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沒有永遠上漲的房價,也沒有絕對公平的政策

在去年12月底,成都搖號選房出現,想住就發文稱:成都二手房價格不僅見頂,下一階段或將更危險! 文章大膽預言12月是成都二手房價格的一個拐點,當然,市場也印證了想住的觀點,從目前成都12月、1月、2月的二手房成交來看,各熱門樓盤單價已基本維持在穩定的範圍內。

沒有永遠上漲的房價,也沒有絕對公平的政策

圖:鳳凰城、香檳光華、金潤華府近3月二手成交價

在這片文章中,筆者也埋下了一個伏筆:二手房的下階段的“更危險”!

“危險”是指什麼?

從目前看到的數據,想住還不敢輕易斷言成都的二手房在什麼時間點下跌,誰也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但是從數據也可以看到,二手房危險的信號已經逐漸顯現。

沒有永遠上漲的房價,也沒有絕對公平的政策

先看幾組數據:近一年來主城區二手房成交量以及大成都二手房價格走勢

沒有永遠上漲的房價,也沒有絕對公平的政策

注:成交量為主城區二手成交備案數據,價格為大成都均價

從圖中可以看到,成都主城區二手房成交量在2017年5月-12月均處於較高位,即是在傳統的成交淡季11月、12月成交量依然處於高位。這是由於在這段時間內,各種政策及環境治理的影響,新房一直斷供。

到12月底,第一個搖號樓盤出現,新房開始正常供應模式後,1月、2月主城區二手房成交量開始出現斷崖式下滑,到了2月,二手成交僅3837套。通過鏈家網的數據也可以看到,二手房的供需關係在1月出現較轉折。

沒有永遠上漲的房價,也沒有絕對公平的政策

圖:鏈家網

在二手房的供應端口,筆者曾記錄了鏈家12月初的成都二手房掛牌量16044套,截止今日(3月8日)成都鏈家二手房掛牌量為25092套。三個月增加了9000套左右的二手房掛牌,並且每天以500套以上的量在新增(日均成交120套左右),這還僅僅是鏈家數據。

沒有永遠上漲的房價,也沒有絕對公平的政策

圖:鏈家網

在開年過後,明顯看到賣二手房的人已高於購二手房人群。

二手房掛牌量持續走高,需求量不增反降,從市場經濟原理來講:供求關係決定價格。供不應求,商品價格就會上漲;供大於求,價格就會下降。二手房市場流動性變差,二手房價格出現小幅回調的可能性較高。

除了二手房市場明顯的變化外,我們還可以看到新房市場的一些轉變:新房達到了空前的關注度。

目前,新房搖號選房已誕生目前為止最熱門的樓盤——招商中央華城,這個樓盤由於地段的優勢以及與周邊二手房巨大的“剪刀差”,可以說是“炸”出了全成都的剛需購房者、剛改購房者、投資客以及大量不缺房子的“購房人”。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現在的投資客沒有購買二手房的理由,大部分剛改購房者也不會首選二手房,只有真正的剛需才會考慮二手房,但也有部分剛需是真的買不起。

也就是說,現在會購買二手房的人僅剩一部分具有一定資金實力的剛需、少量剛改人群。這部分人的購買力顯然是有限的。

沒有永遠上漲的房價,也沒有絕對公平的政策

關於新房搖號近期還引發了一場激烈的社會輿論——“剛需該不該優先搖號”。

沒有永遠上漲的房價,也沒有絕對公平的政策

其實說來好笑,搖號選房截止目前已經持續了近三個月,之前上百個樓盤搖號都沒有這種呼聲,唯獨招商中央華城之後產生了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的本質其實也暴露出了成都市場現在的主要矛盾:二手房價高漲,但是新房又限價,導致新房二手剪刀差過大,新盤投資屬性太高,從而吸引了太多的需求。

這塊“大蛋糕”誰都想分一口走,當然,招商中央華城是屬於多數人都買得起,剪刀差又大的一個樓盤,肯定會有很多人買,這是市場的一種正常行為,實則也是利益之爭。

如果問“剛需該不該優先搖號”,那麼成都遠郊不能在中心城區購房、不能通過人才落戶成都中心城區是不是也要伸冤?這樣只會加大社會的矛盾,帶來更多不公平。

沒有永遠上漲的房價,也沒有絕對公平的政策

圖源網絡

有部分輿論認為,政策應該要加強限購,例如首套房優先搖號、個人名下第三套住房應該限制搖號。想住認為,購房者和政府的格局不同!政策不該是隨便出的!

在成都被列入全國房價監控重點城市以後,多輪調控頻出,為的是穩定房價、調節市場。而現在的市場,並不存在需要調節的必要——有房可買,房價受限,有錢人和剛需客有同等的權利進行購房。那麼再次加強限購的意義在哪裡?加強限購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值不值得再次調控市場規則?

現下的情況,只是市場從瘋狂到穩定的過渡時期,偶發性事件不應該影響當下的政策環境。要說應該調整的,只是完善“搖號購房”的流程,讓買房過程更系統、更便民。

沒有永遠上漲的房價,也沒有絕對公平的政策

而另一方面,在穩定樓市的政策上,成都已經開始學習北京、上海等城市醞釀新政策——共有產權住房。

2月25日,在成都市的政府工作報告裡,對於2018年的工作計劃,首次提及試點建設共有產權住房。試點建設共有產權住房作為具體措施之一,或將是2018年的調控重點。

共有產權住房即指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由建設單位開發建設,銷售價格低於同地段、同品質商品住房價格水平,並限定使用和處分權利,實行政府與購房人按份共有產權的政策性商品住房。

如果加上目期推行的租賃住房、人才公寓,這些政策性住房的出現均是為了保住剛需人群。

沒有永遠上漲的房價,也沒有絕對公平的政策

其實“限購”、“搖號選房”、“限價”等已經是政策保護剛需購房者的措施,目前成都市場正處於一個化解這個矛盾的過渡階段,這個階段所產生的矛盾問題需要長時間的新盤供應來調節供需關係。

並且,非常重要的是,當房子作為消費品的時候,才會有供需平衡的此消彼長,如果仍然將房子作為投資品,那必然是供需同長,弱化房子的投資屬性“房住不炒”是必然的路程。

如何弱化房子的投資屬性?二手房的泡沫需要被擠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