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印度有可能吞并斯里兰卡吗?

香堂风子


个人认为没有多大可能。主要理由有三:

第一,斯里兰卡的性质不像当年的锡金,甚至跟受印度严密控制的不丹也非常不同。斯里兰卡是一个具有完整主权的国家,是联合国的正式成员国,虽然受印度文化影响很大,但是不会接受被并入印度,这从斯里兰卡的民族结构也可见一斑。斯主体民族是僧伽罗人,民族和国家意识非常强烈,不会像锡金一样坐以待毙,乖乖接受自己的国家被吞并。

第二,斯里兰卡历经长达25年的内战,就是在僧伽罗人和泰米尔猛虎组织之间展开,其中,正是泰米尔人与印度有着千丝万缕的暧昧关系,也正是印度庞大的泰米尔族群游说当时的拉.甘地政府,派兵进入斯里兰卡干涉其内战。虽然“敌人的朋友就是我的敌人”用在这儿略显严重,但对于艰辛取得内战胜利的斯里兰卡政府来说,被印度吞并完全不是可选项。

(印前总理拉吉夫.甘地在位期间曾派兵干涉斯里兰卡内战,最终也因此而被刺身亡)

第三,斯里兰卡远非一个喜马拉雅山脉中间的小山国,其地理位置就意味着独特的战略意义。鉴于此,国际社会也不会纵容印度悍然吞并一个主权国家。


北海图


可能性当然有,今天我们看看斯里兰卡与印度之间这座桥。

鹊桥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一群开婚介所的喜鹊搭起一座便桥,让牛郎和织女两口子在桥上相会,然后收取中介费用。

传说终归是传说,但在现实的地球上,还真有一处“鹊桥”。这座“鹊桥”这头连接着一片充满神秘的陆地,另一头连接着一座神秘的岛屿。

这座“鹊桥”,就是在印度家喻户晓的亚当桥。

在南亚次大陆的东南角,印度和南亚岛国斯里兰卡隔着保克海峡,互相张望。保克海峡全长137公里,最南端就是被亚当桥硬生生与马纳尔湾隔开。

亚当桥的地形实在是太奇特了。

先说印度这边。印度泰米尔纳德邦首府马杜赖东南约一百公里处,有一个深入大海的突出半岛,半岛有个城市叫门德伯姆。最神奇的在后面,门德伯姆再往东4公里处,对面约1公里处,有一个像鸟头状的狭长岛屿,叫班本岛。班本岛有个鼓鼓的脑袋,脑袋东南有一个类似长鸟嘴的尖尖半岛,在东南大海里延伸约15公里。往越东南越窄,有多窄呢,也就50米。一个大浪就能把鸟嘴给淹了。

门德伯姆和班本岛已修建了公路桥,连接在一起,远远看上去,就像一只把头伸进水里叼鱼的水鸟。

再看斯里兰卡这边,同样是鬼斧神工。斯里兰卡西北角,有一个突出海上的狭长岛,叫马纳尔岛。但马纳尔岛已同斯里兰卡的主岛通过公路桥连在一起,远远望去,就像一根大拇指。大拇指的方向,正好对着班本岛的最东头。班本岛的最东头,与马纳尔岛的最西头,形成了48公里的海峡。而这个尖尖的海峡,就是亚当桥。

为什么会把海峡称为桥呢?在班本岛和马纳尔岛之间,其实还有一长串非常不起眼的小沙洲,以及石灰岩礁石。有的长年露出海面,有的则藏在海里,想出来的时候就露个头。更神奇的是,两岛之间的海水特别的浅,最深的也不过10米。水性稍好点的人,是完全可以不借用外力,从这边游到那边。

亚当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当然不是牛郎织女偷跑出来约会了,但也和爱情有关。在印度著名的史诗《罗摩衍那》里,提到有一个名叫罗摩的王子,他的王后西塔,被号称“印度西门庆”的魔鬼头子拉瓦纳给抢走了。罗摩为了救出心爱的妻子,就请来一只名叫哈奴曼的神猴,请神猴帮助,在印度与斯里兰卡之间的海峡间架一座浮桥。神猴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带着自己的神猴工程队,用了5天时间就完工了。罗摩王子就带着士兵,踩着浮桥杀进斯里兰卡,把王后西塔救出魔掌。人们为了纪念这段壮美的爱情故事,就把这座浮桥称为罗摩桥,又称亚当桥。

