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面試熱點:教授收入不及保姆

【熱點背景】

曾經朋友圈轉發一條消息:復旦大學某教授月工資應發15335元,但實際到手只有8272元,而且是薪酬總數,別的啥都沒了!這份工資單引起了網友的熱議。而與此同期,上海住家保姆的月工資是五千左右,月嫂工資過萬。這都是實實在在拿到手的錢!

面試熱點:教授收入不及保姆

【熱點預測】

兩年前某博士畢業,進入北京某研究所從事基礎研究。每月工資 7000 元左右,光房租支出就 4000 多元。讓他受刺激的是,當年連大學都沒考上的同學,收入都比自己高不少,對此你怎麼看?

【中公參考答案】

確實現在有些科學家,尤其是做基礎教學教研的專家、學者、博士整體收入狀況橫向對比不是很高,尤其是在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他們生活成本高、壓力大。所以,比起外部的物價水平、房價壓力等等,他們的整體收入狀況確實不容樂觀,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

我們也要看到,隨著我們國家對科研的進一步重視,隨著北上廣深這些科學研究者資歷的提升、研究成果的突出、職位的晉升,他們的收入狀況的增長水平是很快的。他們越有資歷,研究就會做的越好,收入也會越好。所以,即便在北上廣深這些城市,我們的科學家只要他們紮紮實實做研究、老老實實做學問,他們是能獲得社會的認同的,他們的勞動成果是能夠獲得一個相對公平的回報的。

綜上所述,我認為首先作為科學家、科研工作者,對於科研,尤其是早期做的時候就是要有犧牲奉獻的精神,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就是要坐得十年板凳冷,不寫文章一句空。科學研究本身就需要這種精神,因此,科學家不應該有過多的抱怨,為了真理、為了真正的科學研究去奮鬥、去獻身的這樣一種精神是科學家必備的基本素質。與此同時,我們在相關財政收入的分配上,也要加大對科研的財政投入,尤其是對於青年科學工作者,在生活上、社會保障上等綜合方面要予以更多的照顧和扶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