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说:中华古代文明没有科学思想,对吗?

基础数学教研


笔者不同意易中天教授这种说法,这里班门弄斧一下,查阅大量文献,说一下自己的看法,本着交流观点,不足之处期待不吝斧正。

中国五千年文明有着不同于西方文明的认知特性,也即非逻辑认识特性,但是却证明有其强大的“认识力”。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领域迎来一次盛会,诸子百家争相绽放,单就科技领域而言,墨家、医家、农家等就有不少,这些学说100%的是传统文化,也是支持科学研究的学说。

我们先看看当代著名学者杨向奎先生评价墨子,给我们耳目一新的认识。尤其是墨家墨子的“墨辩”,和因明学、古希腊逻辑学并称世界三大逻辑学。在探讨中国科技发展时,很多人认为中国不可能产生系统科学,只会产生经验科学,原因就在于缺少逻辑学。然而,中国的逻辑学——“墨辩”早已有之,只是不为重视罢了。另外,墨子在宇宙论、数学、物理、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如今,学术界公认的总结是:墨子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墨子的成就,不是经验科学,而是系统理论。墨子在自然学上的成就,决不低于古希腊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甚至高于他们。他个人的成就,就等于整个希腊。

从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来看,从汉朝一直到明朝中期,尽管中国使用的是儒家学说治国,但这一时期内的中国科技,在冶金、医学、地学、化学、造船、天文、数学等领域,几乎都一直领先世界。尤其是宋朝时期的科技水平,《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英国李约瑟博士这么评价:

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颠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从李约瑟博士的这一评价中,不难看出古代中国的科技水平之高,充分说明了中国古代并不缺乏科技创造的智慧。

1.\t阴阳五行学说,正是中国古代文明走出原始巫术和宗教神话,进入理性思维阶段的标志。

《易经》运用阴阳的变化哲学构造了一系列的符号和概念,成为中国古代认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思想概念总库”(李约瑟语)。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宇宙观,有“月上界”和“月下界”之分,认为天上的事物是“不变、不朽、永恒”的。中国与古希腊不同,“变化的哲学”,不仅可以运用于地上,而且可以运用到天上。这就使得中国古代很早就观察和探究发生在天界的天文现象,如太阳黑子、彗星、流星、客星等等。

在《周易》中,形上学思考在许多方面直接深入到经验层次中,并在许多问题上代替了知识与科学,这对于古代中国智力的投向及其方法,以及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动力与张力应该说影响极大。

2. 古代“格物致知”的方法,与现代科学的方法是并行不悖的

《大学》中“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关于“格物”究竟什么意思?朱熹讲就是“穷究事物道理”的意思。格物致知,格,就是观察研究;物,就是自我之外的世界,包括人和物;致,就是获得、获取;知,就是知识、学识;格物致知,就是观察研究事物事理获得知识。

中国古代对天文、气象、地震、植物等有非常丰富的观察和记录,至今具有科学价值。例如,古代的天象记录被用来研究超新星、宇宙演化和太阳活动,本草资料被用来进行现代医药学研究。古代“格物致知”的方法,与现代科学的方法是并行不悖的。

3. 取象类比的思维方式,是中国古代科学得以发明、得以创造的思想源泉

科学创造离不开丰富的想象。中国古代通过“取象类比”这种“关联性思维”以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达到对事物的认识。

中国古代用这种取象类比的关联思维,构建了关于天、地、生、人的宇宙图式。讲述天地宇宙之间音律、节气、阴阳的变化,论证它们变化的规律,都是用取象类比的方法,往往是根据“音似”、“形似”或“神似”。而这些“相似”又是与总的宇宙图式、经验的观察、直观的想象、表述的方式等紧密相关联的。理解中国古代的科学,必须对古代科学思维的“兴象”方式有认真的研究。这套取象类比的思维方式,是中国古代科学得以发明、得以创造的思想源泉。

4. 天人合一,使人们相信宇宙是人可以认知的,这应该算是科学的“第一原理”

这一观念,亦可说即是古代中国人生的一种宗教信仰,这同时也即是古代中国人主要的人文观,亦即是其天文观。,其要点是宇宙与人是和谐的,是一个整体。

“天人合一”的思想,虽然在古代不时被统治者作为“君权神授”的依据,但作为一种基本思想,同时也指导了科学的研究,“究天人之际”,是中国古代科学研究的最高目标。中国古代天文,主要目的是“观象授时”,即通过天文观测确定时节,指导人们按照“时令”去从事生产和礼仪活动。还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代探究“天人合一”,认为“气”是天地感应的媒介,因此早在汉代,就设计了“候气”的实验,与现代科学测“以太”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在探索科学终极问题这一点上,有相通之处。

