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曾在定增中“任性”提价的新三板宠儿,如今引进战投无门,IPO也宣布终止

从机构火热抢购,到战略投资者引入无门,这家三板企业对资本市场的冷暖,或许独有感触。

近日,基康仪器(830879)发布公告称,为更好的发展,公司主要股东拟引进战略投资者,经与投资方进行了多次协商、论证分析,投资方对公司进行了全面的尽职调查,后根据现阶段双方友好协商及谈判的结果,此次合作时机及有关条件尚不成熟,最终决定终止此次重大事项。

让人感慨的是,如今战略投资“时机及有关条件尚不成熟”的基康仪器,2014年在资本市场可是相当抢手。

“任性”提价10% 认购金额飙升10倍

基康仪器主要从事设计、开发、生产精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智能传感终端等产品,并且基于精密传感器的行业应用提供软件与物联网服务,于2014年7月23日挂牌新三板,转让方式为做市转让。

早些年,国内传感器和仪器仪表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02 年行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2013年底行业总产值达到 7682 亿元,相较于1999年的66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1%。

期间2012年,虽然随着宏观经济的下行,传感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增速进入了一个阶段性的低谷,不过从当年四季度开始行业增速开始企稳回升,进入 2013 年后,回暖态势得进一步确认。2014 年上半年行业总产值为3759 亿元,同比增长 8.9%。

行业产值持续上行,下游行业的需求亦迎来了快速增长。据了解,基康仪器的产品广泛应用在电力和能源、国土资源和环境、水利、交通和其它多个领域,其监测传感器及仪器广泛应用在国内譬如三峡、小浪底、南水北调、港珠澳大桥等上千个国家重点特大型工程并长年可靠运行。

此外,精密传感器及仪器仪表制造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准入限制严格,进入壁垒高,2014年便坐拥2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3项专利权以及10项境内商标的基康仪器,在彼时行业地位凸显,业绩也迎来了迅速增长。

2012年、2013年、2014年,基康仪器营业收入分别为1.30亿元、1.84亿元、1.9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2632.07万元、3078.38万元、3627.87万元;同期毛利率分别为45.28%、51.30%、54.02%。

行业前景广阔,业绩表现突出,技术壁垒高筑,2014年8月9日,东方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基康仪器股价的合理区间应为15.62元/股-17.75元/股。

这一预测很快得到了验证。2014年8月25日,作为首批43家做市企业之一,基康仪器在做市首日成交后的收盘价为12.70元/股(后复权),盘中股价最高达到16.84元/股(后复权)。

2014年11月,基康仪器顺势发布股票发行方案,拟以11.00元/股的价格,向新疆方圆慧融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发行股票100万股,预计募集资金1100万元。

颇具戏剧化的是,同年12月9日,基康仪器对上述定增方案进行修订,不仅提高了定增价格,认购对象数量也大幅增加,定增股份同样大幅提高。

修订后定增方案显示,基康仪器拟以12.50元/股的价格,定向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870万股,预计募集资金不超过1.09亿元,其定增对象范围也由原来的一位战略投资者扩展至“公司原有股东及不超过35位战略投资者和其他合格投资者”。

最终,这场“任性”定增在2015年1月完成,认购对象数量高达55名,包括44名原在册股东,8名新增机构投资者,3名自然人投资者。

提价比例超10%,定增规模比原计划飙升9倍,认购资金从1100万扩至1.09亿,却仅用不到2个月就顺利完成,彼时的基康仪器一时风头无量。

业绩变脸,股价走低,上市辅导宣布终止

遗憾的是,这位新三板宠儿在2015年却开始逐渐遭到了资本市场“冷遇”。

2015年7月30日,基康仪器再次宣布拟以8.9元/股的价格,定向发行股票不超过1400万股,预计募集资金不超过1.2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定增价格较前次定增价缩水近3成。

同年10月28日,基康仪器宣布已与东方花旗证券签订《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之辅导协议》,并于2015年10月27日正式向北京证监局申请辅导备案。