你看了这个故事,会不会觉得太眼熟呢?没错,86版《西游记》看过吧,第20集《孙猴巧行医》,唐僧师徒四人路经朱紫国,听说朱紫国国王的王后金圣娘娘被附近自学成才的野妖精赛太岁给掠走了。孙悟空施法术,戏耍了囧傻呆萌的赛太岁,救回了金圣娘娘。《孙猴巧行医》和《亚当桥》的剧情几乎完全一样。更离奇的是,印度传说中的神猴哈奴曼,被很多中国学者认为就是孙悟空在印度的原型。吴承恩是怎么编出这一神奇故事的,难道他有机会看到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抑或是纯粹巧合,如有雷同,概不承认。

亚当桥有如此浪漫的历史,又和斯里兰卡挨的这么近,印度就有一些人开始胡琢磨。说《罗摩衍那》不是传说,而是真实的历史,罗摩王子讨伐斯里兰卡确有其事。

这背后蕴含的意思,印度明白,斯里兰卡当然也明白……

还有人宣称亚当桥存在了170万年,而罗摩国的历史自然也应该往前推170万年。然而,有没喝醉的清醒人士当头棒喝:胡扯什么咖哩拌饭,170万年前的人类连盖房子都不会,哪有什么罗摩国。这纯粹是大自然的杰作,和人类无关。


地图帝


想法是好的,意图也一定是有的,但实现的难度却是很大。但印度一定会按照自己的规划去‘’吞并‘’斯里兰卡。

印度大家还是比较了解的,我们现在看一下斯里兰卡。旧称锡兰,首都科伦坡。人口两千二百多万,国土面积大约六万五千多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123位。属于典型的小型国家。国家以红茶,宝石闻名于世。

从地图可以看出,斯里兰卡完全出于印度的笼罩之下,当然印度也把斯里兰卡视作自家势力范围。不容他人觊觎。也一直想建立南亚大联邦。印度是真想把斯里兰卡吞并。但由于难度太大。印度也是有心无力。因为美国日本等国就绝对不会允许印度染指斯里兰卡。

应该说,斯里兰卡是很警惕印度对本国的影响。所以独立以后,立即加入英联邦。希望依靠英国来制衡印度,但随着英国自身影响和实力的减弱,很难对斯里兰卡进行有效的保护。而美国由于和印度关系不错,也不大愿意为了一个小国反得罪印度。

为了维护自身的独立。斯里兰卡在的外交政策奉行不结盟策略,另一方面积极与加强美国、中国等关系密切,作为维护自身安全的屏障。现在的情况就是斯里兰卡在地缘政治上不得不全力依靠印度,而印度虽然有吞并斯里兰卡的意愿。但现实又让印度无法吞并。印度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加强对斯里兰卡的影响和控制。只要不超出印度的控制范围就可以。

斯里兰卡由于是是印度洋航线上的重要战略之地,牵扯到了全球各方的政治,经济,军事势力,印度绝对没有胆将它吞并。但全力扶持亲印实力,控制斯里兰卡的政治,军事,经济就成为印度的首要手段,而斯里兰卡则积极引入东方国家来消除影响。在这一方面斯里兰卡做的还是不错的。

总之,现在的斯里兰卡就是一个在印度控制之下的国家,受印度影响和控制很大,但依旧保持完全独立的国家。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印度在英国殖民者到来之前只是个地理概念,即便是印度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莫卧儿帝国,也只是在名义上统一了印度。实际上印度还是是邦国林立,仅仅是向莫卧儿皇帝称臣罢了,莫卧儿皇帝类似于中国的周天子。

不过中国的周朝虽然也是诸侯国林立,但是这些诸侯国大部分都是中原汉人建立的,属于一个民族,当时的中原各国被称之为“诸夏”,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而与之相比,印度的民族情况就非常复杂了。印度近代不同的邦国都是由不同的民族组成的,语言和文化都不尽相同,相互之间是完全独立的政治实体。直到英国人占领印度之后,印度才开始作为一个整体向近代化国家转变。

(南亚是个多民族林地的地区)