5. 中华文明就是有一种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气度,所以才历久而弥新

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中华文明其实一直都在吸收、改造和利用外来文明。与域外文明的交流比我们起初想象的要早得多,内容也丰富得多。自汉以来,中国就先后受到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欧洲文明的影响,中华文明就是有一种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气度,所以才历久而弥新。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历史学家艾伦•麦克法兰教授:中国古代文明的凋落或许是一场遗憾,但只要它的种子落在合适的培养基里,总有可能发育出更强健的后裔。我们应该由自己民族自信,我们更应该本着兼容并蓄的态度,更加积极主动地向西方学习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我们应该发扬中华文明“有容乃大”的气质,凡是有利于思想活跃、有利于创造、有利于国计民生的,都拿来为我所用。吸取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方面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发展科技也是有益的,中华文明终将在兼收并蓄中“涅槃重生”。

(说明:部分观点引用,孙小淳(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发表在北京日报《中国古代科技中的思想智慧》)


中学数学深度研究


易中天说,中华古代文化没有科学思想,对吗?

不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科学思想应该有它完整的科学体系。但是中国古代有实证科学可以佐证。比如说,中国的四大发明。都领先于西方300多年,中国的古陶器,有7000来年的历史。中国古代制造的青铜器。有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来仿制都很难。历史上张衡预测的天气预报的方法,早于世界几百年。《易经》的内容,被莱布尼斯引进了计算机的二进制。《易经》图的天地分界线,与数学上的黄金分割线相差无几。大禹治水都具有科学的根据。等等。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历史之中。考古出土的一系列文物。充分佐证了这一点。


慈音1


这就奇怪了,既然中国古代没有科学思想,那为啥中国在历史很长一个时期里科技发明反而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呢?

古代中国纺织品、陶瓷等工业品和今天的半导体差不多,是当时的高技术。欧洲人弄明白陶瓷是怎么做出来的是最近三百多年的事情。而且,欧洲陶瓷工业至今也不敢说能超越中国明朝时候的水平。

欧洲虽然也从6世纪开始学会了养蚕,但缫纺织技术一直和中国相差很远。

在冶金方面也是如此,中国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普及了铁器,最晚到西汉初就已经出现了高炉炼钢,最晚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使用焦炭。欧洲开始用高炉量产钢铁是12世纪(瑞典),开始使用焦炭是18世纪(英国)。

如果把中国最近三千年的科学技术史去掉,您会发现,人类会少了很多东西。因为很多大家司空见惯的技术创新和发明都是中国人在这三千年的某一时间想出来的。比如没有中国的技术,就不可能有大航海时代。因为橹、舵、多桅帆、船体隔舱、指南针等这些远洋航行必须的技术都是中国人发明、由阿拉伯人带到欧洲的。

如果按易中天的说法,解释不通啊!


深圳小峰峰


不可以与夏虫语冰,这个正常;可是夏虫和你语冰那就太搞笑了!

看过他的节目,总体感觉是诸如此类者--

1. 读过书、有口才。善寻非善却无心求善之道,似乎那是别人的事、而他似乎天生就是一个超脱的评论家--就好比一个既不屑、又不会做家务的人,在他够得着的门套上方用手指头一抹然后大喊大叫: 这不是灰尘吗? 这不是环境问题吗? 这不是文明卫生意识落后吗?

2. 不可否认易中天们也可能红起来,事实上他也红过--那又怎么样?,終究只是一个感觉良好的甩手掌柜、终究无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自以为是的胡言乱语,听听就好不必认真的。


幸福美丽中国人


这是不正确的,说明易中天本人不懂中国古代文明思想。

中国古代文明始终有科学思想。

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贯穿科学思想,而思想本身就是一门科学。

中国古代文明中的黄帝内经,墨子,本草钢目,九章算术等本身是科学,也是思想,中国古代科学始终居世界前列,包括农学,医学,数学,水利学,天文学,“四大发明”本身就是科学思想的结晶。

就是诸子百家,玄学,理学,兵学等传统学派中无不闪耀科学思想,儒学,道学及中国化的佛学本身就是一门科学,当然包含科学思想,包含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易中天也许不懂“思想本身就是一门科学"的道理,因此说出完全错误的话。


宋和平谈天说地


现在的一些“专家、教授”眼中,只有西方的才是科学的!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民族都是不懂科学的!这些人动不动就拿西方的所谓“科学”“标准”或吓唬或忽悠国人。”我就奇了怪了:作为一个中国人(而且还算的上是一个中国文人)为什么非要信守甚至迷信所谓的西方标准?就连写文章往往也是引用西方一些所谓“圣贤”“大家”之说辞。凭这些“专家教授”的学历、知识不可能不知道,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各朝各代有多少个大家?怎么都入不了他们的法眼呢?中国人有句话叫“数典忘祖”,不知道用在这些人身上恰不恰当?


