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澳洲、新西蘭居然大張旗鼓宣傳“戰敗日”,原因讓人深思!

中國將9月3日定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日,大部分歐洲國家也將5月8日(或9日)定為“歐戰勝利紀念日”。奇怪的是,南半球有兩個國家,卻將自己戰敗的日子作為紀念日。

4月25日是“澳新軍團日”,作為公眾假日,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但這個日子並不是兩國軍團勝利的日子,恰恰相反,是戰敗的日子。其中的原因,說起來值得深思。

澳洲、新西蘭居然大張旗鼓宣傳“戰敗日”,原因讓人深思!

作為英聯邦國家,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從建國開始就跟隨英國上陣衝殺,堅韌、克己、頑固的澳新軍人的初戰卻不是那麼的順利。

時鐘撥回1905年,日本成為日俄戰爭的贏家,澳大利亞的先覺之士開始擔憂日漸強盛的日本帝國南下,人口稀少、防衛鬆散的澳大利亞是無法抵禦虎狼一般的日本,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本土防衛論”的觀點被首次提出,論點中稱,母國(大英帝國)遙遠馳援不易,唯有加強自身方位方能立足。

澳洲、新西蘭居然大張旗鼓宣傳“戰敗日”,原因讓人深思!

但這樣的觀點被9年以後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撕得粉碎。1914年,歐洲戰場如火如荼,為了緩解國內徵兵壓力,大英帝國動員英聯邦國家組織遠征軍奔赴歐洲戰場。“帝國防衛論”開始佔據上風。當時,澳大利亞人普遍認為,惟有確保“祖國內地”安全,祖國才能確保澳大利亞的安全,那時的澳洲人民以英國口音為光榮,嘲笑本土口音的居民為鄉下人,去英國甚至被冠冕堂皇地描述成“回家”。

這樣的指導思想下,澳大利亞自然傾盡所能,一支由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人組成的遠征軍踏上了註定悲慘的旅程,兩個新生的國家動員了約兩個師的部隊。在訓練數月後,這支部隊踏上了屬於他們的命運之地。

澳洲、新西蘭居然大張旗鼓宣傳“戰敗日”,原因讓人深思!

1915年4月25日,這支年輕的軍團在加里波第登陸,他們的短期戰略目標是拿下整個加里波第半島,為協約國海軍艦隊打開達達尼爾海峽封鎖,進而完成長期戰略目標—攻佔奧斯曼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

這是一場註定無法勝利的戰役,軍團的登陸地點離預定地點偏離了一公里,本來預期的海灘和小坡,意外地變成陡崖之底,結果使人數較少的土耳其軍隊處於有利位置。倔強的澳新軍團和協約國盟軍一起,在加里波第半島和土耳其人往復拉鋸了8個月,直到1915年12月戰役失敗,從加里波第撤離。該場戰役是一戰當中最為慘烈的戰役之一,8709名澳大利亞士兵和超過2700名新西蘭士兵永遠地倒在了既不是他們故鄉、也不應該是他們戰場的歐洲大陸,新西蘭也成為參戰國中傷亡和死亡率最高的國家。兩個年輕國家的部隊以英勇無畏的精神和頑強的戰鬥力贏得了榮譽。

澳洲、新西蘭居然大張旗鼓宣傳“戰敗日”,原因讓人深思!

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1600萬總傷亡人數相比,1萬多人的傷亡不過是一個微小的註腳。但是,1萬多條裹屍袋對兩個新生的國家而言,是無比沉重的代價。為了銘記戰爭的殘酷,更是思考戰爭的意義,自1916年起,新西蘭、澳大利亞會在每年的4月25日自發舉行紀念活動,紀念這場慘烈的失敗,緬懷萬里之外的亡魂。

也正是從這時開始,與大英帝國共同進退的“帝國防衛協定”開始遭到越來越多人的懷疑,澳大利亞、新西蘭人開始思考那個萬里之外的盟國是否真的值得依靠?

澳洲、新西蘭居然大張旗鼓宣傳“戰敗日”,原因讓人深思!

這樣的懷疑在1942年倏然成為了現實,2月15日,新加坡淪陷,大英帝國在東南亞軍事力量被日本完全粉碎,他們倉皇拋下了南半球的盟友,逃回歐洲,“本土防衛論”中提到的夢魘瞬間降臨,僅僅四天後澳州北部軍事重鎮達爾文便遭到日本空軍轟炸,距離本土不到200公里的巴布亞新幾內亞隨即被日本佔領。

而唯一的好消息是,澳大利亞總理約翰·科廷早於幾個月前宣佈,澳大利亞將以獨立國家的身份,和美國人合作,從那一刻開始,澳大利亞、新西蘭正式脫離了大英帝國成為了太平洋地區國家,他們和美國人一起,艱難地擊碎了日本人在太平洋的擴張企圖,也是從這一刻開始,澳大利亞人才真正由“大英帝國臣民”轉變為“澳大利亞聯邦公民”。

澳洲、新西蘭居然大張旗鼓宣傳“戰敗日”,原因讓人深思!

所以,與其說4月25日是紀念失敗的戰爭,不如說4月25日“澳新軍團紀念日”緬懷的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人最早萌發出的公民思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