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當代互聯網上的“平行世界”好比文化衝擊,你有幾次被擊中的時刻?

當代互聯網上的“平行世界”好比文化衝擊,你有幾次被擊中的時刻?

你可能已經意識到了,或者你只是有一點朦朧的感覺:同一部電影,網站上的評分很低,但票房高得嚇人;某些公共事件,微博上已經吵翻了,朋友圈裡卻沒有人討論;熱搜裡的名字,自己一個都不認識,點進去竟有上萬的轉發量……簡而言之,就是一些讓人覺得“好像活在平行世界裡”的時刻。

這種場景像是“差異感”的一個更感性、更戲劇化的版本,起因都是通過互聯網發現了某些“一方覺得理所當然,另一方卻感到無法相信”的東西;我們可能身處其中,也可能置身事外;對它的感受可能是驚訝、好奇,也可能是困惑、失落。總之,它是一種頻繁發生在當代互聯網上的、讓人有“恍如隔世”感的瞬間。

呆在同一個“平行世界”裡,言行難免也會逐漸趨同。以“同一個圈子的典型說話方式”為例,「互聯網黑話」「創業圈名詞」「辦公室口語」,都是我所之前研究過的話題。本著觀察當代生活的原則,我所上週又發佈了調查「社交網絡上有哪些“平行世界”時刻」。從 4604 次參與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現象:

1. “跟不上流行”最能引起“活在平行世界”的感受

本次調查得到的反饋基本覆蓋了當下流行文化的幾個關鍵詞:明星、綜藝、網絡用語、手機 app,出現頻率最高的句子是“我不知道”,最常見的描述是“突然間其他人都開始談論某件事,而我對此一無所知”。這種混合了迷惑、驚訝和自我質疑的衝擊感可以類比 culture shock(文化衝擊),不過也不太難理解:如果你在某個問題上歸屬於大多數,跟著大家就好了;只有當你驚覺“難道我才是少數派”的時候,人和人的距離才會顯得如此明確。

2. 沒有多少批評,但是有很多表態

僅就“描述裂隙感”這件事上,大家的態度都比較剋制,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任何取捨:調查中,也有不少人對“平行世界”的另一端略有微詞,類似於“這年頭了還有這種事”“沒興趣”“不喜歡”“覺得意義不大”,都是比較普遍的表態。這也算是“對比產生差距”的一點證明:生活四平八穩時,沒什麼對照系,但當另一個世界暴露出來時,我們難免想給自己一個定位“我這樣好不好/對不對”,繼而選擇繼續呆在現有的世界,或者試著進入另外一個。這樣的“區別對待”心理跟之前我所討論過的「當代鄙視鏈」頗有相似,我們都是“臺階上的觀望者”。換言之,一旦有了對比,“平行世界”便不再那麼平行。

3. 還有一些“平行世界”,觸及了更深入的部分

如果說前面提到的流行文化,還可以用“喜不喜歡”或“有沒有興趣”的標準來討論,那麼還有一部分答案,已經走向了「價值觀差異」「社會分化」「信息不對稱」等等更宏觀的問題,比如“恐同觀念”“貧富差異”“信息汙染與隔離”。網絡是現實世界的延伸和投射,網絡上的“平行世界”放大來看,同樣是社會結構的體現。我所針對“中產階級”進行的系列調查就是一例:處境、“階層”、生活方式相近的人們,在觀念和技術的引導下,是如何不知不覺走到同一個“平行世界”裡面的。

成為了“平行世界”的觀察者,然後呢?

福布斯雜誌去年討論過一個叫做“filter bubble(過濾泡泡)”的概念,我所曾經介紹過的“truth decay(事實衰退/真相塌方)”跟它也有點關係,大意是說每個人都處在一個小小的“信息花園”中,我們聽自己想聽的,留下能佐證自己觀點的,認識跟自己想法一致的,最終導致認知的嚴重偏差。這種一遍遍的選擇性強化被稱為“回聲室”效應,它很容易讓人陷入一種“友邦驚詫”式的迷思中,即“對本應該瞭解的問題過分吃驚”。同理,如果身處“平行世界”的中心地帶,只關心自己能看的、愛看的、想看的那些,恐怕不太容易會感覺到其他世界的存在。

当代互联网上的“平行世界”好比文化冲击,你有几次被击中的时刻?