wdg0810


易的说法很对呀,中国人能发明一些应用型的东西或发现一些现象,但很少研究出理论体系,特别是在科技方面,如古人知道勾三股四弦五,却不能总结出a方十b方=c方的勾股定理,联想到最近的四大发明争论,中国人对历史既是盲目的自大,造纸术被证明同等的纸张埃及是公元前三千年出现的,司南至今造不出来,真伪存疑,大航海时代中国缺席了,有人说郑和下西洋,但早于郑和就有大批阿拉伯船队来华贸易。活字印刷在当时亳无用处早早夭折,因为铜活字造价高且铸造工艺不行,字迹模糊,木活字用不了几次,印出来的书无人买(这是亵渎圣人书籍)且无证据证实西方的活字印刷是从中国传过去,实际上这门技术是个大师级工匠都能想到,无非是有无适用材料和铸造工艺。至于中国的黑火药只能听个响,西方的黄火药成了炸药,并且有了明确的用量配比(炼金士厉害吧)。这四大发明就算是老祖宗第一个发明的,但可以看出对中华文明是没有产生多少推动作用。相反,西方是成体系的研究和应用,对西方文明进程的推动作大于中国。文化的自大和自卑往往是同存的,所以应该客观地认识本民族的历史发展。

题外话,一个古埃及的金字塔所韵含的科技文明就辗压世界上其它所有科技文明(我一直认为金字塔是外星人造的)。

中华文明的优势在于人文,在于延续不断的传承,在科技方面,应用科学的发明有优势,但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持(中国人也不屑于研究这些个奇技淫巧),所以在近现代远远落后于西方。


李子木


看看世界科学史,公元前希腊就对哲学自然科学有了很深入的研究和许多重大发现,中国一直到18世纪通过传教士传入中国,清初顺治和康熙对传教士比较信任,西学在中国得到一定范围对流传,雍正登基后西学受阻,直到20世纪初留学潮,科学概念才开始进入中国,五四运动就是对西方科学的认可和宣杨。中国古代文明缺少科学文明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只不过中国人自己不愿意承认并尽力回避罢了。其实,不仅是古代的中国,现代的中国又有多少科学精神?如果有科学精神,哪里还会有什么“正”能量“负”能量的流行?


大梁570393983


不是你帮着编造出来的说法吧?

中华文明最早期如果没有科学思想,恐怕早就像其他古文明一样消失了。

这一点,我想欲要重新编写历史书的易教授应该比谁都清楚。

不管谁提出我国古代没有科学思想,这个说法都是不对的。

科学思想其实至少有两个含义:

一个是符合实际的思想,比如大禹治水,堵疏结合,这就是从实践中发现并总结出来,也就是想法本身具有科学性,后来发展为社会治理的人文科学,可以概括为儒释道。

一个是包含有科学含义思想,比如古代制定历法指导农耕,编制历法必然有一套科学思想,也就是对自然规律的总结,进一步发展就是自然科学思想,表现为发明发现创造新的生产工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古代的科学思想尽管与现代科学有较大距离,但在古代有这些思想其实是很了不起的。

不能用今天的认识审视古代,认为幼稚肤浅,最多算想法,不构成“思想”。

也许有人认为科学思想应该有大部头专著加以记载,这个我国古代还真没有。

没有是没见到有专著。

换个思路,今天没见阐述科学思想的专著不等于古代就没有。

今天能见到的是,科学思想散见于各家各派的学说里。

按照常规推论,有比较成系统的科学思想应该是墨家,可惜,墨家文献几乎尽失,只能从其他学派与墨家交集里反证。

反证虽然缺乏直接说服力,但也比说我国古代没有科学思想还是要有说服力。

最简单理解,人类文明史就是科学史。

假如人类没有科学思想,就应该和其他动物一样。


布衣吴新建


老百姓有句话叫“谁也不是说话的把式”,意思就是谁都有可能说错话。

“中华古代文明没有科学思想”这么弱智的话其实就是主观武断的错话。其思路就是由一个点而否定了全部,这不是什么高明的创举,是刚愎自用的愚昧。

举几个大家都不陌生的例子吧。

一、古建筑中,木结构的榫卯是不是科学思想?你可以说不是,那么一座几十米高的木结构,其主结构的承载力是怎么算出来的?能够在千百年里经受住各种灾难的考验而屹立不倒,难道只是凭空想象?

二、一年四季的确定、重量的计量换算、勾股定理等这些科学难道是易中天发明的?中医学、天文学难道是古人在瞎说?几千年验证的科学他想一句话就要否认,他咋不上天呢?嗨!就是上天了也是孤魂野鬼一个。

三、如果说思想不科学也不对,现在全世界不少人都在努力学说中国话,而在中国话中,其思想精髓绝大部分传承于古文明思想,难道这些外国人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学不科学的思想?一个人蠢可以理解,不会都蠢吧?我认为不会。应该是一个人蠢才说的通。

四、中华古代文明比较注重现实,如果说注重现实不科学,那么什么才叫科学呢?我似乎有点儿明白了,现在的中国学术界,教授、专家最科学,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没脑子的一句话能让你研究半个世纪,你说科学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