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6 歷史上山東首府是如何遷移的?營丘-廣固-歷城(臨淄-青州-濟南)

歷史上山東首府是如何遷移的?營丘-廣固-歷城(臨淄-青州-濟南)

泰山 鎮樓

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省會濟南。先秦時期隸屬齊國、魯國,故而別名齊魯。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儒家思想的創立人有曲阜的孔子、鄒城的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創始人滕州的墨子、軍事家孫子等,均出生於今山東。山東省是中國的經濟第三大省、人口第二大省、中國溫帶水果之鄉,國內生產總值穩居全國第三名,佔中國GDP總量的1/11。

首先明確一點:山東作為一級行政區名最早出現在明朝,所以歷史上山東的政治中心嚴格意義山是說:明朝以後的歷史。當然了,我們研究是以現在山東的版圖為基礎,當時的時候山東土地上的行政中心。這點明確後,我們山東地區政治中心最主要的三個地方是:青州、臨淄、濟南。

歷史上山東首府是如何遷移的?營丘-廣固-歷城(臨淄-青州-濟南)

古九州圖

大禹及夏朝時期:

夏禹分九州時,山東屬於青州。當時的政治中心是“青州”。(青州之地當時和現在的山東肯定是不一樣的)

周朝時期:

西周時期,山東大地上最主要的兩個諸侯國是:齊國和魯國,此時的政治中心是:營丘(今臨淄區)和曲阜。春秋時期仍然未變,齊魯兩國吞併周邊很多的小國,其政治中心臨淄和曲阜地位更加穩固。魯頃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56年),魯國為楚考烈王所滅,其土地為楚國領土,山東疆域面積大減,此時的政治中心是臨淄。

歷史上山東首府是如何遷移的?營丘-廣固-歷城(臨淄-青州-濟南)

秦朝時期山東省地圖

秦朝時期:

在山東地區設置了臨淄郡、齊郡、東郡、薛郡、琅邪郡、膠東郡、濟北郡。此時的政治中心不固定,但是此時的山東大地上最大城市是臨淄。

歷史上山東首府是如何遷移的?營丘-廣固-歷城(臨淄-青州-濟南)

漢朝時期山東省地圖

漢朝時期:

在山東地區設置了北部的青州和南部的徐州、兗州。青州和徐州、兗州成為政治中心。

西晉時期:

西晉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八王之亂結束,青州治所從臨淄遷往廣固(今青州),從此開始了青州作為山東地域政治中心的歷史。十六國中的南燕建國後更是以廣固作為都城,也是山東地區唯一一座朝代都城。

八王之亂直接導致西晉王朝的覆滅及“五胡亂華”導致的三百多年的戰亂,這期間名族大融合,華夏血統始變於此。

晉永嘉(307~312年)年間,濟南郡治由東平陵移至歷城。自此,歷城便成為濟南地區的政治中心。

東晉時期:

淝水之戰後東晉收付山東地區,設置幽州於廣固(今青州),政治中心於此。

南北朝時期:

劉宋時,增置冀州治歷城。其後入於北魏,改冀州置齊州。歷城地位大增。

隋朝時期:

隋朝時期,隋文帝對州縣加以並改,使流行了很長時間的州郡縣三級制,改為州縣兩級制,隋煬帝時,又廢州改郡,以郡統縣,恢復秦制。山東地區分屬於15郡,其中北海郡治所在青州城、齊郡治所在歷城。

此時的山東政治中心主要為:青州和歷城,青州地位大於歷城。

歷史上山東首府是如何遷移的?營丘-廣固-歷城(臨淄-青州-濟南)

唐朝時期山東省地圖

唐朝時期:

唐朝全國設置10個道,以黃河為界,山東省分屬河南道和河北道。

山東政治中心主要為:青州和歷城。

宋朝時期:

宋初,山東隸屬於京東路和河北路,後又增置京東西路,曹州、鄆州屬京東西路。

京東東路治所在青州府,管轄齊、青、密、沂、登、萊、淄、濰8州 。徽宗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齊州升級為濟南府,從此開始了濟南府治的歷史。路為省級單位,府/州為地級市單位,此時政治中心在青州。

金朝時期:

金人設置山東東路及山東西路,東路治益都,西路治東平。歷史上第一次把“山東”這個古老的地理區域作為行政區劃名稱。此時政治中心在青州和東平。

歷史上山東首府是如何遷移的?營丘-廣固-歷城(臨淄-青州-濟南)

元朝疆域地圖

元朝時期:

元代,在山東地區設立了東平行省、濟南行省、山東淮南楚州行省、益都行省、山東行省等。行省下設路、府、州、縣,形成了四級地方行政制度。

山東地區分屬山東東西道宣慰司(駐益都)、山東東西道肅政廉訪司(駐濟南)及燕南河北道肅政廉訪司的一部分。此時肅政廉訪司和宣慰司相當於省級單位,分駐青州和濟南,此時濟南和青州開始平分秋色了。

歷史上山東首府是如何遷移的?營丘-廣固-歷城(臨淄-青州-濟南)

明朝時期山東省地圖

明朝時期:

明朝(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開始設立山東布政使司(當時包括遼東、北京、天津及河北)。此時的山東才真正的作為一級行政區,治濟南府,濟南府終於成為山東的首府,另外山東還有其他5府,分別是東昌府、兗州府、青州府、登州府、萊州府。

明朝開始山東的政治中心遷往到了濟南。

歷史上山東首府是如何遷移的?營丘-廣固-歷城(臨淄-青州-濟南)

清朝時期山東省地圖

清朝時期:

清初設置山東省,“山東”才成為本省的專名。

清代時期,統治者將地方一級政區一律該稱為省。省下設府、直隸州、直隸廳,到清末,山東省下設濟南、東昌、泰安、武定、兗州、沂州、曹州、登州、萊州、青州等10個府,首府為濟南。

此後,濟南一直為山東省的政治中心

總結:在整個變遷過程中看,有三個節點很關鍵。

  1. 公元311年以前山東的政治中心在臨淄

  2. 公元311年到1376年政治中心在青州

  3. 從1376年至今濟南一直都是山東的政治中心。

單輪時間來說,臨淄作為政治中心時間最長,其次是青州,然後是濟南。

從影響力來看,濟南的影響力更大,今天,臨淄已成為淄博的一個市轄區,青州已經成為濰坊的縣級市。

歷史上山東首府是如何遷移的?營丘-廣固-歷城(臨淄-青州-濟南)

今日山東省地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