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怎样看待于正?

cw204963141


首先于正并不是专业翻拍金庸作品的,于正真正起家的是靠宫斗剧和琼瑶剧,在情爱影视剧剧本经验成熟之后,于正才尝试去写金庸的剧本,如2014版《笑傲江湖》和新《天龙八部》等金庸改编影视剧,但是最终效果平平,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



除了编剧之外,于正的另一个身份就是制片人。然而于正作为制片人来说,拥有了比编剧更大的权利,在此前通过一系列古装剧和宫斗剧吸引眼球之后,武侠成为他的下一个目标。然而就目前来看,近几年翻拍的金庸影视剧皆反响平平,而于正的抄袭门也在持续发酵,对他的名声同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至于大家为什么选择于正,主要是因为影视圈的资源过于金字塔模式的集中,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明星占据了大量的话语权。而在编剧中的明星于正自然也蹭了不少便宜,至于于正的实力来说,本身并不比一般编剧强多少。只不过班底强大才是收视率和收入的保证,你觉得呢?


关注头条号武侠小王子李言,我陪各位一起聊武侠。


伯德小姐


第一娱记出品必属精品!

如何评价于正?说实话,我和于正有过很多次接触和交流。还真不好简单的概括!聊一聊他的发家史吧!

我认识于正是通过一个朋友,那是2009年底的时候。当时于正还不出名,很早的时候,我这个朋友投资拍摄了于正编剧制作的电视剧《贤妻良母》,希望我过来帮忙宣传,然后约了于正见面!我记得地点是在北京西四环的一个酒店!一坐下来,我简单的介绍了我做过一些什么作品。于正说那很好啊,以后也帮他宣传宣传,然后就滔滔不绝讲他的故事,他说他以前在香港跟李惠民导演学编剧,现在搬到北京来了。还说他以前也是学表演的,在上海戏剧学院,和冯绍峰、杨蓉等是同班同学,但是真的演不了戏,所以才开始写作!



《贤妻良母》是部小制作,但是赚了不少钱。随后我这个朋友又和于正合作拍摄了《欢喜婆婆俏媳妇》《美人心计》等几部电视剧。都赚得盆满钵满。于正也完成了原始积累,后面的戏他都自己也参与了投资!


于正是有真本事的,我很佩服!虽然有抄袭行为,但是他对剧本把握是很有一套的,他自己深谙观众心理,什么类型,什么题材怎么制作,它都有一套!而且他大部分剧本还是原创的。我去过他家,他是真的可以为了一个细节去故宫查找资料,请教老专家!

我个人认为,于正最大的本事并不是编剧,而是制作能力!他早期都是沿用香港的制作班底,包括现在,他也是习惯性的用香港班底,主要是制作成本低,也好用!于正可以随时和几百个明星通电话,基本上只要他想请谁,都能请的来。我和他一起吃饭的时候,就有好多明星给他打电话,不少都是大腕!因为涉及到成本,所以他并不愿意请大明星!所以他把人员成本控制得很好,这也是他每部电视剧都赚钱的主要原因!



但是于正的性格很怪,他非常敏感,有任何一点觉得不爽就会跟你翻脸。有一次我有一个项目想和他合作。他当时合作的一个香港制作人也在,我就和他交换联系方式,便于以后沟通,于正当时就生气了。他觉得我是想挖他墙角!

还有一次,我带记者去剧组探班采访,中午吃饭的时候,因为他当时已经有一定知名度了,我就对他说,要不和记者一起吃个饭吧,也让记者采访采访。于正于是下去了,但是很尴尬的是,吃饭的时候,没有一个记者想采访于正,让我也倍感尴尬!或许也是从那次以后,于正对我有了意见!



可能也是因为他的奇怪脾气,也得罪了不少人,很多和他关系好的人,陆续离开了他。譬如何晟铭,譬如早期和他合作的我这个朋友。

虽然虽然如此,我依然还是很佩服于正。他三观很正,嫉恶如仇,这点和我很像!他经常在微博上打抱不平,斥责娱乐圈不公平的现象,譬如演员违约,高片酬,演员排位置等。


简单几句话真的无法描述于正,我和他交往多年,他舌灿莲花,才华横溢,精力丰盛。但是性格上太有个性,包括抄袭琼瑶的《梅花烙》赔偿500万。在他身上,红和黑完美的融合,没有丝毫违和感,他注定还会有故事发生!不管怎么样,祝福他越来越好!