二战后随着英国国力的衰落,印度的独立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儿了。但由于宗教和民族矛盾,印度想继承整个英属印度的版图是绝对不可能的。

1948年1月4日缅甸率先从英属印度独立,但由于缅甸本来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只是为了方便管理才被英国人划入英属印度的管辖的,因此它的独立并没有遭到新德里的反对。

对印度冲击比较大的是当时国内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冲突,这导致英属印度最后分裂成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国家,就连圣雄甘地也没能阻止印巴分家。

不过要格外说明的是,尼泊尔、不丹、锡金(后被印度吞并)、斯里兰卡、阿富汗都不属于英属印度。

也就是为什么斯里兰卡最后能够获得独立的关键。

(斯里兰卡在当年是英属锡兰,不属于英属印度)

印度在独立之初也曾想争取斯里兰卡加入印度联邦,但是遭到了斯里兰卡的拒绝。因为斯里兰卡原本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且斯里兰卡的宗教信仰与印度不同。印度的主流信仰是印度教,而斯里兰卡人主要信奉佛教。

由于印度在独立不久就跟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爆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根本无暇顾及斯里兰卡,所以对于斯里兰卡的独立,新德里也只能从它去了。

斯里兰卡面积6.5万平方公里,大约只有江苏省面积的3/5,首都科伦坡,人口2100多万,主要有僧伽罗族、泰米尔族两大民族组成。

(斯里兰卡位置)

僧伽罗族是斯里兰卡的主体民族,他们在公元前5世纪时从南亚进入斯里兰卡,是斯里兰卡的原住民,占全国总人口的74.9%。

泰米尔人是斯里兰卡的第二大民族,占到总人口的17%。泰米尔人以前主要分布在印度南部,他们进入斯里兰卡的时间比较晚,其中有大部分泰米尔人是被英国人招募到斯里兰卡的。

在斯里兰卡独立后,泰米尔人不满于僧伽罗人的统治,组建了“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简称“猛虎组织”,开始了泰米尔独立运动,斯里兰卡内战爆发。

对于猛虎组织,印度最初是有意暗中支持的,因为印度南部就有大量的泰米尔人,这些人非常同情在斯里兰卡的同族同胞,所以纷纷要求印度出兵干涉斯里兰卡内战。

而印度政府也想借机坐山观虎斗,增强自己在斯里兰卡的影响力,于是出兵斯里兰卡,积极调停双方冲突。

不过印度的介入没有平息双方冲突,反而把两面都得罪了,最后印军只得撤出斯里兰卡。

但最为斯里兰卡最近的邻邦,印度一直对斯里兰卡拥有者巨大的影响力,这与印度和尼泊尔的关系非常像。

印度一直把自己当成南亚的宗主国,其他的国家都被认为是新德里藩属,长期以来印度将南亚作为自己的后花园,谁都不准进来,连美国也不行。甚至在1975年印度公然吞并锡金,对此印度也没有遭到任何的制裁。

不过锡金毕竟是个很小的国家,其人口和面积不能与斯里兰卡相提并论。而斯里兰卡为了防范印度,也频频与域外国家加强合作,特别是近年来与中美关系日益密切,以此进一步保障自身国家安全。

总之,斯里兰卡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印度现在是绝对不敢贸然吞并它的。


千佛山车神


先介绍一下斯里兰卡的前世今生:

斯里兰卡古称锡兰(Ceylon),南亚次大陆南端印度洋上的岛,西北隔保克海峡与印度半岛相望。靠近赤道,风景秀丽,素有“印度洋上的珍珠”之称。


2500年前,来自北印度的雅利安人移民至锡兰岛建立了僧伽罗王朝。公元前247年,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其子来岛弘扬佛教,受到当地国王的欢迎,从此僧伽罗人摈弃婆罗门教而改信佛教。公元前2世纪前后,南印度的泰米尔人也开始迁徙并定居锡兰岛。16世纪起先后被葡萄牙和荷兰人统治。18世纪末成为英国殖民地。
小小的锡兰之所以闻名全球,最先是因为锡兰1857年和1859年出现了二枚举世闻名的珍邮,以上是本馆珍藏的其中一枚1857年六便士锡兰邮票,世界十大珍邮就包含锡兰这二枚邮票。

