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7 “水果美容師”的夢想:用高科技讓廣西水果“永葆青春”走出去

“水果美容師”的夢想:用高科技讓廣西水果“永葆青春”走出去

“快樂做科研,越努力,越幸運。”這是李麗的座右銘。作為廣西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一名業績優秀的80後科研人員,李麗幽默地把她所從事的廣西特色農產品貯藏與加工技術研究,比喻為給亞熱帶水果提供養容駐顏的良方,讓水果“常葆青春”。

“水果美容師”的夢想:用高科技讓廣西水果“永葆青春”走出去

2010年從華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院碩士畢業至今,李麗已跟廣西的水果親密接觸了很長時間。廣西盛產荔枝、龍眼、芒果、香蕉等水果,品種也較為豐富,如何“鎖”住水果的“鮮”氣,延長保質期,減少褐變和營養流失,讓人們能夠吃到新鮮的水果?為了這一目標,她孜孜以求。

“水果美容師”的夢想:用高科技讓廣西水果“永葆青春”走出去

李麗的工作常態是:在太陽炙烤的天氣裡,頭戴草帽,腳穿水鞋,在桑葚、荔枝、龍眼、芒果等果園裡,採摘誘人的亞熱帶水果,然後小心翼翼地把水果送進他們特製的“保溫箱”裡,經過一番精心的包裝呵護,兩三個小時之後,“保溫箱”就擺到了廣西農科院農產品加工所的試驗檯上,她便開始琢磨如何用綠色環保的方法讓這些美味的水果儘可能長時間保持“高顏值”。

“水果美容師”的夢想:用高科技讓廣西水果“永葆青春”走出去

讓水果“常葆青春”,唯有跟時間賽跑。李麗知道搞科研沒有捷徑可走,屢試屢敗,越挫越勇,經過無數次的反覆試驗,科研團隊系統研究出了亞熱帶水果採後褐變衰老生物學機理與貯藏保鮮技術。他們從細胞膜系統裂變角度闡明瞭採後荔枝、龍眼、芒果、香蕉等果實貯藏衰老的化學與分子機理,克隆獲得採後香蕉膜脂衰老的關鍵酶磷脂D基因、芒果乙烯受體基因等,並闡明其表達特徵,研究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水果美容師”的夢想:用高科技讓廣西水果“永葆青春”走出去

源頭“新鮮”,賣場裡水果才能新鮮,李麗與科研團隊一鼓作氣,開發了熱帶亞熱帶水果生物保鮮劑,並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如何讓這些保鮮水果處在“安全線”上?是否有個標準?李麗與科研團隊一起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難關,建立了荔枝、龍眼、香蕉、金桔、百香果、馬蹄、楊梅等果蔬採後商品化處理與保鮮物流技術規程,並獲批制定廣西地方標準。這些地方標準在企業開展示範應用之後,企業年新增產值近億元,這對維持果蔬採後保鮮品質、延長貨架期、提高採後商品價值意義重大。

“水果美容師”的夢想:用高科技讓廣西水果“永葆青春”走出去

為了做到對水果“吃幹榨盡”,荔枝、龍眼、桑葚、甘蔗等廣西亞熱帶特色農產品的副產物也成了李麗的研究對象。她和同事開展了果皮、果渣、果核等副產物的綜合利用研究,把榨汁後的果渣加工成營養豐富的膳食纖維餅乾,在果皮、莖稈中提取有效成分,開發出化妝品保溼劑。成果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項。

“水果美容師”的夢想:用高科技讓廣西水果“永葆青春”走出去

李麗還把研究瞄準了“甜蜜”的事業,打起了甘蔗梢、甘蔗渣等副產物的主意,開展了蔗梢多酚與多糖生物活性物質提取、分離、結構鑑定、抗氧化與抗炎症活性研究。根據國家啟動的“國家公眾營養改善-微生態健康促進項目”,採用先進技術開發出以低聚果糖、低聚木糖等為主成分的甘蔗天然低聚糖功能性飲品,成果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件、實用新型專利2件。李麗作為項目第一完成人,獲得了廣西科學進步獎二等獎、中國產學研促進成果獎二等獎。

“這輩子能跟水果打交道,挺幸運的。”李麗說。她的心願是,通過高科技讓亞熱帶水果賣相“鮮美”地走出廣西,讓果農脫貧致富。在追逐夢想的路上,她還在奮力奔跑。(文/廣西日報記者 李新雄、北京科技報記者 白竟楠 圖/網絡綜合)

“水果美容師”的夢想:用高科技讓廣西水果“永葆青春”走出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