第一娱记


曾先森不喜欢于正。我对于正的作品几乎没有怎么看过,于正曾经还在一段时间上过当年很火的一个相亲节目《非诚勿扰》,据说是指导年轻男女的结婚和爱情。

曾先森不喜欢于正。我对于正的作品几乎没有怎么看过,于正曾经还在一段时间上过当年很火的一个相亲节目《非诚勿扰》,据说是指导年轻男女的结婚和爱情。哎,这个破节目曾经让某位作家某位编剧也上过,张嘉佳!




于正是浙江海宁人,从小被父亲严厉要求学习文学,后来抱着明星梦赶考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文化课成绩100分,专业课却不及格。

大学时期因身体较胖,这样的形象他觉得不适合当演员,于是他萌生转行当编剧的念头。

于正的剧曾先森一部也没有看过。



但是于正和琼瑶阿姨的事件,让曾先森很鄙视他。4年前,2014年12月5日,台湾作家琼瑶诉内地编剧于正抄袭于正的《宫锁连城》电视剧和剧本几乎完整套用了《梅花烙》小说和剧本,严重侵犯了她的改编权、摄制权。这个官司据说打得相当辛苦,于正的抄袭好无耻。

最终,这个官司在最近的《圆桌派》里被国内的编剧汪海林说了出来,结果还是那么的令人震惊!于正,也就是抄袭的于正,和郭敬明一样只赔钱,不道歉。

你知道吗?一个人能无耻的这种地步,你还要曾先森怎么评价呢? 我好想在悟空问答里,找到于正,然后能像新浪微博一样@他啊。你看看他的作品,《宫锁心玉》抄袭《流星花园》!《宫锁珠帘》抄袭《宫甄嬛传》!《赏金猎人》抄袭了柳云龙导演的《血色迷雾》!《锁清秋》抄袭《恨锁金瓶》!


曾狄影画


于正感慨自己很幸运,自己用的演员或曾经用某些演员的时候,他们都没有这些臭毛病。

这些年,不管关于于正的争议声有多大,他的造星、选演员能力却首屈一指。

《宫》捧红了杨幂、冯绍峰、佟丽娅、何晟铭,《宫锁珠帘》让袁姗姗横空出世,《笑傲江湖》加速开拓霍建华、陈乔恩等台湾艺人在内地的影视之路,《陆贞传奇》造就了赵丽颖和陈晓,《云中歌》令Angelababy献出电视剧处女作、《班淑传奇》更是大胆启用景甜……以及无数通过于正的剧从而活跃在荧屏上的新一批小花旦小鲜肉。

在行业大佬面对人气鲜肉花旦高片酬不敬业纷纷呼吁要启用新人时,于正像是走在了时代的尖端。

一部戏是用人气演员还是新人?于正有一套自己的理念:“我从来不用市场做判断,我只跟着戏走。”

如果一个戏,只是强情节高效率、人物却不是很突出的话,也就是靠剧本这个人物不会让这个演员红,他就会用人气明星,像找Angelababy演《云中歌》一样。

如果人设很容易把人翻身,他会找人设跟以前有颠覆性、大家耳熟能详、演技成熟的演员,类似陆毅演他戏里的那几个角色。

如果男女一号的人设都特别拔尖,完全压过其他配角,主线是一条而不是交织的,像 《宫》、《陆贞传奇》 这种戏他就全用新人,因为这种戏很容易把人捧红。

如果是有好多条线并交织在一起,类似像港剧《大时代》那种故事,他会用一群很稳重的演员,因为他肯定所有人都会火,这时候年轻的演员肯定就压不住场了。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对于于正来说,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这个演员不能是人品不好、传闻很多的,不能是公司捧红后忘恩负义闹过解约的。当然,公司对艺人不好、不公,或是进公司多年始终资源不好、不火的这些要另当别论。

在于正看来,这些年他用过的没有人出过“大事儿”,也是跟他平时选演员在人品上很谨慎有关,哪怕是他曾经暴跳如雷在网上骂过的人。如今回想起过往,他说其实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因为自己比较矫情、比较冲动。