锡兰和印度近代虽同属英国殖民地,但锡兰却从未属于过印度。


1948年独立,定国名为锡兰。1972年5月22日改称斯里兰卡共和国。1978年8月16日改国名为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我觉得锡兰这个名字很好听,本来该岛就叫锡兰岛,不知为什么要改成斯里兰卡这么难听的国名。锡兰不比锡金,锡兰海域是世界航运的主要通道,印度如想打锡兰主意,国际社会都不会同意,印度纵算有贼心也没贼胆,想吞并锡兰(斯里兰卡),做做梦还可以。



湘平古珍邮馆


说斯里兰卡之前先说说已经被印度吞并的锡金王国和被伊拉克吞并的科威特。印度1975年吞并锡金之时,根本没人管,锡金末代国王流亡美国,美国这个“世界警察”对印度的强盗行径也没有制止,更遑论惩戒,连打嘴炮都没有。想想1990年伊拉克吞并科威特,美国不仅强烈谴责打嘴炮,真的是出动大军直接将伊拉克军队干翻,恢复了科威特国家地位,作为惩罚,制裁伊拉克十多年,作为“世界警察”,真是“尽职尽责”。

前后不过15年,如此大反差,说白了就是地理位置重要性的问题。比如锡金,喜马拉雅山麓,深居欧亚大陆内陆,地处偏僻,又没资源,战略位置对美国和欧洲盟友不重要,这位世界警察见没油水可捞,当然不肯去。而科威特,处在波斯湾这么重要的战略位置,而且,还产石油,被伊拉克吞并可不是好事,于是出兵。中心意思:美国只“管理”地理位置重要,或有重要资源,与美国利益利害相关的地区或国家,其他则“视而不见”。

其实看到这已经不用往下说了,看看斯里兰卡位置就知道美国会不会干预了,进而可以知道印度是否有可能吞并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地处印度洋航线中枢位置,为往来船舶提供停靠补给,印度洋航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商贸和原油运输线(没有之一),勾连欧亚非三大洲,地理位置没人说不重要吧?同时,印度虽然觉得印度洋就是“印度的洋”,但是抱歉,全球霸权国美国在印度洋影响力也是第一,也就是说,确保印度洋霸权,是美国在这一地区的最高利益。

印度若胆敢吞并印度,也就增强了印度在印度洋的影响力,随时可以切断航路。此消彼长,印度增强存在感,必然削弱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那美国岂能坐视,当然要干涉。不能说重演伊拉克的戏码,毕竟印度对美国还有用,但是让印度吞并斯里兰卡也不可能。

印斯实力差距太大,所以印度不能吞并斯里兰卡必然是外力阻止的结果,也只有美国才能担当这一职责。为啥只有美国介入才行?那请问你觉得哪个国家还有能力介入?或者想介入?没有吧,所以只有美国啊。


北玄武



印度要斯里兰卡干什么?完全没有必要,除非有大国在斯里兰卡建立军事基地,让印度感觉自己受到了威胁,才会对斯里兰卡有野心,否则完全没有必要去动斯里兰卡的脑筋。

更何况,印度的当务之急是自己内部先搞好。先避免分裂,让印度更像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主权国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每个邦都有不同程度的独立倾向,印度政府的法令能否执行要看各个邦的脸色。


这和美国为什么不吞并周边国家是一个道理。目前的印度国土面积和人口规模实际上已经超出印度政府的有效管理能力范围了,所以印度现在重点是先消化好已有的领土版图,而没有必要去动周边国家的脑筋。

坦白说,印度目前的状态基本上就是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前的状态,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国家,只能算邦联,根本不能算联邦制国家。整个国家的统一程度很低,各个邦和中央政府之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


所以,印度需要一次南北战争那样的内战,来实现国家的真正统一,同时完成社会改造,把自己内部那些完全不符合现代国家的要求的东西扫除掉,才能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国家。

当然,这个任务可能能完成,也可能完不成,如果一直不去朝这个方向努力,印度分裂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萧武


