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纳粹集中营里的红孩子——朱德之女 朱敏

2015年5月9日,为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莫斯科红场举行了20万人参加的"不朽军团"游行活动,人们高举二战期间参战人员家属的肖像,纪念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过贡献的老兵,刘少奇的女儿刘爱琴、朱德的外孙女刘丽、李范五之子李多力等来自中国的代表,也走在了游行队伍之中。

二战期间,为了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中国领导人的子女,被寄养在俄罗斯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并在那里度过了他们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朱德总司令的女儿朱敏,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并没有因为她的出身显赫,而拥有幸运的一生。她一出生就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下,并且在年幼的时候离开父亲,远走他乡。而最令朱敏终身都倍感伤痛的一段经历,是她15岁时在纳粹集中营里的残酷岁月。她的这段经历,后来被改编成了电影《红樱桃》。

纳粹集中营里的红孩子——朱德之女 朱敏

朱敏与父亲朱德

1926年4月10日,一个可爱的中国女婴在莫斯科呱呱坠地,她就是朱敏。这一年朱德40岁,正在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军训班学习。随着国内革命斗争的需要,初尝人父的朱德很快就离开了苏联回到国内,不久,朱敏被送到了成都的外婆家抚养,从此,她和父亲天各一方。1940年,受周恩来嘱托,邓颖超把朱敏从成都辗转接到了延安,与父母团聚,这一年,朱敏已经14岁了。

然而1940年10月皖南事变爆发,延安形势异常紧张,朱德已经无暇顾及女儿,当时共产国际正在安排各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子女去苏联留学,朱德与康克清商量之后,决定把朱敏送往苏联的国际儿童院。刚刚与父母相聚,又要别离。1941年的1月30日朱敏和三个小伙伴登上了去苏联的飞机。

到达了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不久之后,由于不能适应莫斯科潮湿的环境,小朱敏的身体就出现了不适,没多久她的哮喘病就犯了。出于对她健康的考虑,儿童院决定送她去南方的白俄罗斯明斯克的少先队夏令营疗养。没想到,这一行却成了朱敏人生梦魇的开始。

1941年6月,朱敏来到苏联南部的明斯克。这里阳光充足,绿草如茵,对她的哮喘恢复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她来到这里仅仅几个小时,一觉醒来之后,一切都变了。小朱敏眼睁睁地看着天上的飞机像蝗虫一样地飞过,地上的坦克也密密麻麻地袭来,可怕的战争突然之间降临了。

1941年6月22日凌晨3:00,德国法西斯的飞机、坦克和密密麻麻的步兵跨过国界,对苏联不宣而战,沃野千里的明斯克城炸弹横飞,尸骨遍野,很快陷落了。占领明斯克之后,德军把夏令营的孩子们囚禁在一个孤儿院。对于孩子们来说,当时他们并不知道突然出现的法西斯纳粹意味着什么,直到有一天,一个犹太小女孩悲惨的死去,才让他们感到了深深的恐惧。朱敏亲眼看到德国法西斯士兵挖坑把那个犹太小女孩活埋了,这深深刺激着她的神经,即使几十年后有人跟她提及此,她都会浑身发抖。

纳粹集中营里的红孩子——朱德之女 朱敏

德军占领明斯克

1943年8月,从小就有哮喘病的朱敏和其他20个来自各国的孩子一道,被德军装入了闷罐车,押送到了德国的东普鲁士,在集中营里服苦役,一路上朱敏高烧不退,时常昏迷,从此落下了终身病痛。下火车后,朱敏和同伴们被挨个搜身,父亲送她的派克金笔,在搜查的过程中,被德军抢走,幸亏搜查的德军看不懂金笔上刻的"朱德"二字,使得朱敏逃过一劫。但是失去父亲留给自己的纪念,朱敏十分心疼。她再也不愿意失去另外一样珍贵的东西,就是她一直戴在胸前的列宁徽章。它也成了朱敏在黑暗恐怖中的坚持的精神支柱。

然而集中营里每天重复上演的虐待、杀戮和死亡,使得这个年仅15岁的女孩逐渐丧失了对活着的感知。在后来的回忆录中,朱敏这样写道:“作为身临其境的我们,对于鞭打,对于流血,对于死亡,已经是司空见惯,经常遭受残酷现状的刺激,只能让我们的神经末梢越来越麻痹。我们不知道痛苦,不知道欢乐,也不知道生死。从离开明斯克孤儿院后,就再也不知道我们身在何处了,每天就会机械地重复一个念头:活下去!要活过今天!”

超乎寻常的体力劳动和饥饿使朱敏的身体日渐虚弱,她的脖子上出现了肿块,并且越来越大,朱敏终于支撑不住昏倒了。毫无人性的法西斯军医在不实施麻醉的情况下,割开了她的脖子,手术过程中,朱敏几番昏死过去。

1945年1月30日,德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苏联红军攻克了东普鲁士,朱敏才得以离开集中营。在逃出集中营的路上,朱敏和她的小伙伴们失散了。之后朱敏孤身一人一路向东寻找,期间她曾被好心人收留过,也曾住进过难民营,甚至跟随苏联红军的队伍辗转迁移,经过将近一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一次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苏联红军中尉,终于知道了朱敏的真实身份——朱德总司令的女儿,至此才结束了她的流浪生涯。在斯大林的亲自指示下,朱敏被安全送回到了莫斯科。这一天是1946年的1月30日。距离她离开国际儿童院,已经过去了整整5年。

纳粹集中营里的红孩子——朱德之女 朱敏

纳粹集中营里的朱敏和同伴

在这五年里,朱敏音信全无,当她的朋友们突然得知她还活着的消息时,大家都高兴的留下了眼泪。但此时的朱敏已经完全丧失了语言的能力和部分记忆,长时间的隔绝和压抑,使得她什么语言都不会讲了。为了帮助朱敏恢复语言的能力,她曾经的好朋友们相聚在一起,为她唱起儿时一起唱过的歌,唱着唱着朱敏的语言记忆开始恢复了。当有人给她读1943年父亲给她写的一封信时,她慢慢流了下了眼泪。在好朋友们的悉心照料下,朱敏渐渐恢复了记忆,身体也一天天好起来。

1952年中国驻苏联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为朱敏和刘铮举办了简单而又温馨的婚礼,做了新娘子的朱敏享受着人生中难得的幸福时光。

1953年朱敏完成了所有学业后,从苏联回到了祖国,这距她当初离开延安已经过去了整整12年。

纳粹集中营里的红孩子——朱德之女 朱敏

朱德、朱敏一家人

1995年世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俄罗斯政府向当年参加苏联卫国战争的老战士颁发了由总统叶利钦亲笔签名的纪念奖章。中国有18人被授予纪念奖章,其中一枚授予朱敏,表彰她不畏强暴,严守身世,顽强地在集中营活了下来,最终回到莫斯科的事迹。

2015年4月15日,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代表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向32名为苏联卫国战争(1941-1945年)作出贡献的中国公民,颁发了"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朱敏是获奖章人之一。

(欢迎关注 古今历史风云 更多传奇故事与您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