也许正是因为他的矫情与冲动,不管知名度如何的演员在他的剧组里都不作妖儿,“我没遇到过那样的演员,可能因为我太彪悍了吧,没人敢惹我。”

有老一辈的导演说如今导演在剧组已丧失话语权,甚至形成了类似“一旦和演员发生矛盾,导演走人”的潜规则。于正听后,很生气,他说这在他的剧组不可能发生。

“其实说实话,演员在我心里是一个剧组里地位相对比较弱的。在我的剧组,谁也不能得罪的是我的美术和我的造型,任何人跟她们发生冲突肯定你们滚蛋。导演其次,有问题的话要看情况,而且我的演员不敢跟我的导演有矛盾。”

“专业制片人太少,90%是码局人”

如今,中国的影视剧制作逐步从早期的导演中心制开始向制片人中心制转变,即便目前远不如好莱坞绝对的制片人中心制成熟,于正十分认同这样的发展,但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中国专业制片人太少了!”

“导演其实只是技术部门的一部分,他并非全能。编剧、美术、造型、音乐等等都是作品的一部分,需要集体完成。制片人中心制是对的,但这个制片人不是热钱进来了你去当个码局人就行。”

“真正的制片人,要全能,要对每个环节都熟悉。比如导演离开的时候你能拍两天,美术不在你可以设计,制作人不是管管钱就行,要非常非常专业。被热钱、被外行误导的制片人都是极其不专业的,而这些码局人占到了90%。”

在于正看来,依照国情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XX中心制”中的“XX”是什么无所谓,导演中心制可以,但这个导演要兼任制片人;编剧中心制也行,但编剧也要兼任制片人;再或者就是制片人中心制,制片人可以不兼任别的工作,但一定要是非常专业的制片人。

“像电影导演李安、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等,像电视剧导演赵宝刚、张黎、郑晓龙等,他们导演中心制是ok的,因为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一半也是制作人,他们拥有自己审美和统观全局的能力。”

问于正作为制片人有意和这些大导演们合作吗?他说不想,而原因却是:“他们非常专业等同于专业制片人的存在,一个组里有两个制片人不就打架了么,听他的还是听我的?”

这几年,于正做制片人、做出品人多于做编剧,编剧作品从高产变低产,原因则是写作变得不再迁就,除此之外他发现了他在制作上的high点。而制作上的high点逐渐多于写作上的high。但写作仍是他的爱好,基本保持一年一部,如今他希望的的质量取胜,数量不再重要。虽然现在于正的身份变多了,但是他有心动笔创作的作品,他还是会全力以赴。

说到这儿,于正掏出手机打开给我看他记录在手机备忘录里的新戏剧本,他说再忙再high别的东西也不能舍弃创作。

“写作对我很重要,编剧是我的一个本能,是我一个必须要去做的东西。写作的人,练笔练脑子是不能停的,不写作脑子会僵化,有一天你不做编剧了,你去求别人啊,别人会有那么容易给你写你想要的东西吗,所以这个技能不能丢。”

于正说,他从来不care出品人这个位子,他的东西如果没人投他就自己投,别人信任他投他,他让利润给投资人也无所谓,因为他并不是那么看重钱。

他做戏,从来不会为了省钱而省钱,超预算了就自己贴,自己的贴没了拿公司的贴。

于正说自己是个对生活要求极低的人,他不讲究穿,瘦了以后才稍微买了点衣服,以前都不买,吃上更是不讲究,住也无所谓,他到现在还住他前几年买的120平米的房子里,大的当然买得起,但对他来说没用。他说平时大部分时间在剧组里,也没什么花钱的地方,唯一花钱比较多的就是买书,而书也不是特别贵。

“钱对我不重要,做戏也不是我挣钱的工具,我只想做我想做的,所以这也是这些年别人总说我和行业里的同行交流不太多的的原因。”

于正挣过最高的编剧片酬,贴过更多的制作费用,甚至在做制片人以后收入锐减:“这样付出是为什么?就是因为自己high呀!自己开心啊!”