斯里兰卡美景

一、从印度国内因素分析,吞并斯里兰卡得不偿失

对于印度本身来讲,其国内拥有100多个民族,主体民族印度斯坦人只占46%,人口超过1000万的还有泰卢固族、孟加拉族、马拉地族、泰米尔族、比哈尔人等十几个民族。至今,在印度东北部地区还有非常严重的分离势力存在。不同于弹丸之地锡金,斯里兰卡拥有2100多万人口,独占近60000平方公里的斯里兰卡岛。斯里兰卡人主要信奉佛教,主体民族是僧伽罗人,占总人口74.9%,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泰米族,占总人口15.4%。一旦印度强心吞并了斯里兰卡,恐怕用于镇压斯里兰卡人民反抗的费用远远高于其能够获得的经济利益。要知道,斯里兰卡的猛虎组织还是折腾了几十年。印度强心吞并斯里兰卡,恐怕泰米尔人的猛虎组织要再次折腾印度。

斯里兰卡主体民族—僧伽罗人少女

二、从国际角度讲,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国不会支持印度吞并斯里兰卡

锡金人口至今不过60多万,面积不过7000多平方公里,位于喜马拉雅山畔,地小人少,有没有资源。与锡金不同,斯里兰卡不论是国家规模、地位、地理位置都可圈可点,安理会五大国绝对不会允许印度吞并斯里兰卡。首先,斯里兰卡与印度一样,都是英联邦国家,英国和英联邦其他成员都不会允许印度吞并斯里兰卡;其次,斯里兰卡海域是东亚海上石油运输生命线的必经之路,东亚各国更加不会坐视印度吞并斯里兰卡;虽然美国一直拉拢印度,但是同样与斯里兰卡关系不错,是斯里兰卡最大的贸易伙伴,印度想要吞并斯里兰卡,恐怕美国这一关都过不去!

所以,印度最多有野心吞并斯里兰卡,一旦付诸行动,必将付出最惨痛的代价!


美国观察室


印度中心论:大国沙文主义的迷梦

印度独立后不仅继承了大英帝国“民族主义”意识形态,还继承了大英帝国的“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这反映到印度的外交中,就出现了“印度中心论”、“小国灭亡论”。印度直到现在都认为《蒙巴顿方案》是错误的,拒绝接受“两个民族”的理论,认为这使得统一的印度被分裂,损害了印度悠久文明的历史统一性,给印度大国地位和防务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平心而论,尼赫鲁作为印度国大党精英的这些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也是英国策划实施该方案的初衷。然而,这种观点也有失实的地方。印度从来只是个地理单元,从不曾存在过囊括英印殖民地版图的大一统帝国。印度历史上一些文治武功强大的帝国,如孔雀王朝、莫卧儿王朝等,虽占据了北印、中印大部分地区,但距统一印度还很遥远。而且除了本部以外,其它征服地区的统治,类似于中国的“土司”(如云贵)和朝贡国(如朝鲜),远不是中国的“郡县制”。

从民族主义立场看,这些地区当然不全都是印度教文明地区,也不是“自古以来”印度的领土——然而从帝国主义立场看,这些英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印度有着“昭昭天命”去“统一”这些地方。

印度是这么想的,更是这么做的,印度已经发展成了新时代的“帝国主义”,因为在大英帝国时代都没有纳入领土范围的“保护国”——锡金,也被印度收入囊中了。在不丹、尼泊尔、孟加拉国还有印度一直愤恨不已的巴基斯坦,印度从来没有真心实意地友好相处,而是处处表现得居高临下,恃强凌弱。

“印度本身是一个超民族的地区,印度注定早晚要成为一个伟大的超民族国家的中心”,尼赫鲁认为这个巨大的超民族的地区“具有一个巨大国家的机能,但同时又保持着局部的自治权…这很可能实现,因为小的民族国家是注定要灭亡的,它可能作为一个文化上的自治地区而苟延残喘,但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单位”。

这成为了印度自建国以来的外交的基本原则,一切以本国的利益为依归,有帝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双重标准。所以,印度的建国施政理想是无比宏伟的,他们有着认为自己有着“天选之命”,希望能够获得“大印度主义”情怀下的“第三世界”领袖地位。要想达到成为世界大国的目标,就先要成为区域性大国,确保印度在南亚的支配地位。因此,印度历届领导人都把南亚看成是印度的南亚,不准他国染指。

