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蘇軍圍攻德國議會大夏,守軍為何寧死不降?

解說到二戰時期的歐洲戰場,蘇聯與納粹德國打得難分難解,因為蘇聯在戰爭初期遭受到了德國納粹的瘋狂進攻,導致蘇聯的傷亡慘重,破壞巨大。因此,通過全蘇聯人民的奮力反擊之後,德國頹勢顯示,一鼓作氣打到了納粹的老巢——柏林。而就是在柏林的保衛戰中,為什麼德國的守軍寧可選擇戰死,絕不投降?尤其是在蘇軍攻打德國納粹會議大廈時的更為激烈。

蘇軍圍攻德國議會大夏,守軍為何寧死不降?

在筆者看來,不是這些德國士兵不投降,而是他們根本不敢向蘇軍投降,因為這些德國士兵意識到,一旦落到蘇聯士兵的手中只會生不如死。他們知道,蘇軍打到柏林就是報仇雪恨的,哪有什麼投降不投降之分,只有不餘遺力的消滅德軍。

即使德軍要投降也只能向英美盟軍投降,畢竟他們這樣還可以保住自己的生命,面對蘇聯的攻勢戰是死投降也是死。

蘇軍圍攻德國議會大夏,守軍為何寧死不降?

要投降也只能投降英美盟軍。舉個例子,當時的德國溫克將軍率領第十二集團軍增援柏林,在途中遭受美軍阻擊之後,眼見增援柏林無望,便與美國第九集團軍的巴斯將軍聯繫之後,在蘇軍包圍之下殺出一條血路,然後——奔向易北河向美英聯軍投降了。

——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還是那句話,蘇聯是來報仇雪恨的,目的就是消滅德國,而美國不是,只要你投降就可以活命。看看溫克將軍的最後結局就知道了。溫克將軍投降美國後不僅沒有被判刑,反而在後來的生活中過得很好,成為迪爾軍火公司的老闆。試想一下,要是溫克如果投降了蘇軍,還能在戰後當軍火公司的老闆嗎?

所以,柏林戰役時期的德國軍人都明白,投降蘇軍不如投降美英盟軍,如果做不到向美英盟軍投降,又跑不掉的話,不如戰死。

蘇軍圍攻德國議會大夏,守軍為何寧死不降?

反觀歷史上,二戰中的蘇聯人受到德國納粹的侵略最為殘酷,損失也最大,蘇聯人民遭到的殘酷虐待也最多。而犯下這些血債的德國人自己也清楚,一旦落到蘇聯人的手中,絕無好日子過,蘇聯人要的是他們生不如死。

蘇軍圍攻德國議會大夏,守軍為何寧死不降?

因此,在柏林戰役中,尤其是在攻克議會大廈時,留守的德國士兵寧願戰死也不投降。因為投降沒用,蘇軍要不惜一切代價獨自包圍柏林,要的就是血債血償。報德國突襲蘇聯的一箭之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