“就像《朝歌》开机的时候,他们说这么高的成本也没有什么卡司,根本不可能赚很多钱。那好,你们预算是多少, Ok那剩下的钱我贴了,我贴完才发现,《朝歌》的片酬是我平时写一部戏的五分之一。我说过就算我一分钱不拿我也要拍这个戏,外景我就要去新疆拍,因为美,成本高归成本高,我就是一个自嗨的人。”

“我没有去跟随这个行业,我需要迁就这个行业吗?我不需要。同时,我也接受自然淘汰。如果我的东西观众还在看,还有市场价值,有人来买我的戏,那我就还在这个行业继续呆下去。哪一天我被市场自然淘汰了,我就不干了。”

“我发现我以前有太多不足”

3月底,于正的欢娱影视召开了成立五年来的首次战略发布会,公布了未来几年的片单,包括已曝光了片花的《朝歌》与《凤囚凰》,和还在筹备阶段的《延禧攻略》。

网友们看了于正新剧的片花感慨“于正变了”,行业里的人看了说“于正要转型”,而于正自己却说:“其实不能说转型,就是时间变了,我又喜欢别的东西了。”

于正的古装戏,以前多是清宫戏,而目前两部待播的古装戏《朝歌》和《凤囚凰》,前者故事背景为商周两代,后者为南北朝,听了他的创作动机,简直太符合于正的性格。

“看了一篇文章特别生气,国际上很多人都在否定商朝的存在,而且很多国人因为《封神演义》会认为商朝是个神话世界,我就想写一个正史版给大家看,加上看了毛主席和郭沫若对帝辛(商朝最后一位君主)的解读。其实,很少正史能和神话挂钩,但我们的远古史他本身就是神话铸就的,又是正史,又是神话,你可以在里面去游走。”

“在做《凤囚凰》的时候呢,其实对南北朝的概念就是白衣飘飘美少年那些,我在想,我可以在美学上做一些极致的东西,从我好朋友孙郡的画中找到了诗意的灵感,然后我也特别生气,很多人都认为这种诗意的感觉是和风,把我气炸了。这是他们在唐朝的时候学过去的,不能说一个强盗抢走了我们的东西,几百年以后就变成他们的了。所以我告诉大家,这是南北朝的,这是属于中国的。”

想要弘扬中国文化的于正,想要让历史拥有该有的厚重感,开始请专人、历史系的教授为戏做背书,这个过程中他学会去适应别人对剧本的一些质疑,更要去接受,过程有些痛苦,但结果是好的,发现带着手铐脚镣写作也是有趣的。

一直以来,于正都是个敢于说真话的人,这当然也包括自己的不足,他说在“尊重历史”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很糟糕,发现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还发现了以前看史书的方法不对。

曾经的他认为故事好看就行、细节不重要,现在的他则认为不仅戏要好看、品质更要好。

比如说曾经在网络很火的“袁姗姗番茄蛋花汤”,他并不希望自己的戏火是以这样的形式,他反思过去,发现问题出在他自己身上。

“其实当时我们的戏定好全都用红色的花瓣,但拍的时候发现红色的花瓣不够了,袁姗姗泡在水里又很冷,我看现场有黄色的菊花就同意撒进去了。那时不注重细节,会有很多的妥协,但现在的我不会再让这种事情发生。”

于正说,人在升华的这个过程中,就是对自己的过去一定要接受和承认的,但不能否认过去,过去的,现在不喜欢了,因为人在进步。但在当时,他那么做,就是那个时候的认知。

就像现在他不再喜欢自己曾经艳丽到极致的于正式美学一样。他说他现在每一部都是不同的风格,有暗黑系重金属感的,有诗词歌赋飘逸感的,问他之后会什么风格,他说还不一定呢。

曾经于正的色彩美学被人模仿,因为他走得很慢、不去改变,现在他跑起来了。

“当《朝歌》出来后你在模仿《朝歌》的时候,《凤囚凰》又出来了,你又再去模仿的时候,《延禧攻略》又出来了……没有什么样的美学是不能玩的,我不会再让别人跟上我的脚步,直到我的灵感枯竭。”

他说,如果非要说他变了,那只能说明他更加细节化、史实化、美化。

抛开这些年伴随着于正的争议不说,于正在这个市场具有一定独属于他的商业价值,他自己就是一个品牌。

而于正却说,人要学会归零。“不用明星、想用新人,其实也是希望自己能够在整个过程里能足够认真。”

