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解密令对手闻风丧胆的百战军魂,尽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万里春秋

解密令对手闻风丧胆的百战军魂,尽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万里春秋

《陆战之魂》的作者董保存,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在传记文学、纪实文学领域著述颇丰。同时他也是一位资深编辑,我们喜欢的电视剧《亮剑》,正是由他编辑而成。

整部《陆战之魂》,作者按集团军建制来划分章节,介绍了中国陆军18个集团军的基本情况:每个集团军都是从哪里来?打过什么样的硬仗?受过怎样的磨难?创造过什么样的战争奇观?铸就了何等的辉煌?涌现过什么样的英雄?现在正在履行什么样的使命?内容丰富,视角宽广,结构分明,脉络清晰,易于阅读和理解,也让无数读者对中国人民解放军,产生了无上的敬畏。

熟悉军事历史的听众朋友都知道,二战名将蒙哥马利,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我要告诫我的同行,切忌同中国军队在地面上交手,这要成为军事家的一条禁忌。”这位英国元帅所说的中国地面部队,就是我们这本《陆战之魂》的主角——中国陆军集团军。

解密令对手闻风丧胆的百战军魂,尽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万里春秋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从陆军起家的,陆军一直在军中享有“老大哥”之称。在解放军的历史上,最多曾有过70个军的番号。后来几经变革,到1998年,最终保留下来的有18个集团军。

这18个集团军,他们或被称为“无敌铁拳”“林中猛虎”“岭南雄狮”,或被称为“旋风部队”“北疆勇士”“军中利剑”;他们或以“敢于亮剑”闻名,或以“沙家浜精神”“塔山精神”著称。在他们中间,也涌现了像狼牙山五壮士这样的战斗英雄,诞生了像邱少云这样的“钢铁战士”……

其中,38集团军,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一战成名,著名作家魏巍以该军335团3连在松骨峰战斗中的事迹为主,写成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为志愿军赢得了“最可爱的人”的赞誉。彭德怀司令员在给该军的嘉奖电中,最后亲笔写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第38军万岁!”《人民日报》随后发表记者李庄的通讯《被人们欢呼‘万岁’的部队》,从此,“万岁军”名扬四海。

27集团军,原是“山东老八路”,建国后家喻户晓的电影《渡江侦察记》,讲述的就是该军在渡江战役中的真实故事;上海解放的当夜,该军上自军长下至马夫,全部露宿街头,秋毫无犯,传为佳话;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全歼美军第31团并缴获团旗,创造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唯一范例。

解密令对手闻风丧胆的百战军魂,尽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万里春秋

第47集团军,其军史最早可上溯到井冈山时期,当时开垦南泥湾的359旅,就是其前身。解放战争时,血战黑山、大虎山。建国初期在湘西剿匪,受到毛泽东主席的表扬,电视连续剧《乌龙山剿匪记》,描述的就是该部队的故事。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勇拦惊马而牺牲的“爱民模范”欧阳海,均出自该军。

军队的番号,那是军队的血脉。历经战火硝烟,走过和平岁月,总让人有种挥之不去的情怀。读史书的人常说,细节决定历史,一支军队的历史,正体现在一个个生动的战斗细节之中,体现在一个个难忘的英雄形象之上。

解密令对手闻风丧胆的百战军魂,尽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万里春秋

大家还记得电视剧《亮剑》中的那个李云龙吗?剧中有个精彩片段,就是李云龙率领部队伏击日军的“战地参观团”,其实这并不是杜撰,这在我军战史上确有其事。

1943年10月,太岳军区二分区司令员王近山,奉命率队赴延安,途经敌军的心脏地区韩略村时,获悉情报,一队日军将从此地经过。他当即决定队伍停止前进,就地埋伏,准备打伏击。原来只想顺手捞一把就走,可是谁也没想到,这一网捞着了大鱼,他们伏击的,竟然是由日军中队长以上军官组成的“日军官战地参观团”。

一顿冲杀过后,“日军官战地参观团”里,除三名装死留下性命外,其余包括1个少将旅长,6个大佐联队长,120余名中佐和少佐大队长以及中队长,全部毙命。他们的最高司令长官冈村宁次,这次是吃了大亏,无处发泄,于是乎,就将驻扎在临汾的日军师团长撤职,将韩略村据点的日军头目枪毙了。据说,该据点的其余日伪军,每人都被打了一顿耳光,个个都是鼻青脸肿。

