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杜蕾斯蹭高考热点被媒体批该给自己“带个套”,杜蕾斯有错吗?

R_Sammi


“不在公开场合谈性”大概算是中国的政治正确吧。成年人私底下讲荤段子乐不可支,可一旦在公共平台上提出来,不少人就习惯鼓动唇舌大肆挞伐杜蕾斯的存在。翻来覆去,无非是“无耻”,“毒害年轻人”云云,显得道德高尚又敢于发声,在“正确”的大旗下颇有力挽狂澜的卫道士的凛然姿态。

然而这毫无用处,甚至还有副作用。 首先,这种“关爱,保护未成年人”的主张,隐含的逻辑是所有的未成年人都心智不全,需要全方位的保护关心,不让“污浊的”社会去毒害他们。那么,这些人眼中的年轻人,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选择接受信息的权利呢?按照中国的法律规定,18岁后属于成年人,他们会在18岁的第一个夜晚的午夜时刻,像微波炉中的爆米花一般,在“砰”的一声中变大变成熟吗?显然,这是荒诞不经的。

再者,将性视作不好的东西,“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本身也是不可取的。人的来源这类老生常谈就不提了,单说青少年的成长,性教育是绝不可缺少和回避的,结果如今的现实是开设的生理教育课在教师和学生的默契中被略过,或者是在男生的起哄和女生的沉默中结束。特意编修出来的性教育读本在家长“教坏小孩”的质疑中仓皇下架,仿佛出版传播的是见不得人的下流东西。也许,在那些义愤填膺的家长,批评者眼中,确实是下流东西吧。 人对于性的求知欲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无法获取“良币”,那便怪不得“劣币”粉墨登场,为害四方了。学校,课本不能给出答案,那青少年们就会在不良电影甚至男科医院小册子上寻找他们想知道的。面对那些由于对自身的生理变化不了解而在慌乱中采取束胸,胡乱寻医问药甚至挥刀伤害自己的的未成年人们,封堵一切常规的获取知识的途径的行为,还能那么理直气壮吗?

诚然,与四十年前相比,我们的社会在思想宽容方面还是有很大进步的。1979年《大众电影》用法国影片《水晶鞋与玫瑰花》中一张男女主角的接吻照片做封底,引起轩然大波。西北一位读者来信愤怒质问:“他们在干什么?”一场全国性的大争论由此爆发。 当下看来令人惊诧的言论,过去确是主流的声音。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将潮水的方向引回旧日的方向,而是让它朝着更宽阔的河道奔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