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李淵不立李世民為太子,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原因很無奈

唐太宗李世民開創了歷史上著名的盛世——貞觀之治。他在位期間勵精圖治,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明君之一。他人生中最大的汙點是通過玄武門之變殺害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從而奪得太子之位。

那麼,李世民能力如此出眾,為什麼李淵反而將李建成立為太子?

李淵不立李世民為太子,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原因很無奈

李淵不立李世民為太子,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原因很無奈

一、嫡長子繼承製

自周朝以來,中國的權力交接一直遵循嫡長子繼承製。從禮法上而言,立李建成為太子名正言順。自古以來,廢長立幼就是禍端的源頭,且不說三國時期,袁紹和劉表因廢長立幼,導致兄弟相殘。隋朝滅亡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隋文帝廢了太子楊勇,立了楊廣為太子。

在世俗禮法面前,曹操這樣的人物也不得不妥協。曹操起初想立曹植為太子,但前車之鑑,想到袁紹和劉表的下場,還是果斷打消了念頭。

李淵不立李世民為太子,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原因很無奈

李淵不立李世民為太子,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原因很無奈

二、李建成能力並不弱

在《隋唐演義》和影視劇的影響下,我們認為李唐的天下是李世民打下來的,李建成是個無能的庸才。但在歷史中並非如此,李建成在李淵起兵的過程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在攻入長安後,李建成逐漸負責後方的行政工作。而李世民則在前線四處征戰,因此我們覺得李建成的存在感不高。但在歷史上,世子鎮守後方,其他兄弟和大將在外征戰,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李世民繼位後,為了掩蓋玄武門之變的劣跡,增加自己繼承皇位的合理性,大肆修改史書,其中就包括抹黑李建成的能力,將他描述成殘暴無能的庸才。

李淵不立李世民為太子,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原因很無奈

李淵不立李世民為太子,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原因很無奈

三、李淵為求自保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後,沒多久李淵宣佈退位,將皇位讓給李世民。此處疑點頗多,李淵當了八年太上皇才病逝,可想而知,他當時並非年邁。那麼,李淵為什麼要匆匆讓位給李世民呢?

原因很簡單,李淵並不是主動退位,而是被逼宮。李世民在李唐平定天下的過程中,門下聚集了一大批人才,而且都是驍勇善戰的猛將。李世民當時的實權可能已經大過李淵,所以李世民殘害兄弟,甚至將侄子殺害時,李淵已經沒有能力阻止。如果李世民成為太子,他的皇位也就不保了,玄武門之變後的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這或許是李淵不敢把太子之位給李世民的最大原因。

李淵不立李世民為太子,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原因很無奈

李淵不立李世民為太子,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原因很無奈

因此說李淵不把太子給李世民,是情理之中,更是為求自保的無奈之舉。他錯就錯在,既然任命李建成為太子,就不應當任由李世民發展自己的勢力,最終養虎為患。大概他也沒有想到,李世民會為了皇位殘害自己的兄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