这场韩略村伏击战,是王近山创造的经典战例,很多人据此认为,李云龙的原型就是王近山。

实际上,历史上的王近山,要比《亮剑》里的李云龙更为传奇。早在红军时期,王近山就以作战勇猛著称,人称“王疯子”,全面抗战开始后,一直在刘伯承、邓小平的麾下,是刘邓大军的一员骁将。

1946年9月的定陶战役大杨湖之战,是刘邓大军出兵太行山后第一场恶仗。6纵司令员王近山主动请战:“我王近山今天立下军令状,不消灭赵锡田,我就不回来见你们!”,“坚决打!打得剩下一个旅,我当旅长;剩下一个团,我当团长;剩下一个连,我当连长。全纵队打光,我们对得起党,对得起哺育我们的太行山父老乡亲!”豪言掷地有声,刘邓为之拍案叫好。

1948年7月,王近山兵锋直指襄阳。襄阳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易守难攻。曾经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军,也曾在襄阳城下屡屡受挫。武侠小说家金庸对此大为叹服,大笔一挥,把蒙古大汗蒙哥的战死地四川钓鱼城,改为襄阳城,这才有了武侠经典《神雕侠侣》中精彩的一段。

解密令对手闻风丧胆的百战军魂,尽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万里春秋

王近山到襄阳后,决定打破历代兵家打襄阳先夺南山、后攻城的惯例,大胆采用“撇山攻城、猛虎掏心”的战法,刀劈三关,直捣敌巢。才一个星期,就拿下了当年蒙古人花了5年才打下的襄阳城。

中国军队的赫赫战绩里,王近山功不可没。1949年2月,人民解放军全军统一整编,6纵改编为12军,王近山任第一任军长兼政委。

说到12军,总离不开王近山。但王近山只是12军的一个代表。12军下属的“百将团”,自建团以来,124颗将星从这个团冉冉升起。共和国大将徐海东、王树声,上将王宏坤、洪学智、许世友等,中将杜义德、王必成等,这些响亮的名字,使“百将团”熠熠生辉。

从12军涌现出的王克勤、郭兴福、王杰等英模人物,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他们都成为人们学习和崇敬的榜样。他们的故事也同样精彩。

解密令对手闻风丧胆的百战军魂,尽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万里春秋

时光已逝,记忆易老。在人民军队建军90周年后的今天,还有多少人能够忆起先辈的浴血荣光?是否还有必要重温军史的苦难辉煌呢?

早前,媒体上时不时会出现一些“段子”,对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进行解构、抹黑和诋毁。从董存瑞到邱少云,从刘胡兰到黄继光,从王杰到雷锋,几乎没有一个还可以称为“英雄”的。有人在质疑“狼牙山五壮士是真的吗?”有人在论证“究竟有没有飞夺泸定桥这回事?”有人更断言“邱少云的反应违背生理学原理。”

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有英雄而不知崇敬的民族,更可悲!历史是教科书,历史更是清醒剂。正本清源,把历史告诉年轻人,在今天显得尤为必要。而董保存的《陆战之魂》的写作初衷,也正在于此。

《陆战之魂》是一部军史,但它不同于一般军史的写法。阅读时好像在看一部大型纪录片,文字都化成具象的影像:行军的困难重重、战斗的激烈焦灼、勇士的视死如归、将领的豪气果敢、战友的团结友爱。英雄的血脉,革命的军魂,由此传承。读完此书你才会知道,中国陆军一路走来的艰辛不易,也为陆军将士们的革命精神惊叹。

而就在《陆战之魂》上架发行之际,一个重磅消息传来:2017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中国陆军以原18个集团军为基础,调整组建13个集团军,番号分别为陆军第71至第83集团军。

至此,18个集团军已成历史。此时阅读《陆战之魂》,实在是最好的纪念。我们普通读者,要借此阅读机会,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祝贺,向永不磨灭的18个番号致敬!

获取听书资源,请下载“仁仁阅”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