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孩子遭遇校园霸凌后,父母可以这样做

孩子遭遇校园霸凌后,父母可以这样做

现在,校园霸凌已经成为一种令学校、家长和孩子头疼的顽疾,各种校园霸凌案件时有发生。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远离校园霸凌,或者在遭遇校园霸凌时及时化解疏导,成为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我的双胞胎儿子,在初中时期,也遭遇了这个问题。

遭遇“霸凌”后冲动“复仇”

初一开学不久,有一天儿子文浩上完晚自习回家,我发现他浑身是土,便问他怎么了,他嘟囔了一句“没事”,就背着书包进了自己的房间。不一会儿,文嘉风风火火地闯进来直奔房间里了。我做好宵夜,喊了几遍,他们才有说有笑地出来。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我正等两个小家伙上完晚自习回来,却忽然接到了文浩班主任的电话。班主任很客气地请我去学校一趟,说文浩兄弟俩和别人打架了。

匆匆赶到学校,我才知道,两兄弟合伙与文浩班里的男生打了一架。对于原因,双方各执一词,均说对方晚自习放学后拦了自己的路。看着三个孩子均无大碍,且时间也晚了,班主任严厉批评了他们之后,就让我和另外一名家长把孩子带回去,说第二天再处理。

回家后,我故作轻松地说:“现在可以说了吧,为什么打架?”文浩涨红了脸,没头没脑地冒出一句:“他先欺负的我!他仗着个子比我高,从一入学就给我起外号,在我后背贴小乌龟……前几天打篮球的时候,还故意撞倒我。我打不过他,所以,就和哥哥一起教训了他!”

从文浩的叙述中,我感受到了他被欺凌的委屈和“复仇”后的紧张与兴奋。令我欣慰的是,他们打架的原因很简单,是被动式的“复仇”,而不是主动寻衅。可即便这样,我也不能由着他胡来,于是说:“妈妈理解你对同学的不满,可是不能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解决,不是还有老师吗?你们可以告诉老师呀?”

没想到两个孩子都不以为然:“这点事也找老师!”我不得不吓唬他们:“可是,你们想过没有,要是那个男生再找一群人来打你俩,怎么办?”两人一愣,没再说什么。

我趁机给他们讲了自己读书时的一件事:两个男生为了打扫卫生发生矛盾而打架。后来,吃亏的一方找了几个社会青年打了对方,导致对方男生头部受伤,召集打人的男生被开除,受伤的男生因此影响了中考成绩,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末了,我又说:“前几天,我还看见那个被开除的男同学在早市卖青菜。其实,他学习挺不错,本来可以有很好的前程……”

两人听后均若有所思,埋下头不说话。我趁热打铁:“以暴制暴,最终你们都会受伤害,还影响学习。你们好好考虑考虑,明天让老师来处理。”

孩子遭遇校园霸凌后,父母可以这样做

借用典故,让孩子给自己“评理”

儿子睡觉后, 我还是不踏实,赶紧给班主任打电话,告诉了她实情。班主任经验丰富,她安慰我说:“你不要着急,十几岁的男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自尊心会变得特别强,对挫折的反应特别敏感,又缺少解决问题的理性,为发泄不满,往往会采取极端行动。”

可我哪能不着急?我和孩子爸爸都是理科出身,我们两人都在公安局工作,知道孩子如果采取极端行为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所以,我连名字都给他们取得文质彬彬,就是不想让他们将来动用武力解决问题。两个孩子一直很乖,很少跟人发生矛盾,可现在怎么会忽然和人打架了呢?我不无担心地对班主任说:“我真怕他们打架开了头,就收不住了。”

班主任安慰我说:“孩子进入青春期,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想事情容易偏颇,有所叛逆和反常很正常,需要我们引导,而不是强制。你多关注一下孩子回家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和我沟通,我会对他们进行针对性教育。”我心里的石头才稍稍落了地。

此后的一段时间,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和老公轮流悄悄去校门口等他们放学,然后远远跟着他们回家。有一次,我看到那个男孩子带了几个人拦住文浩,赶紧喊文浩的名字。估计是见家长现身,那个男孩愣了一下,便讪讪地带人走了。晚上,待孩子休息后,我把所遇见的情况都报告给了老师。