在这个拿数据说话的时代,于正说数据是可以造假的,他看中的是讨论度,什么叫火?不是拥有几百亿的点击量,而是大家都在聊这个作品。

“《人民的名义》这种才叫真火。”

问他如何看待这部剧的火,他的回答十分于正:“天天大鱼大肉吃多了,突然来了青菜萝卜,你就肯定会觉得好吃爽口,天天让你吃青菜萝卜你试试。”

不过,看着剧中的老戏骨们飙戏,他说:“我感受到了表演的力量,我突然发现我这么多年的戏白做了。因为说句心里话,真的是感觉我们都在用剧本死顶着一个个演员,但是演员给剧本加分的很少。”

“接下来我好想用一批戏好演员来演我的剧本,是真的能给我的戏加分的。”

如果做了,害怕被比较吗?我问于正。

“从来不跟别人做对比,没有谁和谁是有可比性的。自娱才能娱人,写作和做戏对我来说已经变成一个绝对爱好了,它既不是我赚钱的工具也不是我赖以生存的本能。爱好就是纯私人化的,不需要去跟任何人对比。”

也许,这就是即将迈入不惑之年的于正,最大的不惑。


影视圈Magazine


说起来小编还是很佩服于正这个人的,他虽然不是明星,但作为一个编剧,他在圈内的知名度可是相当的高。当下于正的新剧《延禧攻略》正在热播中,在获得了收视率和口碑的同时也再次让于正赢得不少关注。回看之前于正过往的作品,似乎每一部剧都是比较受欢迎的热播剧,并且也都颇受好评。

虽然提起于正这个名字,有很多人对他的印象和评价都比较一般,但是不能否认他在捧人这件事上着实很厉害。从陈晓、杨幂、赵丽颖到袁姗姗等很多圈内的大咖明星都是由于正一手捧红的。而且从他所写的剧本上来看,他也确实是有才华的一个人。

可能在很多观众眼中于正的情商不高,但是小编觉得他最大的缺点就是总是手撕自己捧红过的演员。这一点着实很给他招黑。多年前与林心如合作《美人心计》后没多久两人就在网上掀起暗战,之后又疑似暗讽杨幂拍烂片,在《延禧攻略》刚开播的时候又手撕了陈晓的粉丝,于正的这些操作着实比较让人难以理解。

不过客观来说于正还是给我们带来不少好看的宫斗剧的,所以鉴于对他作品的喜爱,小编对他的才华还是比较欣赏的。


李洪伙


如何评价于正?他这个人人格分裂,但他就是成功了。



首先他是个很sociable的人,情商很高。和他打交道,感到被重视,被尊重。他和很多出品人、导演、演员都保持着良好的私交。在社交上绝对是个有才华的人。



做制片人的职业门槛是很高的,基本上能做出一部片还卖出去,就能算是个成功的制片人了。

和他的编剧才能比,他的市场眼光、营销和制作能力无疑更强 ……



但于正这个人又挺分裂的,本质上是个商人,一切以利益为出发点。做事胆大心黑,敢拿着别的编剧写的,尚未授权给他的剧本直接去找电视台谈合作、拉投资。



那于正又为什么可以成功?

于正早年在上海混剧组,后来98年TVB成立上海分公司,于正签约旗下做写手,次年进入李惠民导演工作室;03年开始成为独立编剧。



所以他履历上的早年作品,基本不署名,因为确实那个阶段他只是助手。后来他把荆轲传奇称为早期的失败作品,这一点比较扯淡,因为那不能完全算是他的作品。05、06年间的《大清后宫》、《最后的格格》、《胭脂雪》这几个剧,可以算是他的独立原创,品质如何大家自行解读;之后基本都是他的工作室流水线作业,比如2011年他挂名的剧作有七部,个人参与程度可想而知。虽然学了一身TVB的烂俗套路,但是不能否认他由此成为了一个成熟的编剧,对故事结构、节奏感的把握远高于内地大部分编剧。



有网友整理他的抄袭证据,“小天才”实则偷桥王,整理编剧于正的抄袭之路

这里面举的有些例子过于牵强,但是诸如《锁清秋》对《恨锁金瓶》的模仿,已经不是“界面类似,算法相近”这么简单了。更让人不齿的是他的自我复制,大家可以比照一下《玫瑰江湖》和《王的女人》的分集剧情。



当然我们业内更多考虑的是,《锁清秋》能拿下六个省的收视第一,于正一定是做对了什么,这个什么,就是他的创新能力。也许是对造型和制作的重视,也许敏锐的宣传触觉?

