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西夏無正史的幾個無稽之談

西夏(1038年—1227年)是我國曆史上由党項人在中國西北部建立的一個政權,歷經十帝,享國一百八十九年。

881年,拓跋思恭佔據夏州(今陝北地區的橫山縣),封定難節度使、夏國公,世代割據相襲。1038年,李元昊建國時便以夏為國號,稱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稱之為西夏。史書在這段歷史中以南宋為中華正統,所以各種史書也對党項族建立的這個政權稱為西夏。

西夏無正史的幾個無稽之談

夏毅宗與夏惠宗時期,夏廷對內大興儒學,提倡漢文化與技術,廢行蕃禮,改用漢儀,對外常與宋遼兩國處於戰爭與議和的狀態,國勢開始衰退。1115年金朝興起,三國鼎立的局面被破壞,遼朝、北宋先後被滅,西夏經濟被金朝掌控。後漠北的大蒙古國崛起,六次入侵西夏並拆散金夏同盟,讓西夏與金朝自相殘殺。西夏內部也多次發生弒君、內亂之事,經濟也因戰爭而趨於崩潰。最後於1227年亡於蒙古。

西夏無正史的幾個無稽之談

於唐末登上歷史舞臺的這個党項政權,一直以來都沒有一本關於它的官方史書,就是野史也沒有多少流傳下來。按理來說,首先對西夏修史的應該是元朝,然而元朝對同期的遼、金、宋都修了史,唯獨遺漏了西夏。之後歷代對前朝甚至是前幾朝都有修史,但是奇怪的是,沒有一個朝代有過修西夏史。直到清代才陸續有民間人士對西夏史有了註釋,讓西夏這個神秘政權向我們慢慢揭開了面紗。

關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奇怪現象,現代也有很多爭論,慢慢形成了幾種普遍接受的說法,不過作者君對這幾種看似合理的說法嗤之以鼻。

西夏無正史的幾個無稽之談

一說西夏曆史短暫,不值得修史。這簡直就是讓我無法接受的一個理由。不說別的,就說五代十國吧。五代加起來才不過五十三年,十國長點也不過是八十八年,可是光《五代史》就有新、舊兩版。再和同期相比,西夏與北宋(公元960-1127年,立國167年)、遼(公元916-1125年,立國210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立國152年)、金(公元1115-1234年,立國120年)並立長達近二個世紀。如果從“雖未稱國而王其土”的拓跋思恭所建立的夏州政權算起(始於公元881年),西夏曆時347年比同時期的宋、遼、金更為長久。就算是把南北宋加起來也不過是320年,比西夏還是少了27年。說起來,西夏與宋遼金四足鼎立,真有些魏蜀吳的味道,可惜的是世上沒有《四國志》,西夏只能是依附於宋遼金史書後的一紀、一志、一傳!

西夏無正史的幾個無稽之談

二說西夏疆域小。這也完全是無稽之談。疆域上西夏境土之大,“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即有今寧夏全部,甘肅大部,陝西北部,青海、內蒙古部分地區,綿延兩萬餘里。北宋滿打滿算才不過25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而已,而這其中除了繼承後周以外還有從南唐、北漢等國手裡搶來的,由此可知五代各朝的領土比北宋要小的多。就算是以北宋當時的面積來比較的話,西夏三十二州也不能稱之為一個“小”字啊。

西夏無正史的幾個無稽之談

三說西夏是一個少數民族政權。這句話放在今天真的是很有破壞民族大團結的嫌疑,西夏立國西北,實行蕃漢合制,定曆法,創文字,為了中華民族的大融合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樣的功績是絕對不容抹殺的。再者說,同期的少數民族政權遼、金皆已修史,就連“五胡亂華”的十六國都有著近乎正史的《十六國春秋》,為何就單單留下一個西夏呢?

西夏無正史的幾個無稽之談

西夏文字

第四,西夏文晦澀難懂,缺乏史料。我都不知道這個理由是誰想出來的。沒錯,興慶府是被屠城了,西夏的大量的文獻、史料都化為了灰燼,李元昊立國就讓人修的《夏國世次》也在人間沒有了蹤跡。但是,西夏人在元朝時被列為色目人的,有著很高的社會地位,西夏是經歷了很多次屠城,資料缺失得很嚴重,但是西夏國民沒有死絕啊,這其中不可能就沒有一個懂得自己本族文字的人的,也不可能沒有一點點自己國家的史料吧。不說別的黑水城裡能留下《番漢合時掌中珠》,難道別的地方就沒有嗎?西夏文之所以被成為“魔鬼文字”,恰恰是因為西夏沒有正史流傳下來。

西夏無正史的幾個無稽之談

五說西夏存在感小。這種說法更是站不住腳,不說西夏立國之後可以和遼、宋對立,重演了一遍三國爭霸,就說蒙元為了消滅西夏,自1205年第一次遠征西夏到1127年,成吉思汗先後六次遠征西夏,最後更是死在了攻佔西夏的戰場上。對於一直縱橫天下的蒙古騎兵來說,西夏是給了他們沉重打擊的,這種打擊就是作為正統的南宋都沒有這麼大。因此說西夏政權存在感小,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以上就是作

西夏無正史的幾個無稽之談

者君整理的幾個關於西夏無正史的說法,只是他們都無法解釋為什麼西夏沒有留下史書。按照作者君的看法,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首當其衝應該是蒙元,正是西夏給了他們沉重打擊,就連一代雄主成傑思汗都死在西夏手上,這就給了元朝一股磨滅不了的痛苦,也是一段揮之不去的恥辱,而最好忘記這些痛苦和恥辱的方法就是讓後代不知道這段歷史。

所以我大膽猜測,當時元政權應該是嚴禁編列西夏史的,估計就連民間關於西夏的傳說也在嚴禁之列。只有這樣,才能解釋為什麼就連西夏的舊民也沒有傳下來關於他們國家的一言片語,導致了之後的明清兩朝就算是有人有心編列西夏史,也找不到相關的史料了,直到回到1909年一支來自境外的駱駝隊出現在我國西北部巴丹吉林沙漠的深處,領頭的俄羅斯海軍中校科茲洛夫帶走了一箱箱的文物,才揭開了一個長達190年的西夏政權歷史,也才有了今天轟轟烈烈的西夏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