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為什麼二戰時的德國人如此迷戀崇拜納粹和希特勒?

為什麼二戰時的德國人如此迷戀崇拜納粹和希特勒?

1914年,在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的背景下,為了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場維持了四年之久的世界性大戰,共有三十多個個國家,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多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作為戰爭的雙方,協約國和同盟國都不是非正義戰爭,雙方損失巨大,特別是作為戰敗方的德國,一度將其打入到萬丈深淵。

戰後的《凡爾賽條約》規定:德國割讓13.5%的領土,損失12.5%的人口,喪失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屬東非、德屬西南非、喀麥隆、多哥以及德屬新幾內亞),丟失了16%的煤產地及半數的鋼鐵工業。並對德國制定了嚴厲的軍事制裁。同時,高達1139.5億金馬克的賠款,期限是59年,因金融危機、二戰等影響,這筆賠款被延遲到2010年還清了最後的賠款。

原本德國發動一戰時想趁機重新瓜分世界,掠奪更多的海外殖民地,可是,事與願違,德國不但沒能將觸手伸到更多地方去,反而,成為了別人的待宰羔羊。一戰後,在經濟危機的嚴重影響下,德國的工業生產水平倒退了20年,國力陡降,新生的,魏瑪政府,難以應付國內國外尖銳的矛盾,政治動盪,經濟低迷,墜入了萬丈深淵。

而在這樣的局勢下,法西斯主義抬頭,納粹勢力在德國迅速擴張開來,並於1933年取得了政權,以此來重振德國。

那麼,為何納粹會在德國迅速發展壯大?德國為何要走向法西斯?

很多人疑惑:為何一戰後納粹會在德國迅速崛起?在推翻君主制後,德國為何會走向法西斯?雲石君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第一、德國以普魯士人為主,利於增強國家凝聚力和認同感,普魯士精神利於軍國主義的滋生髮展。

一個國家,要有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強大的民族 凝聚力才能發展經濟、振新國家。1871年,德意志實現了大一統,而德國又是一個以日耳曼人為絕對主體的國家,普魯士精神深入民心,以民族情感為紐帶,增強了國家凝聚力和認同感。這為軍國主義的滋生成長提供了前提。

說到普魯士精神,不得不說一下普魯士,其前身是條頓騎士團。普魯士有“不是有軍隊的國家,而是一個有國家的軍隊”之稱,是軍國主義的發源地,和戰爭的策源地。正是靠著其強大的軍事實力,普魯士先後在普丹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取得勝利,並最終促成了德意志的統一。自此,普魯士的軍國主義在德國生長蔓延開來。

一戰後,德意志帝國覆滅,德國第一次走向共和體制,魏瑪共和國誕生。但是,魏瑪政府是對對西方強國政體的效仿,在帝制瓦解之後,魏瑪政府只是摸著石頭過河,想靠新政體來挽救德國。只是,它畢竟是舶來品,沒有多少根基,也沒有從德國本身國情出發,對經濟的發展起不到明顯效果,也無法有效壓制社會動盪。另外,一戰後,法國重奪歐陸霸權,因不完全滿意《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的制裁,和對法國的賠償,難免會將德國視為眼中釘。在強大的外部壓力下,魏瑪政府無力反抗,只能認慫。魏瑪政府無法帶領德國走向振興,激發了民憤民怨。

於是,通過極端國家民族主義來增強國家凝聚力,依仗新興的納粹黨,來帶領德國走向振興成為了德國民眾的選擇。

為什麼二戰時的德國人如此迷戀崇拜納粹和希特勒?

第二、一戰後,德國受到嚴厲制裁,生存空間遭壓縮,在內部矛盾和外部威脅下,納粹主義受到民眾的追捧。

一戰後,德國慘遭協約國的壓制,特別是來自法國,一度欲斷德國振興之路。領土、殖民地喪失,鉅額賠款,使得德國背上了沉重的枷鎖。一戰本身是非正義的戰爭,而協約國對德國的制裁本身就嚴重失衡,這必然會導致德國民眾的怨憤,對於普魯士精神而言,這種恥辱必定會尋機報復。俗話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在嚴重的內部矛盾和民族危機的雙重壓力之下,普魯士人走向極端,大爆發的可能性就會越高。正是利用了這樣的民族心理,使得法西斯主義迅速抬頭。

一方面,納粹主義,高度強調極端中央集權,強調民族和國家凌駕於所有人之上。利於發動底層民眾,在國家民族的情結下,一致對外。

另一方面,納粹黨所宣揚的種族優越論,主張迴歸德意志民族的傳統,找回德意志民族的尊嚴,對於德國民眾而言,就像一顆強心丸,很合飽受經濟危機,渴望民族富強,能過上好日子的基層民眾的心意。而這種種族優越感與備受欺凌的猶太人相比,顯得更加的高等。

第三、經濟危機成為了納粹上臺的契機。

1929年,起源於美國的經濟危機,迅速波及到英法德日等資本主義國家,進入經濟大蕭條時代。

一戰後的德國,國力跌倒谷底,在大蕭條之前,還處在恢復期內。1923—1928年,德國靠向美國借的200億馬克貸款,來發展本國工業生產。可是,美國爆發經濟危機後,這筆貸款也隨即被收回。本身就很單薄的德國,在冰天雪地裡,又被人拿走了外套,其窘迫程度不言而喻。在這場大蕭條中,德國工業生產直線下降,煤炭、鋼鐵、機器製造業等下降迅猛,失業人數也從1929年9月的130萬,上升到1932年2月的800萬。國家和民眾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社會階級矛盾越演越烈。這已大大超出了魏瑪共和國的能力範圍。

面對動盪不安的社會,只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整合集中資源,才能重振國家、拉昇經濟,有效壓制內部矛盾和抵禦外敵。而共和制的政府顯得無力,就算民眾有很多的自由和權利,但連飯都沒得吃,溫飽都沒有保障的情況下,自由和權利就算一場白日夢。本著務實的態度,德國民眾更願意先將麵包握在手裡。

怎樣才有足夠的麵包呢?

為什麼二戰時的德國人如此迷戀崇拜納粹和希特勒?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希特勒的納粹黨所宣揚的極端集權治理模式非,得到了民眾廣泛的支持。而登上政治舞臺中心的希特勒,最終並不是開的空頭支票,而是將承諾付之於實際的。比如,為失業者、復員軍人和無家可歸者建立“食物施捨所”,提供住房,發放衣服和食品。德國民眾也開始對納粹黨越來越有信心。

希特勒上臺後,僅用了三年的時間,納粹德國創造了“經濟奇蹟”,失業近乎絕跡,經濟增速超過20%,各種百廢俱興,一度成為全球名列前茅的經濟強國。

對於德國民眾來說,納粹黨是為國民貢獻的政黨,希特勒猶如神一般的存在,得到萬眾擁戴。

那麼,是什麼將希特勒送上了德國救世主的位置?

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繼續為您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205章。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君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