更多精彩,请关注“儒雅的搁浅”……


儒雅的搁浅


炒作是为了什么?答案很明显,为了热度,有热度就有话题度,引发讨论之后关注也会来得更加汹涌。只炒作没实绩尽管会为人诟病,但混个脸熟总好过默默无闻,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艺人们都会默认公司炒作和买热搜的行为,其实观众也是默认的,权当看热闹。

不过闹得太凶也会带来反噬,比如于正,本来靠着《延禧攻略》的好口碑已经被彻底洗白,变成品味和励志的代名词,没想到他却对预支观众信任的做法乐此不疲,也不管观众们究竟作何感想。

热和红,这本就不是一个概念,于正究竟是真正的护犊子好老板,还是利用犊子为自己立人设的自私鬼,眼下真的让人有些看不明白。

还记得赵弈钦吗?不记得也正常,但是于正为其出头讨伐前女友的事件相信很多人都印象深刻,当初该事件就有过反转,本来是赵弈钦声称前女友花光了自己的钱,同时还有黑道背景,如果想脱离其魔爪剧组就会被闹个天翻地覆,于是隐忍的赵弈钦只能求助老板于正。

于正随即发博并把各种转账单据和聊天记录一并晒出,这也让赵弈钦的前女友汤梦欣饱受非议,而这头却狠狠卖了一把痴情男小白兔的纯真戏码,于正也被无数网友奉为最好老板。

没想到话没落地女方便接受了访谈,更晒出证据表示赵弈钦根本没有给过自己钱,所谓的转账记录只不过是给钱让自己去帮他买奢侈品,重点是这些钱远远不够,大部分都需要自己倒贴。

好在赵弈钦并不是什么红人,事情的反转也没得到太多关注,或者说观众们也不知道究竟应该信哪头,所以于正方在此次炒作过程中依旧获利满满。

据悉于正对待自己旗下的艺人确实很好,女艺人从来不用出去陪酒,而且任何事情他也都愿意帮衬一把,好老板这个人设也不算空穴来风。不过如今事件又有了反转,疑似赵弈钦的通话录音被曝光,其中赵弈钦表示自己确实因为前女友提出分手而不知所措,因此求助老板于正。

但后续于正的发博和公司炒作买热搜自己全都不知情,而之所以会拿自己的前女友开刀,说到底都是因为公司觉得她没什么背景,随便欺负一下并无大碍。

这出反转又反转的剧情直接让观众大为哗然,感情前女友好欺负就能随便捏,观众好糊弄也就能随便耍?况且赵弈钦凭什么用“对炒作完全都不知情”就能把自己摘得如此干净,就算于正爱炒,前女友没有背景这类情况很明显也是他自己讲的。

这凌乱的局面让人费解,对于正的质疑以外,如今的反转似乎还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赵弈钦自己放出录音博关注,毕竟上次的反转过后他也历经了从广受议论到无人问津,这种落差可能会令其难以适应,所以干脆背着老板再炒一把,假如因此被怪罪也早已准备好充足理由——将之前于正的炒作解释成老板对自己的错误信任,这样一来就可以把于正彻底从欺软怕硬的境地中解脱出来。

另一种可能就是该录音来自汤梦欣,上次的反转由于关注度不够并没有给赵弈钦跟于正致命一击,为了将男方渣男本性坐实,女方也不得不拿出压箱底的实锤物料。

毕竟两人相处过一段时间,很多账号公用的前提下,得到这样的录音似乎也并非没有可能。假如可以利用此次的再翻转扭转局面获得关注,除了拉对方下水,自己顺带出道演艺圈都不是没有可能。

阴谋论固然不好,但这种反转又反转的剧情却不得不让人做起侦探,两方对立如今俨然变成三方,支持哪一方似乎都有站错风险,既然如此,观众们直接不要站队,选择视而不见岂不美哉?何必自找麻烦,对这种丝毫没有下限的炒作越不关注,对方消停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炒作,黑红,为了火演艺圈的从业人员可以付出一切,但观众也不是傻子,靠热闹吸引眼球终归不是长久之计,有刺激的就会有更刺激的,比来比去只怕精力全都被用错了地方,最终糊透而不自知。


迷影生活


提起于正,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什么?