虎口逃生:印度无力吞并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在1948年2月获得独立地位,但其时南亚的国际局势非常复杂,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在圈地,爆发了大量的矛盾,以致于发生了战争。斯里兰卡面对的是一个比它大40多倍,比起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强大而且野心勃勃欲要称霸南亚的印度,他们果断拒绝了印度国大党的劝说,而是依靠抱着英国大腿,与英国签订了防御协定,将海空军基地都给英军使用,来阻遏印度的侵吞势力。同时,斯里兰卡为了防止被印度侵吞,还常年维持着不小的军事力量。

不过,斯里兰卡毕竟就在印度边上,两国低头不见抬头见,平时也有大量的经贸往来,即使政治不互信,不可避免还会产生联系。最终尼赫鲁表示斯里兰卡国内的泰米尔人与僧伽罗人的争端是其内政,印度保证不会干预,才开始逐渐建立起信任关系。但是这并不表明印度会以平等地位来看待斯里兰卡,与之相反,印度一直把斯里兰卡视为印度的一部分。

尼赫鲁认为,从文化上、种族上以及语言上来说,“斯里兰卡同任何省份一样是印度的一部分。”印度国大党朱熹帕它毕.西达拉马尼在孟买也宣称:“印度迟早必定会通锡兰人民达成协议,使其可以成为(印度)政体的有机部分。”所以,印度一直没有放弃对斯里兰卡施加影响,在印度政党的眼中,斯里兰卡之于印度,犹如台湾之于中国。不过毫无道理的是,台湾自古以来属于中国,清王朝在台湾建政至少200多年;而印度却从来没有在斯里兰卡有过正式统治。印度将斯里兰卡视为禁脔,体现的是大国意识。由于印度过于强调利益,反而使得大国沙文主义让南亚众多小国对印度避之不及。

(猛虎组织:印度养“虎”遗患)

印度干涉斯里兰卡的机会很来了,这是由于斯里兰卡国内的民族纷争再起事端。泰米尔人在斯里兰卡是少数民族,但是在印度却有6000多万人,相对于斯里兰卡主体民族僧伽罗人的1000多万,多太多了。历史上,泰米尔人从印度次大陆迁徙到斯里兰卡,并且与僧伽罗人一样,建立过王朝。泰米尔人王朝与僧伽罗人王朝彼此攻战,在僧伽罗人眼里,泰米尔人是人多势众的侵略者。英国人侵占斯里兰卡后,采取了“分而治之”的老套路,刻意扶持占人口少数的泰米尔人,使得民族矛盾更加严峻。

在1970年代末期,这样的矛盾突然被激化,斯里兰卡国内爆发了多次骚乱,泰尔米人损失惨重,这招致了泰米尔人的报复,因此绵延20多年的斯里兰卡内战就此爆发。

印度一直将南亚次大陆视为自己家的自留地,在印度和南亚周边国家的关系上,英迪拉.甘地提出了“英迪拉主义”——“印度不会干涉这一地区任何国家的内部事务,除非被要求这么做,也不会容忍外来大国有这种干涉行为;如果需要外部援助来应付内部危机,应首先从本地区内寻求援助。”

如果没有印度的支持,斯里兰卡政府军剿灭泰米尔猛虎组织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印度政府在国内6000多万泰米尔人的舆论压力下,也不得不对国内泰米尔人对斯里兰卡猛虎组织进行的援助行为大开绿灯。后来,在猛虎组织覆灭前夕,印度泰米尔人要求印度政府采取“有意义的立场”,印度开始出动军事力量来援助猛虎组织,被斯里兰卡告到国际法庭。

印度于是就开始充当协调者角色,主导两方谈判,不过在谈判中刻意偏袒猛虎组织,使得斯里兰卡政府对印度的立场很不满。

后来,印度发现国内的泰米尔人的政治诉求逐渐有失控的现象,因为猛虎组织的独立要求与印度国内的泰米尔人分离势力的政治诉求差不多,一旦猛虎组织成功建立了政权,那么对印度国内的泰米尔分离势力就会成为巨大的威胁。但如果不做表示,就无法对国内的泰米尔人交代。因此,印度与斯里兰卡政府签订了和平协议,派遣维和部队进驻斯里兰卡,许诺猛虎组织建立自治政府。但是这与猛虎组织要求建立独立国家的政治诉求相去甚远,几经周折后,猛虎组织开始袭击印度士兵,最终演变为印度协助斯里兰卡政府军剿灭猛虎组织。在印度的打击下,猛虎组织成建制的军队被消灭,躲入丛林打起了游击战。