比起其他拟IPO企业宣布上市辅导后引发集邮党疯抢,基康仪器成了例外。犀牛君观察到,2015年4月后,基康仪器股价持续下行,即便同年10月释放出“拟IPO”的重大利好,股价也未能获提振。

数据显示,基康仪器自2015年4月10日以来,股价累计暴跌88.32%,股价从13.95元/股(前复权)跌至最新一个交易日的1.63元/股(前复权)。

从机构投资者拥簇认购跑步入场,到二级市场股价持续走低,昔日的新三板宠儿何以会遭到如此截然不同的待遇?这一变化与其业绩变脸不无关系。

2015年,基康仪器业绩已初现下滑征兆。数据显示,基康仪器2015年实现营收1.8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88%,实现归母净利润3474.99万元,同比下滑4.21%。虽然总体来看,此次业绩下滑幅度并不大,但与此前数年持续高增长的态势相比,这显然不是个好的预兆。

面对2015年业绩的下滑,基康仪器仅将原因归结于部分项目和订单还未完工,影响了收入利润。与此同时,基康仪器对外部环境的判断分析,仍停留在“基于宏观外部环境和行业政策的鼓励及促进作用,公司业务保持良好的平稳态势”。

事实上,从行业属性来看,基康仪器下游客户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周期相关度较高,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周期性波动,均会对其盈利能力及固定资产投资政策产生较大的影响。而2015年作为“十二五”收官之年,国内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长开始趋向合理有所下滑。

此外,从2015年开始,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后,已正式拉开大幕,传统仪器设备市场迎来了增长挑战。

遗憾的是,在当时的背景下,当众多同行企业逐渐开始向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转型时,基康仪器在2015年年报中披露的2016年经营计划中仍旧停留在“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强化研发体系建设、加强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公司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正所谓商场如战场,战略的前瞻程度几乎决定了企业能否拿下下一个赛点。从基康仪器披露的2016年年报来看,情况已经不妙。

2016年,基康仪器实现营收1.6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0.06%;归母净利润为1019.44万元,同比下滑70.66%。对于业绩大幅下滑,基康仪器称是“公司经营内外部环境不利因素叠加的结果,更是公司转型升级、 谋划长远发展过程中的阵痛。”

至于如何转型,基康仪器称希望从一个仪器设备供应商战略转型为数据服务商,但产品的创新升级、商业模式的转变,均需要一个持续的研发和市场投入的过程。2017年,基康仪器业绩下滑仍在持续,其归母净利润从2016年1019.44万元下滑至2017年的836.31万元,同比下滑17.96%,其扣非净利润更是首次出现负数,亏损109.65万元。

对于拟IPO企业来说,可持续性的经营能力和近三年持续增长的业绩可以说是必备素质,而基康仪器连续三年业绩下滑,显然与此相背离。2018年5月25日,基康仪器公告称,因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公司已与辅导机构协商一致并签订上市辅导终止协议,并向北京证监局报送了公司终止上市辅导的备案材料。

董监高频频变动 3家做市商退出报价

上文提及,基康仪器称2016年业绩大幅下滑是“公司经营内外部环境不利因素叠加的结果”。犀牛君观察到,除了受外部市场环境影响,基康仪器内部董监高变动同样频频发生。

以董事长一职为例,2016年6月22日,基康仪器公告称,基于对公司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及蒋小钢年龄的考虑,蒋小钢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并选举苏航先生为公司董事长。

但在2018年4月18日,基康仪器连发数条人事变动公告,涉及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监事等多个层级的人事任免,其中苏航辞任基康仪器董事长一职,蒋小钢以60岁高龄再度当选董事长一职。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公司最高管理层大规模变动的原因,基康仪器在总经理和副总经理辞职公告中均表述为“为了公司管理团队年轻化,促进公司更好的长远发展”。

除了董事长一职,基康仪器董秘、财务总监、总经理等职务在2014年至今同样屡经变动。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底以来,已有东兴证券、华泰证券、光大证券三家券商退出为基康仪器提供做市报价服务,打破了此前基康仪器持续新增做市商的局面。

本文源自犀牛之星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