2014年以前,大家也许会想到三个词:

雷爽、收视保障、眼光毒辣

于正简直是爆剧专业户,不仅剧爆,还捧红了一众女星,如:林心如、杨幂、赵丽颖。

2014年之后,大家提起第一时间却只会想到一个词:

抄袭

2014年4月,于正的《宫》系列电视剧《宫锁连城》在湖南卫视热播,收获平均2+的高收视率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片质疑。由于剧情涉嫌大量抄袭琼瑶作品《梅花烙》,于正被琼瑶告上法庭,自此以后于正的身上便被打上了抄袭的标签。

2015年12月“于正抄袭案”终审败诉,于正被判公开道歉,并停止传播《宫锁连城》,出品方被告共计赔偿500万元。

在这之后,于正便没有产出什么特别有热度的作品,原因有三:

第一个原因是大家对于正有了抵触心理;

第二个原因是上星剧的审核越来越严格,于是很多剧为了播出只有走网播;

第三个原因是主演没什么流量。

于是于正这个名字慢慢淡出了大家的视野。

而今年似乎是于正转运的一年,先是他的作品《凤囚凰》登陆湖南卫视周播平台,且话题度颇高,虽然后期因女二加戏过多,导致收视率下降,但截至目前为止,《凤囚凰》仍然是2018年周播收视率冠军。

7月20日,由于正担任监制的另一作品《延禧攻略》在爱奇艺首播。播出之后热度居高不下,频频上热搜,且口碑尚佳。

说实话,于正如果好好把心思放在作品上面,还是能做出成绩的。之前的很多高收视高话题度的作品就很能说明一定的问题了。

他有一双善于发掘娱乐圈新人的火眼金睛,捧红了一众新人,却在捧红他们之后经常闹得不欢而散。说实话,如果只是一个人和他闹僵还好,可是那么多和他合作的人如:杨幂、林心如都和他闹掰,说明他自己也有一定的问题。

他对自己公司的人很好,在新人时期会很用心地捧他们,但有时候结果会适得其反。比如袁姗姗,他一部接一部的戏给她拍,在微博上为她摇旗呐喊,最终却是让她变成全网黑。对自己公司的一些老人却不怎么用心,杨蓉在他公司多年,很好的底子却一直演女二号,白白浪费很多年的青春。并且因为凤囚凰的遛粉事件,让杨蓉无端收到很多RS。最近还因为延禧攻略的女主和陈晓粉丝撕逼。

他是一个比较神奇的人,会捧人也能把握市场,但是事又特别多,爱作妖,有时候感觉他的内心好像住着一个公主。不过他最近的电视剧《延禧攻略》是真的还挺好看的!


八卦小姐妹


第一次被邀请,感谢!

我算是看着于正的剧长大的,在我初中的时候《宫》可谓是红遍大江南北,大课间总能听到有人用MP3播放着“爱的供养”,那个是时候正是穿越小说崛起的时代,所以这部剧可谓是扎中了人心,一问世就被受关注,题材的新颖还有玛丽苏的剧情,直击少女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在慢慢的改变,但是于正的套路依旧如此,所以我们自然会觉得倒胃口,觉得旧茶新煮,没了滋味。

从前的女主角都是白莲花,圣母的代表,她们通常善良美丽,宽容大度,每次遇到坏人都会选择隐忍,让我们心生爱怜,是弱者的代表。可是现在随着这类影视作品的增多,还有人们观点的改变,慢慢的这类女主角反而不被人们看好,绿茶婊更成了她们的代名词。

反而现在越来越多,刚毅,坚强,独自,自主的女性成为女主角,我们看着她们知道反抗这个不公平的世界,知道自己努力向上,奋发图强,在遇到恶毒女二时,知道手撕反击,而不是傻傻的等着男主角降临解救于水火,这样的剧才让我们看着直呼过瘾,大快人心。

