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蚌埠城南新區今後會發展起來嗎?

老李大哥7


蚌埠門戶很高興為您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蚌埠向南大力發展是不用懷疑的了。所有輕工業及無汙染的企業都往城南佈局,比如汽車城,電商園,家博城,居然之家等等,都已經發展到仁和集了。城南通道大,一片平坦,開發沒有拆遷煩惱,十年前蚌埠淮河路是中心,文化廣場都很偏,沒幾年文化廣場就熱鬧了起來。幾年前萬達銀泰入駐,東海大道立即熱鬧起來,未來五到十年,繼續向南挺進到迎賓大道,現在陶店周邊小區及周邊已經成熟,入住率也非常高。


再看蚌埠中環線,修建的如此漂亮,未來城市的道路是發展的關鍵,市區已經飽和了,道路寬度也限制了發展,而淮上區和大學城區雖然也在快速發展,但是一個湖和一個淮河之隔還是影響挺大的。


所以,蚌埠城南新區肯定會發展起來的,而且非常迅速,可發展空間較大。


隨著蚌埠城市擴張發展,東海大道和朝陽路一橫一縱已然成了蚌埠重要交通要道,但上下班高峰期擁堵現像急待解決,蚌埠向南發展,作為蚌埠南出口之一的朝陽路,打通擁堵環節迫在眉睫。

蚌埠朝陽路與東海大道下穿工程目前正在開展方案設計,待彙報確認方案後,可編制項目建議書進行立項

“兩環六軸三帶”是蚌埠市城市發展的重點。東海大道、朝陽路作為“兩軸”,其功能不言而喻。規劃建設東海大道下穿朝陽路工程,對改善路網核心樞紐的服務能力,實現四通八達的交通轉換,提升周邊地區品質,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有重大意義。

去年2月14日召開的全市徵遷拆違、大建設及棚改工作總結表彰暨2014年動員大會上,首次提出了“兩環六軸三帶”的城市建設發展概念。其中,“兩環”即城市的內環,包括黃山大道、龍子湖、張公湖、淮河景觀帶,城市的外環為中環線;“六軸”包括“三縱三橫”,“三縱”為解放路、延安路、朝陽路,“三橫”為淮上大道、勝利路、東海大道;“三帶”是指三個縣城和主城區的連接帶。

據蚌埠門戶瞭解,東海大道朝陽路交叉口周邊城市設計項目涉及交叉口、配套交通系統、公園景觀等設計方案。其中,下穿隧道主線路為雙向六車道,含引線全長約300米;根據設計,東海大道下穿的同時,近期將規劃快速公交(BRT)通道,併為遠期開通地鐵等軌道交通預留了空間,通過對公路交通、BRT、軌道交通的綜合規劃,使該區域形成一個既能夠通過交通工具快速到達的便捷場所,同時,周邊將通過商業業態的集聚、規劃設計地下商業,將其打造成蚌埠未來的高級商圈。同時,周邊還計劃建設濱湖公園、市民活動中心等,使其形成多用途、多樣化的城市核心區,描繪“一路繁華,一路詩畫”。交叉口處將新建四處人行地下通道,並注重地下空間系統的接連,大規模利用地下空間開發商業;規劃建設地下停車場,設計6000餘個機動車位。

按照設計方案,交叉口周邊將建設濱湖公園、街角綠地和市民活動中心,這片綠色公共活動區域將成為該區域景觀資源的核心,成為除了商業業態以外另一個吸引人群的區域。

今年,三環六軸三帶概念提出:

以淮河、迎河、張公湖、燕山路綠廊、龍子湖構建生活、生態環,以中環線及沿線地區構建產業、物流環,以寧洛、京臺、蚌五三條高速及沿線地區構建快速連通、綠化防護環,形成城市由內及外三個層次的特色功能環

以朝陽路—迎賓大道、延安路、解放路、淮上大道、東海大道、黃山大道等六條城市主幹道及沿線地區構建城市發展軸線

以主城區與三個縣城連接的國省幹道及沿線地區構建蚌懷、蚌固、蚌五發展帶。


蚌埠門戶


主城區這麼小 周邊全是工業園 產業園!!工業園各種冒煙汙染!!產業園空空如也……城市主體規劃格局已經失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