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北宋末年到底有多亂,即便沒有金兵南下,宋朝也要滅亡

在我們印象中,宋朝尤其是北宋是一個富庶繁榮的朝代,那個時代文化昌明,百姓富有,社會安定,假如不是北方連續出現強大的敵人,宋朝可能會成為後來的“世界燈塔”?

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

其實,宋朝尤其是北宋與歷史上所有的封建王朝並沒有什麼本質區別,它的繁榮富庶和安定都只是短暫的,是虛浮的。

今天我們就說說,北宋末年的亂象,看看北宋末年的農民起義到底有多迅猛。

北宋末年到底有多亂,即便沒有金兵南下,宋朝也要滅亡

中國歷史上很多大的王朝都是直接或間接的亡於農民起義。

比如秦朝因陳勝吳廣起義而亡,漢朝因黃巾起義而亡,隋朝因瓦崗起義而亡,唐朝因黃巢起義而亡,宋朝後世的元朝明朝清朝也都是因為農民起義而亡,元亡於紅巾軍朱元璋等起義,明亡於李自成,清被太平天國間接掏空。

那麼,北宋亡於北方敵人,是不是就代表宋朝跳出了歷史週期律,它的制度它的結構它的形態可以避免農民起義呢?能夠避免階級矛盾?能夠避免社會的動盪?

答案是完全否定的,正如近代宋史權威鄧廣銘先生所說:“如果不是在這同時(金兵南下)又出現了民族矛盾激劇上升的情況,北宋政權勢必是要被農民起義軍所推翻的。”

下面我們就看看北宋末年的農民起義達到了什麼地步。

北宋末年到底有多亂,即便沒有金兵南下,宋朝也要滅亡

北宋王朝活了160多年,爆發了200多次農民起義,平均每年一次還多。

北宋末年,宋徽宗做皇帝,宋徽宗此人是優秀的藝術家、書法家和詩人,但他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當年宋哲宗死後要立新君,太后太立時為端王的趙佶,宰相章惇就說:“端王輕佻,不可君天下。”

宋徽宗喜歡古玩字畫,又喜歡園林景觀,他生活奢華,又不理政務,將朝政交給了蔡京童貫等人,而這些人大多是出了名的奸臣。

結果,北宋末年民怨沸騰,大有天下大亂的趨勢。

北宋末年到底有多亂,即便沒有金兵南下,宋朝也要滅亡

北宋宣和二年,方臘在東南地區起義,起義軍連同眷屬發展到近百萬人,一度攻佔杭州,將當時北宋的財賦重地動搖,嚴重威脅北宋統治。

宋徽宗不得不調遣包括中央禁軍、西軍和河北邊防軍在內的大批精銳部隊南下平叛。

經過數年征戰,起義軍被鎮壓,但經此一戰,北宋無論從軍事還是經濟上都大受損失。

也就是在方臘起義前後,我們熟悉的“梁山好漢”宋江等人起義,征戰多年,席捲數縣,最後被朝廷招安。

又有河北地區著名的張迪、高託山起義,因為河北“常勝軍”事件,鬧得河北百姓活不下去,民怨沸騰,紛紛揭竿而起,後來這些人不少都當了金兵的嚮導。

從歷史記載來看,僅著名農民起義的就有十幾處,除了上述起義,還有青州張仙、濟南府孫列、沂州武胡、大名府楊天王、鄆州李太子、密州徐進、水鼓山劉大郎等人,這些起義規模從十幾萬人都幾萬人不等,其餘小規模的農民起義更是數不勝數。

可以說,北宋末年的社會已經是處處乾柴,烈火也開始逐漸蔓延,假如不是此時恰巧金兵崛起,南下滅宋,民族矛盾壓過了階級矛盾,那麼可以肯定的是,北宋也會像秦漢隋唐元明清一樣爆發劇烈的全國規模的農民起義,最後滅亡。

從這個角度看,宋代和中國歷史上所有的封建王朝本質完全一樣,並無太多差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