于正有很多电视剧,有的看了预告就让人放弃追剧的念头,也有良心剧比如《宫》,《美人心计》,还有现在的《延禧攻略》,在我看来都是不错的作品。

就拿《延禧攻略》来说,其实我已经好多年没有看过于正的剧了,之前看网上各种《延禧攻略》的预告,我也没想什么想法,后来看到有剪辑出女主角手撕各种宫女,嫔妃,这种打怪升级的模式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兴趣,起初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没想到最后一口气刷了20多集,虽说女主的上位历程顺利的有点过分,但是在这个本就压抑的时代,能有一部这样的剧,这样给力的女主,仿佛她就代表自己,抵抗着生活里的不公,算是自己的一种寄托。

还有里面的“富察皇后”完全颠覆了其他影视作品里“皇后即反派”的设定,完美的就是我心里的“白月光”,这种美好的女子不是所谓的绿茶婊,而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那个所向往美好的自身吧。

最后我想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好坏都是相互对立的,多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认知,没有什么事情是非要说出个是非黑白的,对于人也是,他的好与坏同我们都没有多少关系,而我们能了解的只有他的作品,所以抱着一个平常的心,去面对,有时间到可以去看看剧,释放一下劳累一天的自己。

以上就是我的答案,谢谢。


柴嫂嫂的小推车


先声明抄袭可耻,不可原谅。但接下来是正经分析:他可能是一个好的制片人,但不是一个很好的编剧。于正有很多黑点,但你不得不承认他的剧捧红了很多明星。或许他有三分的才气,五分的傲气,但他的骨子里还是一个十足的商人,他懂得如何利用观众,如何投机取巧。


三分才气,十足商人

为什么说于正还是有才气的呢?说几个剧你就知道了。《河东狮吼》、《楚留香传奇》、《胭脂雪》的编剧都是于正。 还有当初大爱,每天回家都必看的《玫瑰江湖》男主钟汉良,女主霍思燕,恨死人的女二孙菲菲。在剧里是真的是颜值担当,可惜男女主后面没能在一起,真是一大遗憾。 那时候《美人心计》《欢喜婆婆俏媳妇》等等这些剧,我觉得都是很踏实,也很有内容的剧,可以细细品味也很有乐趣的。

《延禧攻略》他担任制片人虽然赢得一波好评,服化道具甩以前几条街。但是最近感觉只有《延禧攻略》还能拿出手。 《宫锁心玉》爆红之后,于正有点飘,被吐的最惨的《凤求凰》真是没眼看。这些为了迎合市场快速成品的剧说到底是为了更多钱,没有了之前的用心。
而且很多剧情故意留下开放式结局,就是为了能出续集,能再圈一波。比如《半妖倾城》,还有《宫》的三部曲。

善于抓住观众的心理

于正很懂市场,善于抓住观众心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时娱乐圈文章出轨,小三是热门话题。他披着古装的外衣,讲了一个专情体贴的八阿哥。

尽管前期晴川对四阿哥有意,但他一如既往的保护晴川,对晴川可谓是“忠贞不二”,什么事情都为她着想。确实这个角色太吸粉,也造成了当时的“蜜蜂”cp。


在文章的末尾,留了一个开放式结局。八阿哥回到现代,遇到晴川,满足了观众遗憾的心理。这种类似剧情还有很多。

对剧本的控制

于正虽然人品方面被诟病,身陷抄袭事件。但是他有全中国大部分编剧最想要的东西,就是对剧本的控制力,他有他自己的一套方式收服投资方。


其实国内的编剧地位很低,很多小说被改成电视剧后,投资方会把剧本改动很多,有的演员可以按照自己想演什么来改变一些台词剧情。现如今只有于正这种少数有话语权的可以做到剧组以剧本为核心制作。

所以于正剧那些花里胡哨的画面出来后,大家骂的都是于正。虽然现在看确实辣眼,但至少是在他手里出来的东西,被骂不冤屈。
无法否认,能控制住剧本,这是很多编剧无法企及的,这也是于正之所以在这么多编剧里面最出名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