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白岩松: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白岩松: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前段时间乐嘉的一段微博,引起了网友热议。关于“死亡”,乐嘉和女儿是这样说的:“爸爸死了就埋在地下,我是爸爸鬼,你要不要来陪?”

白岩松: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有人说乐嘉对女儿说的话简直就是残忍的心灵“虐待”,对孩子来说未免太恐怖;也有人说死亡这件事是生命必须要经历的,不该避讳。

白岩松: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白岩松: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白岩松: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我们不去探讨这种死亡教育的方式是否恰当,但这件事确实让我看到了一个现象,一个几乎在每个中国家庭都存在的现象:避谈死亡。

关于"死",我们一直在逃

01

“北医”教授王一方讲过两个遭遇:

一位高级干部,好喝酒,

一喝就两瓶茅台,犯两回病都被抢救回来了。

第三次犯病,没救回来,死了。

其儿子不依不饶,找医生大闹:

“他怎么会死呢?我从没想过我爸会死。”

王一方说:“你怎么会从没想过你爸会死呢?不管你爸是谁,你都应该知道,他总有一天会死。”

还有一个老人,已经96岁。

王一方只好实话实说:“你可能不行了。”

老人火冒三丈,要打王一方:“说话不吉利。”

在我们传统观念里,对死亡是非常避讳的。大年三十小孩子不能说不吉利的话、看望重病的老人时不允许年幼的孩子去、用“去世”“走了”“归天”“与世长辞”等词描述死亡…大家一般不会讨论死亡这个话题,很多人都是大限已至时,才第一次认真思考死亡。

死亡是人类最好的发明

关于活着这件事,死亡是最好的老师。

白岩松: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

——《西藏生死书》

白岩松: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在“追问生命尊严:医学的使命与关怀”的专题圆桌会上,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其实大家很清楚,我们现在绝大多数疾病是治愈不了的。死亡是一个必然会达到的终点,它终究会到来。”

“在草原上对待死亡不像在汉族地区这么哭天抢地、要雇人来哭什么的,弄得极热烈。在草原上走了,是回到自然当中去了,吃饭的时候摆一双筷子,母亲唱一首歌就过去了。自然对蒙古族人来说是一种宗教的力量,所以他会这样去看待死亡:你从自然中来,死后回到自然中去。”

白岩松: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02

我七岁时,外婆意外中风去世。

去世前三天,我被带到她病床前。

没有一个大人告诉我,外婆已经生命垂危,

我完全不知道,那是最后一面。

我被匆匆带去,又被匆匆带走。

直到外婆下葬后一个月,我才知道她死了。

至今,我还记得当时的愤怒和哀伤,

从小跟着外婆长大的我,恨了父母整整半年。

那一个月,我趁父母不注意时,

就会把外婆遗照藏在书包里,背着上学。

我用这种方式进行自我欺骗:“外婆还在。”

大人们以为把我和死亡隔离是对我的保护,

却不知道这种做法对我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人为什么要死亡?”

“人死后会去哪里?”

“为什么死掉的是他,而不是别人?”

当孩子们忽闪着疑惑的眼睛,

将这些叮当作响的问题摆在家长面前时,

我们不是搪塞回避,就是胡乱作答:

“他在睡觉”“他去旅行了”“他上天堂了”……

结果让孩子对死亡产生了深深的疑惑和恐惧。

在我们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这一课。

生死,是人生的必修课

死亡教育已在欧美发展得相当成熟。

这种教育首先是从各种书籍开始的。

比如像《爷爷变成了幽灵》这样的绘本。

书中讲了一个男孩,他叫艾斯本。

艾斯本最喜欢的人是爷爷霍尔格。

白岩松: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一天,霍尔格突发心脏病而猝死。

艾斯本伤心极了,哭个不停。

那晚,爷爷回来了,坐在橱柜上。

艾斯本很奇怪:“爷爷,你在干什么?你不是死了吗?”

“我也以为我死了。”爷爷说。

艾斯本说:“噢,你变成了幽灵!”

书里说,如果一个人去世时忘了做一件事,就会变成幽灵。

爷爷每晚都来找艾斯本玩。

然而有一天,爷爷叹气说:“我一点都不快乐,我不能总当一个幽灵吧!,我想了好多天,就是想不起是什么事。”

为了帮助爷爷,小艾斯本和他一起想。

爷孙俩回忆起了很多快乐的往事:

他们去游乐场,坐过山车时差点吐了;

他们在花园里挖了一个大坑种树;

他们在看一场电影时呼呼睡着了;

…………

“我想起来了。”爷爷突然大叫。

“什么事?”艾斯本问。

“——我忘记对你说再见了!”爷爷说。

爷爷和艾斯本都哭了。

“再见——”最后,爷爷穿墙走了。

艾斯本不停挥手,目送爷爷消失于黑暗中。

白岩松: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我们应该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死亡,明白死亡是我们必然要经历的过程,生命有开始有结束,这是生命的定数,是这个世界游戏规则的一部分,生命到了这里,就该让它自然地离开。这样当孩子真正看到死亡接触死亡的时候,即使焦虑难过,也不会像天塌下来一样出现难以逾越的创伤。

让孩子认识死亡,是父母的责任

对孩子来说,当他们了解了身边的动物、植物和人都会死亡,明白这是一种正常的自然规律,可以让他们不再处于生离死别的“盲区”,虽然会有暂时的悲伤,但长远来看,是对他们心灵的“提前”保护。

电影《寻梦环游记》就是一部很好的死亡教育片,片子开头以梦想做引子,但整部片其实是展示了生和死的世界。它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并且教会我们该如何看待已故的亲人,让我们对亡灵所在的世界有了充实的想象。当时影院里孩子很多,结束后我清晰记得有一位五六岁大的姑娘问着“妈妈,奶奶也在这里,每年还会回来看我们呢”。

我想,这就是死亡教育的力量。

白岩松: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当你下葬,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从人际关系网里消逝,你悄然离去。

而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真正地死去。

死亡教育,是每个父母都在忽视的领域,这个关于生命至关重要的环节,您有责任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正视自然规律,是他们的权利。

坎贝尔:活在活着的人心里,就是没有死去

【往期精彩推荐】

《你还能陪孩子过几个六一?》

《北大一等奖作文:《卖米》,看哭无数人!》

《1-6年级想学好语文,这几本历史书不得不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经典名句,让作文提高一个档次》

《真正的好丈夫,从来不帮妻子做家务》

白岩松: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