周末,我正在写稿子,文浩在门口探头说:“妈妈,老师布置了一个作文,我想不出思路,能帮我看一下吗?” 我拿过来一看,作文题目是《从成语“割肉自啖”想到的》。

看到这个题目,我灵机一动,问他:“你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吗?”他自信满满地说:“知道啊,老师讲过。战国时,齐国的两个勇士都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勇敢、最不怕死的人,为了比赛谁更勇敢,他们从腿上割自己的肉下酒吃,最后都因失血过多而死了。”

我问他:“那你觉得这两个人的表现是勇敢吗?”文浩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当然不是!”

我趁机说:“是啊,勇敢虽然是非常可贵的品质,可一旦用错了地方,就会适得其反。你可以联系前阵子发生的事情,写一篇议论文啊。”

儿子听着,脸瞬间红了:“嗯,我明白了。为了一点所谓的面子而蛮干,其实不是真正的勇敢。真正的勇敢,是要用脑子解决问题!”看着他一本正经的样子,我不由得笑了。

孩子遭遇校园霸凌后,父母可以这样做

积极干预, “对手”成为好朋友

后来,我经常和他们聊天,随时掌握他们在学校的各种动态,并和老师保持密切联系。老公也开始有意识地给儿子讲工作中遇到的青少年犯罪案例,给孩子灌输法律知识。周末的时候,还破天荒地陪儿子去学校打篮球。

那天,爷仨打篮球回来,文浩、文嘉抢着和我描述爸爸的神勇球技:“妈妈,你是没看见啊,我爸三步跨栏那叫一个帅啊,远投三分差不多回回命中,那些老师和同学们都看傻了。”文嘉接着说:“和文浩打架的那家伙们也服气了,还给爸爸叫好了呢!”

我暗喜,老公在大学一直是校队篮球主力,这回总算派上用场了!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爷仨每周末都去学校打篮球。打来打去,慢慢把和文浩打架的几个少年“打”成了队友。

晚上再去学校门口接他们的时候,远远看见他们和那几个男孩子勾肩搭背走在一起,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老公却立足长远,主动联系学校,请单位里法制部门的同事为全校师生举办了一次法律讲座,效果很好。学校当即决定请民警定期为学校开展法律进课堂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从那以后,文浩、文嘉没有再出现问题,而且,成绩双双上升。

初二的时候,儿子过生日,那几个曾经的“对手”也来了,看着他们在一起开心热聊的样子,我忽然觉得,孩子们的世界其实很单纯。

给孩子们做好饭,临出门时我拿出相机,给他们拍了一张合影。拍照的时候孩子们有的喊“生日快乐”,有的喊“茄子”。我咔咔拍着,看他们笑成一团,心也一片晴朗。

儿子考上大学后,我曾经和他们说起这段经历,文浩说:“其实,学校里这种事情很多,想想那次打架,幸亏你和爸爸介入得及时,老师也很负责,不然真不知道会怎么样,有一阵子都想和他们拼命了。”

看着儿子阳光快乐的样子,我长舒一口气。

孩子遭遇校园霸凌后,父母可以这样做

一点心得

校园“暴力”,不只中国独有,是全世界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没人教导他们如何应对处理孩子之间的冲突,他们不知道如何对待自己情绪的宣泄,就会选择暴力。因此,及时介入疏导,非常必要。

首先,父母要多用心。不能只关心学习,还要多关注孩子在家里的一些表现,发现反常,及时跟进处理。男孩子和女孩子的特点不同,父母要根据情况扮演好主角和配角,哪一方也不要缺席。

其次,要加强与老师的沟通配合。现在很多老师建有家长群,联系非常方便。

第三,家长、学校和社会各方面要同心协力。要根据孩子不同成长时期的特殊性,分析其攻击性产生的原因,互相配合,为他们提供情绪宣泄的平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人格成长,引导孩子们以建设性而非破坏性的方式来对待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