童子尿)气味咸,寒,无毒。主治寒热头痛,温气。童男者尤良。的确,古代医生有许多采用童子尿作为药引或直接作为药给人们治疗疾病。

元代名医朱震亨医案中有这样的记载:“小便(童子尿)降火甚速。常见一位老妇人,年逾八十,貌似四十。询其故……人教服人尿。四十余年矣,且老健无他病……凡阴虚火动,热蒸如燎,服药无益者,非小便不能除。”在古代医案中还有不少类似记载,如用童子尿治疗头痛、咽痛、腹痛、发热、肺痿咳嗽、痔疮等证。用法有直接饮用、煎煮后饮用、与药同煎服、作酒服、送药饮等,也还有古人遇急腹症和中暑昏厥时让童子坐腹溺其脐中的做法。

历史文化渊源

童子尿治病或大补的说法有历史和文化上的根源。在中国的本草上,人和动物的尿、粪一直都被认为是可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药物,并且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上称人尿为轮回酒、还元汤,童男者尤良。如同中医的理论框架一样,人尿治病有其玄想的基础。入药的人尿产物还有溺白垽(人中白,就是尿液的白色结晶)、秋石和淋石。主治各种病症,如寒热头痛、症积满腹等,明目益声、润肌肤、利大肠,去咳嗽肺痿,止劳渴、润心肺,止吐血鼻衄,治难产、胎衣不下和蛇犬咬伤等等。古埃及和古印度也用过动物粪尿治病,但不如古代中医的记录丰富。古代人类对自然有一定的认识,与现在的医药一样都具有不确定性。

药理应用

童子尿治病自古以来就一直在民间流传。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曰:“尿,从尸从水,会意也。方家谓之轮回酒、还原汤,隐语也。”意思是小儿为纯阳之体,代表著无限生命力的阳气、元气充满全身,尿液是肾中阳气温煦产生的,虽然已属代谢物,但仍然保留著真元之气。不过古人并不是任意使用童尿,还是很有讲究的:如童尿用12岁以下的童子;童子要忌食五辛热物;男用童女便;女用童男便;童尿斩头去尾等。

人尿治病或者大补显然毫无科学道理。首先看看人尿里有些什么成分,尿基本上都是水分,含少量无机盐,所以有点咸味。此外,尿里可能含有极微量的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身体其他成分的代谢物。英国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名人李约瑟和鲁桂珍曾经著文认为,中药秋石(尿沉淀物人中白炼成的“白质”)含性激素,所以中国人应用激素比西方要早,这种话听起来令人陶醉,其实纯属臆测。前些年有些地方公厕里放着很多尿桶收集小便,据说是用来提取治疗溶栓药物——尿激酶。病人的尿里可能还有些异常成分,像肾脏病和糖尿病病人的尿里有蛋白质或糖。上述物质在尿里含量甚微,不可能产生任何药理作用。

西医专家也认为,古往今来虽然有童子尿保健一说,这是由于生产力低下的原因,童子尿即使真可作为药用,也应通过科学论证,应按国家的有关规定,通过临床前期动物药理实验(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一般药理、药效学实验等)、临床实验(包括人体对药物的耐受性、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等)和有关部门的评审后方可确认。同样,童子尿若要成为保健品,也得通过相关的实验和审批程序。总之,冒然喝童子尿保健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如今并未有再用童尿药用的做法,可却有一些极度困境中度过的人在缺水断粮的绝境中自饮尿液维持生命的事例,虽未有人科学的考证尿液的作用,可其不卫生这一点还是确切的。[1]

[1] 童子尿.平安健康网 [引用日期2016-11-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