印度维和部队在斯里兰卡呆了2年多,期间斯里兰卡政府不断敦促印度撤军,印度一直借故搪塞,印度希望借此将斯里兰卡变成印度的仆从国,这当然招致了斯里兰卡政府的不满,到最后印度军队成为了斯里兰卡政府军和猛虎组织都要进攻的目标。最终,在艰难地谈判下,印度罕见地表示愿意撤军,但是在撤军前又释放了之前捕获的猛虎组织的1500人。印度这种做法,使得斯里兰卡国内的战斗更加复杂。

印度在斯里兰卡三年的维和经历证明了印度不具备独自解决地区事务的能力,尽管与南亚其他国家相比,印度无论在政局稳定、经济、军事力量发展都具有潜力且表现出色,但是印度表现出的大国沙文主义,以及不能建立让南亚各国心服口服的的政治、经济秩序。印度不具备充足的软实力来消化、融合另外的南亚国家。在这个意义上,印度不具备吞并斯里兰卡的能力,虽然“印度中心论”的外交原则一直鼓励印度政府要这么做。

区域制衡:印度难以称霸

印度若真要把斯里兰卡吞并,在国际上无法承担吞并主权国家的舆论压力。即使印度不惧国际压力,一意孤行,印度需要面对的是斯里兰卡僧迦罗人的反抗,还要应对印度南部的泰米尔人和斯里兰卡东北部的泰米尔人可能会联合谋求的更大范围的独立,这两种势力最终可能会联合,一起对付印度中央政府。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后酿成的惨案,使得一个帝国在战争结束后分崩离析。在民族矛盾尖锐的地区,以经济手段渐收人心,消弥矛盾是为正道,印度的“小国灭亡论”纯粹出于政治路线的外交导向,使得印度始终难以坐实南亚霸主的地位。

斯里兰卡政府鉴于印度的“印度中心论”的外交策略,以及在1990年的几乎被印度颠覆的惨痛经历,此后开始主动融入世界秩序,与世界各个大国都建立起外交联系,用以平衡印度的影响力。印度所期望的“印度的印度洋”,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域外大国的博弈的平台,对此印度虽然干着急,却也无可奈何。

(域外大国制衡下斯里兰卡的国际外交)

在斯里兰卡主体民族僧迦罗人眼里,印度大陆上的孔雀王朝、笈多王朝、莫卧儿帝国这些霸主,基本就没染指过斯里兰卡。到了殖民时代,首次把次大陆分裂的疆土统一在一个政府之下的英国人把缅甸都划归英印政府管理,但还是把英属锡兰单独划分出来管理。因此,虽然斯里兰卡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位于中亚、南亚、西亚、非洲的中心,但是印度极度想要“统一”斯里兰卡,缺少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也缺少必要的能力。


而知而行的历史


我觉得在当今国际环境下,这个可能性根本不存在。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斯里兰卡人民根本就无此意愿,我们不仅丝毫也找不到双方有类似克里米亚与俄罗斯的关系渊源,并最终导致当地人公投决定投入俄罗斯怀抱的痕迹,而且,来自印度南部、主要聚居在斯里兰卡北部的泰米尔人也跟印度不是一条心,他们是想独立建国的;二是如果说尼泊尔还有些怕印度的话(单位里的尼泊尔人上月一起出差时亲口跟我说的),则斯里兰卡则看不出就这方面的忧患,前者是被印度从西南东三面堵住了通向海洋之路的国家,后者则是印度洋上的一个岛国,位置极其重要且通达四海、无拘无束,也就是离印度很近罢了;三是,印度吞并锡金虽然是不太久之前的事,但事发时的1975年,北方大邻国中国还处在自顾不暇年代,国力可谓不强矣,印度当然就有了这样的机会。之后这么多年过去,接壤的中国发展成如此块头和有力量,不也正是不丹国尽管一直被印度垂涎却至今没有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么?因此,不夸张地说,因为中国的日益强大,加上斯里兰卡战略地位非同一般的重要性,被各国共同看重,今天的印度断不敢有吞并斯里兰卡的举动。至于想不想,就不归国际社会管了,因为那也只能是动动念头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