僅就調查結果來看,我們作為不同世界的觀察者,體驗未必有多麼愉快:有時只是好奇,比如“每次聽到不認識的人名都要去搜一下”,有時可能是不舒服,比如“跟他們雞同鴨講,誰也不服誰”,多數時候是困惑,比如“不知道為什麼就這樣了”,甚至偶爾會比較難過,就像讀者@給個面子吧 說的,“越連通,越意識到各種鴻溝的存在。”

但這其實也沒什麼可怕的。我們之所以發現另一個世界,可能因為不巧自己沒什麼同伴,也可能因為自己剛好處在邊緣活躍地帶,還有可能只是因為厭倦了現在這個環境,想換一種空氣呼吸。不論是出於哪個理由,總是一個可喜的小小突破。既然已經看到了邊界,自然沒有必要退回去,如果能打破它,從“這是什麼”走向“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固然很好;就算不行,只是觀察它並且意識到“自己所在之處,遠遠不是這片土地上的全部”也不錯。

当代互联网上的“平行世界”好比文化冲击,你有几次被击中的时刻?

最後,結合我所的觀察,我們總結了以下 15 個你有可能在互聯網上遇到的“平行世界”瞬間:

1. 走哪兒都能看到鋪天蓋地的網絡流行語,其他人都玩梗玩得很開心,然而自己完全不明白笑點在哪兒。

2. 大家都在用那幾個非常火的 app,但自己一個都不知道,回到家默默下載並試用了一會兒,感覺沒什麼意思,又默默刪掉了。

3. 聽到同事們一直在熱烈討論某個明星,悄悄用手機搜了一下名字覺得頗為眼熟,想起自己昨天才見過這張臉,就在地鐵廣告上。

4. 為了工作焦頭爛額,晚上十點總算扒拉上了第一口晚飯,在朋友圈剛好刷到別人五分鐘前發的旅行美照,給九宮格配的文字是“啊,碧海藍天”。

5. 點開社會新聞,感覺滿目瘡痍,再點開商業新聞,又是一片高歌猛進,“賦能”“未來已來”“新商業模式”,分分鐘幾個億,彷彿光明可期。

6. 總覺得長輩們不懂上網,結果過年回去一看,人家在 K 歌 app 裡都算小網紅了,一首歌收到的愛心比自己這幾年朋友圈點贊數加在一起都多。

7. 月底發完工資,交房租、買東西、還賬單,算算手頭又有點緊,看見 iPad 上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劇裡的小白領剛工作就住上了 CBD 江景大平層。

8. 仔仔細細讀完了某個公共事件的長報道,內心感慨萬千,“這個世界會好嗎?”,剛打算跟別人討論一下,然而對方一臉迷惑“你在說啥?”

9. 喜歡上了某位新晉偶像明星,打算去網上搜一搜關於ta的討論,看到的都是zqsg、ydmd、nbcs…感覺掉進了一片新知識的海洋中。

10. 正在網上開開心心刷第四遍老友記,剛好看到 Ross 和 Rachel 情感糾纏的片段,瞬間滿屏的彈幕都變成了聲討 Rachel 這個綠茶和譴責 Ross 是渣男。

11. 在新聞裡看到國外飄揚的彩虹旗和擁吻的同性情侶,剛打算熱淚盈眶,轉頭看到最熱評論是“同性戀都有病”,點贊數 433。

12. 一個群裡有人說起最近看中的某個包,“不算貴,也就一萬多”,另外一個群裡卻有人分享起了“水果九塊九包郵”。

13. 聽說最近上映的某一部國產電影票房破十億了,問了問其他人“你去看了嗎?”,得到的答案卻都是“沒有啊,誰會看那個”。

14. 自己喜歡的博主一直都在 Facebook 和 Twitter 上面 po 圖,每次想看 ta 的新動態,都要費老大勁兒才行。

15. 不小心打開了 QQ 空間,看到了自己上學時期中二無比的頭像和暱稱,點開一篇日誌,發表時間寫著 2008 年,忽然意識到那已經是十年前了。

題圖、插圖來自:Giph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