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哪三場漢末的戰役決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眾所周知,漢末分為三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而每一個階段都是以一場標誌性戰役為代表。這三場戰役分別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荊州之戰。

哪三場漢末的戰役決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官渡之戰。在官渡之戰以前,執牛耳者還是袁紹,並不是曹操。雖然曹操得以“奉天子以令不臣”,但袁紹的家世背景以及四州之地都讓他成為最有可能統一天下的人。官渡之戰是曹操以弱勝強的重要戰役,雖說官渡之戰並沒有完全滅掉袁紹,但袁紹的勢力已經很難集結,之後更是內亂紛紛,這讓曹操擁有了統一北方的基礎。這同時也是三分天下最重要的一部分,曹操成為北方的真正霸主。

哪三場漢末的戰役決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接下來,就是赤壁之戰。赤壁之戰的意義並不是孫劉聯軍戰敗了曹操,事實上在漢末時期曹操的敗仗還有很多。但赤壁之戰的失敗卻是曹操在勢力顛峰時期的失敗,這一戰不僅讓曹操失去了扶搖直上的氣勢,同時讓曹操不得不思索假如無法統一天下該怎樣與漢室也就是當時的漢獻帝相處。赤壁之戰之前的曹操是不需要考慮這些的,因為他的計劃是統一江南,進逼西涼,最後再收拾巴蜀,一步步完成統一霸業。只要計劃按部就班地執行了,曹操的威名就足以鎮住整個朝廷,讓其他人不敢妄動。赤壁之戰結束了曹操的威名,曹操雖然晚年頻繁南征,但恐怕他心裡也知道統一天下的希望已經沒有了。因此,他的重心也開始轉移到北方的建設和世子的選擇當中了。

哪三場漢末的戰役決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最後就是荊州之戰,呂蒙白衣渡江。很多人可能會認為第三場戰役是夷陵之戰。其實,夷陵之戰只不過是蜀漢的強弩之末而已,失掉了荊州和關羽意味著蜀漢再也沒有經略中原的能力。無論劉備是否奪回荊州,之後都無法再次有統一天下的能力。荊州之戰同時也破壞了孫吳與蜀漢的盟約,這一盟約要好久之後才真正修復起來。而到了這時,無論是北方的曹魏,西南的蜀漢還是東南的孫吳都沒有統一天下的能力了。三分天下的格局也就穩定了。

這三場戰役其實都是在一方極盛甚至有可能完成統一大業的時候敗北的,由極盛轉衰,也是歷史自然的興亡之理。值得我們思考的是這種極盛究竟是真實的還是內裡已經腐敗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